前苏联基础那么好,为什么解体之后,经济没落得简直惨不忍睹呢?

2024-04-30 09:30

1. 前苏联基础那么好,为什么解体之后,经济没落得简直惨不忍睹呢?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积水成川,积石成山”,表示人的财富那是必须积累才行的,如果一个国家,整天入不敷出,这个国家必定是快速衰败,越来越穷。最典型如现在的委内瑞拉,本来很富裕,但是现在国家入不敷出,欠了一屁股债,国家越来越穷,几乎到了完全破产的地步了。而除此之外,俄罗斯也是很典型,很多人不明白,苏联曾也是经济大国,为何解体后俄罗斯这么穷困呢?


其实这怪不了俄罗斯,因为俄罗斯光是还债就还了26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几乎所有的财富和资产,当时苏联可是世界前列的经济大国啊,而且人均也是非常富裕。但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是越来越穷,整个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现在连韩国这个小国家都不如了。


而且更加严重的是,俄罗斯严重缺钱,连搞武器,研究武器的钱都没有,使得俄罗斯在武器研发和性能上远远落后于美国。而不光如此,俄罗斯因为缺钱,百姓生活也是非常的困难,尤其是农村和小城市贫民,百姓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可以说现在俄罗斯已经是很穷了,那么俄罗斯为何这么穷呢?


很多人可能要说了,俄罗斯自古就不擅长搞经济,当然穷了,这话不对,当年亚历山大改革,还有苏联崛起,俄罗斯经济都是发展很不错。而苏联时期,俄罗斯也是很发达,自己过的很好,还能拿出钱补贴兄弟,进行国际援助。那既然如此,为何俄罗斯还这么穷呢?


其实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还债了,俄罗斯从苏联哪里继承了大概1000多亿美元的债务,这个一千亿美元的购买了可以说是现在的好多倍,所以这就是个天文数字,假设俄罗斯当时有这1000亿美元投资,发展经济,现在都可能成为发达国家了。


但是,俄罗斯不但没有,反而还要拿出一千亿美元来还债,两者相差那是更多了。而且,这钱有多大?俄罗斯整整还了26年,从1991年,到2017年,最后1.12亿美元还完,才彻底还清债务。想想一个家庭,如果光是还债都要还几十年,那么这个家庭不可能有钱去投资,去消费,因此只会是越来越差,越来越穷。


而俄罗斯正是这个思路,本来解体了,就没多少钱,入不敷出,然而还要花钱还债,甚至举债还款。因此,国家长期没钱投资,长期没钱发展,能不穷困么?而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搞了个休克疗法,经济本身就下降很多,更加没钱了,因此还债26年,俄罗斯也还穷了。

而从2017年开始,俄罗斯经济就不断好转了,毕竟债还完了,可以开始自己谋发展了。未来俄罗斯经济将更加的恢复,俄罗斯也将有更多的钱用来发展经济,所以,未来的俄罗斯可能会越来越好了。

前苏联基础那么好,为什么解体之后,经济没落得简直惨不忍睹呢?

2. 前苏联解体后除俄罗斯外哪些国家比较发达?为什么会比较发达?解体后的苏联为什么经济这样落后?

大致概括如下3点:1 前苏联丧失了部分国土 而这些国土恰恰是属于欧洲部分 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如果现在俄罗斯能够利用的话 将从旅游业 房地产 农业 矿业 等各方面土地可以利用的各种经济价值中获得利益 但解体了 自然就不能加以利用了 这也是最重要的1点
2 前苏联因为解体而与其原同盟国之间外交关系紧张 本国商品出口被限制 而且其国际地位也因此大大降低 综合国力有所下降
3 由于前苏联因解体导致的民族问题 政治矛盾和车臣恐怖的威胁 俄罗斯不得不投入大量军力 物力进行反击 这样导致军费 国民救济费等等社会问题也显现了出来
 始建于178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由它和波罗的海舰队以及远东鄂霍茨克舰队一起构成的统一的,强大的沙皇俄国海军,在当时名列世界海军第三.
在200多年的历史中先后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卫国战争期间,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保卫战,逐渐发展成为前苏联四大舰队之一。
冷战期间,黑海舰队的战略任务是控制土耳其海峡,出地中海应对美国海军第6舰队;破坏欧洲的石油航线以及美国至亚洲的海上交通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从南翼包围欧洲;支援印度洋分舰队.
前苏联解体时,黑海舰队共有大小舰只833艘,其中大型水面舰只45艘、潜艇28艘,另有飞机150余架、舰载直升机85架及大量岸防和空防设备,总兵力约8万人。

黑海舰队是前苏联海军中唯一不怕冰冻围困的全天候舰队,主要基地和舰队司令部设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克里米亚半岛1783年归并俄国,1954年前苏联最高苏维埃将半岛划归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黑海舰队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争夺的首要目标。

由于地位不明,黑海舰队仍悬挂前苏联海军军旗。1992年8月,俄乌两国在雅尔塔达成协议,将黑海舰队变成俄乌联合舰队,由两国共同指挥。1995年6 月,两国正式决定将舰队一分为二。因舰队多数舰只年久失修,乌克兰只接收18.3%的舰只,其余部分折价售给俄罗斯。舰只分割取得进展,但双方在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租用问题上分歧严重。俄方要求长期租赁并单独使用该基地,重新组建俄罗斯黑海舰队,但遭乌方拒绝。
俄罗斯目前正在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市修建海军基地.

这支舰队的行动范围是黑海和地中海,它在黑海和亚速海有数个基地,其主基地是乌克兰港口城市塞凡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使用这个港口作为其军事基地在过去十数年中导致多次两国之间的外交冲突。按条约俄罗斯将于2017年撤出塞瓦斯托波尔。每年俄罗斯向乌克兰交纳一亿美元作为其基地的租金。

3. 苏联为什么垮了

用苏联解体的原因似乎能说明这个问题: 

于一九九一年发生在苏联的那场剧变,许多研究者都试图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的作者沙赫赖,系前俄罗斯副总理,曾亲身经历了一九九一年的那场事件,并作为叶利钦的法律顾问参加了别洛韦日协定的谈判和起草。他的表述对我们了解和研究那场事件,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苏联解体被忽略的三个西方关于苏联解体的主流观点有两种:一是,苏联经济体制在长时期的运行中被证明是不可行的。

苏联为什么垮了

4. 前苏联因为什么而解体了?说具体点

一、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在于苏共对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背叛
众所周知,苏联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加快“改革”的过程中,发生了出乎人们意料的历史性悲剧: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具有90多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被解散,拥有2200多万平方公里辽阔领土、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帝国主义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被肢解了。这一剧变就连做梦都在企盼颠覆社会主义的西方垄断资产阶级也没有预料到。这种由完善社会主义的“改革”到摧毁社会主义的“改向”的转变,来势凶猛而又错综复杂,不能不引起世界人民严肃认真地思考。借用恩格斯的话说,“思维的任务现在就是要透过一切迷乱现象探索这一过程的逐步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苏东剧变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本质和“内在规律性”。[7]  (P737)
综观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不难发现:苏联剧变是同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紧密相关的;苏联剧变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所谓改革“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和纲领产生、泛滥和破产的过程。在导致苏联解体的诸多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是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东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错误的“改革”路线和方针。无论是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还是苏联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是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反共反社会主义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不必然导致苏联解体的结果。人们常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与希望同在。苏联党和人民把社会主义继续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新一代领导人发动的改革上,期望他们采取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克服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困难。然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共领导集团倡导的“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些错误的改革“药方”,把苏联这个得了“疾病”,但没有得“绝症”的国家给“治死”了。

从本质上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一点也不新,它不过是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政策措施的翻版;“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也没有多少新东西,它的内容大多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和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它从根本上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种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实行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在思想上,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放任资产阶级思想观点滋长蔓延。戈尔巴乔夫甚至还与西方人士共同制定苏联的“改革”计划,并将该计划交给西方首脑审查、批准。这种改革路线、方针、政策怎能不导致苏联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恶果?正如美国政要布热津斯基所说:“在克里姆林宫出现一位修正主义的总书记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必定为苏联国内……的激烈辩论火上浇油,而且必定复活和发展影响更深远的东欧修正主义”,“它的特别严重的危险在于瓦解世界共产主义共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有朝一日苏共要“丧失对社会的垄断控制”,“苏维埃联盟随时可能解体”。[8]  (P65-77)
苏联剧变不仅没有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反而证明了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及错误的改革路线、方针、政策的破产。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以目击者的身份描述了苏共领导集团“一系列背叛的历史——背叛改革、背叛社会制度、背叛国家、背叛人们希望的历史”。他确切地说:“1991—1993年的反革命不仅背叛了改革的思想,而且也背叛了十月革命的理想。”“我国现在总危机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改革本身,而在于改革的目的和方式,在于在改革的目的和方式中缺乏社会和道德的基础。”“现在动乱的种子是由戈尔巴乔夫及其叛徒战友们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最后几年播下的,这些种子落到叶利钦及其周围的人掘松和施肥的沃土上后,开始枝繁叶茂,鲜花盛开。” [9]  (P564、570)西方政界也对戈尔巴乔夫所推行的改革在苏联剧变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褒奖,认为苏联“发生和平演变是戈尔巴乔夫所做工作的结果”,他理应受到“特别的赞许”。
二、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不能归结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变迁的原因应该从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中寻找。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亦应从制度中去找,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些领袖人物的行为”。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位学者引用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18日的一次讲话,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位学者还断言,“党的问题本身就是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苏共的问题放到斯大林——苏联体制模式中去考察。”
列宁铜像被推倒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邓小平同志所使用的“制度”的具体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制度的解释有两条:一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工作制度等;二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社会主义制度等。从理论上讲,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社会经济政治形态的本质的关系,另一类是社会经济政治运行中发生的关系。反映前一类社会关系的是社会基本制度,反映后一类社会关系的是社会具体体制。这两个层次的关系是,社会基本制度是根本的、稳定的和决定性的,社会具体体制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则是派生的、变动的和从属性的。这位学者引用的邓小平同志那段讲话中的“制度”,主要是指“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其实质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具体体制,而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公有制,等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10]  (P370)这里的“制度”与这位学者所引述的“制度”的含义是根本不同的。邓小平提出的改革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要改革社会主义具体体制,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11]  (P322)这位学者以误读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作为理论根据显然是不妥当的。
将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既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状况和苏联剧变的基本事实。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领域的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主客体的统一,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也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根据一定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制定和实施的,以维护其根本利益。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执政党在制定政策、建立制度、影响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苏共的性质、地位决定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将执政的苏共与苏联的制度分割开来,无视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苏共领导集团这一重要历史主体所犯的错误,而仅仅从以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去寻找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必然得出“十月革命”是错误的结论。

苏联剧变固然与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有关,但制度不完善只是酿成苏联剧变的一定条件而不是主要原因。制度好的确可以束缚坏人任意横行,也可以防范某些领导人对公共利益的侵害和社会制度的破坏,但制度不会自发地产生,更不能自动运转并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人的作用。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12] (P526)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10]  (P380)只有依靠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和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避免制度颠覆和毁灭式的灾难。
三、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不能归结为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
有的学者认为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弊端“带有制度性与根本性的特点”,进而断言:“苏联长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只是进行一些修补,这使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去了动力机制,最后走进死胡同”。 这显然是在告诉人们,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走投无路的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体制,苏共出现的种种严重问题“既是在高度集权的体制条件下产生的,产生后又有这种体制保证种种严重弊端的长期存在并发展”。

毋庸讳言,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确存在弊端,我们无意为苏联的体制性弊端做任何道义上的辩护。但必须澄清的是: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比,是第二位的。总的说来,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在推动苏联的工业化、打败德国法西斯、恢复国民经济等方面都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此,这位学者也是同意的。问题在于,斯大林的后继者没有及时和正确地领导改革,以克服这种体制的弊端。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时期,苏联的改革浅尝辙止、徘徊反复,甚至出现过改革偏向的情况,结果延缓或干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改革又偏离方向、误入歧途,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复辟。千秋功过自有公论。斯大林时期苏联战胜困难、蒸蒸日上,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动荡不安、土崩瓦解。无视从赫鲁晓夫以来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共领导集团所犯的错误,而将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就无异于颠倒是非了。
这位学者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混为一谈,以体制上的弊端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把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原因看作背弃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的原因,其理论上的荒谬和实践上的危害都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不妨想一想,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对我国也产生过巨大影响,我国也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甚至出现过“大跃进”的失误和“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但中国为什么至今也没有发生类似苏联剧变的悲剧呢?关键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社会主义具体体制,增强中国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从而避免了类似苏联剧变的历史悲剧在中国重演。
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认识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有的学者从制度中去找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将苏联剧变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制度和体制。如果按照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岂不所有实行过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国家难道都要走苏联剧变式的老路?岂不都会遭受社会主义失败的厄运?
从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过程出发,不难发现苏联剧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纷繁复杂的因素之间不仅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而且在苏东剧变的过程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昭示人们,在复杂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能把影响事物的所有矛盾平均看待,而要区分主次,“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13]  (P320、322)运用这种科学的方法分析苏联剧变,不难发现在导致剧变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东领导集团推行了一套错误的“改革”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走上了一条通过“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转向野蛮的资本主义的道路。虽然苏联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弊病,但这些矛盾和弊病是可以实行正确的改革路线、方针、政策加以解决的。问题在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病的性质和原因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些弊病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进而要与“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决裂,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实行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套背叛性的改革路线、方针、政策,既不能解决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能抵御国内外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的进攻,最终导致了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在戈尔巴乔夫任总书记时担任过助手的瓦·博尔金对苏联解体的内幕作过这样的揭露:“20世纪90年代初这样的悲剧事件是我国数百年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无论是世界大战、革命,还是两大阵营的军事、经济对抗,都没能摧毁和肢解这个伟大的国家。苏联是被人从内部攻破的,是被一小撮有影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葬送的,是被反对派搞垮的……我从道义上有责任把这场剧变的主要人物和组织者——戈尔巴乔夫的情况告诉世人,因为我是他班子中的成员,亲眼目睹了他的思想和世界观的变化过程,他如何在口头上提出各种口号,而实际上却干着破坏的勾当,或者在社会改革中令人不能容忍地无所作为。” [14]  (P1-2)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是关系共产党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苏联剧变表明,社会主义要保持生机活力,不断发挥优越性,取得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发展速度和优势,不改革不行,乱改革也不行。因为不改革就不能克服社会主义体制方面的弊端,就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不能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能是死路一条;同样,改革如果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颠覆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引起社会动乱和危机,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苏联剧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改革观导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这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和教训之所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15]  (P16)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注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作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不正是对苏联剧变的原因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和科学总结的结果吗?

5. 前苏联为何灭亡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在苏联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因素和戈前时期因素的相互关系上,前者是直接原因,后者是根本原因。因为第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社会背景是苏联传统体制特别是传统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政治蕴育着深刻的危机。第二,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社会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而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在此以前矛盾已长期积累,达到只需一根导火线的程度。第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执行的是一条右倾路线,右是“左”的反动,是因为“左”的路线长期统治,造成的问题相当严重,以致于能让右倾路线祸国一时。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考虑,从解决根本问题的角度考虑,重点应是分析苏联解体的根源,分析传统体制的弊病,提出相应对策,确保国家统一和繁荣昌盛。 

那么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或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使联邦制国家体制有名无实;苏共和联盟中央垄断权力,使共和国失去实权;各种决定权集中于联盟中央,加盟共和国主权限于狭小范围;苏维埃在政治体制中地位下降和变形,使共和国的参政议政形式化;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使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民族在联盟国家中占有特殊地位和领导地位,事实上的民族不平等依然存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与分权性质的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加之宪法关于加盟共和国享有主权和退盟权的规定,为各加盟共和国争取国家主权、脱离联盟中央积累了动因,提供了法律依据。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造成共和国失去经济决策权;资源归属、企业隶属、产品物资和财政收支高度集中于中央,共和国既无权也无力综合发展地区经济;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布局按照全国的地区专业化分工进行,造成许多共和国经济“殖民地化”,结构单一、生产落后、生活低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经济建设只有一个积极性,束缚了地方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这一切形成了共和国经济主权要求和民族分离的历史根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发展的一切动因不是产生于体制内,而是来自体制外。生产的目的是完成国家计划,体制内没有形成满足人民需要的运行机制;产权虚位造成体制本身缺乏内在动力,企业经营和劳动者的动力不在体制内,而来自外部动员;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竞争,阉割了体制的效率机制,形成数量型经济和耗费型经济。由此产生这种体制的致命性弊端就是阻碍科技进步,尤其不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导致经济发展粗放经营,经济结构比例失衡,产业级次严重落后。这一切造成苏联经济长期存在短缺性经济危机,经过长期的效率下降,最后爆发衰退性经济危机。苏联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反差,这就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前苏联为何灭亡

6. 前苏联解体那一年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1991年时前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3万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0%多一点,居世界第二位。
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
 第一、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和历史局限性
 第二、苏联经济模式与短缺性衰退性经济危机
 第三、经济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加盟共和国经济主权要求的历史渊源
 第四、共和国经济的单一化与离心倾向

7. 前苏联为什么会瓦解?

  首先,苏联宪法给了加盟共和国以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

  90年代末,“改革”已经奄奄一息。随着中央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削弱,权力开始向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发展。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而只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苏联第一任总统的弱点表现越来越明显。同加盟共和国的任何一名总统相比,他的合法程度最差,权威性也最差。

  所谓的“自治化计划”成了苏联解体的第三大原因。为削弱俄罗斯和“民主”的,建议把俄罗斯联邦中的自治区提升到加盟共和国的地位,结果在苏联境内出现了35个独立的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变成一个满是洞眼的大奶酪,出现了近20个自治区,俄罗斯因此可能失去51%的土地及其战略资源和近2000万的人口。

  鉴于俄罗斯联邦面临实际分裂的危险,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为保障联邦的完整性,于1990年6月12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但俄罗斯联邦宣布,仍将是更新了的联盟的一部分。

  苏共出现裂痕

  苏共出现了裂痕。俄罗斯联邦没有自己的共产党。伊·波洛兹科夫和根纳季·久加诺夫在紧急关头,为了与联盟的领导相对抗,成立了俄罗斯共产党,从而为苏共的解体,也是苏联的解体做出决定性贡献。

  苏共中央1990年11月和1991年4月这两次全会意味着戈尔巴乔夫在与反对派斗争中遭到严重失败。为把戈尔巴乔夫从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位置上拉下来,党准备在1991年9月召开苏共代表大会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求助于加盟共和国的领导,承诺大大扩大他们的权力,并于1991年8月抢先签订了新的联盟条约。根据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命令,录下了总统同共和国领导人的秘密会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抢在戈尔巴乔夫和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的前面,发动了政变。

  但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不是苏联解体的基本原因,只是为天平倒向解体一侧增添了最后一点分量。鉴于1991年8月19日至21日的事件,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呼吁苏共中央“通过一个困难但却是诚实的自我解散的决定”,他说,“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去留由他们自己决定”。他还说,“不认为自己能够继续履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所以我要退出自己的权力”。这是苏共解体的开始,而正式解体是1991年10月底。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就这样决定了苏共的解体,不能对它进行改组,从而阻断了分阶段改组加盟共和国的任何企图。几乎就在苏共解体的同时,统一国家的分裂如雪崩般地展开,这是合乎逻辑的。这项破坏工作的最后一步就是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的全民公决。在这场公决中,绝大多数公民支持乌克兰独立。

  因此,1991年12月8日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的协定正式圈定了已成事实的苏联的消亡。

前苏联为什么会瓦解?

8. 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什么经济不行?有何历史原因

本身苏联解体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经济状况的恶化。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改革的情况很糟糕,解体后留下一个烂摊子给俄罗斯,而且原来很多国家构成一个经济体,突然间就瓦解了,经济发展势必会有很大的麻烦。所以解体后十年左右的时间俄罗斯的经济都没有缓过劲来,直到普京上台才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