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互换的实例

2024-05-17 23:43

1. 货币互换的实例

1981 年,由于美元对瑞士法郎(SF)、联邦德国马克(DM)急剧升值,货币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汇兑差额,所罗门兄弟公司利用外汇市场中的汇差以及世界银行与 IBM公司的不同需求,通过协商达成互换协议。这是一项在固定利率条件下进行的货币互换,而且在交易开始时没有本金的交换。第一份互换合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那以后,互换市场有了飞速发展。这次著名的互换交易发生在世界银行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间,它由所罗门兄弟公司于1981年8月安排成交。世界银行将它的 2.9亿美元金额的固定利率债务与IBM公司已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的债务互换。互换双方的主要目的是,世界银行希望筹集固定利率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低利率资金,但世界银行无法通过直接发行债券来筹集,而世界银行具有AAA级的信誉,能够从市场上筹措到最优惠的美元借款利率,世界银行希望通过筹集美元资金换取IBM公司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债务;IBM公司需要筹集一笔美元资金,由于数额较大,集中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不妥,于是采用多种货币筹资的方法,他们运用本身的优势筹集了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然后通过互换,与世界银行换到优惠利率的美元。

货币互换的实例

2. 货币互换的功能


3. 货币互换协议对金融的影响

韩国的韩元有很大的贬值压力,货币互换使韩国有一定的他国货币在必要时刻卖出购买韩元使其价格上涨,避免贬值。互换也可以加大国际对冲基金炒作的风险。

货币互换协议对金融的影响

4. 近段时间中国部断与多个国家进行人民币和外币互换?其目的是何?对中国的基础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笨!你不知道“永远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含义吗?.......影响?那就要看我们怎么稳定货币了......那是要“仔细计算”的.......你进赌场...没有百分之百的“命中率”...去压“单个大注”?“玩命”?....现在的国际金融危机,搞的我们...怀疑“美圆”了...再也不会叫“美金”了...“乱世买黄金”不懂吗?》可惜,黄金》》》也是有波动的,我们能怎么办???只好“详细计算”外币了。》》》》》》》》》》》》努力把风险...降到最小。

5. 在外贸中,中国汇率变化会对进出口造成什么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层面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1.汇率风险与进出口贸易 

进出口贸易受汇率变动影响很大。在我国实行盯住汇率体制下,以美圆结算的大部分进出口贸易基本不受影响,进出口企业对于汇率风险基本不敏感。而在我国汇率基本实现市场化后,汇率更多的表现市场因素。 

在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的一般分析中,意味着货币贬值将改善贸易收支,反之货币升值会使贸易陷入恶化的境地。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些经济体在汇率波动过程中,当货币贬值时却没有达到改善贸易收支的目的,反而使贸易收支转向了相反的预期。在追寻这种冲突原因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汇率传递理论(imperfect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对于汇率传递程度,许多经济学家对汇率传递系数进行了实证估计,发现汇率传递是不完全的,即汇率变动后进出口价格不同比例的发生变动,汇率传递系数不等于1.因此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具体在出口环节,我国出口产品主题还在于纺织品,初级加工品和部分电器设备,在大型机电项目,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志性台阶。外国对于我国的产品需求弹性很小,在价格优势下,人民币目前2%的小幅度升值不会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升值预期存在的情况下,更有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未来50年乐观的预测,这种升值力度会继续增加,幅度将会是缓慢的,在这种升值预期的长期存在下,出口环节资金周转会加快,企业会创造更多的利润。 

另外在进口方面,我国长期表现为内需严重不足,利率变动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不大,消费品市场长期处于轻度通货紧缩的态势,生产资料市场在未来10年内仍将是供应大于需求的态势,进口环节不会有很大的增长,外贸环节税收会随着进出口企业的贸易增长而增加。 

汇率变动并不完全由于市场本身的变化,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比如国际热钱和游资的干扰。我国目前处于金融改革的关键阶段,关系到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成败。由于我国金融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历史包袱,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人民币市场化改革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这对我国的税收安全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2.外汇汇兑损益风险对经济体的影响 

外汇汇兑损益也是影响进出口企业和有外汇交易的企业的风险。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企业保有的自主性外汇很少,进出口企业要完成进出口交易,需要经过结汇和售汇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都存在着本币和外币的相互兑换,在汇率市场化变动的情况下,兑换中会发生汇兑损益,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同时对我国的税收造成风险。在我国近期推出远期交易后,企业可以通过掉期交易等远期交易规避这部分风险。 

(二)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层面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改革在资本项下逐步实现完全可兑换,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而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而得出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一国不可能同时达到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的目标,只能同时达到其中的两个。在我国的未来的汇率制度选择中,偏向于弹性更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必然要求我国的资本项目下资本不是完全自由流动的,而事实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防止国际资本的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1.资本自由流动与我国金融风险 

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是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和金融脆弱性的增大。资本自由流动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的效果,比如国际投机资本的恶意炒作和游资的蓄意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后,涌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一直呈现增长势头。“中国在利用国际资本方面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期限,资本流入绝大部分采用国外自接投资的形式,外债增长适度,而证券投资相对少。” 国外直接投资中有相当部分投入我国房地产行业,导致金融风险积聚。再加上我国长久以来积聚的金融风险,如果被蓄意利用,将危害到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和改革的成败,也将危害到我国税收的安全。 

2.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资本自由流动将大大提高我国的金融效率,在我国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有限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的。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适合国际资本进入投资的环境将越来越好,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投资价值在未来会好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增长形象将会吸引国际资本的进入,带动我国国内市场的繁荣,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从而带动我国税收的增长。

在外贸中,中国汇率变化会对进出口造成什么影响?

6. 货币互换协议 如何理解


7. 求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论文

【 标 题】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英文标题】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of Imports in China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全国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1CJY023)资助
【摘 要 题】对外贸易业务
【英文摘要】Imports 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of China,and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hina's import.As multicollinearity or similar multi-collinearity exist among these factors,the empirical result based on traditional methods are not satisfactory.This paper adopts a new analysis method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data——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regression to analyze the impact factors to import in China,and the degree of impact.The conclusions are beneficial to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in China.
【关 键 词】进口贸易/因素/偏最小二乘回归
  import trade/factors/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2)05-0037-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从1978年—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4倍,年均增长高达9.5%。与此同时,进口增长也保持了强劲的势头,进口额从1978年的108.9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1.0亿美元,增长19.7倍,同期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上升到了前10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进口贸易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范围将逐渐缩小以至取消,进口关税率将逐渐地降低,最终与国际接轨,我国在进口体制方面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进口贸易在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更加重要。因此,影响中国进口贸易因素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它的研究能为我国进口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定量依据。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国内已有学者作了一些工作,姚丽芳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外贸进出口影响的因素;魏巍贤运用协整分析技术与Hendry提出的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分析了我国进口需求的决定因素,等等。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如果是采用截面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要求所选取的样本点(即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具有相同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而这在现实经济中是无法满足的;同时我们知道,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而不同的因素变量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多重共线性或近似多重共线性关系,对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的变量运用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使得模型极其不稳定,且模型往往出现与现实相反的结论,而不能解释所要说明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所选取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但是主成分方法在分析过程只考虑了自变量所包含的信息,而没有涉及因变量的信息;而利用Hendry提出的一般到特殊的方法,是把在模型中统计不显著的变量逐一删除掉,用表现统计显著的变量建立模型,这种方法操作方便,但是在建模的过程中删除统计不显著的变量时,同时也把对因变量一些有用的信息删除了,从而不能全面反映因变量的影响信息。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有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之称的偏最小二乘(PLS,Partial Least-Squares)回归方法,通过建模分析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 PLS回归建模的原理与方法
  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是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由H.wold和C.Albano等人提出以后,PLS回归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化学和化工领域。PLS回归方法是一种消除自变量多重共线性的有效方法,从某种意义说,PLS回归方法是改进了的主成分(PCR)方法,但是又不同于PCR方法,PLS在成分提取的过程中不仅考虑自变量(解释变量)的信息,同时考虑了因变量(被解释变量)的信息,在复杂的多变量系统中,PLS方法没有对逐个变量判断其留取与舍弃,而利用信息分解的思路,将自变量系统中的信息重新组合,有效地提取对系统解释性最强的综合变量,排除重叠信息或无解释意义的信息干扰,从而克服变量多重共线性在系统建模中的不良作用,得到一个更为可靠的分析结果。
  PLS回归方法有单因变量的PLS回归与多因变量的PLS回归,由于研究的问题只涉及到单因变量,因此只就单因变量的PLS回归作阐述。
    (一)单因变量PLS回归方法建模思路
  设因变量Y和p个自变量构成的自变量集合X=[x[,1],…,x[,p]],为了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我们观测了n个样本点,由此构成了n维的因变量向量和自由变量构成的n×p的观测矩阵X=[x[,1],…,x[,p]][,n×p]。PLS回归方法是首先在矩阵X中提取成分(t[,1](t[,1]为x[,1]…x[,p]的线性组合),要求t[,1]应可能大的携带X中的变异信息,且与Y的相关程度最大,这样,t[,1]尽可能好地综合了X的信息,同时对Y又能最强的解释能力,在第一个成分t[,1]被提取后,PLS回归分析实施X对t[,1]的回归及Y对t[,1]的回归,如果回归方程已经达到满意的精度,则算法终止;否则,将利用X被t[,1]解释后的残余信息进行第二轮的成分提取,如此反复迭代,直到能达到一个较满意的精度为止,若最终对X共提取了k个成分t[,1],…,t[,k],PLS回归将通过实施Y对t[,1],…,t[,k]的回归,然后表达成Y关于原变量x[,1],…,x[,p]的回归方程。
    (二)PLS回归方法建模步骤
  1°将X与Y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的自变量矩阵E[,0]和因变量矩阵F[,0].
  附图
    (三)PLS成分数的确定
  在前面的分析中指出,PLS回归分析往往只需提取前面k个成分t[,1],…,t[,k]就可以得到一个稳定和可靠的模型,对于PLS成分数如何来确定,既要保证所提取的成分对系统解释能力最强,又要克服变量之间的多重共成性关系,我们采用国外广泛应用的交互检验(CV,Cross Validation)方法来确定。
  交互检验是先构造统计量预测误差平方和(PRESS,Prediction Residual Error Sum of Squares),然后求使其达到最小的成分数k[*]即为所求。关于PRESS的构造:把所有n个样本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除去某个样本点i的所有样本点集合,用这部分样本点并使用k个PLS成分拟合一个回归方程,第二部分是把被排除的样本点i代入前面拟合的回归方程,得到Y在样本点i上的拟合值表示采用所有的样本点,运用含k个PLS成分拟合的回归方程在第i个样本点的预测值。若Q[2,k]0.0975,则认为t[,k]成分的边际贡献是显著的,应增加PLS成分t[,k];否则,认为不应再增加PLS成分t[,k](王惠文,1999)。
    二 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选取
  本部分我们利用PLS回归方法建模分析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已有的研究结论,我们从理论上选取以下变量作为影响我国进口贸易(Y)的因素:总消费支出(亿元)(x[,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2]),出口额(亿元)(x[,3]),人均GDP(元/人)(x[,4]),汇率(人民币/美元)(x[,5]),关税税率(x[,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上年=100)(x[,7]),外商直接投资(FDI,亿元)(x[,8]),国内经济增长率(以GDP增长率表示)(x[,9]),外汇储备(亿元)(x[,10])等10个变量。其中,关税税率以我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表示,进口贸易变量以我国进口贸易额(亿元)表示,假设我国的进口供给具有无限弹性。
  所有变量的数据均选取1980年—2000年的年度数据(原始数据资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海关统计年鉴》各期),为了研究的方便,考虑对各时序数据取对数以后并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且所得到的数据容易得到平稳序列,我们对各变量数据作对数处理,处理后的时序变量分别记为:LY,Lx[,1],Lx[,2],Lx[,3],Lx[,4],Lx[,5],Lx[,6],Lx[,7],Lx[,8],Lx[,8],Lx[,9],Lx[,10]。
    (二)实证结果
  首先我们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可以发现,各变量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说明自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若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则可能会出现模型结论与现实相差较大的情况,导致模型的解释无效,这里我们运用PLS回归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
    1.PLS成分的确定
  这里我们运用交互检验(CV)方法的Q[2,k]值来确定PLS成分,从计算结果发现选取2个PLS成分即可满足精度要求,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PLS成分数 
成分        t[,1]      t[,2]
RdLX        0.744      0.124
RdLX(cum)      0.744      0.868
RdLY        0.976      0.012
RdLY(cum)      0.976      0.988
Q[,2]        0.974      0.355
临界值       0.0975      0.0975  
  表中符号RdLX表示成分t[,h]对LX的解释能力Rd(LX;t[,h]),其中Rd(LX;t[,h])=,h=1,2,符号RdLY表示成分t[,h]对LY的解释能力Rd(LY;t[,h]),其中Rd(LY;t[,h])=r[2](LY,t[,h]),h=1,2,而Q[2]表示交互检验值,其临界值取0.0975,由于Q[2,2]=0.355>0.0975,因此取两个PLS成分t[,1],t[,2]即可,且它能解释98.8%的因变量LY的变异信息,对自变量LX的信息利用率达到了86.8%。
    2.模型结果
  利用PLS回归方法得到影响我国进口贸易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见表2。
    表2 我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PLS回归模型 
      常数项  Lx[,1]  Lx[,2]  Lx[,3]  Lx[,4]  Lx[,5]
因变量LY  5.798   0.137   0.143   0.146   0.139   0.156
      Lx[,6]  Lx[,7]  Lx[,8]  Lx[,9]  Lx[,10]
因变量LY  -0.066   0.088   0.145   0.0097  0.086  
    3.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
  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反映了每一个自变量Lx[,j]在解释因变量LY时的作用的重要性,其计算公式为:
  附图
  其中VIP[,j]表示第j个自变量的投影重要性指标,p表示自变量的个数,wh[,j]是轴w[,h]的第j个分量,它被用于测量Lx[,j]对构造t[,h]成分的边际贡献,且对任意的h=1,2,总有,VIP[,j]值计算结果见图1。
  附图
  图1 各变量的VIP值
    4.结果分析
  从PLS回归模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除关税税率与我国进口额之间表现出一种负向关系之外(关税税率变量前的系数为-0.066),其他变量与进口额之间均表现出正向关系,而且关税税率在VIP图上对进口贸易表现出较强的解释作用,这说明这国进口贸易对关税税率比较敏感,关税税率越高越不利于进口。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用高关税政策,这主要是因为进口关税税率是我国调节进口商品数量和结构,保护国内幼稚工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关税税率将逐渐降低,这将为我国增加进口,进而为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从VIP图可以发现,除我国经济增长率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量在解释我国进口贸易的作用不显著之外,在VIP图中分析排在第9和第10位,其他的变量均表现出较强的作用,这说明尽管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5%的高速度增长以及物价指数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现象,但这对进口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出口额、汇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人均GDP、总消费支出对进口贸易表现出了显著的解释作用,在VIP图中分别排在第1到第6位,而其中又以出口额与汇率变量表现最为明显,在VIP图中排在第1和第2位,这主要是因为出口一方面通过增加国内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间接地造成进口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是造成中间产品需求的增加从而直接促进进口的增加;而汇率对我国进口需求的影响明显,随着人民币的贬值,进口需求不降反升,这符合J曲线原理,同时也反映我国进口商品缺乏弹性,很难通过人民币汇率下调来限制进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国内生产的快速发展,人均GDP也随着增加,国内生产的迅速扩张,对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的需求旺盛,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需求,同时,部分投资直接用于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这都增加了进口需求;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往往表现出互为因果的伴生现象,因为一方面进口是投资的先导,许多的投资是跟随市场的开拓而来的,另一方面是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投资之后,往往伴随着机器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总消费支出对我国进口商品贸易作用明显,说明我国的进口商品中有一部分直接用于消费;外汇储备在我国进口需求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VIP图中排在第7位,因为外汇储备是具有国际支付能力的货币资源,而我国逐年增加的外汇储备正是进口贸易的保证。
    三 结论
  通过分析指出了当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或近似多重共线性关系时,采用PLS回归方法,能有效消除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且使得模型更加符合实际。运用PLS回归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改革开放(1980年—2000年)以来进口贸易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所选取的10个变量中,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量与进口贸易之间表现出一种正向关系,但对进口贸易影响不明显,而关税税率与进口贸易之间表现出一种负向关系,且对进口贸易影响较明显,其他的变量与进口贸易之间均表现出正向关系,且对进口贸易的作用表现显著,而其中又以出口额与汇率变量表现最为明显。

求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论文

8.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该怎么写啊

一)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1、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下降 

2008年1-6月,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8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2007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长速度。但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6.62%,远远高于全国8.84%的水平。可见,2008前半年,我国对美出口数量的增长大大高于出口金额的增长,这可从次贷危机发生后,尤其是美元大幅贬值,使得美国国民财富收缩,增加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减少了对高档次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需求,使得中国对美在价值较低的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出口增长较快,而价值较高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出口增长动力不足。 

2、全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开始减速,2008年1-6月延续了这种趋势。从出口金额看,2008年1-6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1.87%,虽然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仍与2007年全年20.39%的增长速度持平。随着这种趋势的进一步发展,预计中国2008年的出口增长速度将回落到15%-20%的水平。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中国比上年同期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很多,次贷危机产生的综合效应,导致外部市场需求不足,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3、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增长仍然强劲 

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市场,相反,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增长仍然十分强劲。2008年1-6月,中国对拉美、非洲出口金额增长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额增长速度。但对大洋洲的出口增长也保持了30%的较高速度,而对亚洲的出口增长21.12%,与全国出口总体增长速度持平。 

从出口数量的增长看,除北美地区以外,中国对其他各大区域的出口数量增长都低于出口金额的增长,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在增加,这种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内贸易政策调整的预期,即加快外贸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与效益,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对美国的出口数量增长却超过了出口金额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民财富下降,使得对中国低价值产品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相对增多所致。 

(二)次贷危机影响中国出口的未来趋势判断 

虽然影响中国出口的因素很多,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政策和环境变化的因素,但在对其他地区出口增速回落并不明显,甚至仍然强劲的情况下,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表明次贷危机的确对中国出口构成了较大影响。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与国内政策调整和环境变化产生“叠加效应”后,中国出口未来增长前景令人担忧。另外,随着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与扩散,中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目前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较为明显,而对欧盟和大洋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出口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却出现了强劲增长态势。但未来如果次贷危机进一步升级扩散,导致其他地区经济和金融动荡,将会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长构成严峻挑战。 

四、应对次贷危机的策略建议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还在不断发展,必须密切关注最新进展,充分认识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贸易影响的严重性,结合国内经济贸易发展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之一:利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防止次贷危机向中国过度传导 

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而不断调低利率,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已经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发展。为此,必须加强世界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世界经济大国要担负起稳定世界经济的责任,构建世界或区域性的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合作机制。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美国应对次贷危机的政策应充分考虑世界经济的承受能力,加强与欧盟、日本经济政策协作,防止危机进一步扩大或恶化。对中国来说,可考虑充分利用中美高层对话机制,将次贷危机作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重要议题,就利率、汇率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敦促美国肩负起稳定世界经济和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责任。 

(二)建议之二: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自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到2008年7月25日,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达18%。这很大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企业的出口带来了压力,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无法消化汇率的升值幅度,加之原材料价格及人力成本的上涨,以及国内信贷紧缩等因素,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美国经济将继续走弱,从近期看,美元贬值还将持续。然而,从目前的情势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大大超过了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与其他国内政策叠加后,出口企业已经很难承受。为此,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避免汇率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政策工具。 

(三)建议之三:高度重视美方激进的贸易保护行为,有效化解中美贸易摩擦,防止次贷危机的贸易政策传导 

次贷危机引发的综合效应使得经济增长下滑、国内消费不振,企业投资减少、利润下降,这必然会反映到美国的贸易政策上,即美国的贸易政策会在利益集团的游说下趋紧,甚至出现比较激进的贸易保护行为,对此,中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2007年,美国对中美贸易采取了很多行动,开征中国铜版纸反补贴税,将知识产权保护争议提交WTO,以及美国国议员提交逼迫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否则就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提案等等。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加之国外出口商的竞争,美国企业的经营将更加困难,这很有可能会激起一股新的贸易保护浪潮,以转嫁国内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可以预见,美国未来的贸易壁垒会更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使用,中美贸易摩擦也会进一步增加。为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化解中美贸易可能出现的纠纷。如有必要,还可联合其他相关国家,在WTO框架下联合抵制美国可能出现的通过贸易保护向国家社会转嫁危机的做法。 

(四)建议之四:深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转换美国市场的进口需求 

中国出口高度依赖美、欧的风险早已存在,当前的次贷危机使这一风险变为了现实,这使我国加大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力度显得尤为紧迫。从目前来看,中国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速加快,这是我国过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果,也增强了进一步开拓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信心。结合十七大提出的自由贸易战略,我们认为,当前加大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是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拓展出口市场渠道的重要手段。2008年前半年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下降,很大程度上被其他市场消化了,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弥补了对美国出口的下降。目前,中国正在同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贸区,这些自由贸易区涵盖了中国外贸总额的1/4。相信随着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逐步形成,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增加贸易渠道,分散出口过度集中少数发达国家的风险。 

(五)建议之五:加强内外经济和贸易政策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提高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应对外部危机的能力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经济结构以及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宏观经济调控难度也在加大。宏观经济中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制约,如何选择和搭配各种经济和贸易调控手段和政策工具,就成为了开放宏观经济条件下的一门难以把握的艺术。从化解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来看,短期内,要综合考虑外贸政策(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政策等)与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资源价格、劳工和环境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增强协调性,使国内改革与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出口产业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如货币政策在对投机性大的房地产行业继续从紧的同时,可以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有助于稳定物价、扩大就业和技术进步的农业和相关制造业实行区别性灵活政策。还可考虑将出口退税政策回归到“出口货物零税率进入国际市场”的制度设计中,将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和效益的主要任务由国内的资源价格、劳工和环境政策来承担。另外,从长期来看,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把外部的压力转换成出口产品升级的动力,以及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减少对外部市场依赖,这应是化解外部危机对我国经济贸易影响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