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出自道德经第几章

2024-05-18 14:08

1. 大道至简出自道德经第几章

“大道至简”并非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而是后来的道学学者对《道德经》思想内涵的一种概括。原句为“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真正的智慧就是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大道至简: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诸子百家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知易行难: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明白认知事物的规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够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知:懂得,认识,明白。《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大道至简出自道德经第几章

2. 道德经第几章有大道至简?

是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
1、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2、第二十四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3、第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4、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3. 《道德经》05章 大道至简,恰到好处!

​What: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没有偏爱,将万物像刍狗一样看待;圣人没有偏私,对百姓像刍狗一样平等看待。
  
 
  
  
  Why: 
  
 这一章的观点,很犀利,光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有歧义:
  
 
  
  
 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刍”:
  
 “刍”,是草。牛吃草然后“反刍”指的也是这个。
  
 “刍狗”就是草扎的狗,古时候多用来祭祀。
                                          
 再认识一下“不仁”,不仁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残暴,不仁义。《孟子》里面:“不仁暴其民,残忍。”
  
 一个是麻木,不关心。严复用《天演论》对王弼这个解释,物竞天择,别以为老天会关照你,它其实不关心,应天道酬勤。
  
 
  
  
 这让我想起阿米尔·汗的电影《我的个神啊 PK》豆瓣评分8.4:
  
 
  
                                          
 电影讲述:PK是个外星人,醉驾UFO落到了地球的印度,结果UFO钥匙被抢走了。(众所周知,印度是个受宗教影响很深的国家,而且还有众多教派。)阿米尔汗扮演的PK这个外星人,他尝试用信徒的方式去寻找钥匙:上供(如同古代的‘刍狗’)祈祷,结果一无所获。后来通过女主贾古的帮助,不断拆穿神代言人谎言的努力下,最后找到了钥匙。
  
 
  
  
 我为什么会想到这里呢,不是要谈宗教,而是透过外星人这种地球以外的客观视角来看,外星人PK代表了典型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思维,客观视角最基础的关系就是—— 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
  
 
  
  
 PK通过付出祈祷,回报很少;所以问题在于不是你不付出,而是你付出的方向错了,那就得不到好的回报。
  
 
  
  
 回到原文,了解了“刍狗”“不仁”“圣人”在当时的语境,再来回顾“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用刍狗来祭祀老天,祭祀以后就丢那了,老天漠不关心,万事万物,人和刍狗在老天眼里都是平等的;所以圣人应遵从天道,对万事万物也应该平等,让人民自己去努力、奋斗,不要偏私。
  
 
  
  
 所以道家的“ 不仁 ”乃“ 大仁 ”也。
  
 
  
  
  How: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释这8个字之前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老子说的“圣人”是什么?
  
 
  
  
 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是不一样的。
  
 这个就得从老子、孔子两个人当时的职位和对话的人去理解:
  
 孔子对话的,大多是弟子;
  
 老子对话的,都是王公大臣。
  
 二位先贤都虚构了一个“圣人”的角色,但是含义是不同的:
  
 儒家讲的圣人就是你只要有修养品德,哪怕什么事都不做,你也是圣人。
  
 道家不然,如果当官的都不做事,不成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了么?”
  
 
  
  
 这里老子用了个比喻“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什么是“橐龠”呢,就是风箱,不太明白的我呢就百度了一下,种类有很多,下面我就放了一种(如图蓝色框)
  
 
  
                                          
 我再深入了解了一下风箱的工作机制,不管什么种类的风箱,原理大致是一样的,如图(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风箱运用的是活塞原理,那么活塞原理你在推动活塞的时候,风箱必须固定住,如果风箱没有固定跟着活塞移动,那么很明显就无法发生效用。
  
 
  
  
 所以老子用最贴近生活的比喻,告诉“圣人”(执政之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多言”:就是频繁发布政令。
  
 “数”:就是次数。
  
 总是朝令夕改,次数多了,老百姓就懵X了。
  
  “守中”:大道至简,恰到好处! 
  
 
  
  
 (非正解,且趣品)

《道德经》05章 大道至简,恰到好处!

4. 《道德经》杂谈:大道至简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道德经》第七十章
  
 老子的治国理论,就两个字,无为。要达到无为,统治者要修身,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可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天下的君侯无人理解,无人实行,逼得老子一声长叹,骑青牛出函谷关而去……
  
 人心有贪、烦、畏。有贪,多求多欲;有烦,情绪不定;有畏,爱恨生矣。修身者,定心也。定心,是要与自我战斗,自我,是比任何敌人更不易战胜的敌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啊。尤其对于君侯们来说,锦衣玉食,美女成群,楼台亭榭,美不胜收,这样奢靡的生活,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老天给的。你要他收敛欲望,放弃奢华,戒色戒贪,去守淡泊,你还不如叫他去死算了。
  
 有一次在中部某城市去歌厅消遣。一位同事被主持人请上台,主持人问:“抽烟吗?”答曰:“不抽。”问:“喝酒吗?”答曰:“不喝。”问:“抽烟吗?”答曰:“不抽。”问:“赌钱吗?”答曰:“不赌。”最后问:“嫖吗?”答曰:“不嫖。”主持人怒骂:“你活着干嘛,死了算了。”台下欢声雷动,掌声一片。
  
 以为这个对话是主持人的创作,不曾想其来有本。曾经读过一篇林彪老部下回忆林彪的文章,篇名叫《老部下回忆林彪 ,他生活的就像个苦行僧》,文中谈到,林彪不苟言笑,但偶尔也幽默一回。在一次战斗结束后,林彪到抚顺参加东北局会议,在饭馆吃过饭,不知兴从何来,林彪讲了一个笑话。
  
 苏联人:“喝酒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抽烟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嫖女人吗?”中国人:“不。”  苏联人:“那活个什么意思呢?”
  
  这个笑话的内容与歌厅主持人和顾客的对话内容如出一辙,只是效果大不一样。歌厅里掌声一片,笑声连连;可林大帅说过后,只有自己笑,其他人大气不敢出,面面相觑。
  
 纵欲与享乐是跨省界、跨国界、跨种族的。
  
 孔子也曾感叹:“莫我知也乎?”没有人了解我呀!孔子一辈子都在宣讲仁和礼。虽然从最终的来源以及具体的内涵来看,孔子与老子的学说有明显的差别,一个要有为,一个要无为。但有为也好,无为也罢,都需要修德。
  
 关于德的内涵,两大学派有很大的差别,但至少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主张寡欲。孟子说得更清楚了,“养心莫甚于寡欲” 。但是,孔子、老子、孟子在统治者面前都吃瘪,为什么?天下那么多好东西你叫我不享受?真是迂腐。搞到后来,荀子搬出礼法来,强调这是先王之法,要求君侯们以礼法自律。他的弟子李斯、韩非子反其道而用之,终于搞出大受始皇帝欢迎的集大成之法家学说。这个学说,公开的说人性是恶的,所以要严刑峻法;公开的说君王的权力是不容他人窥视的,君主采用法、势、术驾驭臣下、奴役百姓也是天经地义的。两千年来,最受人君欢迎的其实是这个学说,儒家不幸做了挂羊头、卖狗肉的那个羊头,而道家成了包裹狗肉的废旧报纸。
  
 唉,难怪老子要骑牛走了,孔子也没辙,周游列国十四年之后也不得不歇了,还是安下心来,教书“骗”人吧。孟子的道路与孔子一样,四处游说也没有什么成效,还被司马迁嘲笑“迂阔而远于事情”。庄子比较绝,一辈子学乌龟在烂泥里打滚,好不逍遥。真是中国人的大不幸!
  
 虽然老子失意出关,但他对自己的理论是非常自信的,“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我的理论有宗旨,有纲领,你们这些尸位素餐、不学无术的笨蛋,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大道。“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老子仍然不忘奉劝统治者,能够理解、实行我的理论的人太少了,但一旦按我的办法去搞,一定会受天下人敬重。
  
 老子一方面有理论上的自信,一方面也有清醒的认识,“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虽然我不受待见,但我怀藏的是宝玉,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老子的自信是有理由的,他的预言是正确的。《道德经》是本救世奇书,据说,它被翻译成外文的数量,仅次于《圣经》。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千年万年算什么,只要未来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学说,哪怕百万年千万年之后,与我早上发布,晚上就遇到了知音,有何区别呢?
  
 在大圣大哲的眼里,时间空间根本不当回事。说到时间,几千年的大椿树和几秒钟就消亡的菌类,生命是一样的;说到空间,地球不过是仓库中的一粒米而已。时间、空间为什么在大圣大哲眼里不值得太多考虑,因为在他们看来,道才是长存的,人的肉体可以朽败,万物可以损毁,但道永远不朽。对于人类而言,悟道行道的智能才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此智能就从两个字开始:“寡欲”。
  
 大道至简。

5. 每周一篇《道德经》||第四章:大道至简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在本章中老子很抽象的描述了什么是“道”。道是虚无的,但是我们又能够在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中看到它的身影。
  
 其实到道很简单,就是因为它太过简答反倒是让人们难以理解它的本象了。春秋交替是道,花开花落亦是道......
  
 从春秋交替我们要了解到做事要因时而动,什么时间做这个时间恰当的事,就能够达到无咎的状态。读书时期就好好学习,工作时就拼命赚钱,退休了就好好安度余生,我想这样人的一生大概就不会有什么波折。
  
 从花开花落中我们要了解到盛极而衰的道理。这就告诫我们当一个人处于顺风顺水的状态时应该更加的小心谨慎,不然不慎翻车就可能万劫不复。
  
 ......
  
 大道
  
 都是至简的,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事物中去感悟。
  
 文|徐糯米同学
  
 在读博士|摄影爱好者|书法初学者
  
 wobo:徐糯米同学

每周一篇《道德经》||第四章:大道至简

6. 《道德经》第一章:道的道路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翻译:道可以引路,却并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道路。名字是可以喊叫的,却也并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叫法。无,就是天地开始的叫法,有,就是万物根源的叫法。因此,对于这种长久不变的无,就需要从细微的地方进行洞察;对于长久不变的有,就需要从形态进行洞察。无和有有相同的出处却有不同特性的名称,把这种无差别性存在体就叫做玄。这种无差别的存在体还有更深层次的存在体,它是所有细微的大门,
  
        解释:这一章主要讲了四点
  
        第一点,道的道路,道可道就是指的道是可以指引人们行走的一条道路的,而这条道路却并非我们生活中通常认为的道路,就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 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奉有余”。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来道的道路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子。而是道自身所蕴藏的特性。
  
        名可名,非常名也是如此,我们认知事物,总得要根据事物所展示出来的特性有一个张三李四王麻子的固定叫法,这样才能知道所说的背后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也就不至于在宏大的存在与万物当中凌乱。但牵扯道的叫法却并非如此,就比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对有物混成可以取一个字为道,勉强取名为大,大又可以叫做逝,逝叫做远,远叫做反。所以对于有物混成这个东西可以有多种叫法。这就并非我们通常意义当中的取名特征了,再比如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种叫法也并非是通常意义的叫法。显然有一种违背通常意义叫法的特征。
  
        因此,对于道不能因为名而看道,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不论叫多少种名称,都不能因为名称而忘了名称背后所指的实际存在物,根据实际存在物的特性去看待它展示给我们的各种信息。这在佛家来说,也就是脱离文字相。不能因为以文系文,而应该以文系物。比如,不能只看到一个道字,或者一个大字而联系一大片关于解说道的文字。而应该看到有物混成这个对于实际存在的描述,以及这个实际存在所展示出来的先天地生的特征,还有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的作用。只有看到实际的存在物才能真正的让受益于实处,而不是在虚空的想象和幻想当中迷失自心。
  
        第二点,无和有。如果联系上下文来看,开始说到了关于道的道路问题,那么这里就说到了对于人而言这道路上所面临的两条轨道,第一条就是无,第二条就是有。
  
        天地最开始的样子就叫做无,这种无,很明显就是一种无形的存在。而且它如同道一般作为一个存在特征来进行指代和命名。而这种无形的存在是一种实指因为它是天地最开始的样子,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是因为无形所以会让人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罢了。
  
        有就叫做万物的母亲或者根源,因为它孕育万物,而这有也指的是一种有形存在,作为造就万物的本源。很有一种造物主的感觉,比如我们知道的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的神话传说,以及圣经当中的上帝创造万物之说。总之这个有所带来的都是一切有形之物的指代。而无和有也就形成了天地万物这样一个无形和有形存在的开端。
  
        第三点,这一点紧接着就说到了无和有的认知方式。对于常常以无形的方式存在的事物就需要洞察它细微的地方。对于无形的东西它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作用,而这种作用必然也会如同蝴蝶扇翅膀会演变成为一场风暴一样,意思就是指它会在实质的地方产生作用,而这种作用因为它是无形的存在所作用的,并且会带来实质的变化,因此必然会有事物受其影响而带来最终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并非是一蹴即成,因此需要宏观洞察发现事物细微地方的变化才能进行及时调整,而道就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如果你无法发现那些细微的地方的变化,就会导致灾难的发生,比如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些都是不能因为大事而忽略了能够动摇根基的小事。这就是无的作用以及对于无形这种存在的一种认知方式。这也告诉了我们,需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行。
  
        如果作为自身来看的话,和佛家也是类似的,比如说的内观,修行,以及孔子说的吾日三省。就是要让自己不断的发现自己细微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得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内心,而不至于犯下大错,遭受危险。
  
        对于常常以有形的方式存在的事物,就需要洞察它的边界,实际上就是说的形态。因为有形了,可以看得见了,所以就可以通过行为举止的变化去认知和判断事物了,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好都是比较好操作的。
  
        如果用佛家来看,这无和有的认知方式,那就如同心与身,对待心就需要对待无对人内心的影响,比如妄想,幻想,对人内心的影响。从而也会导致行为举止的变化。因此这也就告诉我们,事物可以从无以及有两方面去着手认知和对待,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能够看到实质的地方才行,实质的问题解决了,表象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第四点,玄与众眇之门,玄就是对于无和有这两种不同特性却又来自同一出处而说的。意思就是说,有一个地方竟然能够容纳两种不同特性的东西的存在,很像太极阴阳图的样子,阴阳就像这无和有一样,无和有融于太极当中,反过来看,就是那个同(太极)出而有不同特性的名称无有(阴阳),而这太极其实我们知道还是有一个指向性特性的,然而细思和内观就会发现它的更深处还有一个地方叫做无极。这无极更像是那有物混成的样子。因为所有事物都混为一体的存在,所以我们单单以有物混成去看待这个物,那么它就是无极的特性,而太极,以及阴阳只是衍生出来的具有特定视角的视角性存在。简单说,无论事物如何衍生和演化,它对于有物混成而言都是出于一种无极的状态,就如同道的道法自然一样。因为视角和自身局限问题才会产生一系列的指向性的“规律”感。这 也恰恰体现出了无中生有的特性。
  
        这种状况如果用佛家来解释,那就更容易,比如说万法唯心造。法,其实就是事物内在的所谓的关系脉络,既所谓的规律。然而这些却都是心所呈现的,能够如此呈现就是因为我们看待无和有,看待太极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关系体而导致的。其实这些都是虚幻的,因为真正的存在就是那有物混成的状态。
  
        而恰恰也是佛家所说的借假修真,既然一切如梦如幻亦如电,那么也可以通过这些展现在我们面前,以我们所能认知和感知的事物去通晓那本真的存在,就如同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一样,我们只是在反向认知而已。而恰恰最终融于真实当中就是要抛弃这些认知,回归本来面貌。这就如同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还有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对于这个常无欲以观其眇,以及众眇之门。这两个都有同一个眇字,但是从它的前缀来看却指的不同,第一个眇指的是天地常常处于无形的一种状态存在,就需要以眇来洞察它的存在,这天地很有一种指地球上面的天和地的感觉,比如说以宏观来看待天地就会形成一种抽象的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其实就是微妙的表达而已。第二个眇说的是众眇,这众眇指的就是存在当中所有无形存在,这就像源头统摄的感觉,所以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而这万物,也很显然就是指的地球上面的万物。并非地球外面的万物。
  
        从这一章就可以看到一个顺序,道—》玄—》无—》有。对于无和有的关系,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这一章还展示出了一个核心,那就是对于眇的重视,而眇所牵扯的就是关于无的存在,最后还说了个众眇之门,更加体现了对于道认知偏向于无这一层面的切入。而从道德经全文其实也就可以明显的体现出来这一点,比如无为,无事,为无为,事无事,比如天得一以清等等,比如太上,民不知有之,比如玄德等等,总之这是道德经一个核心导向。

7. 《道德经》第十章的原文是?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道德经》第十章的原文是?

8. 《道德经》第十章的原文是?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