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也会存在问题吗

2024-05-17 08:49

1. 银行理财产品也会存在问题吗

银行理财产品是什么?根据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主要有保证收益的、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几种,最低投资额通常在5万元。收益率大概在3.4%~4.5%之间。如何避免遭遇银行“假理财”产品?
1.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不等于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风险
银行是一个“金融超市”。现在的银行除了销售自己发行的产品外,也会利用本行渠道、人员销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称之为银行代销产品。目前常见的银行代销产品包括基金、保险、信托及国债等。如果你选择的是银行代销产品,那必须对该产品的发行公司进行查询和了解。
2.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婪
通常,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相对安全,收益较稳定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句话永远不过时,安全对应的是低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常规收益在3.4%~4.5%之间,那些动不动就8%、10%收益保证的理财产品,难道您在购买前就没怀疑过?
3.新技能get!识别“真理财”,告别“假理财”
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编码”,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赋予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就像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性。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
4.防止“飞单”,银行“双录”
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利用银行的营业场所,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双录”指“录音、录像”。银监会要求开展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均应实现自有理财产品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在购买银行直销或代销的理财产品时,注意是否有“双录”,销售人员是否按程序、按规定介绍理财产品,你的权利、风险和纠纷处理方式,录音录像为证。
总之,找正规的渠道,买正规的产品,不贪高收益,这样就能尽量避免遭遇“假理财”了。——投资有问题,就要上“约基”

银行理财产品也会存在问题吗

2. 银行理财产品问题

楼主。。。
我给你普及一下知识,银行的理财算得全是年化收益率。
你这情况,收益算下来应该是50000×3%÷365×7=28元。。。
另外我跟你说,你这个3%在同类理财产品中可是算很低的了啊。。。因为银行一般很少出7天存续期这么短的产品,如果出了,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比如期末拉存款等。这样的话,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般会很高的,一般会在6%以上。
最后,投资银行理财,是有风险的,但是风险远低于股票基金。
保本保收益类的理财固然好,但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不过银行都是要面子的,即便是赔本了,银行自己拿钱给补上也不会让客户陪,因为一旦客户本金损失了,谁还来买他的理财呢。
总之买之前要看好条款,认清投资有风险就好了。。。

3. 银行理财产品四大陷阱

      银行理财产品购买也存在一些陷阱,比如产品的募集期和到账日是不计算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所以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一般比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低几十个基点。而且银行还扣除了一些隐性费用。各位在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以免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低于预期时与银行发生矛盾。      银行理财产品根据产品期限的不同以及理财产品系列的不同,有3-10天的募集期,在此期间客户的资金处于锁定的状态,按活期存款计息。也就是大概有3-10天,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按0.35%计算。      到期日是指理财产品运作到期的最后时限。到账日是指资金到达投资者指定账户的时间。产品到期后,银行还需要一个资金清算的时间,一般是1-4个工作日。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资金并不会马上到账。      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其实还有水分,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与到账日占用了资金的时间,却并不会计算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因此,算出预期总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后,除以(产品期限+募集期+到账日)所得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才是真实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一般,银行理财产品是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会低几十个基点。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时,银行还会收取销售费率、托管费率。比如,一款理财产品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是5.5%,销售费率为0.45%,托管费率为0.05%。而真实的理财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应该是5.5%+0.45%+0.05%=6%,银行收取的隐性费用占0.5%。      相关介绍:      2015年3月9日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长期银行理财产品排名      2015年3月9日预期年化预期收益6.5%理财产品排行

银行理财产品四大陷阱

4.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问题

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汇集到的资金或者用来投资于某些市场,或者用于放贷,相关的收益的一部分作为客户的收益。风险就在于投资市场的波动以及贷款无法及时偿还。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亏损。但一般银行出于自己的声誉以及未来业务的考量,会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即再发行一款产品,先把之前的缺口补上。所以说一般银行理财产品不会亏掉本金,但盈利不一定有保证。而且银行理财产品有固定的期限,所以想换现金不是随时能换到的。

一款理财产品的风险要通过看它的投资目标,例如用于投资股票市场或者基金市场的,那风险肯定高喽。如果投资债券或者现金,那风险很低,但收益也很低。如果投资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以中国目前的状况,那是风险极高。

是否保本要看具体理财产品的说明,银监会现在禁止宣传理财产品时使用保本保收益等字样,合同中一般也不会出现。是否保本要看具体产品而定,有些产品风险极低,或者说有相应的对冲风险的措施,那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款理财产品具有保本的功能。

有问题的话请随时联系我。我是独立理财顾问,希望我可以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到你。

5.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

1、请问,同一家银行,不同分行的理财产品都一样吗?
答:同一家银行在不同的分行的理财产品大体上是一样的,只是有些特殊的理财产品会有区域限制。
2、怎样及时知道有最新的理财产品呢?网站更新的了这么及时吗?
答:可以通过一些软件,如:万得资讯(http://www.wind.com.cn/)大多为有偿使用的软件,另外可以通过银行、基金、券商网站上了解这些网站上的相关信息更新都较为及时,当然如果你有一位理财经理的话会很省心。
3、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网站吗(带评论的那种)
答:和讯理财、普益财富、用益、金融界等等,一般的金融网站都会有银行理财专版(借用蕾儿的话)个人认为:天天基金也不错;
4、看网上说做理财产品最好去小银行,会有更好的收益,但个人认为国有四大银行毕竟信誉好一些,有保障,不知各位怎么看
答:你的两点看法我觉得只是主观感觉,小银行因为客户数量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在单个客户身上花费较多时间,因此会让客户感受被重视。另外,对于中国的各家银行来说我个人认为保障都是比较充足的。
5.希望推荐一些好的理财产品,及银行
答:所谓好的理财产品因人而异,我建议最好去银行找专业的理财经理面谈,确定自己的风险偏好,合理分配,分散投资。可以考虑交行的沃德财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

6.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问题

银行的 理财产品 收益都不会高   因为银行自身的理财产品只能投资相对低风险的国债 央行票据 债券和货币基金 
银行所谓的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实际上就是种代理业务  一般由信托公司发起  借银行的平台来融资 相对收益高  但风险也高  以有不少产品达不到预期收益了

7. 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可靠吗

一般来说,银行都是安全可靠的,但不管是什么理财产品都是会有一定的风险的,不能保证没有风险这一说法,只是分不同的风险级别而已。要看清楚是属于哪家公司,要分析理财产品的公司是否可靠,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购买。拓展资料:只要是理财,肯定是有一定风险性的,只是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会有所不同。一、理财产品类型:总的来说银行的理财产品有保本和非保本两种类型,1、保本类的理财产品本金基本上不会发生损失,像定期存款,是保本50万的,但是理财收益可能会跟预期的理财收益有所不同,收益可能会有点低。2、非保本理财产品银行是不保障本金也不会保障收益,因此你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仔细看理财产品详细情况,要根据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二、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划分:银行理财产品按照风险等级,可以划分为谨慎型产品(R1)、稳健型产品(R2)、平衡型产品(R3)、进取型产品(R4)和激进型产品(R5)这五种,数字的增加代表风险的加大。1、谨慎型产品(R1)、稳健型产品(R2)是属于低风险,低收益,基本上能保证本金不会损失。2、平衡型产品(R3)是可以投资于股票、外汇等高波动性,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有一定的本金风险。3、进取型产品(R4)是挂钩股票、黄金等高波动性,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风险对比平衡型产品(R3)是要大的。4、激进型产品(R5)是投资于股票、黄金等各类高波动性的金融产品,对比进取型产品(R4)是要风险大一点,总得来说是属于风险极大。总结: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安全可靠的,但是任何理财产产品都是会有一定的风险的,一般而言,风险越大的产品相对的收益率就越大,但理财是不能只追求高收益的,也要保证自己的本金安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商业银行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理财产品的投资组合、同类产品过往业绩和风险水平等因素,对拟销售的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结果应当以风险等级体现,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一级至五级,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

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可靠吗

8. 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陷阱?

      银行理财产品已经逐渐变为百姓防通胀最广泛的金融工具,但原本百姓心中的这个“至宝”,却也是最遭人诟病的。银率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上,近三成投资者有过被误导的经历,甚至有银行还存在强制搭售现象。      长期理财品稀缺 保险、基金充当替身      在银行误导现象中,保险被当成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位居榜首,占比达其次是基金,占比达券商集合理财以及集合信托产品被当作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并列第三,占比均为最高分成 买理财强搭保险存款      此外,调查数据还显示,的受访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中遇到了强制搭售现象。而在强制搭售现象中排在首位的问题为购买理财产品搭售存款,其次是搭售保险。      高息揽储已成银行潜规则。银率网认为,存贷比的考核指标是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被强制要求存款的重要原因。而搭配保险,不仅可以为银行以及业务人员带来至的不菲利润分成。据统计,银行保险在销售中,55%的客户属于非本意购买。      办贷款先存款 违规收取贷款手续费      调查显示,两成客户曾被要求“办贷款先存款”。部分银行在放贷前要求客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办理大额存款,如果贡献度不够,可能将面临无限期等待的窘境。      的用户缴纳过“贷款受理手续费”。而根据相关规定,银行在从事贷款业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业务费用应由银行支付,这笔费用银行已经从贷款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      频推高预期年化收益率产品      每到岁末,都是银行发行的理财大热之时。为了揽储年关冲规模,大卖理财产品已成为了各家银行此时必做的规定动作。“理财产品是银行加强中间业务,吸纳和留住存款的重要工具,将来会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银联信分析师钟加勇指出。为了在海量的理财产品中受到顾客的青睐,银行们均使出了混身解数,而提高历史预期年化收益率则效果最为直接。进入12月,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路上攻,部分产品的历史预期年化收益率已触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