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慨念

2024-05-08 01:49

1. 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慨念

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有明文规定。
两免一补:指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杂费、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即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等。
教育经费是以货币的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在中国,教育经费主要是指国家用于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2016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比上年增长7.5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73亿元,增长7.36%。
教育经费政策要解决的是如何筹措教育经费,如何分配教育经费,以及如何使用教育经费的问题。就如何筹措教育经费而言,教育经费政策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主渠道与其它渠道之间的关系。在来说,教师政策就是要对教师的职称、工资、奖惩和其它福利等作出规定。

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慨念

2. 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慨念

三个增长:

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2.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3.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两个比例:

1.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2.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摘要】
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慨念【提问】
三个增长:

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2.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3.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两个比例:

1.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2.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回答】
某县2020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增长-5,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7,这种情况三个增长达标吗【提问】
不符合【回答】

3. 教育投入的三增长一提高是什么意思

三增长指的是
一是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二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
三是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提高指的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有所提高。

教育投入的三增长一提高是什么意思

4. 教育投入“两个比例、三个增长”是什么

三个增长:
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2.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3.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两个比例:
1.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2.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

扩展资料
1.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要持续保障财政投入,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要鼓励扩大社会投入,完善政府补贴等政策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
2.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要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要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落实政府责任。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水平,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要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积极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财政教育经费着力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支持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落实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要持续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投入力度。
3.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要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要全面改进管理方式,以监审、监控、监督为着力点,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要全面提高使用绩效,建立健全体现教育行业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要全面增强管理能力,落实完善资金分配、使用和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制度体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育投资

5. 三个增长和两个只增不减哪个对教育有利

两个只增不减对教育有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新召开的五中全会精神,从统筹“两个百年”“两个大局”“两个大计”的政治高度,建章立制、构建体系,加快推进教育财务治理现代化,切实提高“识变、应变、求变”和“育先机、开新局”的能力。继续保持财政教育投入强度,持续巩固4%成果,推动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更好满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需求,更好发挥教育经费服务保障和政策导向作用。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投入责任。按照五中全会关于“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的要求,强化省级统筹,推动教育领域省以下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切实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省以下基层政府落实“第一个只增不减”的财力保障。二是进一步完善以生均标准为基础的长效机制。按照五中全会关于“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的要求,推动各地适时提高各级教育生均拨款水平,切实增强“各级教育”落实“第二个只增不减”的财力保障。三是进一步健全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按照五中全会关于“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社会、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深化财政教育投入机制、社会教育投入机制、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等方面改革,逐步提高社会投入占比,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总量。四是加快推进教育财务治理现代化。按照五中全会关于“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的要求,加快推进教育财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立健全教育财务制度体系、预算绩效体系、经费监管体系等,确保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安全规范有效。在保住4%投入底线的同时,坚决守住资金安全底线。

三个增长和两个只增不减哪个对教育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