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小故事

2024-05-08 18:04

1. 关于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小故事

计算机的发展得从1936年说起,当时,来自英国的数学家图灵提出了一个抽象的计算机概念,基本思想是用机器来模拟人们用纸笔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给出了计算机实现的可能性

关于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小故事

2. 探寻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名人足迹?

1、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麦席森·图灵
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还是一名出色的密码专家,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帮助盟军破解德国纳粹著名的密码系统Enigma,为盟军在二战中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自由软件的精神领袖:理查德·斯托曼
是GNU项目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始人。作为一个著名的黑客,他的主要成就包括Emacs及后来的GNU Emacs,GNU C 编译器及GDB 调试器。他编写的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 GPL)是世上最广为采用的自由软件许可证,为copyleft观念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他最大的影响是为自由软件运动竖立道德、政治及法律框架。他被许多人誉为当今自由软件的斗士、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但同时也有人批评他过于固执、观点落伍。
3、王安:计算机磁记录发明人
王安博士是美籍华人,于1920年在上海市出生,至交通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后,由政府选派赴美至哈佛大学深造,获得应用物理博士学位。28岁时发明了磁记录/磁圈记忆(CoreMemory),开计算机大容量存储之先河。首创文字处理系统(WPS),制造出第一台中文电脑,在美国纪念“自由女神”100周年仪式上,王安被评选为全美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1988年,美国发明家纪念馆也将王安列为继爱迪生等人之后的第69位伟大发明家。

4、计算机语言之母格蕾丝·霍波
格蕾丝·霍波190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中产家庭。1952年,她事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编译程序A-O,1959年,她领导的一个工作委员会,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个商用编程语言COBOL。
1971年,为了纪念现代数字计算机诞生25周年,美国计算机学会特别设立了“格蕾丝霍波奖”,颁发给当年最优秀的30岁以下的青年计算机工作者。因此,“霍波奖"正是全球电脑界少年英雄”的标志。
5、电子计算机之父一冯.诺依曼
美籍匈牙利裔学者约翰冯诺依曼(JohnVnNeumann,1903-1957)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1945年6月,冯:诺依曼与戈德斯坦等人,联名发表了一篇长达101页纸报告即计算机史上著名的"101页报告”,这份报告奠定了现代电脑体系结构坚实的根基。冯诺依曼巧妙地想出“存储程序”的办法,并明确提出计算机必须采用二进制数制,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 急急急。。。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小故事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扩展资料: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3、逻辑运算能力强
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

急急急。。。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小故事

4. 探寻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名人足迹?

1、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麦席森·图灵
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还是一名出色的密码专家,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帮助盟军破解德国纳粹著名的密码系统Enigma,为盟军在二战中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自由软件的精神领袖:理查德·斯托曼
是GNU项目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始人。作为一个著名的黑客,他的主要成就包括Emacs及后来的GNU Emacs,GNU C 编译器及GDB 调试器。他编写的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 GPL)是世上最广为采用的自由软件许可证,为copyleft观念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他最大的影响是为自由软件运动竖立道德、政治及法律框架。他被许多人誉为当今自由软件的斗士、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但同时也有人批评他过于固执、观点落伍。
3、王安:计算机磁记录发明人
王安博士是美籍华人,于1920年在上海市出生,至交通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后,由政府选派赴美至哈佛大学深造,获得应用物理博士学位。28岁时发明了磁记录/磁圈记忆(CoreMemory),开计算机大容量存储之先河。首创文字处理系统(WPS),制造出第一台中文电脑,在美国纪念“自由女神”100周年仪式上,王安被评选为全美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1988年,美国发明家纪念馆也将王安列为继爱迪生等人之后的第69位伟大发明家。

4、计算机语言之母格蕾丝·霍波
格蕾丝·霍波190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中产家庭。1952年,她事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编译程序A-O,1959年,她领导的一个工作委员会,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个商用编程语言COBOL。
1971年,为了纪念现代数字计算机诞生25周年,美国计算机学会特别设立了“格蕾丝霍波奖”,颁发给当年最优秀的30岁以下的青年计算机工作者。因此,“霍波奖"正是全球电脑界少年英雄”的标志。
5、电子计算机之父一冯.诺依曼
美籍匈牙利裔学者约翰冯诺依曼(JohnVnNeumann,1903-1957)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1945年6月,冯:诺依曼与戈德斯坦等人,联名发表了一篇长达101页纸报告即计算机史上著名的"101页报告”,这份报告奠定了现代电脑体系结构坚实的根基。冯诺依曼巧妙地想出“存储程序”的办法,并明确提出计算机必须采用二进制数制,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5. 计算机的名人故事

关于计算机的名人故事
                   
   在你的印象中,哪位计算机的名人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呢?一起来看看吧!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到来。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大门槛,回顾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发展时,不能不提及20世纪最杰出的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
 
   约翰·冯·诺依曼(JohnVonNouma,1903-1957),美藉匈牙利人,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是一个银行家,家境富裕,十分注意对的教育。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人,兴趣广泛,读书过目不忘。据说他6岁时就能用古希腊语同父亲闲谈,一生掌握了七种语言。最擅德语,可在他用德语思考种种设想时,又能以阅读的速度译成英语。他对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将内容复述出来,而且若干年之后,仍可如此。1911年一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的.器重。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1921年一1923年在苏黎世。很快又在1926年以优异的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此时冯·诺依曼年仅22岁。1927年一1929年冯·诺依曼相继在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担任数学讲师。1930年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的职位,西渡美国。1931年成为该校终身教授。1933年转到该校的高级研究所,成为最初六位教授之一,并在那里了一生。冯·诺依曼是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伊斯坦堡大学、马里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慕尼黑高等技术学院等校的荣誉博士。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秘鲁国立自然科学院和意大利国立林且学院等院的院土。1954年他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51年至1953年任美国数学会主席。
 
   1954年夏,冯·诺依曼被使现患有癌症,1957年2月8日,在华盛顿去世,终年54岁。
 
   冯·诺依曼在数学的诸多领域都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主要从事算子理论、鼻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1923年关于集合论中超限序数的论文,显示了冯·诺依曼处理集合论问题所特有的方式和风格。他把集会论加以公理化,他的公理化体系奠定了公理集合论的基础。他从公理出发,用代数导出了集合论中许多重要概念、基本运算、重要定理等。特别在1925年的一篇论文中,冯·诺依曼就指出了任何一种公理化系统中都存在着无法判定的命题。
 
   1933年,冯·诺依曼解决了希尔伯特第5问题,即证明了局部欧几里得紧群是李群。1934年他又把紧群理论与波尔的殆周期函数理论统来。他还对一般拓扑群的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弄清了它的代数结构和拓扑结构与实数是一致的。他对其子代数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莫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了算子代数这门新的数学分支。这个分支在当代的有关数学文献中均称为冯·诺依曼代数。这是有限维空间中矩阵代数的自然推广。冯·诺依曼还创立了博奕论这一现代数学的又一重要分支。1944年发表了奠基性的重要论文《博奕论与经济行为》。论文中包含博奕论的纯粹数学形式的阐述以及对于实际博奕应用的详细说明。文中还包含了诸如统计理论等教学思想。冯·诺依曼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作过重要的工作。    ;

计算机的名人故事

6. 求一篇计算机发展史的文章,谢谢!

试试这个:
One early use of the term "personal computer" appeared in a November 3, 1962, New York Times article reporting John W. Mauchly's vision of future computing as detailed at a recent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Mauchly stated, "There is no reason to suppose the average boy or girl cannot be master of a personal computer.[1] 

Six years later a manufacturer took a risk at referring to their product this way when Hewlett Packard advertised their "Powerful Computing Genie" as "The New Hewlett Packard 9100A personal computer".[2] This advertisement was deemed too extreme for the target audience and replaced with a much drier ad for the HP 9100A programmable calculator.[3][4] 

During the next seven years the phrase had gained usage so when Byte magazine, published its first edition it referred to its readers as being in the "personal computing field",[5] while Creative Computing defin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as a "non-(time)shared system containing sufficient processing power and storage capabilitie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an individual user."[6] Two years later when the 1977 Trinity of preassembled small computers hit the markets, the Apple II[7] and the PET 2001[8] were advertised as personal computers, while the TRS-80 was a microcomputer used for household tasks including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y 1979 over half a million microcomputers were sold and the youth of the day had a new concept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9] 

On January 3 1983, the Personal Computer was the first non-human to be announced as Person of the Year by Time Magazine, in 1982.[10] 

The initialism PC may refer generically to a personal computer, or may be intended to refer to one of the original IBM PC compatible computers, or may refer to a Microsoft Windows computer currently available.

7. 电脑的发展史及对计算机有贡献的人的资料!

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计算机的始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计算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四个时代,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需要几千个电子管,每个电子管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电子管的寿命最长只有3000小时,计算机运行时常常发生由于电子管被烧坏而使计算机死机的现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从1960年到1964年,由于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所以我们将这段时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盘和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计算机工业迅速发展。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1975年,美国1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I Computer),从此,人们对计算机不再陌生,计算机开始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电脑的发展史及对计算机有贡献的人的资料!

8. 计算机史著名人物及贡献,要详细,拜托了。

1、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 1903-1957)
冯·诺依曼是美籍匈牙利裔科学家、数学家,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曼型结构”计算机。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并实现了“存储程序”的概念。由于指令和数据都是二进制码,指令和操作数的地址又密切相关,因此,,当初选择这种结构是自然的。但是,这种指令和数据共享同一总线的结构,使得信息流的传输成为限制计算机性能的瓶颈,影响了数据处理速度的提高。

2、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6.23—1954.6.7)
艾伦·麦席森·图灵是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被视为计算机之父。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
“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

3、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1916年4月30日诞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Petoskey,是科学家,现代信息论的著名创始人,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人。1948年香农长达数十页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成了信息论正式诞生的里程碑。
在他的通信数学模型中,清楚地提出信息的度量问题,他把哈特利的公式扩大到概率pi不同的情况,得到了著名的计算信息熵H的公式:H=∑-pi log pi。今天在计算机和通信中广泛使用的字节(Byte)、KB、MB、GB等词都是从比特演化而来。

4、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是美国科学家,他是20世纪科学界的一位奇特的通才,在众多的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世代.。他学识渊博、兴趣广泛,研究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广大领域,并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976年西蒙和纽厄尔给“物理符号系统” 下了定义,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说”PSSH(Physical Symbol System Hypothesis),成为人工智能中影响最大的符号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而这一学说则鼓励着人们对人工智能进行伟大的探索。

5、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1890.3.11~1974.6.26)
范内瓦·布什是模拟计算机的开创者,信息论之父香农是他的学生,1945年他发表的论文《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中提出了微缩摄影技术和麦克斯储存器(memex)的概念,开创了数字计算机和搜索引擎时代。

在这篇论文里,范内瓦提出的诸多理论预测了二战后到现在几十年计算机的发展,许多后来的计算机领域先驱们都是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后来的鼠标,超文本等计算机技术的创造都是基于这篇具有理论时代意义的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翰·冯·诺依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伦·麦席森·图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内瓦·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