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法学院厉害的老师

2024-05-05 14:34

1. 厦门大学法学院厉害的老师

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国际法专业的好老师是蔡从燕教授、陈辉萍教授。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法学院厉害的老师有很多,但是每个人的.主攻专业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国际法专业的好老师是蔡从燕教授、陈辉萍教授,另外还有周斌老师讲课也很好。

厦门大学法学院厉害的老师

2. 厦门大学法学院的介绍

厦门大学是中国较早开办高等法学教育的院校之一。1926年6月,厦门大学设立了法科,下设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三系。1930年2月学校改科为院,法科改为法学院。尔后经历数次院系调整,目前的法学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厦门大学法学院已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富有创新意识的学术梯队。在2005年、2009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法学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办学实力在全国法学院校中均排名第八。厦门大学法学院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拥有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3. 厦门大学法学院的突出贡献

厦门大学法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和科研的单位之一。经过20多年的创业与发展,国际经济法学科综合实力已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国际经济条约与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税法及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厦门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科建设起步较早,研究范围涵盖了民商法的各主要领域,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该学科以民商法理论为基础,密切跟踪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民法典研究、罗马法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的突出贡献

4. 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导的资料

1、姓名: 蔡从燕   职称: 教授、博导 
主要讲授课程 《国际经济法》,硕士生学位课
《国际公法》,本科生主干课
《国际公法》,硕士生学位课  


2、姓名: 刘志云 职称: 教授、博导  
刘志云,江西瑞金人,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旅游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师从卢炯星教授,获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师从徐崇利教授,获博士学位。
研究旨趣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交叉研究、国际经济法与涉外经济法、投资法与金融法等领域。至今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公开发表法学论文110余篇;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参与专著或教材撰写若干。从2009年起主持“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文库”的出版。
2004年9月获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同时为国际经济法研究所与经济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2005年被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正式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2006年被厦门大学破格聘为副教授、任副教授期间被破格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7年入选“2007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8年被厦门大学破格聘为教授。
2008年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年入选“福建省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优秀法学人才”;被评为“福建省第六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专家”。
2010年起担任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编委。
2010年起担任福州大学兼职教授。

2001年:厦门大学第一届“十大学术新人”;
2003年:“厦门大学嘉庚奖学金”;
2003年:厦门大学第二届“十大学术新人”;
2006年:厦门大学工商银行科研奖。
2006年:“厦门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7年:“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7年:“厦门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7年:“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联合主讲的《金融法研究》评为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
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0年:“厦门大学‘中国银行’科研奖”。
2010年: 中国国际法学会2004-2009年度“航天科技”国际法优秀科研成果奖;
2010年:福建省法学会第三届优秀法学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3、 姓名: 张榕 职称: 教授、博导 
要讲授课程 《民事诉讼法》 
《证据法》
《法律诊所》 
司法部2001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科研课题《仲裁制度研究与〈仲裁法〉的修改》的主要参加人。
厦门大学育题基金项目《中国证券市场的法律规制》项目负责人。
司法部2005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科研课题《司法能动性与司法解释的规制》主持人。
福建省2007年社科基金项目《事实认定过程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以民事诉讼为中心》主持人。
福建省2009年社科基金项目《通过有限判例制度实现正义》主持人 


4、 姓名: 曾华群 职称: 教授、博导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投资法”、“香港法概论”、“WTO法专题”;
硕士生学位课程:“国际经济法理论”、“香港经贸法专题”、“国际经贸条约专题”、“国际投资法专题”;
博士生学位课程:“国际经济法理论”、“国际法专题研究”  
主要学术观点 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旧更替和国际经济法的破旧立新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中产生和发展的,是由发展中国家率先发动,发达国家消极应付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同逆水行舟,每一个进步,都需要艰辛的斗争和努力,稍有懈怠,已取得的成果可能得而复失或名存实亡。对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法新规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发展中国家应有战略的眼光和充分的准备。
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服务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决定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界在吸收西方国家有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应有符合本国国情和目标的研究方法。从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发展的经验看,今后应继续坚持和发展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立足本国实际的方法;历史和现实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法律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理念和特点 国际经济法学是世界性的,中国国际经济法学是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也不能缺少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参与和奉献。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者应继续借鉴和吸收外国的相关研究成果,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在国际学术论坛上,对国际经济法学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中国学者的见解,表明中国的立场,为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应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出发,具有破旧立新的历史责任感、决心和勇气,既不能对西方法律观念亦步亦趋,更不能对少数发达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践踏民主的霸权行径熟视无睹、束手无策,而应当摆脱阻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西方法律观念的羁绊,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创建和发展新的法律概念、观念和理论。

  
5、 姓名: 徐崇利 职称: 教授、博导  
主要讲授课程 专科生:《关贸总协定法律制度》
本科生:《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私法》
硕士生:《国际经济条约研究》《国际投资法研究》《国际私法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
博士生:《国际法理论研究》《国际法专题研究》  


6、姓名: 齐树洁 职称: 教授、博导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民事诉讼法》、《民事司法改革》、《律师制度与实务》。
研究生:《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外国民商法》、《程序法基本原理》、《诉讼法文献选读》。  
主要学术观点 1.司法资源是有限的。诉讼并不是最好的纠纷解决方式。司法改革的推进不应仅限于诉讼领域,还应包括相关的制度。为实现司法的公正和效率,除了改革和完善诉讼制度外,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协商、调解、行政处理、仲裁等各种ADR方式,并且赋予当事人解决纠纷的程序选择权。
2.司法改革不但应当是全局性的,而且应当是合法有序的。当务之急是由全国人大设立司法改革委员会,并取得法律的授权,统一领导、规划、协调全国的司法改革。
3.司法改革应当立足于本土资源,在移植外国制度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充分的论证。司法改革还应当重视借鉴域外经验,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本国现行制度的考察,我国的司法改革将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承担项目 1.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国两制与厦门涉台立法》(1996),任课题组长。
2.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涉台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维护大陆居民在台湾的正当权益》(1998),任课题组长。
3.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英国、德国民事司法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1999),独立承担。
4.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仲裁制度研究与仲裁法的修改》(2001),任课题组长。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英国民事司法改革研究》(2001),任课题组长。
6.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研究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公证制度研究与破产制度的完善》(2003),任课题组长。
7.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04),任课题组长。
8.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研究》(2004),任课题组长。
9.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和谐社会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2005),任课题组长。
10.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公证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2006),任课题组长。
11.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权利保护法律与实务研究》(2007),任课题组长。
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007),任课题组长。
13.福建省法学会法学研究重点课题:《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机制改革问题研究》(2007),任课题组长。
14.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权利保护与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08),任课题组长。
15.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涉及公证的诉讼案例分析》(2008),任课题组长。
16.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司法保障》(2008),任课题组长。
17.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优化法制环境,促进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司法统计分析》(2009),任课题组长。
18.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香港民事诉讼制度研究》(2010),任课题组长。
19.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繁简分流与快速处理机制研究》(2010),任课题组长。
  
主要著作 1.主编:《律师诉讼案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副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要论》(谭兵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参编:《诉讼法大辞典》(钱国耀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副主编:《台湾民法研究》(胡大展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参编:《民事诉讼法新论》(章武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6.副主编:《中国民法》(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参编:《中国审判实务大辞典》(马原等主编),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8.参编:《海峡两岸法律制度比较·诉讼法》(薛景元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主编:《商法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参编:《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法律问题研究》(陈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参编:《台湾法律大全》(陈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2.主编:《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主编:《给个说法:老百姓法律顾问丛书》(第1-6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主编:《给个说法:老百姓法律顾问丛书》(第7-12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参编:《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副主编:《仲裁法新论》(张斌生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主编:《英国证据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总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总主编:《ADR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参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常怡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参编:《民事诉讼法》(田平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23.参编:《民事诉讼法》(第2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4.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修订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副主编:《仲裁法新论》(修订版,张斌生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主编:《破产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总主编:《强制执行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主编:《证据法案例精解》,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主编:《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专著:《程序正义与司法改革》,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主编:《破产法研究》(修订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参编:《民事诉讼法·诉讼程序篇》(廖中洪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总主编:《公证制度新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主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参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沈恒斌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主编:《英国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总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第3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主编:《民事程序法》(第4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专著:《民事上诉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0.总主编:《公证制度新论》(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主编:《美国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主编:《民事程序法》(第5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主编:《民事程序法》(第6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主编:《英国司法制度》(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5.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5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专著:《民事程序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8.主编:《破产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主编:《民事诉讼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参编:《外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汤维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参编:《民事诉讼法》(第3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2.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6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主编:《民事程序法》(第7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4.主编:《民事诉讼法》(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5.副主编:《仲裁法新论》(第3版,张斌生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主编:《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7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参编:《民事诉讼法学》(常怡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59.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8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0.总主编:《公证制度新论》(第3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总主编:《调解衔接机制理论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主编:《东南司法评论》(2008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4.主编:《民事诉讼法备考与拓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5.主编:《民事诉讼法》(第3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6.主编:《东南司法评论》(2009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总主编:《调解衔接机制理论与实践》(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8.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9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9.主编:《民事审前程序》,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0.主编:《民事诉讼法》(第4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1.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10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2.主编:《台港澳民事诉讼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3.主编:《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4.副主编:《仲裁法新论》(第4版,张斌生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5.主编:《美国司法制度》(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6.总主编:《法官视野中的司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7.主编:《民事诉讼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8.总主编:《德国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9.专著:《程序正义与司法改革》(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0.主编:《东南司法评论》(2010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更详细信息请参照网站:http://law.xmu.edu.cn/ 祝好运!

5.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博导名单公布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博导名单见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官网的【师资队伍】的【博导名录】,2015年公布的具体名单如下(建议自己查看官网公布的最新信息):
姓名    学 位     专业技术职务    电子邮箱
潘懋元教授    荣誉博士    教授、博导    mypan@xmu.edu.cn
刘海峰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liuhf@xmu.edu.cn
邬大光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wdg@xmu.edu.cn
史秋衡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qhshi@xmu.edu.cn
别敦荣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yy241504@foxmail.com
李泽彧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zyli@lyun.edu.cn
王洪才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xmdax6633@sina.com
张亚群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zhangyaq@xmu.edu.cn
林金辉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gjhy@xmu.edu.cn
武毅英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wyy@xmu.edu.cn
郑若玲教授    博士    教授、博导    rlzheng@xmu.edu.cn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博导名单公布

6. 厦门大学法学 博士申请需要写论吗

您好朋友,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厦门大学法学博士申请不需要写论文,但毕业需要写论文,每种学位基本都要写论文才能毕业。
厦门大学法学博士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学位人员必须在报名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应届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提交)。
3.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以我院当年限定报考的外语语种为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具备合格证书或考试成绩达425分及以上)或具有与同等英语水平相当的外语成绩证明。
4.有至少两名与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意见
部分知识来源于网络(侵删)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7. 厦门大学教授全部名单

厦门大学教授全部名单如下,
潘懋元
是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厦门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顾问。英国Hull大学荣誉博士,高等教育学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邬大光
厦门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朱水涌
本名朱水永。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大人文学院副院长、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成员。

厦门大学的教授分别还有别敦荣、谢作栩、郭祥群、沈明山、郑尚宪、张洪奎、吴正云、钱洪流。

厦门大学教授全部名单

8. 厦门大学2017年5月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知

      为帮助大家了解厦门大学2017年5月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相关信息,下面,我为大家提供厦门大学2017年5月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通知  ,全文如下:
         管理学院2017年5月博士论文答辩安排详请见附件:
         会计学专业(http://sm.xmu.edu.cn/uploadfile/2017/0516/20170516082246327.pdf);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http://sm.xmu.edu.cn/uploadfile/2017/0516/20170516082332152.pdf);
         市场  营销  学专业(http://sm.xmu.edu.cn/uploadfile/2017/0516/20170516082317203.pdf)。
          旅游管理专业(待定) 
         请参加本批次答辩的学生,按已安排的场次和顺序,请特别注意本人参加场次的开始时间,提早30分钟-1小时到答辩现场并测试PPT。(电脑若出现故障,请致电学院机房:2187137 纪老师、李老师)
          友情提醒: 
         1、答辩PPT及介绍环节请不要提及导师姓名及职称!
         2、不论答辩次序,均需在本场次开始前1小时到达答辩现场。
          注意: 
         一、参加答辩的学生应着正装出席。个人答辩完毕后不要离场,请在场内旁听其他同学的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结果和答辩结束后方可以离开。
         二、答辩学生可自带相机拍照。
         三、拟于2017年6月授学位的同学将以下材料交院教学科研办公室(成枫楼309)研究生教学  秘书  :
         1、5月23日前需提交的材料清单:
         1)学位基本数据表(1份)
         须从校研究生院网站的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学位申请与授予模块下的学位申请功能中打印基本数据表并签字。
         2)研究生科研成果一览表(1份)
         须从校研究生院网站的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信息模块下的科研成果信息功能中打印并签字。
         3)提交科研成果复印件(1份)。
         须提供申请学位所需的、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的复印件(须包括刊物封面、目录和论文全文)或出版的专著、教材(目录,含版权页)或已获得的专利授权书等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的复印件。
         2、5月25日前需提交的学位论文要求与清单
         1)学位论文简装本5本。
         论文有无需修改的同学都需提交。(论文中《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请按要求签名。),(答辩后需进行修改的同学,按答辩委员会决议要求进行论文修改,修改后经相关老师签字后提交;论文无须修改的同学直接提交)。
         2)学位论文光盘2张(一式二份)。
         论文为最终版WORD版,必须含论文封面、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著作权等学位论文的全部组成部分,最后一页须加上本人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论文、著作、作品、专利、发明或科研奖励,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命名须按学校研究生院要求,以(10384_本专业代码_本人学号_LW)来命名 。
         3)学位论文电子版WORD格式和PDF格式各一份
         学位论文电子版WORD格式和PDF格式各一份,发邮件给各系研究生教学秘书,论文必须含论文封面、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著作权等学位论文的全部组成部分,最后一页须加上本人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论文、著作、作品、专利、发明或科研奖励,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命名须按学校研究生院要求,以(10384 _本专业代码 _本人学号_LW)来命名 。
         (以上1、2项材料可合并为5月23日前一起提交,但不能合并为5月25日以后交)
         四、其他事项
         1)学位证照片电子版(1份)
         在校研究生院网站的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学位申请时,须上传学位证照片电子版(若无学位证照片电子版将无法进入下一步的学位申请)。
         学位证电子版照片具体要求详见“研究生院网站2月28日“关于报送2017年6月份拟授学位人员学位申请材料的通知”中的附件四”。
         2)进研究生院系统进行学位申请过程中若遇任何问题,可致电研究生院严老师(2181463)。
         “学位申请与授予网上操作说明(含学位证照片电子版上传指南)”具体要求详见“研究生院网站2月28日“关于报送2017年6月份拟授学位人员学位申请材料的通知”中的附件五”。
         五、答辩与学位申请等其他相关事宜咨询,请及时联系本系研究生教学秘书。
         原文地址:  http://sm.xm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9&id=2655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