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一国国债发行规模是否适度

2024-05-06 17:50

1. 如何判定一国国债发行规模是否适度

国债规模是指国债的发行数量。国债的规模应当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界限以内,这个界限主要是由一国的财政经济实力和国债管理水平决定的。一般来说,国债规模适度与否有以下衡量指标:
1、债务负担率,指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即每百元GDP所承担的债务情况,反映一个国家国债累积规模的大小。欧洲货币联盟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这一比率应不高于60%,我国的这一指标为10%左右。
2、债务依存度,指年度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反映当年财政支出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是衡量财政本身债务负担能力的一个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25%的依存度是国债的警戒线。但由于各国的财政体制不同,财政集中的国民收入份额不同,年度之间的财政政策不同,某一年度的债务负担情况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债务的总体状况,因此,大多数国家不用债务依存度来衡量其国债的负担情况与规模。
3、偿债率,指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这是衡量国家财政本身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一般为10%以上,我国在20%左右。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8-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如何判定一国国债发行规模是否适度

2. 试论我国的国债规模?

   
     一、我国国债规模现状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债发行的历史,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时,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在1950年发行了总价值约为302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第二阶段是1954-1958年,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5次发行了总额为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后,为了克服财政困难和筹集重点建设资金,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 
     从第三阶段至今,我国国债规模不断增至,截止到1995年,共发行了8种内债,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定向债券、保值债券、转换债券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国债余额总计72044.51亿元,其中国内债务71410.8亿元,国外债务633.71元,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达15.24%,而2005年至2010年,国债余额占GDP比重都在16%以上,国债付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除了2009年为1.95%以外,都在2%以上。 
     二、从应债者承受能力看国债规模 
   
     发行的国债最终所要消化的主体是国债的投资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广大国民。国债不能强卖强买,要投资者能够主动接受,在国债发行之时就要根据市场供求原则考量投资者的需要量,由于一般情况下用以与国债进行比较的是储蓄存款,所以这里的需求量主要由两个因素,一个是储蓄存款规模,另一个是债券市场规模。只有有了与国债规模相配比的储蓄存款规模及能够允许国债顺利流通的债券市场,由此确定的国债规模才是可接受的。 
      ***一***储蓄规模。 由《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的我国国债构成中大约有99%是国内债务,这里只关注中国国内的储蓄存款。 
     计算得出,从2005年至2011年,中国的储蓄存款都在国债余额的4倍以上***2007年为3.3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储蓄存款规模很大,足以吸收现有的国债规模。从这一点看来,我国现有的国债规模尚在可接受范围。 
     ***二***债券市场规模。 完善的金融市场是资本流通的必要条件之一,可以为国债的发行和流通提供很好的基础。而债券不仅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且信用程度高的国债作为“金边债券”,其利率也对金融市场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可以通过债券市场的分析判断国债规模的合理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对国债市场资料进行处理后发现:2005年国债发行额为7042.00亿元,国债现货成交额为2780.63亿元,当年总的债券成交额为28367.85亿元,即国债现货成交额占发行额的39.8%,占总的债券成交额的9.8%。到2011年,债券成交额为216349.52亿元,是2005年的7.6倍,说明债券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同年的国债发行额为17100亿元,国债现货成交额为1253.32亿元,即国债发行额是2005年的2.4倍,成交额仅为2005年的0.45倍,国债现货成交额占发行额比例为7.3%,占总的债券成交额的0.6%。 
     通过国债成交额与债券流通额的比较,从2005年至2011年,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有了很大的程度的扩大,而国债规模也有了较大的扩大,然而国债现货成交额不增反减。说明相对于债券市场的发展而言,国债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是如何去利用这个空间是仍待思考的问题。 
     ***三***与财政收入增长率及GDP增长率的比较。 假设一个国家永续存在,如果国债余额增长率超过了财政收入增长率,则最终会导致这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会越来越依赖于国债收入;如果国债余额增长率超过了GDP增长率,则最终会导致这个国家的国内产生被 *** 占用越来越严重,导致市场完全由 *** 操控。所以国债增长率应当小于或等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 
     根据对2005年至2011年的资料分析得出,从2005年至2011年,以2005年为基期计算的国债平均增长率只有2007年和2009年超过了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和GDP平均增长率。特别是到2011年,国债平均增长率只有6.7%,而同期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5.0%,GDP平均增长率为17.8%,所以可以认为我国现在的国债规模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三、国债规模与不合理财政支出 
     在2007年审计风暴中,国家审计署释出的49个中央部门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公告详尽地向公众披露了这些中央 *** 部门及其所属部门存在着很大规模的问题资金。而从《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得出,2006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1662.53亿元,即出现了财政赤字。虽然从2005年至2011年,只有2007年出现了财政赤字,但是从审计风暴中审计出来的各种经费滥用以及违法挪用情况来看,比较之下不得不怀疑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之间的联络。如果财政资金能够利用得更加合理和有效率,把不正确地被使用的部分财政资金用到需要发国债来筹集资金的专案上去,国债的必要规模就没有那么大了。 
     四、结论 
     国债的发行最主要的原因是维持国家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需要之内,国债的发行规模应该不算太大;而对于国家实行经济干预政策而发行的国债,并不值得提倡,故而不应作为国债规模扩大的合理性理由。 
     通过国债余额与储蓄存款余额的比较,债券市场国债规模与债券总规模的比较,以及对国债余额平均增长率与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GDP平均增长率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债规模仍处于可控制状态。但是考虑到现有的很多财政资金不合理利用情况,也可以看出国债规模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大。 

3. 如何解释一国国债的规模?

国债的规模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举借国债的数额及其与国民经济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国债的规模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债的负担,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即认购这者即债权人的负担,政府即债务人负担,纳税人的负担。另一方面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所谓国债的规模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历年发行国债的累计余额;二是当年新发行国债的总额;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国债规模的大小并不是一个绝对量,而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相对量。

如何解释一国国债的规模?

4. 目前中国国债规模有多大?

1、2015年的国债统计还没有出来。根据“中国行业研究网”的数据,2014年中国国债市场规模大约为3万亿美元,企业债规模则为1.5万亿美元。
(参考数据链接:中研网地址: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1013/093820379.shtml)
2、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5. 国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国债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政府行使其职能,必须有一定的财政支出。一般来说,政府的主要收入来自税收,当政府税收刚好等于或者大于其财政支出时,政府无赤字或有盈余;当税收小于支出时,政府赤字就产生。因此,为了追加收入,弥补财政缺口,政府便发行国债。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将其使用权转移到国家手中。根据乘数效应,在今后年度,必将引至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二)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政府发行国债,当中央银行承购国债,会直接地增加政府的存款。这部分存款用于政府各项支出,拨给社会上的部门企业和个人时,其账户所在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相应增加,其结果就是货币供给量大大地增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扩张社会货币供给量。如果社会正好处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状况,那么很容易造成很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承购政府债券。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这是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而商业银行又具备扩张信用和创造派生存款的机制,它表明商业银行虽然不能创造货币,却能够在中央银行放出货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信用规模。于是中央银行在承购国债时,扩大的货币供给不仅仅是国债本身,而可能是扩大的许多倍。按照存款准备金制度,当财政向社会有关方面进行拨款后,商业银行的社会存款将会增加。于是,其中一部分作为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另一部分可用来发放存款。存款的结果又使得社会存款增加,此乃派生存款。如此循环进行,使得信用扩张。当商业银行动用超额准备金购买债券,没有减少社会存款,货币供给没有减少,而银行购买债券,政府运用资金,会扩张货币供给。国债的流通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企业或者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把国债转让给商业银行,非银行部门的存款就会增加,即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投放出来,货币供给量增加。当商业银行将手中的国债转让给中央银行时,商业银行在中央的超额准备金将增加,这笔资金随时可以投放出去,扩大货币攻击量。因此,中央银行买卖债券可以控制货币供给。 

  (三)国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首先政府发行国债以后,如果将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性支出,就直接扩大了政府的投资规模。实践中,很多国家的债务收入都是用来作为扩大政府投资的;在另一方面,政府债券能影响资金市场的利率,而当利率升高时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成本提高了。相反,当利率降低的时候,投资就会增加。国债同时对消费产生影响。政府举借国债增加了政府现实可用的资源,如果这些扩大的收入来源被用于各种消费开支,那么国债的直接效应就是增加政府消费。但从个人角度来看,国债使得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家庭或个人的消费减少。 

  (四)国债对总供给的影响 

  不管外债还是内债,如果能够有效运用,投入生产过程,就能促进生产发展扩大未来的社会支出,从而扩大社会供给量。在举借外债的时候也可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给。政府通过外债的发行,拥有了以外汇形式的货币购买力。政府可以进口紧缺的商品物资,从而增加社会供给量。国债还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它是通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表现的。如果国债运行扩大了某经济主体的投资或者消费,又没有减少其他主体的投资和消费,那么社会总需求就会增加。

国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6. 国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国债在一定程度上会把居民的资金从储蓄向投资转移,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萧条时,发行国债对税收起到平滑的作用,即在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赤字国债增加,有利于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债券,其安全性极高,到期还本付息,发行国债会对经济产生以下的影响:1、发行国债在一定程度上会把居民的资金从储蓄向投资转移,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2、在经济萧条时,发行国债对税收起到平滑的作用,即在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赤字国债增加,有利于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3、同时,发行的国债所融资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刺激消费,则会拉动内需,从而促使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发行国债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政府发行国债,当中央银行承购国债,会使货币供给量大大地增加,则可能会导致社会上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从而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健发展。适度的国债发行可以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当现实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发行国家公债可以把流通中的一部分货币转化成沉淀的资金。这时,只要政府不把这部分国债收入作为支出安排出去,即可达到紧缩的目的。在相反的情况下,国家公债可以吸附沉淀的货币,并转化为支出,从而可以扩大现实流通中的货币量。在此问题上,需要政府与银行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相应增加国债发行量,从而减少银行体系外的社会游资,并相应导致银行储蓄存款总量的转移,最终收到紧缩通货的效果。当国债还本付息时,则导致相反的经济效果。

7. 国债的概念是?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流动性强,利率也较其他债券低。 
  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实物式国债、记帐式国债三种。

国债的概念是?

8. 中国的国债情况

2009年10月国债发行计划公告情况 

  尽管没有说明今年的国债发行规模,但市场普遍预测,今年国债发行规模将达2008年的2倍左右,即在1.4万亿和1.6万亿元之间。其间的“弹性空间”,则可能是2000亿的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 

规模:1.4万亿至1.6万亿 

  根据计划,今年关键期限记账式国债共25只,其中1年期和3年期国债各4期;5年期国债5期;7年期和10年期国债各6期。从期限来看,中长期国债比重明显高于短期国债;而发行时间集中在二三季度,其中5月~7月是一个高潮,每月均有3只发行。 

  对于今年的发行规模,中投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何欣预计,今年的财政赤字因支出扩大和收入降低双重压力的影响,可能会达到8000亿~9000亿的规模。“若结合2009年到期国债,预计今年的新债发行可能会达到1.5万亿的水平。”2008年,实际发行国债8558亿元。 

  道琼斯通讯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为帮助此前公布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筹措资金,中国政府今年计划发行规模为1.6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债。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日发布研究报告表示,经济增长放缓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所采取的增加公共投入和各种减税措施,将会对财政收入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2009年全年将出现较大规模财政赤字,需要通过加大国债发行量来平衡资金收支缺口。报告称,若按财政赤字占GDP的2%~3%比重考虑,预计全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在1.4万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