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融业有什么大事件?

2024-05-14 05:50

1. 2017金融业有什么大事件?

即将过去的2017年,必然是载入中国金融业史册的一年。趣店风波、“无现金时代”之争、资管行业大一统、人工智能崛起……金融乱象纠偏的背后,无不透露着日渐鲜明的监管信号。

现金贷“生死劫”
——趣店引发的“血案”
这是一个突发事件和一轮监管政策共同作用之下的结果。要不是随后趣店CEO罗敏一番“借钱不还,就当做慈善了”的高调《回应一切》,也不至于让其盈利模式背后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等问题,揭开了现金贷乱象最后的“遮羞布”,现金贷江湖的那些恩恩怨怨也不会如此近距离地与世人对视。
今年以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赴美上市后谱写出一篇篇资本神话,趣店科技便是主角之一。10月18日上市当天,趣店股价上涨43%,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可谓风头无两。而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和信贷、拍拍贷、融360等公司身上。但随着风险的集中暴露,对于现金贷的监管骤然而至,甚至比预期更为严厉。
12月1日晚,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随之而至的,还有12月8日、12月13日分别下发有关网贷市场监管的通知与条例。
政策密集下发透露出强烈的监管信号:网络小贷、现金贷等业务的“野蛮生长”将在“纠偏”中迎来急刹车。

四大行牵手BATJ
——争相布局金融科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逐渐渗透到金融交易的前中后台,科技在打破金融旧秩序、助力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无科技 不金融”渐成业内共识。
风口之下,各大平台纷纷抢滩科技金融,纵观2017年,BATJ(百度、蚂蚁金服、腾讯、京东金融)纷纷与国有四大行达成合作,科技金融的热度可见一斑。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中国建设银行牵手,将共同推进建行信用卡的线上开卡业务,以及线上线下渠道业务、电子支付业务合作;6月,京东金融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将布局金融技术、消费金融、企业信贷等领域;腾讯与中国银行推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随后,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也宣布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巨头的介入,标志着科技金融领域的竞争在日趋激烈的同时,也正式进入以AI为代表的智能化阶段。
业内专家认为,金融领域的前沿科技应用才刚刚开始,新技术将对传统金融业带来持续影响,其前景令人振奋,但风险仍需受到高度关注。 

从“无现金时代”之争
到网联的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金融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Fintech在第三方支付中的运用,甚至颠覆了传统的消费模式。事实上,目前中国已经是第三方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最发达的国家。
年初,支付宝曾宣称要用5年的时间把全中国推进到“无现金社会”,而微信早在2015年也曾发出倡议。虽然这一说法引爆了市场争议,但互联网巨头们对于抢支付市场的疯狂争抢从侧面证明了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热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网络支付在带来了便利之余,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包括个人信息的保护等等。对于这一飞速发展的市场如何创新监管,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央行支付结算司8日4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网联成立后,最大的改变是切断了过去‘银行直连’的清算模式,即支付机构通过在多家银行开设备付金账户实现资金的跨行清算,这种做法实际是绕开银联的。”央行清算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按照计划,2017年10月份完成200多家银行接入,年底前完成40家支付公司接入。

资管“大一统”
告别刚性兑付时代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在净值型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第三方独立托管等方面作出非常严格的规定,凸显当下“严监管”趋势,旨在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防控金融风险。
统一监管背后是近些年资产管理业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众多风险和问题。比如,银行表外理财,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中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产品,保险机构“名股实债”类投资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这类业务透明度低,容易规避贷款监管要求,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而更让外界担忧的是,国内金融业目前所存在的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等问题恰恰集中表现在资管业务上。 

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在美元的强势之下,市场对2017年的人民币汇率一度充满担忧。但事实上这样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总的来看,2017年人民币恢复升值,未来预计将保持总体稳定。
若依人民币中间价角度看来,去年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1美元对人民币6.9370元,而12月25日早上央行公布汇率显示,1美元对人民币6.5683元。 2017年前11个月,银行结售汇-8042亿元,相比2016年-22465亿元,如果是全年口径相比,两者降幅接近六成。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资本外流第一大项的现象也得到逆转,此外,非居民偿还负债的购汇进程结束。
虽然从去年年底至今,美联储已经4次加息,给人民币造成了贬值压力。不过,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前提下,人民币国际化正在一步步推进。

金融开放路线图:
外资持股比例提高
始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名列全球第一,股市市值全球第二,私营部门债券市值全球第三。
近日,银行、证券基金和期货等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开的消息,引起外资金融机构高度关注,一些外资私募已开始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这不仅增添中国金融市场的活力、动力,也将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业对外开放对小型金融机构的影响将更为明显,未来外资控股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有望诞生,外商独资资产管理公司也将越来越多。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
强化调控监管防范风险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其设立强化了统筹协调监管,为对外开放做出制度保障。
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设立将统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同时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
金融行业一向欣欣向荣!

2017金融业有什么大事件?

2. 2015 年中国金融界有哪些大事件?

如下:
金融领域的改革:
1、市场利率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大额存单推出;贷款利率市场化等。
2、股市上有注册制确定两年内推出、新三板的爆炸式增长、上海国际板、A股熔断机制、养老金入市政策落地等。
3、银行方面有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民营银行扩容(包括网商、微众银行等)。
4、连续降息!1年期定期存款从2.75到1.5!贷款现在5年期以上也只有4.9,而2014同期是6!
金融领域的开放:人民币纳入SDR货币。“一带一路”相关的“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

介绍
2015年注定是中国股市难忘的一年。
从牛市起步到疯牛的形成,再到股市暴跌导致个股流动性丧失。下跌以多米诺骨牌式的反应上演:先是机构主动降杠杆,随后前期大涨的个股开始暴跌,导致高比例配资账户开始爆仓,配资平台为自保开始强制平仓,使得更多的股票暴跌,最后甚至连非配资账户也开始抛售股票。
2015年短短一年内,央行4次降准、5次降息,其中包含两次“双降”,让整个市场的融资成本下降。
今年以来在央行5次降息4次降准影响下,银行利率持续下调、活期存款利率低至0.35%,宝宝类收益率走低跌破3%,整个活期理财市场让人顿失信心。不过,随着市场利率的不断下降,更多的投资渠道开始涌现,比如互联网金融产品等,这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3. 2017年全球有哪些金融大事儿?

2017年转眼即逝,回首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全球金融市场变化颇多。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件,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影响和改变。
趁着年终岁尾,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的十件大事儿:
1、3月,中国楼市“3.17”新政出台,被誉为史上最严限购令,中国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市场,坚守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2、3月、6月、12月,2017年度美联储三次加息,全球对美联储即将开启缩表的预期增强;
3、6月,明晟公司正式宣布中国A股纳入MSCI全球新兴市场指数,预计将吸引170亿至180亿美元投入A股市场,将促进中国境内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加紧密;
4、7月,中国召开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会议对未来五年中国金融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5、9月,央行发布了实施定向降准的特急通知,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融资环境;
6、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中国金融业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7、10月,欧洲央行缩减量化宽松方案,宣布从2018年起将月度量化宽松规模,从600亿欧元降至300亿欧元.业界称,欧洲央行正在逐步关紧水龙头;
8、11月,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正式成立,将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中国金融改革持续深化;
9、11月,中国陆续在金融服务市场准入、外资企业持股比例等领域做出调整,允许外资持有合资金融机构51%的股权,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
10、11月,工信部等十六部委联合发文,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并提出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以及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全方位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预计将进一步激活民间实业投资。
在你的心目中,你认为哪件事儿最重要呢?
如果你对中国金融市场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欢迎跟我们一起聊一聊!

2017年全球有哪些金融大事儿?

4. 2018年发生金融危机了吗

1、金融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这次应该是美国股市或者债务危机。

  2、欧美日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经济危机中,并持续加重,各国不得不消耗巨大资源以维持经济的运行。金融危机等冲击只是加剧经济危机的一种方式。

  3、各国拯救危机的资源到现在已经基本耗尽,再次发生大危机时,将难以拯救。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每次危机都可能演变成大灾难。

  以上3点判断,是根据经济大兴衰规律和世界各国实际情况得出,简单分析如下:

  利润是经济运行的动力,当利润率高于投资者最低期望盈利率时,投资和生产活跃,经济繁荣;反之,则投资下降,经济危机,乃至大萧条。

  根据《利润的来源与经济大兴衰,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利润来源公式如下。

利润 = 投资者消费 + 经济增长 + 政府赤字 + 工人赤字 + 国外利润 + 短期利润

  战后初期,资本的毁灭和分散,甚至重新分配,使投资者自身消费与其资本形成高比例,加上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使投资者自身消费和经济增长形成高的正常利润率,从而促进经济繁荣。

  但随着经济增长率下降、资本重新积累和集中兼并,正常利润率下降,当低于投资者最低期望盈利率时(简称正常利润率不足),整体投资下降,经济危机发生。这是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对应欧美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经济增长不会回到高增长,集中的资本也不会重新分散或分配,甚至因危机更趋集中。因此,正常利润率不仅不会回升,而且还会继续下降。

  投资者为了获取期望的利润率,或政府为了稳定投资和经济,只能以非正常利润弥补正常利润的不足。主要是工人和政府赤字。
  由于投资者的利润每年都持续需要,因此,弥补利润不足的非投资者亏损,也必须持续存在,最终导致家庭债务和政府债务持续增加

5. 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发生大事:
微信支付宝红包大战:
春节支付PK,微信攻入支付宝地盘:支付宝植入春晚,集五福,被骂。微信红包势头凶猛,除夕当日全球4.2亿人使用微信红包,收发总量80.8亿次。
2. 快手浮出水面:
一篇爆文《残酷底层物语》将快手炸出水面。快手注册用户超过3亿,月活跃用户6000多万,估值据传超过20亿美元。中国13.7亿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到1亿,还有超过12.7亿人在二三四线城市、乡镇和农村。
3. 糖豆广场舞融资:
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君联资本、IDG资本等。糖豆广场舞用户多为30~55岁,在二三四线城镇生活的女性。中国60后和70后人口的数量大约4.4亿人,这一群体消费能力强,市场空间广大。
4. 微博复兴:
由于扶持中小网红、发展短视频、直播,向三四线城市渗透等举措,微博用户、营收利润一路高涨。市值一度超过推特,前两年被唱衰的微博被刮目相看。
5. 支付宝切入社交:
由于微信对用户高粘性,且借微信支付攻入支付宝核心领域。马云做社交十分迫切。支付宝上线生活圈,涉黄。彭蕾表态整改,马云表态整改并鼓励“支付宝,继续努力”。
电商:
6. 双十一再创纪录:
2016天猫双十一当天交易额超过1207亿元,刷新世界纪录。京东交易额估计150亿元左右。
7. 跨境电商增长迅猛:
2016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
8. 圆通上市:
顺丰、申通、韵达等物流巨头都在谋划上市,圆通成为第一家。上市后市值近1000亿。
移动出行:
9. 滴滴合并优步中国:
本来两家公司还在融资开战,突然传出合并,很多投资人都认为不可能,但它就是发生了。合并后滴滴基本垄断中国网约车市场,估值350亿美元。优步中国逐渐淡出。
10. 共享单车热潮:
前些年千团大战,最后剩下美团点评糯米几家;打车软件,最后剩下滴滴优步。互联网物种爆发史、物种惨烈竞争史,再次在共享单车领域上演。ofo背后站着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王刚、经纬中国,摩拜身后站着高瓴资本、华平、红杉、启明创投,一两年内就将浮出巨头。
内容:
11.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日活用户超过6300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76分钟,仅次于微信。据传今日头条已完成60亿广告销售,今年广告销售额将达到100亿。张一鸣表示不站队。
12. 巨头布局内容分发:
腾讯的微信公众号、腾讯新闻、天天快报;阿里巴巴的UC、优酷、淘宝头条;百度的百家号。
13. 腾讯收购,网易反超:
腾讯86亿美元收购游戏公司Supercell,成全球最大游戏公司,挖深其护城河。不过有数据显示,网易10月手游收入超过腾讯,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游发行商。其中《阴阳师》《梦幻西游》立了大功。
14. 知识付费:
分答一夜爆红,知乎推出值乎、知乎Live,罗振宇开发得到。移动互联网普及、移动支付便利、内容消费需求共同作用下,知识付费市场迎来一波小趋势。
互联网金融:
15. P2P新规:
最严P2P新规落地,市场已经洗牌。行业老大陆金所打算2017年在香港IPO,估值500亿美元。跟前些年的团购、打车大战类似,大战之后,现在P2P市场已经浮现巨头。
16. 区块链技术:
2016年前9个月,全球区块链风险投资超过14亿美元。蚂蚁金服、宜信等多家互金平台也在纷纷布局区块链技术。中国央行正在招聘数位货币开发专家,印度、美国央行都表示研究区块链技术。
17. 蚂蚁金服布局印度:
蚂蚁金服6.8亿美元投资印度支付宝Paytm,其活跃用户据传高达1.35亿。有趣的是,莫迪为反腐废除旧钞,Paytm无意间成为最大赢家。
其他:
18. 魏则西事件:
青年魏则西患滑膜肉瘤,到百度搜索遇到莆田医院,由此引发大风波。百度下线医疗广告,对其营收造成重大影响。并促使官方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文件。
19. 罗一笑事件:
白血病,三套房,公众号收到打赏250多万,微信出面,退还打赏。这件事之后,通过公众号求助的事会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越发展,幂律分布越明显。传播影响力大的个体和普通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6. 2014 年中国金融界有哪些大事件?

2014年可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就单单拿金融界来说就能说明。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首先要说说中国人民银行降息的事。我的看法是,这次调息,可能主要是帮助那些跟不上时代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国企,这提供给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似乎并不是那么明智,毕竟这种降息措施并没有普遍化。

到了年末的时候,中国的股市大涨。其实,站在国家的角度,股市的稳定就是为经济发展而服务的,这点毋庸置疑,所以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只要没失去控制,还能保持相对的稳定,那就可以了,而这次上涨就属于国家的宏观控制,这主要是为了帮助一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的问题。

新出台了存款保险制度。其实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效用的,毕竟在明面上是说存款更有安全保障,但是话又说回来,这种好处是不是这么显而易见呢,我觉得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这种制度可能会不利于一些小银行的发展,也许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不好的影响,但总而言之,政府提出这样的举措,总是利大于弊的,毕竟是为人民着想。

最后说说央行发布的首套房新规。近来买房成了一种火爆的话题,慢慢的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这不,很多人都在说,这套新规是政府在“救市”,可能一定程度上是这样,但就现如今的状态,我看还达不到这个层次。
说了这么多,不论结果如何,其实都表明了政府的态度,积极应对,以人民群众为先,我认为是个不错的现象。

7. 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过去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仍是互联网里最为吸引人的行业,网贷、众筹、支付、保险、消费金融等各个行业都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总体来说,2016年是行业洗牌重组的一年。

  据《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整个行业在监管收紧下,大部分网贷平台以合规为方向,根据网贷行业的“基本法”和“暂时管理办法”去调整。未来,地方金融部门备案、银行托管、电信业务许可证成为网贷平台必须完成三个主要的合规要件。

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8. 金融领域2014年发生的最大三件事

范围呢?全世界,还是仅指中国?

中国三件事:
1.互联网金融兴起!(P2P、众筹、各类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型业态出现)
2.民营银行获批;
3.股市复苏;

世界三件事:
1.卢布贬值,暴跌直接影响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
2.全球范围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数家企业登陆股市;中国监管态度支持包容创新;
3.中国民营银行获批,世界最富活力经济体金融改革迈出重要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