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讲讲发行国债的规模过大,为什么会导致纳税人负担增加

2024-05-17 18:00

1. 给讲讲发行国债的规模过大,为什么会导致纳税人负担增加

国债是政府借的钱,是要还本付息的,国债规模过大,政府还钱的压力也大,就只能靠多征税等方式增加收入,导致纳税人负担增加。
楼上这是对的,也是楼主问题的正解。楼主可以参考希腊债务危机。
但“国债借来的钱是政府用来支出的,就是要投放到市场上去,规模过大,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度增加,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也就是通货膨胀,这样普通纳税人的财产就缩水了,购买力也降低了,负担当然就重了。”
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只有在国债的购买方为中央银行的情况下(实质就是印钞),才会出现上述情况。要是国债是内债,且由自然人或是法人购买,就不会出现这样情况。

给讲讲发行国债的规模过大,为什么会导致纳税人负担增加

2. 110.为什么发行国债和提高税收对生产总值有相似的影响?

政府发行债券,实际上就是使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变少,随之企业和个人可以使用的货币也会相应减少,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消费能力会下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总量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由投资总量、消费总量等决定)的下降。打个比方,如果市场上,企业有50元,个人有30元,政府有20元,所有的钱一共有100元。当政府发行债券时,如企业拿出10元,个人拿出5元,来购买这些政府的债券,市场上货币的总和是不变的100元;当企业和个人都买了政府债券之后,就相当于把15元都暂时交给了政府,那么企业和个人手上可以用的钱就减少了。也就是说,企业只剩下40元,它们能用于投资的钱变少了;而个人则只剩下25元,他们能消费的钱也变少了。这样,人们的需求下降,社会供给也会随之下降,如此情况下,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总值下降。
  
  
 同样,政府提高税收,企业和个人需要缴纳的税金便会增加,在原来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手中拥有的货币就会减少,则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的消费能力下降,使得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总量下降,从而会导致GDP的下降。

3. 109.为什么发行国债和提高税收对生产总值有相似的影响?

政府发行债券,实际上就是使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变少,随之企业和个人可以使用的货币也会相应减少,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消费能力会下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总量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由投资总量、消费总量等决定)的下降。
  
 打个比方,如果市场上,企业有50元,个人有30元,政府有20元,所有的钱一共有100元。当政府发行债券时,如企业拿出10元,个人拿出5元,来购买这些政府的债券,市场上货币的总和是不变的100元;当企业和个人都买了政府债券之后,就相当于把15元都暂时交给了政府,那么企业和个人手上可以用的钱就减少了。
  
 也就是说,企业只剩下40元,它们能用于投资的钱变少了;而个人则只剩下25元,他们能消费的钱也变少了。这样,人们的需求下降,社会供给也会随之下降,如此情况下,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总值下降。
  
  
 同样,政府提高税收,企业和个人需要缴纳的税金便会增加,在原来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手中拥有的货币就会减少,则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的消费能力下降,使得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总量下降,从而会导致GDP的下降。

109.为什么发行国债和提高税收对生产总值有相似的影响?

4. 调查有关"国债"在的发行情况,"国债"是否缴税?

国债发行情况可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进行查询,国债是不交税的,属于免税收入。
1992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国务院令第95 号)第十二条规定,国库券的利息收入享受免税待遇。
国债购买方式如下:
(1)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对象主要是各种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无记名式实物券国债的购买是最简单的。投资者可在发行期内到销售无记名式国债的各大银行和证券机构的各个网点,持款填单购买。
(2)凭证式国债的购买:凭证式国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其发售和兑付是通过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邮政储蓄部门的网点以及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办理。其网点遍布全国城乡,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购买、兑取需要。
(3)记账式国债的购买:购买记账式国债可以到证券公司和试点商业银行柜台买卖。试点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在全国已经开通国债柜台交易系统的分支机构。

扩展资料:
中国最早是从清朝末期开始发行国内公债并大量举借丧权辱国的外债。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也曾多次发行公债,如1932年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曾分2期发行总额为180万元的“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债发行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1950年,当时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发行了总价值约为302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第二阶段是1954-1958年,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5次发行了总额为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第三阶段是1979年以后,为了克服财政困难和筹集重点建设资金,中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截止到1995年,共发行了8种内债,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定向债券、保值债券、转换债券等,累计余额达3300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购买国债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