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袁文康?

2024-05-15 03:42

1. 如何评价袁文康?

粉丝我眼中的康哥:收养流浪狗,家里四只狗狗的有爱心的暖男;喜欢一个人到处去旅行的文青;会瑜伽,喜欢养生的老人;自拍永远诡异角度的逗逼;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傲娇狮子座;只有一件灰白条纹毛巾布卫衣+耐克黑色跑步鞋的居家好男人;能把男二、男三演得让人抛弃男主的演员。

我是年初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两个角色,但当时也忘了特意去找,元旦那几天看北上广,里面有朱亚文和黄超(就是陈雄奇的扮演者),发现他们一起演过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然后进到法兰西的页面,一个角色很显眼,就是 宗旭之,这个角色是虚构的,人物背景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信奉国家主义,阶级划分上是资产阶级,所以戏里的造型比勤工俭学生要精致考究,也很配康的气质,于是进到康的页面,天,居然都是同一个人,当时挺激动的。

因为今年微博又火回来了,于是自然关注了微博,年初才四万多粉,一条微博评论也就二三十,从春节去不丹的时候开始涨,到女医明妃和解忧公主收官,涨了一个数量级,九月胭脂播出后,又翻一番,现在依然在持续上涨。

如何评价袁文康?

2. 袁文彬的评价

方强同志牺牲的消息传开以后,盐阜区的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无不悲痛万分。周恩来后来听说袁文彬在苏北牺牲,十分沉痛地说:“袁文彬是个人才呀!”郭沫若对袁文彬的牺牲,更是悲痛异常,他在《洪波曲》一书中这样写着:“团长袁文彬,后来在苏北被反动派处死了,连尸首都不知所在。”他在上海几次对方强的夫人周淑珍说:“文彬和我是好朋友。”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后将方强生前战斗工作的盐东县斗龙区命名为“方强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又以烈士英名命名为“方强公社”(现为方强乡)和“国营方强农场”。1953年,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多方查访,终于在伍佑中学校门前找到烈士遇难的确切地点,挖到了烈士遗骸,在洁白的胫骨上仍然挂着一副沉重的铁镣。烈士遗骨被运到上海,先葬于万国公墓,后迁葬于龙华烈士公墓,并树碑纪念。

3. 袁文才的身后之事

袁家在袁文才死后境遇十分悲惨。为避迫害和追捕,袁妻将只有六岁的二女儿送人做了童养媳,因不堪忍受很快死去。她则携了其余儿女逃入深山,以野果为食,以洞穴为室,历三年之久。但她用心保护着袁文才的诸多遗物,解放后,老人将它们无尝捐献了国家。袁文才死时仅32岁,妻子谢梅香刚刚30岁。他们生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袁耀烈,后有孙子袁全芳、袁建芳和一个孙女。袁文才死后,袁家不同意谢梅香改嫁,说袁家太惨烈了,谢梅香再改嫁,孩子又小,带走了怎么办。谢梅香只好招郎不离家,1932年和肖开福结婚。肖开福原来是袁文才的部下,两人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儿子袁耀厚又名肖常隆,一半继承袁家祭祀,一半继承肖家血统。女儿名叫肖移月。全国解放后,江西省委第一书记陈正人就派人来为袁文才和王佐平反。袁文才儿子袁耀烈和王佐的儿子王寿生一起被中央邀请参加了开国大典。1954年南方慰问团给钱为袁家盖了新房。解放后不少老红军到井冈山来,都来探望谢梅香。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还特别邀请了谢梅香和王佐之妻兰喜莲到井冈山宾馆见面。

袁文才的身后之事

4. 袁文才的人物生平

 1898年10月生于江西省宁冈县茅坪马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袁文才是客家人,与当地土籍有较深的矛盾。1921年考入永新县禾川中学。早年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参加当地的马刀队,任参谋长。1926年秋,“马刀队”被编为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任团总。同年9月,受湖南农民运动影响,在中共宁冈县支部的领导下,举行宁冈暴动,建立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宁冈茅坪后,在此会见袁文才派来的代表。为了争取这支农民武装,毛泽东在宁冈大仓村会见袁文才,向袁文才详细介绍了当前的形势和革命发展的前途。勉励袁文才同工农革命军联合起来开展斗争。并赠送100支枪给袁文才。袁文才深受感动,表示一定为革命掌握好枪杆子。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工农革命军解决各种困难,并慷慨地回赠1000元大洋给毛泽东用于工农革命军的给养。并表示他接受整编,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2月,袁文才领导的赣西农民自卫军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袁文才任团长,从此,这支队伍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下的工农革命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及湘南起义农军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后,成立工农红军第4军。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编为红4军第11师第32团,袁文才仍任团长。先后率部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城、龙源口、黄洋界、坳头陇等战斗。曾被选为湘赣边界工农政府主席,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红4军军委委员。1929年1月,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袁文才任红4军参谋长,随军出征。不久独自返回井冈山,任中共宁冈县委常务委员。1930年2月23日,于永新县被诬陷杀害。 全国解放后,袁文才被错杀的历史陈案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追认为革命烈士。1965年5月,毛泽东上井冈山时,特地将袁文才烈士的妻子谢梅香接到井冈山宾馆,亲切地称她“袁文嫂子”,向她表示亲切慰问,并一起照了相。袁文才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5. 袁文才的介绍

袁文才(1898—1930),江西宁冈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30年2月23日,袁文才被龙超清等人于永新县诬陷杀害,年仅32岁。

袁文才的介绍

6. 袁文才的人物轶事

袁文才 - 与毛泽东井冈山结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遭重挫后,因为他早就听说在井冈山地区有我党领导的农民武装,遂决定率领起义军余部向井冈山地区转移。9月30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了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并派人给袁文才送信,表达了工农革命军要在宁冈一带建立根据地,请袁文才、王佐二人大力协助的愿望。10月3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在井冈山立足和对袁文才、王佐这两支农民自卫军采取团结合作的方针,排除了某些人想把袁、王部队吃掉的主张。毛泽东说道:"他们是绿林军,我们是草头王,大家可以合为一家嘛!有机会我要去拜拜山。"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委托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作介绍,在距茅坪不远的大仓村第一次会见了袁文才。毛泽东充分肯定袁文才反抗豪绅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指明革命的道路和前途,并决定赠送100多支枪。毛泽东诚恳合作的态度打消了袁文才的顾虑,当即表示欢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他的大本营茅坪安家,还当场赠送工农革命军1000块大洋,解决急需的经费问题。次日,袁文才亲自带领部队和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袁文才组织人员筹集了上万斤粮食和一批布匹,解决了工农革命军的吃穿问题。袁文才还资助工农革命军建立了医院和留守处。从此工农革命军终于在井冈山上安了家。王佐在袁文才的影响和说服下也打消了疑虑。他于1927年10月下旬派出代表迎接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上山。24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抵达大井,王佐杀猪宰羊予以款待。毛泽东会见王佐后,赠给王佐70条枪,还有一些马鞍和手枪套等物品,王佐也回赠工农革命军500担稻谷作为军粮。10月27日,王佐邀请工农革命军进驻茨坪。并通过打土豪的途径,筹集了一大笔资金和财物,解决了工农革命军经费不足的问题。为了团结改造袁文才的部队,毛泽东派徐彦刚、游雪程、陈伯钧等一批干部到袁文才部队工作。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部队的素质很快得到提高,并在部队中建立了基层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与此同时,毛泽东派何长工只身去王佐部,任王佐部的党代表。何长工很快就把握了王佐重义气、讲情面、自尊心强和疑心重的特点,既灵活又坦率地与王佐接触,又帮助他除掉了多年的宿敌――永新地主武装靖卫团团总尹道一。毛泽东也亲自多次跟王佐促膝长谈,讲革命道理,耐心地做教育和转化工作,使王佐大受启发,对毛泽东折服不已。他说老毛的话中央都听跟着他革命有前途,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王佐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从此彻底抛弃了对工农革命军的重重疑虑,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从"山大王"到红色将军袁文才与王佐,1898年10月和5月分别出生于井冈山下的宁冈县马源坑村和遂川县下庄村的两个贫苦农民家庭。袁文才因家境贫困,中学没有毕业就辍学回家。由于不愿接受当地豪绅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他带领群众与当地劣绅谢冠南作斗争,被官府通缉,家中房屋被烧,母亲被杀,新婚妻子被霸占。走投无路的他于1923年参加了当地绿林首领胡亚春的“马刀队”。由于袁文才的聪明才干,他很快就当上了“马刀队”的首领。1924年,袁文才率“马刀队”攻进宁冈县城,将县衙付之一炬。江西省政府派官兵一营分路“进剿”,袁文才凭借熟悉的地形,巧妙周旋,“进剿”之敌疲于奔命,无功而返。袁文才和“马刀队”于是在湘赣边山区声名大振。王佐幼年丧父,家里很穷,家中仅有的一块山林也被土豪劣绅强占,童年时的王佐靠给地主放牛和伐木烧炭维持生计。15岁时改学裁缝,学艺过程中,又投靠了当地有名的拳师王冬文,练就一身武艺。1923年,王佐加入井冈山的绿林头目朱聋子的队伍,打仗勇敢,深得朱聋子的喜爱。1924年,王佐脱离了朱聋子队伍,开始发展自己队伍,筹款买枪、招兵买马,以“劫富济贫,除暴安民”为口号。队伍分别在井冈山的南岭嶂和金狮面几座大山中安营扎寨,永新、遂川边陲一带的大小山村均在王佐的控制之下。王佐便成了井冈山上名副其实的山大王。遂川豪绅多次勾结官兵进山'进剿',都未能把王佐剿灭。1925年,王佐队伍发生内讧,遂投奔袁文才。袁文才帮王佐铲除了异己,重新巩固了队伍。袁文才与王佐系同年生人,两人慕名已久,志同道合,又都是客籍人,遂结拜为"老庚"'(即同年出生的结拜兄弟)。从此,袁、王两人各竖一帜,双雄并立。袁文才在山下的茅坪,王佐在山上的大小五井,互为犄角,遥相呼应,成为湘赣边界威名赫赫的地方首领。  1925年下半年,宁冈籍的共产党人龙超清,上山动员袁文才下山。1925年9月,袁文才率部下山,改编为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任团长,成为一支受我党影响和控制的武装。1926年秋,北伐军打到江西、湖南一带,袁文才在宁冈党组织的帮助下发起了宁冈暴动。袁文才一马当先,率部打进县衙门,收缴了清乡局的枪支,驱逐了北洋军阀委派的县知事沈清源。随后,成立了宁冈县人民委员会,龙超清任委员长。袁文才将所部改称宁冈县农民自卫军,他本人担任总指挥。袁文才下山后,在龙超清的教育和影响下,思想进步很快,他经过慎重思考,选择了跟共产党走的道路,决定率部投身革命。经龙超清介绍,袁文才于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约同时,王佐在袁文才的影响下,与遂川县的党组织取得联系,把自己的队伍改编为遂川县农民自卫军。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地区的土豪劣绅勾结国民党军队,先后缴了附近各县农民自卫军的枪。然而袁文才、王佐两部却始终各自保存着60支枪,在山高林密、地形险要的井冈山地区坚持斗争。1927年7月,袁、王两部根据党的指示,发动永新暴动,从监狱中救出被监禁的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贺敏学、胡波等八十多人。永新暴动胜利后,成立了县革命委员会,贺敏学任主席,王新亚、袁文才、王佐任副主席。同时成立了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部,王新亚为总指挥,贺敏学、袁文才、王佐为副总指挥。不久,国民党返攻永新,袁文才、王佐与王怀、刘真、贺敏学、贺子珍等永新的同志一同到了井冈山,在山上一直坚持斗争。

7. 袁文才的人物墨迹

这是1927年袁文才在井冈山亲笔写给毛泽东的信札原件,写在两张白宣纸上,笔迹流畅,用辞文雅。时间当在秋收起义失败以后,全文:“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叩首。”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向井冈山地区转移,29日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有名的“三湾改编”。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载:“十月三日……决定通过地方党组织争取当地袁文才、王佐两支武装”。据何长工在“改造王佐部队”一文中回忆到:“一九二八年初,毛泽东同志决定派我上井冈山去做王佐的工作。王佐是坐镇井冈山上的上皇帝,他和袁文才一文一武,是上客籍的两个领袖,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我便向他提出扩编的问题—一建议王、袁两支部队合编成立一个团。王佐也有此心,他说去和他们的‘老庚’商讨。他所谓的‘老庚’即袁文才。此人是个知识分子,参加过大革命,思想比王佐进步些,他是客籍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和宁冈县委书记龙兆卿同志对他做了一些争取工作,王佐愿意改编,他那一关就不难通过了。”1928年1月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地方武装,经过团结改造,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后来,两人先后被错杀。毛泽东1965年5月重返井冈山,多次谈话中都提到打开山门,迎接他上山的两位‘绿林’好汉袁文才和王佐。当时二人的夫人还在,据在场的人回忆,当时毛主席哺哺念道:“两位嫂子”。汪东兴把两位“嫂子”袁妻谢梅香、王妻罗夏娥接到宾馆。故人相逢,毛泽东格外激动地握着她俩的手说:“袁文才、王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谢梅香和罗夏斌噙着热泪,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想不到您老人家还记挂着我们。”以后,每逢来访,谢、罗二人都要拿出珍藏的照片对人们说:“毛主席还同我照了相呢。”根据信中的内容,此信当在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之后,也就是袁文才、王佐未接受改编以前所书写。  可以说此信稿是当时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文献,有着重要价值。

袁文才的人物墨迹

8. 袁文的个人简介

在职信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院长兼脊柱外科主任所属科室:脊柱外科职 称:主任医师,教授学历信息:1984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