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的合作方式有哪些

2024-05-17 20:41

1. 校企的合作方式有哪些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是否双方满意。以下是几种合作模式。
1.“订单”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
2.工学交替模式
是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院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院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每学期实施轮换。
3.教学见习模式
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工作过程和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参与管理,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4.顶岗实习模式
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5.产学研模式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思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
6.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7.合作经营实训基地
企业可以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生产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8.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学校长设专业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9.举办校企联谊会及企业家报告会。学校每年举办校企联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校企的合作方式有哪些

2. 企业与学校合作是哪种合作方式

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周海清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校企合作整体发展良好的势头下,我系陆续与三辰卡通集团、湖南创兆科技有限公司、长沙秒帧动画设计制作公司和湖南楚天数字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企业协议和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工作,使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他们共同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企业合作发展的结合点,实现校企的全方位合作,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紧密结合,才能使培养的人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适应社会竞争。
课程计划是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而进行的综合性训练,旨在加强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实践的方案要符合教学要求和社会实际,体现综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所有教学计划都通过企业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计划,从而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保证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效果。比如我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原先安排了室内设计这门课程,但是在企业专业人员的建议下,该门课程被更换成其他更加适合本专业的课程。
我系的专业教学计划是建立在一整套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的。其教学内容在基础理论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在专业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其课程体系主要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技术、技能培训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我院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切实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服务企业、社会,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要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课程设置是不容忽视的工作。校企合作是学校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统一。学校的“产品”是人才,用人单位是“上帝”。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才知道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具体要求,才能摸清相关专业的岗位群,以及各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知识素质等要求,校企合作越深入越广泛,所得的信息越准确,在此基础上所开发、设计的教学培养计划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学生。
我院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为了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制定的教学计划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我系专程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深理论的专家,从企业、现场新技术的运用及现场用人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在三辰卡通集团、湖南耐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其它企业中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上述行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的经验,研究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尤其注重创新能力、制作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我院与企业签定建立实习基地后,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参与定制人才规格、定制课程计划、定制评估标准。使企业“定单”,不仅仅是一张“用人”的预定单,而是包含着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培养计划,是一组广义“定单”的集合。我院聘请合作企业的经理、主管等资深学者、技术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学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参与研讨重要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协助确定专业的开发和调整,审定专业教学计划。
我院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学校专业定位的准确性。我们在做教学计划修订的时候征求了企业方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的意见,紧密结合电脑艺术设计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以学生能胜任电脑艺术设计各岗位为目标,协同一致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教学计划更为科学,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学校有了企业用人“定单”,却培养不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尴尬。
在2007级的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我们大胆地删除了一些人才培养中并不需要的课程,从而增加了许多有专业针对性的课程。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极大地推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另外一方面,专业教师经常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直接接触具体的新技术、新工艺,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在获取更宽的信息量基础上,提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实践表明,我系以企业“定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做到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这三个协调奠定了高职院校实现其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
为培养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院通过专家的指导,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方法,以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得到专家的帮助,保证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和长久性,使我院更好地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专家们就我院学生的培养方向的可行性、计划合理性,以及课程和实训大纲,实训设备、基地、题目,校企合作实质性的问题等,献计献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1.现在长沙计算机人才,特别是应用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目前长沙企业信息化应用总量不足42%,最缺的是高层软件开发人才,熟悉软件工程过程,规范文档写作,加强软件测试。2.多媒体课程设置,专业课太弱,缺少动画制作、信息方面人才。三维动画人才,要会建模、做材质等。现在懂艺术的又懂技术,这样的人太缺,要培养学生一专多能,高职高专在这方面有强势,有利于打破原有的大学培养模式。外语课不限于英语,还应有其他语种。随着教学计划要求的提高,要解决教师角色的转换,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适应培养学生的需要。学院要提前与企业挂钩,了解企业需求,制订培养计划。
综上所述,我院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项于企业和学校都有利的事业,但还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使我院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还有许多许多方面有待探索。树立开放型办学的思路;摈弃以企业的经济资助为合作宗旨的狭隘定位,树立为企业服务、和企业一起搞职教的思路。以校企合作教育作为突破口,促进专业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院教育教学的改革将会出现勃勃生机。


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
2008年3月13日

3. 企业与学校合作是哪种合作方式

企业与学校有以下合作方式:
  
 1、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
  
 2、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
   
 3、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
  
 4、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及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机构;
  
 5、合作研发岗位规范、质量标准等;
  
 6、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7、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合作方式和内容。

企业与学校合作是哪种合作方式

4. 校企合作的模式

校企业合作模式一: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将企业引进学校后,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校企业合作模式二: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 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了如下两种:A、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B、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是技能提升训练。西方有些国家,如德国有的职业技术院校就是这种模式,我国一些院校也需要探索这种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三:校企互动式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校企合作模式四:订单式合作。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这种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学校很被动,培养多少人,什么时候培养,完全根据企业需要,学校没有主动权。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模式,一般在中专院校运用的比较多。

5. 校企合作模式有哪几种?

1、专业共建
共建专业是指由学校和企业签订人才委培协议,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一个对应技能的专业,学校负责公共课的知道,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技能的传输,课堂的建设和就业的推荐。专业共建解决方案知名品牌有很多,比如中兴教育等等。
2、定向培养
这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入校时就与公司签订合同明确毕业后的工作单位,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都与企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学生在毕业时完全达到企业要求,能够立即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而不需要再次进行岗位培训,极大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3、工学结合
这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时,在空余时间或实践阶段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解了岗位要求,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同时企业也解决了人才不足的问题。
4、项目共同研发
这种培养模式就是企业以外包的形式向高校提供一些研发项目,由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完成项目研发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提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扩展资料:
选择“校企合作”的学校,学生需要注意:
1、合作企业的规模
正规的校企合作学校,学生完成学业后,学校是直接安排就业的。而有些学校名义上是把学生交给了规模宏大的企业,实际上那些企业都是一些“小作坊”。而这种“小作坊”基本都是个坑,还会把学生推到第三方中介公司,由中介公司帮学生找工作。
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看看企业是否靠谱,拒绝“小作坊”。
2、学费情况
一般来说,校企合作学校的学费会高一些,但也不是高的离谱,具体还是要分专业。像计算机类、民航、高铁类的专业,学费会贵一些。有些学校的专业不仅是订单班,学费还非常低,这种情况,大家就要慎重了。
3、学习态度
这一点重中之重。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顺利签订就业协议后,就对学习“不闻不问”,觉得反正也签订就业协议了,混到毕业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上班了,这种学生不在少数。企业也拥有一定的考核目标,会对学生的能力、成绩有一个综合判断,只有符合条件的学生才能顺利就业。因此,签订了协议后,不代表就可以坐等上班了。

校企合作模式有哪几种?

6. 校企合作模式有哪些?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是否双方满意。以下是几种合作模式。
“订单”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冠名班、订单班等。
2.工学交替模式
是因用工需求,向学院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院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每学期实施轮换。
3.教学见习模式
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对工作过程和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参与管理,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4.顶岗实习模式
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5.产学研模式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中小型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思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走健康发展之路。
6.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7.合作经营实训基地
可以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可以借助生产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8.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学校长设专业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9.举办校企联谊会及家报告会。学校每年举办校企联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7. 校企合作模式有哪几种?

1、专业共建
共建专业是指由学校和企业签订人才委培协议,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一个对应技能的专业,学校负责公共课的知道,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技能的传输,课堂的建设和就业的推荐。专业共建解决方案知名品牌有很多,比如中兴教育等等。
2、定向培养
这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入校时就与公司签订合同明确毕业后的工作单位,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都与企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学生在毕业时完全达到企业要求,能够立即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而不需要再次进行岗位培训,极大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3、工学结合
这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时,在空余时间或实践阶段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解了岗位要求,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同时企业也解决了人才不足的问题。
4、项目共同研发
这种培养模式就是企业以外包的形式向高校提供一些研发项目,由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完成项目研发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提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实现校企合作的关键点 
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通过合作和“订单”培养,优先获得适用的高职毕业生;利用学校的设备、师资和场地,进行员工培训,降低内训成本;借助学校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改造。
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在学校里推广企业的产品(新设备),培养潜在的客户等。
高职院校要善于分析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在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开拓渠道,充分挖掘学校在场地、技术、设备、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以赢得企业对于教学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实现利益“双赢”的合作才是长久的、稳定的。 

校企合作模式有哪几种?

8. 校企合作模式有哪些

1. “订单”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冠名班、订单班等。

2. 工学交替模式

根据用工需求,企业向学院提出用人订单,并与学院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每学期实施轮换。

3. 教学见习模式

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企业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企业对工作过程和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参与管理,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4. 顶岗实习模式

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和技能培训培养工作,使学生成长为企业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5. 产学研模式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中小型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思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走健康发展之路。

6. 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毕业生,满足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7. 合作经营实训基地

可以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可以借助生产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8. 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学校长设专业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9. 举办校企联谊会、企业家报告会。

聘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来学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