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调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2024-05-17 03:42

1. 货币政策的调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
1.银行存款作为与证券投资、地产投资相对应的投资方式,当利率上升时,会增加人们银行存款的预期,这必然减少资金向股市,楼市的流动。
2.由于企业有多融资渠道,上市公司同时拥有巨大的银行贷款,当利率上升,会很大程度上抑制企业的扩张需求,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应,上市公司股价就会表现疲弱。
3.近几次加息,央行采取的是非对称加息,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利率上调幅度,由于中国的银行70%以上的收益来自利差收入,这样的货币政策无疑缩小了利差,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总的来说,成熟而稳定的资本市场的市盈率PE为利率的倒数。当利率越高市盈率越低,反之亦然。

货币政策的调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2. 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作用于资本市场?

每一次中国股市的牛市都是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而什么时候查银行资金股市行情就结束,历史上都是这样的,包括2001年走到2145点。

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是增强流动性的过程,流动性真的进入实体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只要一放开流动性,就会有一部分资金直接奔着资本市场来,这个是规律。当钱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盼望更坏的情况出现,出现更低的点位就变得越来越危险,因为你在等待更低的点位出现,别人现在就拿了再说。

从A股市场来看,在探了三个政策底之后,10月28日,A股市场自己探到了1664点的底部,在没有直接救市政策出来的情况下,见底回升,上证指数反弹高度达25%,深圳市场的反弹高度更是达到36%,从深圳指数角度来讲,已经过了牛熊分界点的标准。

3.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

ACD
这题应该理解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其中,B影响的是财政政策,E是结果不是原因。
值得指出的是,楼上的回答解释了流动偏好,却没有说明流动偏好陷进,后者才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关键。
流动偏好陷进:是指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货币政策无法使利率继续下降。
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它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明显。就像拉扯的缰绳,在经济列车行驶过快时,可以拉住车,但无法在经济迟缓时,推动经济列车向前。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

4. 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影响
                    你有了解过货币政策的影响有哪些吗?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实现货币流通自由和市场监管就必须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货币政策的影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货币政策的影响1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在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货币政策的影响2   中国货币 
  中国的货币叫做人民币,是由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一元为十角,一角为十分。元、角和分有纸币,元和五角及分也有铸币。元的票面有1、2、5、10元、50元、100元,角的票面有1、2、5角,分的面额有1、2、5分。人民币元的缩写符号是RMB¥。
   外币兑换 
  我国现在可以收兑的外币有:
  美元、英镑、法国法郎、德国马克、日本圆、澳大利亚元、奥地利先利、比利时法郎、加拿大元、港币、瑞士法郎、丹麦克朗、荷兰盾、挪威克朗、瑞典克朗、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意大利里拉、澳门币、芬兰马克等。 银行办理外币的兑入和兑出业务,成为外币兑换业务。
  根据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法令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禁止外币流通,并不得以外币计价结算。为了方便来华旅游的外宾和港澳台同胞用款,中国银行及其他外汇指定银行除受理外币旅行支票、外国信用卡兑换人民币的业务外,还受理22种外币现钞和台湾新台币的兑换业务。另外,为了尽量对持兑人给予方便,除了银行以外,一些宾馆、饭店或商店也可办理外币兑换人民币的业务。兑换后未用完的人民币在离境前可凭六个月内有效期的外汇兑换单兑换成外币,携带出境。 不同情况兑换时使用不同的牌价。兑换旅行支票、信用卡、汇款使用买入价;兑出外汇,包括兑出外币现钞,使用卖出汇价;兑入外币现钞,使用现钞买入价。
   在中国代办的外国信用卡 
  目前,可在中国代办的外国信用卡主要有:
  1、万事达卡(Master Card)。
  2、维萨卡(Vise Card)。
  3、运通卡(American Express Card)。
  4、JCB卡。
  5、大莱卡(Diners Card)。

5. 货币政策影响

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

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在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货币政策影响

6. 资本市场的稳定是否应被纳入货币政策的目标

你好,这题可以这样理解,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啰嗦一下,
稳定物价是指将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区间内,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
充分就业是指将失业率降到一个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中,一个时期比另一个时期更好一些,不出现大起大落,不出现衰退。
资本市场的稳定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金融稳定,一国的金融稳定能够影响民众信心,避免国外投机者借机炒作。事实上,虽然资本市场稳定官方并未给出明确答复,但央行会把它作为一个政策目标来考虑。

7. 资本过剩的货币政策因素

在我国,为什么中央银行倾向于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呢?从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的机制来看,主要原因有:第一,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作为政府部门的中央银行,其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实际上优先考虑的是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对未来的通货膨胀或物价的预调。由于货币政策产生作用往往不在当期,而是有一定的时滞,这使得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追求经济增长目标,最终会导致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二,金融机构经营主体对盈利目标的追求,容易产生信贷投放的内在冲动,倾向于扩大货币创造,形成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推动。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在于利率政策受到严重的外部均衡约束,主要表现为: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选择把基准利率维护在较低的水平。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需要提升基准利率水平来适当控制过快经济增长,然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条件下,提高基准利率水平容易引起大量趋利资本的流入,从而形成基础货币的刚性增加。因此,为了抑制投机性外资流入,中央银行选择实行低利率政策,甚至将人民币与美元之间保持一定的利差水平作为其控制外汇投机性流入的重要手段,结果使得基准利率处于较低水平。然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产生以下两种情形:第一,长期利率水平走低。由于货币过量发行,导致人们对长期货币供应预期的提升,使得远期利率水平相对较低,有时甚至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的情形,致使收益曲线变得平坦甚至反转。第二,实际利率为负。自1995年7月开始,中央银行经过多次下调利率,到2002年2月,1年期存款利率由10.98%降低到1.98%的历史最低水平。2002年CPI为6.4%,再扣除20%的利息税,因此,存款出现了实际负利率水平。虽然2004年10月以来,5次上调利率水平(最后一次为2007年5月19日),1年期存款利率仅上升108个基点,使得1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06%,实际利率水平仍在零左右。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使得长期货币持有的利息收入不足于抵补通货膨胀所产生的税收负担。比较我国经济增长与实际利率水平的变化可以看出,在经济增长水平不断加快,甚至出现过热的情况下,主导利率上调出现刚性,总体利率仍处于过低的水平。这样,过低的利率水平,造成流动性过剩及其不断累积,从而成为资金向各相关金融市场大量流入的重要来源。

资本过剩的货币政策因素

8.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在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