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2024-05-07 03:55

1. 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材料四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答: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政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2. 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四件大事

大事有很多啊
1970年4月24日 -- 东方红一号发射,这是中国首枚人造卫星
1971年10月25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6中国三位伟人(周、朱、毛)相继逝世、文革结束。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决定招生实行统一考试。
1978年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功拨乱反正,举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并且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12月15日,中美两国《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3.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和农业种植的关系:“物候,是古人通过物的变化,感觉气候对应的变化。物候的候象包括了所有的生物,比如植物发芽、开花,动物交配、迁徙等等,这些都是物候景象。古人归纳整理成七十二候,五天一候,三候是一个节气。”
古人根据物候和节气,选择什么时候播种、收获、储存农作物,安排农业生产。这既推动了农业气象学发展,也形成了农业风俗。农业风俗其实是随着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生的文化现象。

不同的节气不仅提供了农事安排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人们预卜年成的重要机会。在这隋唐五代,每年都要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用占影、占气等方法占验丰歉以及各种自然灾害。
 
24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从这些名称就可以看出,它们都显示了某种气候、景观、概念、特征,能被方便地用作农业生产的节点、日程、指导、警示,都与特定的农事相联系,如耕耘、播种、除草、间苗、整枝、施肥、除虫、收获等,甚至直接与某种作物的各种作业相联系,如稻、麦、豆、小米、高粱、蚕、油菜、茶、漆、蔬菜、水果、花卉等。尽管节气的确定主要以黄河流域的气候与自然环境为基础,但只要根据本地的实践和经验在时间上略作调整,就能适应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实际上,节气在中国古代获得极其广泛的重视和运用。与节气相关或从节气产生的民谣、谚语、民歌、口诀、诗歌、绘画等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诀窍和日常生活的经验。

节气制度的确立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指导提供了便利,产生了更大的效益。在新年来到前,朝廷会在全国范围内颁发标明下一年24个节气的历书。从君主至基层官员,“劝农”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醒或督促农民不误农时——按节气安排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直到20世纪初,根据节气安排农活还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准则。在绝大多数基层政府没有专门主管农业的官员和农业专家,农民基本都不通文字、属于个体小农家庭、与外界的来往极少的情况下,节气对农业生产和农村日常生活所作的贡献是无可取代的。

立春、春分:
唐代有一句谚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农业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立春日正午的时候,立一个竹竿,根据竹竿影子的长短,推算这年收成的好坏,如果在立春这天没有太阳,就预示收成会很好。
立夏、夏至:
立夏如果是在属金的日子,则“五谷成,夏多风”;如果立夏日天气晴朗,则预示着有旱灾;如果立夏日东南方有青气,这年将会大丰收;如果青气没有出现,则十月时就会有大风。
立秋、秋分:
如果立秋这天天气晴朗,则什么都种不了;下小雨最好;大雨不利于五谷生长。立秋也要占影、占气、占风。立秋日黄昏的时候会观看天象:
立冬、冬至:
如果立冬在阳历十月一日,就会出现“雨血,地生毛”等不祥的预兆。立冬占影、占气、占风的内容许多都与来年的收成有关。
二十四节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细腻和对自然的感知能力,是绝无仅有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抄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bai导农du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zhi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dao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4节气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意义

4. 七十年代中国有什么外交政策啊?

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
1、 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我国的国策。
2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的关系。
3 、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4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5 、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20世纪70年代,最重要的外交政策就是打破美苏的外交封锁和孤立,一方面与亚非拉第三世界进一步合作、团结联合反帝反霸,另一方面争取外交突破,打破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僵局。取得以下成就:
1、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在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2、1972年,中国与美国结束敌对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并1979年正式建交。
3、1972年,实现与日本关系正常化。
扩展资料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苏关系、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两次调整了外交政策。即由"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进而发展为"一条线"、"一大片"。
两次调整的外交理念明显不同,前者的主要依据是意识形态。后者是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主要标准。因此,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在战略重点和策略风格上也就存在着较大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外交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杨成绪:中国外交进程波澜壮阔

5. 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从孔孟到当代,从传统教育到现代素质教育,泱泱古国,数千年历史,有过兴旺,也有过衰落,多少文人志士为之奔走、为之奋斗,有许多人成了教育改革的受益者,也有许多人成了教育改革的牺牲品。远的教育这里我没有发言权,就说近的吧,文革期间,教育由考试改为推荐,多少有志青年,因为家庭的原因,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文革后,全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为一代年轻人创造了好的环境,我就是其中一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今天,也许我还在我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生儿育女,仅仅为吃喝拉撒而奔走。现在我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纵观近二十年的教育发展,虽然教育的硬件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他的可以说是一个“乱”而已,一个“丑陋”而已。 

  一、“义务教育”一个真实的谎言 

  义务,顾名思义,就是不受任何报酬,“义务教育”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我上小学时,还没有义务教务这个概念,那时,每一学期学费大约三元钱,期末还有大约一元钱的减免,二元钱按当时的物价是五斤猪肉的价钱,虽然那时人穷,但是大家都能上学。现在实行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属于非义务教育尚可理解,然而把幼儿教育放在非义务教育的位置,我觉得不可思义。一年之际在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幼儿是家长最重视、最关心的,也是最容易赚钱的,不赚老百姓的钱,赚谁的?私家幼儿园赚钱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别人自己投资的。但是,公立幼儿园是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建立的,反过来有狂赚纳税人的钱,公理何在?钱被谁赚了?是私人?是国家?作为老百姓我们不得而知。 

  义务教育这个词发明的好,我不知道朝鲜有没有义务教育这个概念,但是我知道朝鲜很穷,相当与我们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然而,朝鲜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全都是免费上学的,我也不知道他们这种教育是否为义务教育。回过头来,再看一看中国的所谓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一开始,就在向学生收费,最先是收取学费,后来觉得义务教育收取学费不合理,便改为杂费,即为杂七杂八之费用,从学费到杂费,一下上了数个台阶,费用上涨了许多。义务教育之初,学校教育实行五天半,包括晚自习。后来,有关人士认为学生负担较重,便改为五天,周六的课便改为补课,美其名曰:自愿。但是你不自愿行吗?不行,因为,老师要上新课,这样,学生负担没减,家长的经济负担倒是上了一个台阶。小学教育更是奇怪,我不知为什么小学放学时间规定为下午四点,四点以后这段时间学生干什么,家长要上班,只好在“自愿”的情况下,向学校交托管费吧,家长的经济负担倒是又上了一个台阶。学校收费问题成了热点,不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已经不行了,那就实行“一费制”吧,一费制在理论上本身是好的,只是把杂费提高了一些罢了。其他的该交照常吧。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硬件设施按理本来应该由政府投资,然而,现在却提出什么“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的食堂、寝室都成了赚取学生人民币的地方,无形之中又增添了学生的负担。这就是中国的义务教育,说他是一个真实的谎言有些夸张,也许这就叫作中国特色的义务教育吧。 

  二、“普九”造就了一批高文凭低水平的学生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的神话,中国人口较多,还处在第三世界的行列,国家不富裕,要解决众多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本身的困难很大,但是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仅学校硬件条件达到了要求,而且,凡适龄儿童都按规定走进了学校。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但是,我认为,这是盲目造就神话的过程。达尔文曾经写过一部生物进化论,是关于物种优胜劣汰的说法,这是自然规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许多做法就是在拔苗助长,盲目的追求世界社会效应。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操作过程中承在着较大的弊端,不管学生是否按质按量完成了小学学业,全部都进入初中学习,这是不合理的,试想一个连小学的知识都未达到合格要求,进入初中能较好的完成初中学业吗?当然,根据有关数据,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按质按量完成了,这种“大跃进”式的办教育的作法,只能是让一些学生拿到了初中的学历,但是还停留在小学的水平上。为了完成“普九”任务,有些地方甚至进行造假,要么是一到普九检查,就全体出动,动员流失学生回校,检查一过,流失学生照旧流失。要么是把一些非学生人员冒充学生坐在教室里充数,应付上级检查。要么是制造假的转学证明,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就这样,普九任务便完成了。这就是中国的神话,让世界其他国家承认的中国神话。当然,普九成功,中国教育便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人升官、有人发财、有人成了普九明星。 

  三、“扩招”一个“钱”字了得 

  专科扩招、本科扩招、研究生扩招、博士生扩招,整个国家在大好形势下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人数成倍增长,国家的全民素质似乎一下子成倍数提高。有人开玩笑说,走在大街上,一棒子打下去,倒下的十个人中,肯定有三个专科生、两个本科生、两个研究生、两个博士生。 

  为了扩招,专科升本科、本科升重点、重点升国家级名牌,如此升上去,不亦乐乎。当然学校还是那个学校,教师还是那些教师。扩招了,学生多了,原来那个学校容不下了,国家投入修就是。国家投入出于何处,羊毛出在羊身上,学生上大学的费用便成数十倍增长。曾有人作过调查,有人因为无法凑够上大学的第一笔费用,撕碎十多年辛苦换来的录取通知书,有人作出伟大的选择——自杀。这时,政府给出恩惠:给学生贷款。同时,有许多政府官员出面了,不是有许多如《市长助学到农家》、“某官员说:决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缺钱而上不了学”之类的新闻报道吗,官员们便有理由对受助学生说:孩子,国家支助你,你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并且成为学生的恩人,甚至成为学生的干爹,你凭什么,就凭你有钱或者凭你有权支配国家的钱。我所知道的贫困学生都是农村学生或者城市下岗职工子女,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政府官员的子女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无法走进大学的课堂。贫困学生是谁造成的,责任全部在学生家长和学生那里吗,我看未必,我们的政府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专科、本科扩招了,一个教师便在一个可容纳数百人的教室里上大课,学生来齐了吗?不知道。学生认真听课了吗?不知道。但每个学生都知道,老师的讲课笔记必须记好,笔记如果没有记好,考试要过关可就难了。有人曾戏说,大学学习就是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当然,英语考级等科目,稍微麻烦,不过,有钱的出钱请枪手,没钱的多花些工夫在这些科目上就行了。 

  以前,一个导师仅仅带几个研究生,带博士生的人数更少,导师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做实验、写论文。而现在,一个导师带数十个研究生,一个博士生导师可以指导十多个博士生,学业水分有多少可想而知。而教学要求不变,甚至比以前要求更高,学生为了完成学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抄袭论文、剽窃科研成果的新闻便时有出现,有些还是知名的教授。这样追求绝对人数,而无法保证质量的研究生、博士生,究竟能给国家带来什么,能给全民素质带来什么,能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只有天知道,或许我们的大学领导已经知道,只是不愿说出来而已。 

  扩招了,大学生人数增多了,但学生就业就成了问题,学生学习的热情锐减,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的关心程度也就降低。学生们到毕业期间更是无心学习,全部心思都放在寻求职业上,据报载,在学生毕业期间,未寻找到职业的学生忙于寻找职业,无精力学习,毕竟生存是人的一件大事。已经寻找到职业的学生无心学习,职业都找到了还学习什么。学生的学业水平因此降低了。 

  扩招了,招生人数上升,学生生员质量必然下降,为了招生,条件较差的学校不得不大幅度降低,有些属于高中阶段的差生只要能交钱,就能上大学,想一想,这样的大学还有多少吸引力,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会有多高的水平。 

  扩招问题不少,但是喜讯不断传来,教育形势大好,国民素质提高,但试想这表面的好处,给我们的教育留下了多大的后遗症。不过,有一点是好的,那就是大学的经济效益增多了,扩招的好处莫过于一个“钱”字而已。寻找到职业 

  四、办民校,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基金会、工业公司发展很快,国家对这些企业给了相当大的优惠条件,最初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在九十年代末,乡镇中小型企业、基金会、工业公司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最后,损失由国家买单。 

  前车之鉴,后人应该牢记教训,然而,前面的血迹还没有干,后面的人又开始重蹈覆辙,轰轰烈烈的创办民校运动又开始了。创办民校有三种途径,一种途径是企业投资办学校,一种途径是个人投资办民校,还有一种途径是名校办民校。其中第一种办法尚好,但发展途径令人堪忧,以前许多企业都办有自己的子弟学校,后来因为企业破产,最后,企业学校问题不得不由国家买单,收归社会。现在又崇尚企业办学,不知是教育的前进还是后退。对于个人投资办学,据我所知,许多人自己投入的资金只是其中的少部分,而其他资金来源在于:一是土地资源,国家给了许多的优惠条件,例如,某地个人新办一所外国语学校,政府特批每亩土地为五万元,但是,如果把这块土地拿出来拍卖的话,那将是二十多万元每亩。该学校买入三百亩土地,就有近四千万元的土地资源流入私人腰包。并且,该学校又把部分土地用于房产开发,赚取资金。二是政府请教师为个人打工,教师工资又是一笔巨额资源,还以该学校为例,该学校创办之初,实行民办公助,前四年教师工资由政府资出,按每月二十万计算,四年就有数百万人民币成了个人资产。三是靠银行贷款。某负责人说,即使学校倒闭,只把土地出售,完全可以支付银行贷款。对于名校办民校的问题,更是直接利用国有资源为小集体赚取利润。 

  我个人认为,不管民办学校的发展如何,但是办学制度应该跟上才好,才能避免国家和人民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五、招生次序混乱,净土遭受污染 

  以前认为学校是一块净土,当然在很久以前,中国的净土随处可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被污染的现象却是随处可见,并且到了成灾的地步,学校也是这样,可以这么说,学校已经不是净土,而是一块被污染的土地。 

  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办学条件也逐渐提高,随着学校的增多,而生源的减少,招生成了各个学校的头等大事,这是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饭碗问题。每年到了招生的季节,招生成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有些学校,投入巨额资金,在报纸、电视发布广告,买断招生广告所有权,当然,广告宣传都说自己是第一,但是究竟谁是第一,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某地曾经出现过笑话,一个市里有三个学校是第一。有些学校成立了队伍庞大的招生队伍,个人负责不同的学校,校长对校长,教师对教师,请客送礼给回扣,据我所知,某学校给回扣是招一个学生给三百元的回扣,有一个班主任给我透露,他曾收到过数千元的回扣。有些名气较小的初办学校,更是用心良苦,例如,某民办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在高考前夕,到其他学校强挖成绩优秀的学生,许以数万元的好处买到自己学校,把别人数年的辛苦变为自己的功绩,达到好招生的目的。有些学校为了好招生,竟不惜违规操作,把还未毕业的学生参加考试,换取荣誉。甚至有些学校采取集体作弊的犯罪手段,以达到目的,全国每年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作弊新闻出现在报纸、电视上。 

  我曾给我的一个校长朋友探讨过招生问题,他说,他不愿意违规招生,但别的学校那样做,自己不能用牺牲学校和教师生存的代价来维护自己的清白,毕竟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 

  六、“高分低能”与“分数隐藏”的荒谬 

  纵观古代科举制度,学子无数,状元堪少,状元成了历代学子的最高追求,一方面是因为一旦成了状元,地位、美女将会接踵而至;另一方面,状元是最高学位,就如同今天的博士学位,是读书人的最高目标。许多的状元在各自所在的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演变到了另外的形式。当今的中考、高考,虽然远远不同于以前的科举制度,但还沿袭着科举制度的一些作法。中考、高考曾带给当今学子们无数的欢乐,试看在七十年代末期,中国恢复高考,一夜之间举国沸腾,以至到了新世纪,一提起那年的高考,还是那么令人激动,是那么的刻骨铭心。在那场高考中的佼佼者,如今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当着骨干的角色,许多人都认为,没有高考,就没有他们的今天,没有高考就没有国家如今的繁荣昌盛。但是,在一段时间里,突然开始流行“高分低能”论,并且夸大到中国的考试制度不合理的地步。我们不否认,每年确实有部分,或许是个别人,高考分数相当高,而其他方面的能力比较差,曾有新闻报道,某重点大学学生自杀等等。但是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还需要完善,并不能说明高分的错误,并且,每人都不是全才,能力的表现还要看他表现在哪一方面,陈景润是高分,但他在生活方面并不是高分,我们能否定他在数学上的能力吗?我们能说他“高分低能”吗?肯定是不能的。我们全盘否认高分,要么是嫉妒,要么是一叶帐目。或许我们的教育不能追求高分,但是,我们的教育也不能追求低分,我们不能追求一专多能,就否定一专一能的人才。我们的教育不需要白专学生,我们的国家也不需要白专的学生,“白专路线”带给中国人民的损失已经够大的了。 

  分数成了教育的目标,成了学校追求的目标,高考成了学校的指挥棒,成了教育的指挥棒,使得高考的极端发展,这是不好的,但这并不能说我们的高考不正确,仅仅能说明我们在把握尺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极端现象,现在又走入了另一极端,先是小学全盘否决分数,实行等级制度,分数成了学生的隐私,要求不能用学生的分数来排名次等等。没有了分数的要求,小学教师的压力减小,一时间,似乎小学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以活动为主,片面追求形式的教学严重影响着小学的教学,小学教学质量大幅度降低。曾有新闻报道,某家长为了让学生跟上文化课,不惜巨资,每一学科都为孩子请一个家教老师。并且,取消分数制,实行等级制,看起来好象合理,但事实上是极不合理的,例如,某学生数学成绩考试为一百分,等级为优,某学生数学成绩考试为八十五分,等级为优,这公平吗?合理吗?如果某重点中学在这所小学招生一名学生,也许一百分的落榜,而八十五分的反而被录取,这公平吗?这合理吗?隐藏分数给了暗箱操作的机会,这与文革时期的推荐有相似之处,有关系的可以让低分的优录取,而让高分的优落榜。不公平、不合理,家长肯定不会答应的,据我所知,某地为了平息矛盾,对上称采用等级制,而事实上照常沿用以往分数的做法,这种做法是我们教育需要的吗?我看一定不是吧。 

  也许提出“高分低能”与“分数隐藏”论的人主要目的是为了教育的改革,但这种全盘否决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吗?我们在学习西方教育,但我们还应该根据我们的国情,走我们自己合适的道路,不能盲目引进西方模式,而遗忘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传统教育还是有许多优势的,不是有些西方国家在学习我们的基础教育吗。 

  七、公开课一场游戏一场梦 

  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学常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开课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形式,从校级到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公开课每年多如牛毛,各种奖项多不甚举。许多人乐此不疲,因为公开课的好坏是代表一个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按理公开课仅仅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公开课的性质发生了质的演变。首先是公开课成了“演戏”,为了完成校级公开课,基本上是学校教研组全体动员,为一节公开课出谋划策,共同研究教案,上课教师在课堂上精心演练,然后,邀请学校领导到场听取公开课的表演。县级以上的公开课更是全校如临大敌,先是本教研组进行多次演练,多媒体等器材全体动员,即使学校没有的,也会想尽办法从别的学校借来,后是学校领导、教研室专家到场指导,根据指导结果再演练,直到大家都觉得满意时,终于在全县或全市教师面前展示。多媒体的用法更是好笑,有些上课教师根本不会使用,需要其他教师的帮助才能完成该堂课程任务。据我所知,有一位教师为了完成一次县级公开课,教研组全体成员分工合作,为他服务,他自己跑遍了当地所有的音像制品市场寻找课件。这样的公开课究竟有多少借鉴性,有多少可操作性,那只有天知道。其次,公开课变成了酒肉现场会,为了一次公开课,教研组活动要聚会、吃饭;上级领导来指导要吃饭等等,一次公开课下来,花费数千元人民币。谁的钱?是你的、我的、纳税人的。 

  如此可笑的教研课为何有人乐此不疲,甚至有人为了上公开课不惜送礼拉关系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评优、晋级都与公开课挂钩,没有公开课,你将失去机会。并且,上级对你的学校进行评估,也会与公开课挂钩。你不开展行吗?不行。当然,这种公开课的开展也造就了一批专门从事公开课的教师,成了一个学校的招牌。 

  八、片面放大学生的权利,教师上班如履薄冰 

  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在学校是上帝,似乎教师的饭碗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教师是为他们服务的。还有人说,学生是消费者,只要在学校,那么,教师就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一是安全责任,当然,学生在学校,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这是不容质疑的。但是,目前的教育对安全的强调已经走上了一个极端,安全问题成了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以至于不得不放弃许多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例如,让人回忆的“春游”“野炊”“游泳”等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外出活动成了永久的“回忆”。这是学生的遗憾,也是教师的无奈,谁愿意冒着牺牲自己饭碗的代价来为学生服务呢。就连上体育课、实验课也让教师提心吊胆,体育课多为室外课,任何运动都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有些体育教师只好降低学生的运动要求,体育课的质量便下降了许多。物理、化学实验课更具危险性,稍微操作不正确,就会出现安全问题,所以,一些教师告诉我,他在实验课上真正如履薄冰,提心吊胆。 

  学生在学校里,教师是监负人,但学生自己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似乎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只要学生在学校里出了安全事故,几乎都全部由学校承担。某学校有一千多学生,某天,数名学生私自从学校围墙翻出校园,到河里游泳,其中一人淹死,死者全家出动,大闹学校,大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社、电视台争相报道。结果,学校赔付了数万元人民币才解决。值班教师受到了本年度不能评优、晋级,扣发当年奖金,并被通报批评。事情已经过去,但是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学校一千多人,即使两位值班教师随时巡查,能防备学生翻围墙吗?再说,值班教师的收入与风险成比例吗?如果学生违纪出现的安全事故全都记在教师头上,那么,社会上出现抢劫等犯罪活动是否应该记在警察的头上呢,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位警察对某件犯罪事件负责。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他们的应尽义务。教师要求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应该是教师的权利。如果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有权利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但是现在有一种邪气在学校蔓延,学生往往用离家出走来抵制教师的批评,不论何种情况,学生一旦离家出走,责任都会落在教师头上,有时教师还会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甚至血的代价,据报道,有一位教师因为批评了学生,该学生竟在外面找人毒打该教师,而学生是未成年人,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 

  对学生的宽容,就是对法律的嘲笑,据报道有学生犯罪,就因为他是在校学生,最后竟免于刑事处分,回到学校上学,有关方面对此大加赞赏,古时就有“王子犯罪与庶民同罪”,为什么在校学生就能犯罪而不追究。现在学校没有权利开除学生,因为受教育是学生的权利。学生知道学校不能处罚他们,便事无忌惮,例如,某校有一学生小团伙,在学校偷东西、敲诈同学、打架斗殴、威胁教师无所不为,学校管不了,找警察,学生是未成年人,警察也无能为力,最后教师们只好听之任之,一块净土被几只小苍蝇污染了,你不觉得可笑吗?你不觉得这是教育的笑话吗?可卑、可叹。 

  九、尊师重教,一纸空文 

  尊师重教,口号喊了多年,但真正落到实处的究竟有多少,我认为,只不过多了一个教师节而已。 

  在改革开放初期,尊师重教就被慎重的提了出来,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师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小平房,有些是几代人挤在一起。学生们用的是破难的校舍。而我们的公仆们住的是高楼大厦。教师们盼望的是某一天学校能修住宿楼、教学大楼,教师那微薄的薪水是不敢奢望自己购买住房的。后来,教学楼终于修起来了,但不知什么原因,教学楼又出现许多危房,现代的钢筋水泥抵不上远古的沙石泥砖。教师的工资涨了点,但政府却出台取消福利房,许多教师盼望了一辈子的福利分房成了泡影。据我所知,一个普通的教师数十年的积蓄仅仅够买一套小小的住房。这是变相的把教师增长的工资收回。而我们的政府、公安、检察等国家机关,谁没有宽敞的住房。这就是尊师重教的结果吗? 

  教师是弱势群体,这话一点不假。请看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在这之前,政府机关实行了机构改革,在连续增长几级工资的条件下退休。而我们教师机构改革,谁给你涨工资?不喊你马上滚蛋就算对得起你了。再看现在的所谓“阳光工程”,仅仅针对政府官员,我不知道,我们教师就不能得到阳光的普照。并且,政府现在又实行什么高薪养廉,退休后还有几十万的养廉费,这是为什么,我知道,这是他们手里有权利。作为教师,你有什么,你什么也没有,就连学生都是你的上帝,你就乖乖的听指挥吧。

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6. 十大关系对中国建设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十大关系的意义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论十大关系》中关于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等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对于党的八大路线的确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论十大关系》的基本精神和主要主张,实际上都融入到八大制定的路线和通过的有关报告、决议中去了.所以,把这个报告,连同八大确立的路线和毛泽东稍后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看作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符合实际的.

7. 如何评价我国中小学现有的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的问题比较突出。从评价的质与量两个属性来看,既体现为质的规定的不全面,又表现为量的判断的不科学。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可为我们寻找对策提供参考,具体可从改变评价观念、加强评价问责、提升评价质量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
课程评价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美国学者格朗兰德曾用一个公式对评价作了简要的说明:评价=测量(量的描述)或非测量(质的描述)+价值判断。…古巴和林肯(E.G.Guha and Y.S.Lincoln)也认为完整的评价应该包括描述和判断两个部分。上述学者不约而同地将评价看作是在量或质的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即评价包括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据我们最近一项凋研发现,在具体的课程评价实践中,作为课程实施人员参与课程评价的愿望是有的,但或许是受客观条件、评价时间等诸多因素限制,课程评价的参与率较低,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学业评价也仅限于部分学校,我国课程评价主体整体来讲还是以课程专家及教育管理者为主,相对显得比较单一。课程评价的客体主要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课程活动的评价和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研究从已有文献资料和实践调研情况来看,就课程本身的评价相对较少,仅限于一些课程专家和学者,实践层面相对较多的是对课程活动的评价,而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基本卜.是以考试来完全替代,形式单一,内容狭窄,即便是仅对考试而言,也受到当前测量理论与技术水平整体较落后的影响而兀法科学公正地考出学生水平。无疑,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课程评价积极作用的发挥。如果仅从事实判断这个角度来讲,我国当前课程评价实践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既体现为质的规定的不全面,又表现为量的判断的不科学,从而影响到课程评价在改善学生学习和甄别学生两方面功能上的欠缺。
一、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的异化: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代之以考试改革,以偏概全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课程评价问题。2002年12月,教育部下发了《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过于单一”。2003年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已开始真正在国家政策层面关注学校层面的评价变革。上述通知明确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日标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评价目标、措施与力+法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通知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在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出台此政策,充分表明过去的评价考试制度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然而,这么多年以来,课程评价领域的变革被有意无意地试图通过不断完善选拔、鉴别功能单一的考试的变革来驱动“整个评价体系”的变革。我国在课程评价领域研究较多、实践较多的是高考、中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多次评价改革过程中,人们为丰富的经验积累是关于“高考为什么改、怎样改”的问题。但是,关于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还只是泛泛而谈。回顾21世纪以来的评价政策,强调较多的还是“考试次数的减少,出题的要求等”,其政策的关注点多放在对选拔、鉴别性的考试过度重视而引发的学校、课堂层面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几乎没有提出任何有前瞻性的评价政策。因此,在实践层面,只要高考的模式、题型、内容有所改变,地方、学校、课堂教学等都会跟着变化。如若高考不改,各层面几乎不会进行主动的评价变革。由此可见,单一考试的完善已取代了对健全的评价体系的追求。这种机械的、以标准化测评为核心技术、以竞争选拔为目的的考试,酿成了当前我国学校课程改革难以深入推进、学生负担丝毫不减的苦果,也使得学生学业评价误入歧途、越陷越深。 考试本是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在我国,经历了千余年来施行的科举考试的传统影响,又历经近代科学主义倡导下延续近百年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技术本身存在的一定误区的影响,现代学校教育的考试已完全替代了评价,评价功能过于片面、偏激,作为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的考试的本体功能被扭曲,进入了小考试为大考试服务、大考试为升学和选拔服务、教育教学为考试服务的恶性循环。在学校教育质量改革中,教育管理者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遗忘了评价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与完善的工具,忽视了学生的智能发展需求,而去追求所谓的评分的准确与评价的效率。因此,克服课程评价领域存在的的问题,需要实现由“测试学生的学习”到“为了学生的学习”的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为了转变因考试替代评价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充分研究和开发注重学生学业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模式已迫在眉睫。
2.量的随意:测量理论与技术的落后导致命题不专业,经验主义
重大考试通常是以分数来呈现结果的,但这个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量却常常只能满足对学生的可区分、可选拔,至于信度、效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指标便在考虑之后了。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由于当前重大考试命题技术较为落后。即便对于高考、中考等重要考试而言,由于测量理论与技术方面的专业欠缺导致命题比较随意,命题人员多凭经验制卷,这与发达国家比较显得十分不专业。同时,由这样的试卷取得的分数又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更被看重。因此,即便就课程评价的量的属性来看,量产生的随意性也是课程评价的一个硬伤。一方面,高考命题至今没有常模,不仅不同省份的自主命题难度悬殊,就是同一省份不同年份的试卷难易忽上忽下,难度捉摸不定。另一方面,行政化的考试组织机构也不会或者是不敢把考试相关的结果分析数据从面上公之于众,以供教学研究机构等做相关分析与反馈从而指导与服务于教学,所以很难得到有效改进。
在我国,中高考等总结性测验的设计开发通常是由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学科专家进行命题和组卷。学科专家具有的更多是学科本身的知识,通常缺乏心理与教育测量方面的知识来理解测验所要考察的心理属性,更缺乏相应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来验证测验题目的质量。外部评价如此,与实际教学密切结合的课堂评价更是如此。我国一线教师通常很少受过系统的心理或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训练,课堂评价任务的设计或选择往往参照外部考试的题目样例或模式,较少从当前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出发。同时,我国高校在心理与教育测量方面的教育水平偏低,我国很少有高校开设教育和心理测量专业的课程,即使有些教育管理、师范类学生接受了教育评价课程教育,也多是重宏观轻实践、重理论轻技术。这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考试事业落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深层次原因。
就国内目前的状况而言,无论是从试题的命制,还是从考试结果的分析与汇报来看,我们的考试在试题质量与考试结果反馈方面都受制于经验主义,受制于测量理论与技术的明显滞后,不能满足当前考试改革、评价改革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已经能意识到或者认可上文所指出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学生发展直接或间接的限制,却又通常默认当前的课程评价模式为不二之选、难以替代,在研究与实践领域有意无意地有一些回避倾向。
二、发达国家课程评价改革的经验
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在课程评价领域的问题或许可以参考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因为其教育发展目标比较接近,而问题也有类似之处。比如,在进行国家课程评价试验的若干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基本上已经解决了办学条件和师资问题,整个教育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他们在课程评价方面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学生学科成绩的测量评价上,评价功能比较狭窄、评价观念有待改进。可以说,在这些国家,正规的课程评价一出现就是遵循一条科学与客观之路的,且由于这种科学与客观在课程评价的标准化阶段就被过分强调,因此,其评价功能被扭曲的现象也十分突出。从某种程度上讲,课程评价领域的改革也一直是伴随着他们近百年的教育测量运动的。
仅就当前来看,在美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不管是州级、学区级还是校级的学生评价,随着课程评价与教学的高标准、与绩效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学生评价领域也掀起了新的应试风浪。美国教师也同样会为了测验而教学。在美国的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都会教授学生应付考试的方法以及获得高分的手段,甚至还会以标准化测验的内容为依据自行改变教学内容,从而使得测验内容与教学内容相一致。虽然其形成背景及相关因素与我国有所不同,有的是因为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获得高分而对学习有兴趣且能激励自尊和学习的成就感,也有的是因为测评内容本身比较狭窄、不全面,但其最主要的原因同样是高标准、高风险测验的盛行。可以说,课程评价领域的改革仍然是教育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
1.评价方式的改革:替代纸笔测试,拓展评价功能
课程评价功能在质的方面的异化一方面受制于狭隘的评价观,另一方面也主要受制于单一的纸笔测试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固有不足直接限制_『评价功能的进一步发挥。美国在其持续开展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并运用了在真实情景中通过让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来进行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测验的“另类评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方法,到1991年,美国至少有40个州制定了实施某种形式的“另类评量”的计划。“另类评量”运动也促进了美国考试体系的建立。从2001年开始加州大学等高校就不采用高考成绩录取新生,改由录取小组通过各种信息资料(包括必要的面试)举手表决进行录取。“另类评量”所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对学生的评量也是从多个方面、针对多种能力综合进行,可以被应用于从教室评估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评估的所有类型的评估背景中,并且与教学指导直接联系,是一种更加全面的多元化评价方法。比如,以往美国很多州都要求对科学探究和科学过程做出评价,但一般的多项选择纸笔测试题肯定是无法评价的,上述“另类评量”就是一。个比较适合的方法,只是实施成本较大,在大范围的推广方面要考虑经济承受力。美国课程评价领域专家认为英国和以色列在表现性评价方面做得更好。“另类评量”方法的提出,既指明了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对真实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同时也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一种更加真实的教学情景,它不只是一种评价方法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基础的根本革新。
新的课程评价方式的实践,发挥了多样化的课程评价功能。除了帮助教育决策、直接改进教师教学活动、使公众和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现状和需求外,通常还用以反馈到课程设置、教科书修订和教师培训(包括职前和在职)过程中去。鉴于地区、学生性别的差异,在这种学科成绩分析报告中,通常会结合一定范围内学生家庭、所在学校和社区的背景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更客观、更恰当地进行反馈,发挥评价应有的促进学生学科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因此,全国性的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以便调整教材、教学的进度和深度。近年来,各发达国家都日益重视课程评价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如美国、英国都着手建立健全国家课程评价制度用于帮助教育决策,利用教育信息改进教育质量;有些国家除用于国家教育政策外,还通过教育评价向公众和学生家长展示学生学习成绩的现状及受教育的需求,通过对学校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改进教育质量的建议等等。
2. 测量技术的改进:提高命题质量,深化结果反馈
在美国著名的教育测量公司ACT的大规模考试中,一道题目从设计伊始到最终进入考试试卷,需要经历至少16道程序的检测,历时2到3年。这其中既有包括学科专家、测量学专家在内的题目评审小组的审核,也有基于预测数据的测量学分析。题目质量的评审涉及到内容、认知、题型、反应时间、公平性以及常见的难度和区分度等测量学指标。这种严格遵循详尽系统的测量学规范和步骤的测验开发过程无疑对我国教育考试的专业化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现代测量理论的迅猛发展,构建大型的教育测量和考试题库已成为可能。美国著名测量公司CTB/McGraw Hill目前已经开发了一个容纳有70000个题目的大型题库,包括了美国中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内容。利用现代测量理论,如项目反应理论,既可以保证纳入题库中的测验题目的测量学指标,还可以确保不同的测验题目在共同的测量尺度上测量相同的心理或教育属性,从而保证了从题库中生成的各种测验在测量属性上的同质性。大型题库的存在是自动化组卷技术的物质前提。自动化组卷可以在几秒之内完成几十、甚至几百套试卷的组卷任务,并能严格保证每套试卷满足多达上百种的技术要求,或者保证不同试卷间的一致性,为我国大规模考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目前,国际上所提倡的连续性评价的做法就是建立在计算机化的题库建设和自动化组卷技术基础之上的。大型题库的建设还是计算机适应性测验的基础。计算机适应性测验以项目反应理论为依据,根据学生对己经呈现的问题的回答情况动态调整后继测验题目的呈现,避免了传统纸笔测验中因题目过难或过易而导致的测量效率的降低。采用计算机适应性测验具有高效、准确、计分迅速和反馈及时等多种优点,因此,我国教育考试和评价宜多采用计算机化的测验模式。计算机化测验还可以与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认知诊断测验相结合,用测量学技术从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模式中挖掘深层信息,为教育实际工作者提供具有诊断性的反馈信息。
在考试结果的分析和汇报方面,通过运用现代测量理论建立测验分数的测量尺度以及不同分数的实质含义,使教育考试的分数具有像长度或重量那样的特征,从而使对考试结果的解释不依赖于某个具体的测验,能够在同一个尺度上对不同学生个体和集体进行描述和比较。共同测量尺度的建立提供了描述和追踪学生学习和发展变化的基础和可能。
随着学习科学的发展、心理测量技术的日益完善,以上对现有纸笔考试的改革在我国发达省份当具有现实可能性。
三、可能对策:对我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几个建议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十余年来,课程评价改革已经从思想理念的范畴转入到实质性的探索和深入研究阶段;从小范围、小规模的尝试性试验逐渐推向较大范围和较大规模的立项研究和广泛交流,研究者达成了一定范围的共识。可以说,经过近十年的观念转变、理念更新过程,课程评价改革现在已步人了尝试性摸索的边实践边研究的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发达国家课程评价改革的已有经验为参考,可为我们决策提供一些建议。
1.改变评价观念:推进多样化评价方式
对于以纸笔测试来替代课程评价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即认为转变课程评价观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想使课程评价能够发挥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走出评价功能的误区,把选拔性考试与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分开对待。当然,在转变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评价标准的制定。比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教师评价能力标准等等一系列评价标准的研发。另外,另类评价方式的实现要求有新的测量评价工具的研发。
2.加强评价问责:建立促进学习的评价体系
在近期国内外的学术和实践研究中,将课堂、学校层面所产生的信息和大规模的问责机制相联系的趋势日益增强。根据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地方、学校、课堂层面上的“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与新型课程评价模式、评价内容相适应的问责机制;将“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的体系所得到的信息应用于各级教育问责体系。
在很多地方和大多数学校中,教学管理人员包括校长同样非常缺乏正确的学生评价观念以及新的学生评价知识,所使用的评价模式仍然十分传统,无法调动广大教师改革学生评价方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使教师被要求进行改革,他们也不愿意去做那些“份外”的事情。所以,往往在花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之后,教师们又都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为此,必须要加强对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一致性的引导与问责。破旧立新的深层次的变革也许在一开始尤其需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强制人轨、整体推进,唯其如此,当下课程评价问题的突破、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才有望全面实现。
比如江苏省教育厅两年前就提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五严”规定,其中第一条为:“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质量观,……”;第四条为:“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规范考试科目,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加快高考招生社会化改革步伐,尽快推行网上报名,高考成绩由省级招生机构直接发放给考生本人。……”“凡是有中小学,被省或市查实存在违规行为,包括作息时间表或课表存在弄虚作假现象的,除了在督查通报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分和责任追究外,所在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在3年内的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的市级复查与省级抽查中,有关素质教育方面考核指标方面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所在县(市、区)、有关学校及校长本人在省或市级的各类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此外,畅通的举报信息渠道和严厉的惩罚,有效地推进了课程评价观念的转变,促进了课程评价与教学、课程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3.提升评价质量:加强教师的课程评价理论与测量技术培训
(1)课程评价理论的培训
由于广大教师没有掌握开展学生评价的必备知识和技能,不能正确地实施评价,所以在许多情况下给学生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例如,评价信息不全面或不真实、评价结论不正确,使得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使用评价信息的人,往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成就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选择了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第一线人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缺乏课程评价的理论知识和支持性的资料与信息,他们不适应先进的学生评价理念,更不知道应当如何进行新的评价操作,非常需要在学生评价的程序与方法上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在培养教师的大学教学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几乎都没有把教育评价作为必修内容,很多学校未开设过评价与测量课程,没有教学生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学生评价,教师也很少强调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这是导致上面提到的在职教师缺乏教育评价理论和技能的重要原因。
(2)评价测量技术的提高
我国教育考试目前的实践虽然在整体的设计思路上与国际上同类测验相似,但在具体环节的实施上还有很大差距,直接影响到测验目的的达成和测验结果的质量。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测验编制过程中对测量学问题的思考不足,对相关测量学技术的应用程度不够。比如,在测验题目开发方面,我们更多依赖命题专家的经验和判断,较少严格遵循详尽系统的测量学规范和步骤。我们较少组织测验题目的预测,并根据学生实际回答的数据进行测量学方面的分析,检验题目选项是否符合了预期功能、是否测量了应该测量的东西、是否对不同性别或地区的学生是公平的等等。这种经验式的命题和组卷模式直接影响到最终测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降低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推断的有效性。
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考试的分值、题型、题量、难度、等第划分方式等等的细化研究,使得教育测验的设计开发按照更加科学、正确的程序进行。同时,要提高命题质量和深化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另外,要提高我国大规模考试的专业化水平。大规模考试的设计、开发、实施和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学科、测量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需要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组成研发团队,团结合作,紧密配合,在不同的层面上组成梯队。

如何评价我国中小学现有的课程体系

8. 如何评价美国经济

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政府内阁由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 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

经济
一、美国规制影响评价的发展轨迹
随着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规制的僵化,市场与规制之间的冲突日趋严重。规制机构同时拥有半立法、半行政、半司法权力的“三位一体”的规制模式,导致了机构膨胀和滥用自由裁量权,这就向联邦政府提出了谁来规制规制者的严峻挑战,即谁来审核独立规制机构的规章而限制他们滥用自由裁量权。因此,1971年,尼克松总统在总统办公室设立了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简称OMB,并由OMB审核白宫内阁行政机构的规章。此后,历届总统都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要求对规制政策进行规制影响评价。
1974年,福特总统签署了11821号行政命令,要求任何行政机构提出重要的法律建议或公布重要的法律法规都必须有一个经过评估的通货膨胀影响报告。同时,福特总统还在总统办公室设立了一个工资价格稳定协调会,监测政府和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1978年,卡特总统签署了12044号行政命令,要求行政机关对建议规章的经济影响和主要替代方案的经济结果做规制分析。同时,卡特总统还设立了一个规制分析评估小组,主要对每年十个最重要的规章进行评价;1981年,里根总统签署了12291号行政命令。在对规制审核规定方面,该行政命令较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前行政命令只是要求行政机关在公布规章前要对重要的规章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而该命令要求对规章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除非潜在的社会收益超过潜在的社会成本,否则不得进行规制。规制的目标应该是使社会净收益最大化,在所有实现既定规制目标的可供选择方案中,应该选择能使社会净成本最小的方案。任何机构提交的对经济影响超过1亿美元成本支出的主要规章,必须提交该规章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报告。1980年,美国国会在OMB中设立了信息和规制事务办公室简称OIRA ,集中审核规制机构的规章草案和评估规制的成本和收益;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发了12866行政命令,该行政命令对联邦的规制理念、方法和程序等做了改革。同时,该行政命令将独立规制机构制定、发布和执行规章纳入OIRA管理的范围,并要求规章应以一种让人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最小社会成本的方式设计;2002年,布什总统签发了13258号行政命令,对12866号行政命令中涉及有关副总统作用的条款进行了修改;2007年,布什总统签署了13422号行政命令,对12866号行政命令做了进一步修改,强调了对规制机构制定规章和制定统一的规制指引的要求。
二、美国规制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美国规制影响评价的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规章的事先评价阶段、审核评价阶段和事后评价阶段。
在第一阶段,联邦行政机构对在职权范围内有必要实施规制的问题起草规章建议,并提出规制影响评价报告。该报告主要包含两个重要内容:第一,要决定这个规章是不是重要规章;第二,规章颁布后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如果不采取规制而用其他代替方式的合理阐述。行政机构的规章草案和RIA报告准备好后,提交白宫的OMB和OIRA审核。
在第二阶段,OMB审核各个行政机构提交的规章草案和分析报告,具体工作由OIRA负责执行。OIRA从三个方面审核行政机构提交的规章草案和RIA报告:一是该规章是否是行政命令所规定的重要规章;二是该规章的成本收益报告是否符合要求;三是对该规章进行风险评估,审查该规章是否与行政命令的原则相一致,是否与其他行政机构的规章相冲突或存在重复。审核的期限为90天。如果通过审核,还将在《联邦登记》上公布,公众或相关机构可以对公布的草案进行评价,公众评价的时间至少为60天。如果没有通过OIRA审核,将退回行政机构或要求其重新修改。
在第三阶段,《联邦登记》发布最终规章,30天后生效。1年后,规制机构评估执行规章的成本和收益,OMB和OIRA评估联邦年度所有规章的成本和收益,向国会提交联邦规制的报告。同时,《2001年财政、邮电业和政府总拨款法》第624条规定,每年应对5年以内的所有规章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审核,确定现有规章哪些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哪些需要修改和哪些过时需要废除。
美国规制影响评估的原则主要包括:行政机构要鉴别拟议规制的问题并评估其重要性;行政机构应以最大成本有效性的方式来设计规章;行政机构既要评估拟议规章的成本和收益,又要认识到某些成本和收益难以量化,只有经论证后断定拟议中规制的收益足以有正当理由为其支付成本时,方可提议或采纳该项规章;行政机构应该基于合理可得的科学、技术、经济等相关信息及指导性文件来决定拟议规章;行政机构应评估联邦规章对地方政府的影响;行政机构应避免规章之间或不同联邦行政机构的规章之间的矛盾和重复;行政机构应充分考虑规制的成本,使制定出的规章给个人、企业和其他主体带来的负担最小;行政机构起草的规章应简洁、易于理解,以使潜在的不确定性及因不确定性引起的诉讼最小化;等等。
三、美国规制影响评价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目前规制政策的效率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被规制产业绩效差、缺乏竞争机制、价格形成机制不够合理、监管机制没有理顺等。因此,借鉴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规制影响评价实践中取得的良好经验,及时在我国引入规制影响评价制度,对于提高我国政府规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效率,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国目前仅在环境规制领域初步推行了规制影响评价制度,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实施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总体来看,美国规制影响评价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包括: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规制影响评价制度。规制影响评价的概念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公众都是新鲜事物,人们对其理论和方法的理解还不深刻。因此,目前我国建立规制影响评价制度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同时,如OECD所指出的,RIA没有单一的模式可循,其设计必须考虑有关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法律的背景。所以,我们必须在总结各国规制影响评价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RIA制度。
二是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定规制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推进规制影响评价的重要保障。规制影响评价法律地位的确定有助于确保对所有重大规制政策进行影响评价,有助于保证规制影响评价实践的一致性。因此,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定规制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三是建立独立的规制影响评价机构。美国多年规制影响评价的实践表明,建立中央层面的规制审查和协调机构,可以避免规制冲突和重复,避免规制者被利益集团所俘获,保证规章条例的执行质量,从而提高规制绩效。因此,在我国规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尽早建立独立的规制影响评价机构,以提高我国的规制质量。
四是培训规制者,让公众广泛地参与规制影响评价过程。规制影响评价制度的制定,对规制者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的规制影响评价机构,但对现有的规制者进行培训,对于推动我国规制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在规制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过程中,也应让公众和相关利害企业参与,最后出台的RIA报告应具有清晰和易于理解的风格。

文化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个人至上、私欲至上、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这种刻意塑造自我,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使许多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然而,人人以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就难以融洽,整个社会也会缺乏凝聚力。 

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评价最高的价值之一。美国人有很强的成就(或成功)意识。成功是所有美国人的追求,是诱人的前景,前进的动力。他们坚信,一个人的价值就等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类明星,成了新时代的英雄。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和结果,成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参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美国是流动性很大的社会。这种流动体现在两个方面:地域性流动和社会性流动。美国相对的开放自由、发达的交通和冒险好动的传统使许多美国人从乡村流到城市,又从市中心流向郊区;从北方流到南方阳光地带,从一个城市流到另一个城市。美国社会阶级不像欧洲国家那样固定,加上公共教育的普及,使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流动成为可能。许多生活在美国的人,无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是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外国移民,都有一个梦,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这就是人们常津津乐道的“美国梦”。
评论(0)260
相关百科
美国政治 - 搜狗百科
美国联邦政府依据美国宪法成立,而美国政治则主要处于两个政党控制下,它们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另外还有一些政治影响力较小的党派。十八岁以上公民几乎均拥有选举权,无选举权的十八岁以上公民有罪犯(各州法律不同)...
政党- 政党组织- 政治利益集团- 联邦、州及地方政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