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三十年来的巨变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4-05-18 17:16

1. 上海浦东三十年来的巨变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0年,一面旗帜。开发开放浦东,有着非常特殊的时代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国内局势出现重大调整,党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向世界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30年来,浦东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与时俱进开展创新探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成为深刻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一个重要范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上海浦东三十年来的巨变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 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给上海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呢?

(一)奠定了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基础
浦东开发开放之初上海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趋势不明显。19年来,浦东开发开放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积极推动功能拓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先发展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为全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了先导作用,逐步形成了现代化服务业和先进创造业共同推进经济发展的格局。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开发初期的20.1%上升到2007年的52.3%,产业亮点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业、会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等产业,2007年底,中外金融机构总数已达493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80.52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1254个,吸引合同外资49.49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1/3;第二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大量外资外技的进入,促进了上海的工业结构向高级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带动汽车、通信和精细化工等行业的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包括高技术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在内的创新经济迅速发展,2007年,总量达到2700亿元,研发机构迅速集聚,已达到223家,市高新技术企业624家。2007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96家,总量占全市一半以上。开发开放为浦东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以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为基础的都市型第一产业初具规模,乡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农村经济总量在市郊区县名列前茅。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4个国家级重点小区的建设不断推进,为上海城市功能的拓展发挥了核心功能的作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已成为上海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象征。陆家嘴作为国内金融机构最密集、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金融贸易区流量经济涵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流网络遍布165个国家和地区,集聚着证券、期货、钻石、产权、石油等10多个国家级要素市场,以股票、货币、债券、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日渐成熟,基本确立了国内金融市场中心的地位。张江高科技园区建有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拥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建有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国内一大批科研教育机构入驻,支持以企业体的产学研联盟实施重大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张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基地;科技创业人才、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的集聚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综合改革的试验基地,已吸引15家研究机构和70多家创新型企业落户,成为上海技术创新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平台。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3大功能逐步拓展,引进了2000多家贸易公司和60多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物流分拨中心,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物流分拨功能进一步增强,现代海运和港口经济稳步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保税区和新兴港口。18年来,外高桥保税区累计批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950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0多家入驻保税区。区内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4838亿元,占全国保税区的55%,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贸易中心,来自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众多进出口企业从中获益。保税区的加工贸易、仓储分拨、商品展示和运输等多种功能已得到发挥。金桥出口加工区已成为上海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吸引340多家中外资企业落户,150个现代制造业项目相继投产,其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在全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到70%。先进制造业引领效应明显,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51家在金桥投资79个项目。
浦西以浦东为“龙头”推动产业的调整,取得互相促进,加速发展的效应。一批国有老企业和集体企业在浦东投资与外商投资经济嫁接,提升了产业能级,成为上海工业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批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募集发展资金,改善资本结构,实现了产权制度改造;一批国有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进行了多方面整合,规范了市场进退行为,逐步强化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批国有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开始了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构建了支柱工业的生产集群,各产业间技术进步的相互溢出效应,推动了工业整体进步。同时,一大批混合经济和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调整提供了包括资本嫁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良好社会条件。通过浦东的辐射效应,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创造国内技术领先产品,并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上海的产业水平特别是工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随着金融保险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上海金融信息化进程加快,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在不断规范中继续发展。
通过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城市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相对单一的工业生产基地转变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多功能中心。上海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整体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进而全面提升了上海整个城市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浦东高起点、高强度、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为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彻底改变了城市空间的布局
从传统上海工业的空间布局看,工业企业主要分散于市区,这既不利于城市功能的整体开发,也不利于工业企业及产品的配套和规模化。浦东开发开放提供了发展新空间。上海不仅按照科学规划把浦东新区建设成有合理的发展布局结构、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完整的市政公用设施、便捷的通信系统,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新区,而且按照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对上海6300平方公里的城市空间作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约5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为城市核心层,主要发展金融、贸易、信息和管理等高层次第三产业;第二层为约30平方公里的中心商业区,成为汇集全国名、特、优商品的主要商业区;第三层为约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以第三产业和居住为主,并保留一部分无污染的城市型工业;第四层约1000平方公里的辅城,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集中建设了9个市级工业区和一批大型居民住宅区;第五层约5000平方公里的郊区,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并形成若干个工业园区和旅游度假区,初步形成了支持多功能、高端化发展的城市形态布局。
浦东开发开放以相对自由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以及完备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成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利用外资不仅成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要杠杆,也成为城市建设和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在上海90年代的城市建设资金中,有1/6来源于外资,浦东更高达70%以上。上海旧区改造按以往政府正常拨款需100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土地批租利用外资后10年基本完成。按照“延伸周边、辐射江浙、服务全国”的要求,上海抓紧建设航空港、深水港和信息港,加快建设城市高速公路网和轨道交通网,进一步密切浦东新区与周边区县及长江三角洲的联系,进一步强化浦东交通信息枢纽的地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洋山深水港区一、二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跻身世界第三。一批高速公路和黄浦江越江通道等重要交通设施相继建成。快速干道、轻轨等现代化交通动脉和密布新区的不同等级道路相连,形成便捷、畅通的网络,并和空港、海港、铁路、内河航道及黄浦江越江工程(大桥、隧道、地铁等)共同组成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由内环线、外环线、郊区干线公路、东西发展轴线等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将浦东与浦西连成一片,真正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功能载体。
(三)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能
开发开放浦东后,按照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的要求,上海制定了“开发浦东、服务全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协作政策,提出让兄弟省市共享浦东开发开放资源,要“打长江牌”、“中华牌”、“世界牌”,要在为全国服务中加快发展自己等思路。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吸引外省市企业到上海发展的政策。对凡是到上海落户的外资或外地企业,均一视同仁,给予“国民待遇”,并在投资计划、进出口、财税、户籍、土地使用、融资等方面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扩大对内开放,积极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吸引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市的企业共同参与浦东开发。这些项目绝大多数已成为各地对外联系的“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内地企业与外资企业嫁接的基地,从而带动和促进了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为发挥浦东和上海在全国经济的辐射作用,上海不断健全以“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拓展上海和浦东交通、通信、信息等方面的枢纽口岸功能;充分发挥浦东证券、金融、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兴办钻石交易和黄金交易等新兴的要素市场,形成上海和浦东在资金、项目、要素配置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努力完善浦东在人才引进培训和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使浦东和上海成为全国面向市场经济的人才基地和科技产业化基地。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上海的振兴,而且对长江流域和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上海初步成为全国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和交汇枢纽。
浦东的开发开放给周边省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共中央赋予浦东开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将投资的方向选到浦东及其周边地区,浦东在奉行重点吸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投资策略的同时,使一些中小资本将投资的方向选向了邻近浦东的省市,从而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中国逐步形成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和内地省会城市全方位大开放的格局。到上世纪末,长江三角洲已崛起了迅速发展的城市群,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都跨入了高速增长的行列,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浦东作为上海“四个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域,为提升上海对全国的服务功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四、大浦东建设对上海城市发展影响力的前瞻
对浦东开发开放,中共中央曾明确提出分“三步走”。第一步,“八五”时期为开发起步阶段,主要编制规划、整治环境和积极为吸引外资创造条件。第二步,“九五”期间为重点开发阶段,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比较配套的浦东新区大格局。第三步,2000年后的二三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间,为全面建设阶段,使浦东成为21世纪上海现代化的象征,成为适应国际性城市及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区。经过19年的开发开放,浦东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产业集群。但同时,可开发利用的土地等资源日益紧张,地区综合商务成本不断提升,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正成为影响浦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浦东的开发对我国有什么深远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这么多年了,在这许多年中,我国的许多城市崛起。涌现出了一批批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名声的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也有一些城市发展的更加快速,比如上海的浦东。上海浦东位于我国东海岸,天生就拥有改革开放的地理优势。这不,就在新闻上传出浦东开发开放已经30周年了,那么浦东的开发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首先,浦东的开发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模板。其次,浦东的开发会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模板。
上面已经说过,上海浦东位于我国东海岸,位于我国大河的出海口,天生就拥有对外开放的优势。在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之下,浦东也是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在这30年中开发开放中硕果累累。他们作为先锋者、先行者在发展途中自己一步步地在前面摸索出了一套套适用于我国其他各地城市经济发展的方案、政策、措施。因为他们的这些政策、措施、发展方案,让我国其他城市拥有了可以借鉴的模板,让他们不再两眼一抹黑。上海浦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它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二、会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上海浦东在作为领头羊、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它本身的经济实力也是提高的非常迅速的,很快就成为了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市强市。在它这样强大的经济之下,也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催生出了许多的产业。在这大量产业,大量就业岗位的刺激之下,我国有许多人口前往上海。不得不说,因为上海的这大量就业岗位以及大量的产业兴起,直接促进我国各地各式产业的发展,以及许多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可以说,上海浦东的开发能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浦东的开发对我国有什么深远影响?

4.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以来,在贸易经济和金融、科技、城市化、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具有历史性意义。

一、贸易、经济的发展2019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是1990年的211倍,人均GDP达到22.9万元。浦东诞生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等。浦东海港通航全球600多个港口,浦东国际机场建立132个国际通航点。30年来,浦东累计吸引外资1029.5亿美元,集聚3.62万家外资企业、3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346家全球500强企业在浦东设有投资项目。

二、科技、金融的发展浦东新区兴建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一批大科学平台,集聚了247家外资研发中心。201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6个。浦东新区在科技事业上一直领先发展。2019年金融市场交易额超过1920万亿元,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商品期货和期权成交量全球排名第一,上海证券交易所IPO融资额排名全球第二、股票市场总市值全球排名第四。金融市场空前繁荣。

三、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浦东开发,以陆家嘴为龙头。1995年建成东方明珠、1999年建成金茂大厦、2008年建成环球金融中心等,广厦林立。浦东建成10条轨道交通、总里程228公里,建成285公里高快速路,4座越江大桥、15条连接浦东与浦西的过江隧道,改善了人民居住环境。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647元。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4.46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空气质量得到持续优化。浦东开发开放的30周年,是伟大的30年。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有何重要意义?

“浦东现象”是中国30年多来改革开放的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成功实践。“浦东经验”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坚持了符合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实际的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实践证明,浦东的经验不仅富于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并具有世界意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的多期发展中国家官员经济社会发展培训班,都共享了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并到现场进行教学考察,获得高度认同,就是对后者的一个很好证明。

  浦东开发开放的核心内涵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思想精髓,也是中国30多年来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和强盛的发展动力的奥秘所在。解放思想,首先是开阔眼界,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发展的机遇,浦东的成功就是抓住了20世纪最后的尾巴,抓住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浦东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在全面推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以及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率先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新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在“小政府、大社会”理念引领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成为推动发展强大的内在动力。

  所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突破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生产力,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这就是浦东经验的普遍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有何重要意义?

6. 浦东开发开放已经30周年,你如何评价这30年的进步?

从1990年到2020年,浦发开发开放与中国资本市场携手发展,皆迎来“而立之年”。 浦东为中国资本市场起航、发展、壮大,提供了丰饶的“沃土”。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里上演着翻天覆地变化,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珍贵缩影。其中,证券市场在这一进程中所发挥的催化剂、助推器作用,亦值得回味。
2020年3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排名首次晋升至第四位,“纽伦港新”格局首次被打破,这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已初步实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壮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都离不开浦东这块资本市场“沃土”、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30年来,浦东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9年的1.27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开发开放初期的1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逾4000亿元,浦东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80的国内生产总值、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等一系列“全国第一”。
核心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承载了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性跃升,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647元,人均预期寿命从1993年的76.10岁提高到84.46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93年的15平方米提高到42平方米。30年披荆斩棘,30载雨雪风霜。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可谓是沧桑巨变。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对以前的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表示钦佩,正是有一个优秀的政府带领我们才能走的好走得快走的稳。

7. 浦东开发开放30年走出了一条怎样的特色道路?

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许多地方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渐渐的,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政策领导之下,我国许多地区不断对外开放,对外招商引资,渐渐发展起来,渐渐在世界上闯出了一些名声。比如上海浦东就是这样一个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崛起的伟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并没有如今这样的发达,还不是如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但是随着开放30年来,上海浦东也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特色道路,那么这是一条怎样的特色道路呢?我想这特色道路是这样的吧。首先,紧跟世界潮流。其次,开放包容。一、紧跟世界潮流。
这句话怎么说呢?上海浦东在开发开放的这30年中不断发展,不断赶超各大城市,渐渐的成为了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在这不断赶超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那么是一定不会有如今这样的成效的。那么这个方向是什么呢?这个方向就是紧跟世界的潮流。也就是开阔视野,放眼世界。只有紧跟世界潮流,开放视野,放眼世界才能够知道当今世界的趋势,当今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才能知道国际政治形势、经济形势。这样位于东方的上海浦东,才能够根据外界条件作出一系列的应对政策、应对反应,以保证它在开发开放途中能够顺利地发展,不会被世界大势所淘汰。二、这是一条开放包容的道路。
正是因为上海浦东放眼世界,眼光长远,不断紧跟世界的潮流,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式,才能够正确地做出应对政策,但是如果仅仅只有政策也是不够的。而上海浦东就在这样的开发开放途中,不断对外招商引资,吸引外来技术,外来人才、外来资金的涌入。用外来的资源来发展自身。不但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技术发展而且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在世界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浦东开发开放30年走出了一条怎样的特色道路?

8. 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周年期间浦东的发展道路是怎样的呢?

开发开放三十年,浦东沧变海桑田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郑重宣布上海浦东实施开发开放,吹响了浦东昂首阔步奔向前方的号角,三十30年来浦东人民谱写了无比华丽的篇章 。
       三十年前的浦东
      浦东,从地理位置上是指浦江东岸,三十年前的浦东,农田遍野、房舍破旧,交通落后,经济凋零,是老百姓口中的“烂泥渡”。与浦西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所以当时上海民间盛传: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冫浦东的贫穷落后可见一斑 。
     三十年间的浦东
       从1990年4月18日开始,浦东政府和人民励精图治 ,奋发图强 ,敏锐地把握住一个个难得的契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 一个发展高潮,2005年,浦东成为国家第一个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2010年,借助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东风,浦东再次突破,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地浦东,给浦东带来空前发展机遇;2019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扬帆启航。一件件,一桩桩,浦东政府和浦东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一次次,一场场,浦东从没有让党和人民失望。
     三十年后的浦东
      2019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高达12734亿元,大约是1990年的211倍,GDP占中国大陆的1/80,人均GDP达到22.9万元,达到世界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如今的浦东,灯火辉煌,高楼林立,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金桥开发区、外高桥保税区等,个个生机勃勃,各有所长,成为浦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浦东,也一跃成为上海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千条路,万条路,开放开放是出路;千条线,万条线,改革发展是主线。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浦东政府和人民一定会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新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