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的级别?

2024-05-19 02:44

1. 道教神仙的级别?

  【太上老君】 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君”的名称,最早见于《后汉书·孔融传》;“太上老君”的名称,最早见于《魏书·释老志》。《老子内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
  【玉皇】 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简称玉帝或玉皇大帝。相传其总管三界(上、中、下)和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及饿鬼)的一切祸福。见《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元始天尊】 道教最尊的天神。道教认为其处在无极上上清微的玉清圣境,为三清(玉清、上清、太清)的首席。又说其生于太元之先,故称“元始”。每至天地初开,便以秘道授诸天仙,谓之开劫度人。见《隋书·经籍志》。相传有《元始天尊度人上品妙经》一卷,今《道藏》本衍为六十一卷。
  【西王母】 神话人物。亦称金母、玉母或西姥。在《山海经》里,其为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物。在《穆天子传》里,则为一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的妇人。至《汉武内传》里,却成为年约三十、容貌艳世的女神,并将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神异经》更为其塑造了配偶东王公,一年相会一次。在后代小说、戏曲里,又称其为“瑶池金母”,每逢蟠桃熟时,大开寿宴,诸仙皆来为其她上寿。旧时民间因将西王母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王母】 即“西王母”
  【金母】 即西王母。《名义考》:“金,西方成气,有母道,故曰母。”
  【王母娘娘】 即“西王母”。
  【东王公】 亦称东木公、东华帝君。古代神话中的男神。《神异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名义考》:“木,东方生气,有父道,故曰公。”《太平广记》载,东王公和西王母共理二气,并分别掌管男仙、女仙的名籍。
  【东华帝君】 即“东王公”。
  【九天玄女】 道教神名。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传说为上古时女神,人头鸟身。圣母元君的弟子,黄帝之师。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玄女下降,以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授予黄帝,并为制夔牛鼓八十面,遂破蚩尤。见《云笈七籖·九天玄女传》及《黄帝内传》等。
  【玄女】 即“九天玄女”
  【东岳大帝】 道教所崇奉的泰山神。古代封建皇帝多祭祀泰山,传说泰山神掌管人间生死。《云笈七籖·五岳真形图序》:“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泰山神于唐玄宗时被封为“天齐王”。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尊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简称“东岳天齐大帝”或“东岳大帝”。旧时各地多有东岳庙,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祭祀日。
  【碧霞元君】 道教神名。传说为东岳大帝的女儿,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蒿庵闲话》:“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圮像仆,童泐尽,女沦于池。宋真宗东封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另据《太平御览》卷二六八引西晋张华《博物志》,也有东海泰山神女事。可知其渊源已久。
  【玉朗】 道教仙官名。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玉朗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太平御览》转引《登真隐诀》:“三清九宫,并有僚属,例左胜于右,其高总称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朗诸小号,官位甚多。”
  【斗姆】 道教所信奉的女神。传说为北斗众星之母,故名。宋元以后崇奉渐盛,尊为“先天斗姆大圣元君。”
  【三官】 亦称“三元”。道教所奉之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东汉张角曾作三官书,为人治病,见《后汉书·刘焉传》注。后道教又以三官配三元,城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旧时各地有三官庙、三官殿。《道藏》中有《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等。
  【天官】 道教信奉的三官之一。详“三官”。
  【地官】 道教信奉的三官之一。详“三官”。
  【水官】 道教信奉的三官之一。详“三官”。
  【三元】 即“三官”。
  【太一】 一作“泰一”。传说中的天神。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六神】 ①六种神祗。《楚辞·九章·惜诵》:“令武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王逸注:“六神,谓六宗之神也。”按“六宗”一词,始见于《书·舜典》,历来说法不一,有谓日、月、雷、风、山、泽者,有谓天宗日、月、星辰,地宗岱、河、海者,有谓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者。详见俞正燮《癸已类稿·虞六宗义》。
  【赵玄坛】 亦称“赵公元帅”。道教所奉的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相传姓赵,名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传说其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
  【赵公元帅】 即“赵玄坛”。
  【王灵官】 亦称“玉枢火府天将”。道教所奉祀的神。相传姓王,名善,宋徽宗时人,曾从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1403-1424)间封为“隆恩真君”。各地道观内多塑王灵官像,赤面,三目,武装执鞭,作为镇守山门之神。
  【四值功曹】 道教所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神。传说位于大神之下,相当于古代郡县功曹书吏之类,从事承启传递。道教举行宗教仪式时认为,“上达天庭”的表文焚烧后,须由“四值功曹”递送。
  【六十甲子】 道教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这些神的名字都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而成。
  【六丁六甲】 道教神名。《无上九霄雷霆玉经》:“六丁玉女,六甲将军。”道教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阴(女)神,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阳(男)神,为天帝所役使,能行风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箓召请,从事祈禳驱鬼。今《道藏》内有《灵宝六丁秘法》、《上清六甲祈祷秘法》等。
  【三十六天罡】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小说家即以之附会梁山泊中三十六员猛将。《宣和遗事·亨集》:“宋江才展开看了,认得是个天书;又写着三十六个姓名……末后有一行字写道:‘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水浒传》第七十一回,言宋江等于忠义堂建罗天大醮,得一石碣,前面书天罡星三十六员,背面书地煞星七十二员。
  【七十二地煞】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地煞星。《水浒传》因以附会于大小头领一百零八人,分三十六人为天罡星,七十二人为地煞星。详“三十六天罡”。
  【城隍】 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北齐慕容俨在郢城(今河南信阳县南)亦建有城隍神祠一所。唐代以后,各地郡县皆祭城隍。后唐清泰元年(公元934年),封城隍为王。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又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祭祀。
  【灶君】 亦称“灶君”或“灶王”。中国旧时供奉于灶头,认为灶君掌管一家祸福。《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庄子·达生》:“灶有髻。”司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旧俗,夏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用纸马饴糖等送灶神上天,谓之送灶;除夕又迎回,谓之迎灶。
  【土地】 中国古代神话中管理一个区域地面的神。即古代的“灶神”。《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鼓用牲于社。”何休注:“社者,土地之主也。”《孝经纬》:“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通俗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
  【赤松子】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汉书·张良传》:“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颜师古注:“赤松子,仙人号也,神农时为雨师。”
  【三茅真君】 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传说汉景帝时咸阳(今属陕西)人,在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等境)得道“成仙”。后太上老君授大茅君盈为司命真君,中茅君固定箓真君,小茅君衷为保生真君;世称“三茅真君”。因此句曲山亦称为“三茅山”,简称“茅山”。
  【八仙】 ①蜀之八仙。即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等八人,道教传说他们均在蜀中得道成仙。谯秀《蜀记》以为蜀之八仙。②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铁拐李(李铁拐)、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故事多见于唐、宋、元、明文人的记载。元杂剧里多有他们的形象,但姓名尚不固定。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才确定为以上八人。八仙均为神仙中的散仙,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 “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
  【铁拐李】 亦称李铁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或以为其由李八百尸解故事附会而成(李八百事见《宋史·陈从信传》)。
  【李铁拐】 即“铁拐李”。
  【汉钟离】 神话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钟离名权。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见《东游记》。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或云,权曾自称为“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误将“汉”字属下,故称“汉钟离”。
  【钟离权】 即“汉钟离”。
  【张果老】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他久隐于中条山,时常往来汾晋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武后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迭,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方技类。
  【何仙姑】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为唐广州增城女子,住云母溪。年十四五岁时,食云母粉而成仙。行动如飞,日往山中采果奉母。或说何仙姑本为宋永州道姑,士大夫多趋询休咎,名甚著。因与吕洞宾的传说起于同时,后人又附合为另一传说中吕洞宾所超度的赵仙姑(姓赵名何,零陵人),遂成为吕洞宾弟子。
  【蓝采和】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称其常穿破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元好问有“人笑蓝衫似采和”诗句。元杂剧将其写成一个伶人,称其真姓名为许坚。
  【吕洞宾】(798-?)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名喦(一作岩),号纯阳子,相传为唐京兆人,一作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会昌(841-846)中,两举进士不第,遂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于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部门其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称“吕祖”。道教全真道尊其为北五祖之一。
  【吕纯阳】 即“吕洞宾”。
  【韩湘子】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其为韩愈之族侄,性狂放,曾于初冬时,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联,愈大为惊异。事见《酉阳杂俎》。《青琐高议》又称其以法术点化韩愈,愈谪官潮阳,途中遇雪,湘冒雪而来,并语以花上之诗,两人乃宿于蓝关驿舍。辞去时,又告愈以未来之事,后皆应验。按韩愈有侄孙韩湘,十二郎(老成)之子,曾官大理丞。愈贬潮阳,至蓝关,湘曾赠以诗,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传说中湘得道成仙之事,当由此而附会。
  【曹国舅】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名友,宋代人。本为国舅,因其弟仗势作恶,恐受牵累,遂散财济贫,入山修道。后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事见《东游记》。一说其于宋哲宗绍圣四年蝉蜕于徐州玉虚观。或谓曹国舅系由宋外戚曹佾而附会。在八仙中,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铁拐李】 亦称李铁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或以为其由李八百尸解故事附会而成(李八百事见《宋史·陈从信传》)。
  【李铁拐】 即“铁拐李”。
  【汉钟离】 神话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钟离名权。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见《东游记》。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或云,权曾自称为“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误将“汉”字属下,故称“汉钟离”。
  【钟离权】 即“汉钟离”。
  【张果老】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他久隐于中条山,时常往来汾晋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武后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迭,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方技类。
  【何仙姑】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为唐广州增城女子,住云母溪。年十四五岁时,食云母粉而成仙。行动如飞,日往山中采果奉母。或说何仙姑本为宋永州道姑,士大夫多趋询休咎,名甚著。因与吕洞宾的传说起于同时,后人又附合为另一传说中吕洞宾所超度的赵仙姑(姓赵名何,零陵人),遂成为吕洞宾弟子。
  【蓝采和】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称其常穿破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元好问有“人笑蓝衫似采和”诗句。元杂剧将其写成一个伶人,称其真姓名为许坚。
  【吕洞宾】(798-?)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名喦(一作岩),号纯阳子,相传为唐京兆人,一作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会昌(841-846)中,两举进士不第,遂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于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部门其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称“吕祖”。道教全真道尊其为北五祖之一。
  【吕纯阳】 即“吕洞宾”。
  【韩湘子】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其为韩愈之族侄,性狂放,曾于初冬时,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联,愈大为惊异。事见《酉阳杂俎》。《青琐高议》又称其以法术点化韩愈,愈谪官潮阳,途中遇雪,湘冒雪而来,并语以花上之诗,两人乃宿于蓝关驿舍。辞去时,又告愈以未来之事,后皆应验。按韩愈有侄孙韩湘,十二郎(老成)之子,曾官大理丞。愈贬潮阳,至蓝关,湘曾赠以诗,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传说中湘得道成仙之事,当由此而附会。
  【曹国舅】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名友,宋代人。本为国舅,因其弟仗势作恶,恐受牵累,遂散财济贫,入山修道。后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事见《东游记》。一说其于宋哲宗绍圣四年蝉蜕于徐州玉虚观。或谓曹国舅系由宋外戚曹佾而附会。在八仙中,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道教神仙的级别?

2. 中国道教中的神仙是怎样的一个等级(排位)?

道教神仙太纷杂了,道士和教派的著作里,排的也不尽相同。比如葛洪的神仙图里,就排过序,和今天大不相同。比如最早就有一个太上老君,后来又出来原始天尊,又出来个原始天王盘古,宋明以后又出来个玉皇大帝反正就是很乱。
说一下现在大家公认的体系吧:第一级为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这哥仨已经不理政事了,作为开天辟地那批高人,相当于中顾委吧。原始天王盘古已经转化为原始天尊,当然不是老子儿子关系,也不是改名的关系,类似于转生之后成为原始天尊。
第二级为玉皇大帝,二十多个字的封号,一般俗称玉皇大帝或昊天上帝,独一无二,三届至尊,可以理解为本届国家主席。
第三级:六御,也有说四御的,六御里东王公和西王母分管男女神仙,除去他们的四御包括紫薇、勾陈、长生、后土。这都是简称,名字都很长,各司其职辅助玉帝,类似我们的其他常委。注意道教不承认西王母是玉帝配偶,更多传说她和东王公反而是一对,既是兄妹也是夫妻。玉皇对应的反而是后土娘娘,所谓皇天后土。
第四级就是各部衙门管事人员,相当于部长。这类人比较多,什么雷声普化天尊,三官大帝等等。这部分更混乱,很难说出个高低来。
第五级一般散仙,比如八仙等神仙。
下面还有一堆小神仙,主要是人间修炼上去的。
这些级别只是简单对应一下,尤其是四御以下并不准确,难有公论

3. 道教神仙等级(修仙)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 
天佑元帅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君 |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 
紫阳真人(张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 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 
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 
刘jun、荀雷吉、庞煜、毕宗远; 
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罗睺(蚀星) | 计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三十六天将 
蒋光 | 钟英 | 金游 | 殷郊 | 庞煜 | 刘吉 | 关羽 | 
马胜 | 温琼 | 王善 | 康应 | 朱彦 | 吕魁 
方角 | 耿通 | 邓伯温 | 辛汉臣 | 张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毕宗远 | 赵公明 | 吴明远 | 李青天 | 梅天顺 | 
熊光显 | 石远信 | 孔雷结 | 陈元远 | 林大华 | 周青远 | 
纪雷刚 | 崔志旭 | 江飞捷 | 贺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以上仅供参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 
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 
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 
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 
黎山老母、镇元子 
龙王:东海龙王敖广 | 南海龙王敖钦 | 西海龙王敖闰 | 北海龙王敖顺 | 井海王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 
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sheng、雷霆玄sheng、雷霆都sheng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猪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 
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地藏菩萨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其这将、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 
而生。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说,根据他我虚拟了 
狮驼国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 
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又称为神农氏 
炎帝的女儿 
女娃(后化身精卫鸟) 
瑶姬,在《狮驼国》中又名婉华仙子。 
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拙著《狮驼国》中为炎天圣母) 
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颛顼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孙)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间妻子(省略) 
女丑、羿 
鲧 妻:女喜。 
尧 又名:放勋,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 
禹,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女娲。 

五帝: 
通常指 黄帝 | 颛顼 | 帝俊 | 尧 | 舜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纵横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华真人--庄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万古丹王--魏伯阳 | 太极真人--刘安 
诙谐岁星--东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费长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净明教主--许逊 | 蓬莱(都)水监--陶弘景 | 天师--寇谦之 
情仙--裴航 | 扶摇子--陈抟 | 显化真人--张三丰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 
清净散人孙不二、长生子刘处玄、长真子谭处端、丹阳子马钰) 

其它--民间神灵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称\"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称\"九天卫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厕神紫姑 | 石敢当 | 小儿神项橐 | 朱天大帝崇帧 | 茶神陆羽 | 
花神 | 染织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师神鲁班 | 纺织神黄道婆 | 
蚕神马头娘(山海经载为西陵氏,嫘祖) | 狱神皋陶 | 梨园神唐明皇 
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驱蝗神刘猛(取猛将军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张帅 | 农神后稷 

瘟神:又称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间又有称五瘟,其中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 
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窑神太上老君 | 贼神时迁 | 穷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飞 | 周公、桃花女 | 
欢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纯本书虚构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龙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罗王(道教中为三清的一种化身) 
乾坤大仙 | 颠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无极老祖 | 无为老祖 | 
霹雳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弥天诸神 | 阴阳法王 
毒龙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双翼)| 南海深处一千里以下的---海皇(章鱼怪); 
兽帝(九蛇头加龟背)(九婴与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气所造怪物) 
霸王(长白山天池的箭恐龙) | 天子梼杌(颛顼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宫)| 
不坏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热带密林中,身坚胜铁,刀枪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狮驼王 | 驱神大圣野象王 | 
浑天大圣鹏魔王 | 通风大圣弥猴王 | 齐天大圣美猴王 


西天灵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无过去、现在、未来 注: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 
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 
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因都有如来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这个名词.西游原著里,提 
及了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本书中称之为三世佛。) 

四大金刚: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五方佛: 
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萨: 

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连神通第一 | 阿难陀多闻第一 | 优波离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叶头陀第一 | 富楼那说法第一 |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 须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罗汉: 
托塔罗汉 | 探手罗汉 | 过江罗汉 | 芭蕉罗汉 | 静座罗汉 | 
骑象罗汉 | 看门罗汉 | 降龙罗汉 | 举钵罗汉 | 布袋罗汉 | 
长眉罗汉 | 开心罗汉 | 喜庆罗汉 | 挖耳罗汉 | 笑狮罗汉 | 
伏虎罗汉 | 沉思罗汉 | 骑鹿罗汉 | 

十八伽蓝 
美音 | 梵音 | 天鼓 | 叹妙 | 叹美 | 摩妙 | 雷音 | 师子 | 妙叹 
梵响 | 人音 | 佛奴 | 颂德 | 广目 | 妙眼 | 彻听 | 彻视 | 遍视 

二十诸天: 
日天(又名日宫天子)| 大梵天 | 多闻天 | 金刚密迹 |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宫天子) | 帝释天 | 持国天 | 大自在天 | 摩利支天; 

(大)辩才天 | (大)功德天 | 增长天 | 散脂大将 | 婆竭龙王; 
韦驮天(战神塞犍陀) | 坚牢地神 | 广目天 | 菩提树神 | 阎摩罗王。 

其它: 
金顶大仙、阿傩、伽叶。 

婆罗门教诸神 

佛祖摩诃婆罗佛与婆罗三世佛(此四佛全部为虚构、以下人名为与如来有关的仙、人) 
频婆娑、阿罗蓝、郁陀、提婆达多 

主要大神:大梵天、湿婆楼陀罗、雪山女神杜尔迦、群主 
婆罗八部(婆罗门天龙八部)-(婆罗八部为虚构,以下诸神为印度创世诸神) 

水神伐楼那 | 土神陀湿多 | 风神伐由 | 日神苏里耶 | 天帝因陀罗 
道神普善 | 保护神毗湿奴 | 阿修罗:底提耶与檀那婆 | 火神婆由。

道教神仙等级(修仙)

4. 道教中仙人的等级如何划分的?

只有5个等级,其五等仙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从修炼角度上看,鬼仙为修炼之最下乘。
1、天仙,亦称“仙人”、“飞仙”、“大罗金仙”,宋时定佛陀为“大觉金仙”。指居于天府、能举行飞升的神仙。天之仙分为九等: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飞天真人、第五灵仙、第六真人、第七灵人、第八飞仙、第九仙人。
2、神仙,亦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指长生不死、修炼得道的人。

3、地仙,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得长生不死,而作陆地游闲之仙,为仙品中之中乘。
4、人仙,为形体坚固、长生住世的人。修炼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恒久有成,可以延年益寿,返老还童,肉体坚固,长寿不老。
5、鬼仙,又称“灵鬼”。指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死后出阴神,乃为鬼仙。

5. 道教神仙体系是什么样子?

1.三清为首的主神三清: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太上大道君又称灵宝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其中为首的是元始天尊,系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尊神与道和由道推动的宇宙演化紧密相关。据道书记载,整个世界由一气所生,那一气就是道,所以有时又称为道气。由原始的一气化生三元,即三个联续的、无限悠远的时代。第一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也就是元始天尊;第二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太上大道君或称灵宝天尊;第三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太上老君。三宝君各治理天上最高的境界,天宝君即元始天并非尊治理玉清境,玉清境又名清微天;灵宝君即太上大道君治理上清境,其境又称禹余天;神宝君治理太清境,其境又名大赤天。三清中以元始天尊为最终极的神。他在最元初的时代即已存在,当太上大道君出现时,他授道予灵宝君。以后又由灵宝君授道予神宝君即太上老君。这样三清之间又依次是师徒关系。
  三清作为道教的最高尊神,既是大道的化身,同时又是授道的主脑,亦即教主。道教的基本教义和根本性的经书,都认为是由三清传授下来的。道教的基本经书分为三洞:洞真、洞玄和洞神。其中天宝君即元始天尊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书,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书,为洞神教主。这三十六部经是道教教义、学说的根本。 
  作为道教信仰的主要尊神,三清受到普遍的供奉。一般在大型宫观中常有三清殿或者三清阁,塑三清神像供奉之。依常例,玉清元始天尊居中,手持混元珠;灵宝天尊居其左,手持如意;太上老君居其右,手持宝扇。 玉皇:在三清以下有一位天庭主宰,号称玉皇大帝。玉皇的全称是: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至尊玉皇大天帝。一般称他为玉皇大帝。在道教中他是仅次于三清的尊神,由于相信他掌管天庭,所有的得道神仙都要经他封赠仙职,而宇宙间治理各类职事的神灵全属他主管,所以在民众心目中,他是事实上的宇宙主宰。
  玉皇大帝居弥罗天宫,所以玉皇殿常称弥罗宝阁、弥罗玉殿。除了专门供奉玉皇的宫观之外,他也常在大型的宫观中享受香火。玉皇之像通常如同人间帝皇装束。 四御:在玉皇之下,则另有四位重要的神灵,皆列于帝、后之尊,故号称四御。
其一是勾陈天皇大帝,其二是北极紫微大帝,其三是后土皇地祗,其四是南极长生大帝,合称四御(有时去南极长生大帝,加上玉皇,合称四御,但现在多将玉皇置于四御之上)。  其他重要尊神:除了三清玉皇四御之外,还些有一些地位崇高的天尊、帝君。其中常见的有三官大帝,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其职司是上元赐福,中元赦罪,下元解厄。据说人仙功过善恶都由三官掌管,每到三官的生辰即要集中考校人的功过,所以常在该日举行仪式祈求免罪赐福。太乙天尊,掌管幽冥的仙真,据说能寻声救苦,帮助地狱中的灵魂出离幽冥,所以甚受重视,常被供奉在救苦殿中,道教有关度亡破幽的科仪中也常请他临坛。东王公,又称扶桑大帝,为男仙之首。西王母,西方金气化身,为女仙之首。据说,凡男仙上天,先要见过东王公,女仙则先要见过西王母,然后由他们奏明太上,才能正式委以仙职。王母女像,以其属金,称金母;居于瑶池,称瑶池金母。玄天上帝。本来是玄武神,后来与龟蛇相纠的玄武原型相分离,被奉为北极玄天上帝。传说他在武当山修行得道,所以武当山全山的道观都依其修仙故事建成纪念性的建筑。玄天上帝在明代崇拜最盛,永乐皇帝称他为玉清师相三教祖师,其尊号有一百个字之多。玄帝像常作披发坦胸持剑,脚踩龟蛇。 2.星君雷神和山川神灵东南西北中五斗星君:在星君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五斗,尤其是其中的北斗星君。中国古代的天象模型以北极为天极,北斗随时运转,似乎是指挥着整个天象的运行。一般将北极和邻近天宇的大星列为至尊的星也是至尊的神,如勾陈、紫微、太一都被尊为大帝、天帝。与北斗地位类似的还有南斗、东斗、西斗和中斗,合称五斗。汉代流传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说法,即认为人什么时候死,由北斗管辖,能活多久则由南斗决定,因此要想延长寿命便要向北斗和南斗祈求,形成的仪式便称为拜斗、礼斗。道教吸收了对于五方星斗的信仰,称五方星斗各有星君。北斗有七弓,主管解厄诞生。一曰天枢,阳明贪狼星君;二曰天璇,阴精巨门星君;三曰天机,真人禄存星君;四曰天权,玄明文曲星君;五曰天衡,丹元廉贞星君;六曰闓阳,北极武曲星君;七曰瑶光,天冲破军星君。南斗有六宫,主管延寿度人。一曰天府司命星君;二曰天枢司禄星君;三曰天梁延寿星君;四曰天同益算星君;五曰天枢度厄星君;六曰天机上生星君。东斗有五宫,主管计算护命。一曰苍陵延生星君,二曰陵延护命星君,三曰开天集福星君,四曰大明和阳星君,五曰尾极总监星君。西斗有四宫,主管记名护身。一宫白标星君,二府高元星君,三典皇灵星君,四将巨威星君。中斗称大魁,有三宫,主管保命。第一赫灵度世星君,第二干化上圣星君,第三冲和至德星君。 
日君和月君:太阳神和月亮神,前者又称太阳星君,后者又称太阴星君。
五星:即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五星又称五曜,加上太阳和太阴(月亮)。因皆能照耀光明,故称七曜,亦称七政。《云笈七签·日月星辰部· 总说星》称,五星者,是日月之灵根,天胎之五脏,天地赖以综气,日月系之而明。因此它们在星君中地位皆甚重要。道士在做仪式中也常要向五星吸取正气,然后布于坛或其它对象,以作镇邪。
  二十八宿:原是古代天文学家对太阳和月亮所经区域恒星分成的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东方七宿,组成龙形,计有角、亢、氐、房、心、尾、 等七星君;西方七宿,组成虎形,计有奎、娄、胃、昂、毕、 参等七星君;南方七宿,组成雀形,计有井、鬼、柳、星、张、翼、 等七星君;北方七宿,组成龟形,亦称龟蛇合体形,计有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星君。
  四灵:上述二十八宿分成四个区域,以其星座之形为名,称为青龙(东方)、白虎(西方)、朱雀(南方)、玄武(北方),又成为四个重要的神灵,称为四灵。《三辅黄图》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四灵君的名讳:青龙帝君孟章,白虎帝君监兵,朱雀帝君灵光,玄武帝君执明。他们在道教中常作为护卫神将出现。但后来其中的玄武渐渐与原形分离,演变出玄天上帝,而龟蛇相缠的形象则分成龟、蛇二将。
  太岁、值年太岁:太岁君,指岁神。岁星原指木星,因它环太阳运行一周正好是十二年,但是古代天文学中又假定在地中有一个与岁星运动速度相同、但运行方向相反的星,称为太岁。其职在于总管年岁。因此太岁是古代天文学中为适应天干支纪时的需要而设想出来的。同时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记年,它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天干十二年为一循环,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地支相配,组成六十干支,用以纪年,世称六十甲子。道书称六十甲子各有岁神,每岁轮值,掌握本岁的人间祸福,称值年太岁,俗称岁君,各有姓名,如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之类。太岁君由都雷太岁殷元帅所统管。殷元帅,名殷郊。古代有太岁行地中的说法,认为太岁方即正对木星的方向不能动土(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所以太岁又称地司,其神即是最大(殷,意为大)之土(郊即土),道教中有一种地司法,就是以殷郊为主帅的法,其中谈到元帅是古帝后。以后民间有人整理神谱,形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其中说到殷郊是商纣王之子,母姜氏,生下他后,遭妲己害死。殷郊则蒙申真人收养,授以道法,后乃得道,亲手杀了妲己。玉帝闻其孝义,又有斩妖之勇,于是封他为地司九天游奕使、至德太岁、杀伐威权殷元帅。六十甲子值年太岁,即归其统辖。民间重视本命年,所以也重视请自己的本命星君即该年的值年太岁佑护。 
  雷部神将:雷部神将是随着民间对雷电之神的崇拜而发展起来的,但随着宋代五雷正法出现才形成庞大的系统。“雷公”是民间对司雷之神的普遍称呼。之所以雷公为男性神,是因为震为雷,为长男阳也。而雷出天之阳气,故云公。与之配合,又有电母,俗称闪电娘娘。到五雷正法兴起,雷部被赋予代天行令的威权,也出现了一大批雷部元帅,其中最重要的的雷部主帅邓燮、使者张珏和判官辛汉臣。其他又有如姚天君、陶天君等,也是重要的雷部元帅。原来的雷公、电母则作了他们手下的属将。在雷部神将之上则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据《天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雷祖即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一说是黄帝的封号。居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尊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凡行雷之时,天尊亲击本部雷鼓一下,即时雷公雷师兴发雷声也。雷公即入雷泽而为神者也。三十六雷,皆当时辅相有功之臣。雷祖的职能是“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风伯雨师:风伯是司风之神,雨师是掌管下雨的神。出现很早,在《周礼》中就有风伯和雨师,汉代人解释,风伯就是二十八宿中的箕星,雨师则是毕宿。他们一般都进入各皇朝的祀典。道教吸引他们入神谱,当五雷正法兴起后,又将他们归入雷部属将,在祈求雨晴的道场中,他们常被视做雷部元帅的手下去执行任务。 

龙王:被视做水族之首,也是掌管江河大海的神灵。中国古代素来有对龙的崇拜。龙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图腾,同时又是司雨水的神灵。汉代的诉雨仪式中,要造土龙,就是当它是管理雨水的。汉以后从印度传进了佛教,也带进了印度的龙王。本来印度的“龙王”音译是“那伽”,是一种住在大海里的大蛇,意译为龙王。大海中的龙宫藏着各种宝贝。后来在民间中印两种龙王合而为一。《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五载四海龙王的名号为:东海沧宁德王敖广;南海赤安洪圣济王敖润;西海素清润王敖钦;北海浣旬泽王敖顺。除大海之外,江、河、溪乃至于井中都认为有龙居住,但其龙王名位各有等级,总的都低于四海龙王。 
  五岳:中国人普遍认为山有山神,但依山的重要性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等级,众山之尊莫过于五岳。五岳是古代天子才有资格祭祀的山神。其内容有过几次变化,唐以后固定为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唐代在各岳山麓立庙祭祀。宋真宗时加上东岳为天齐仁圣帝,南岳为司天昭圣帝,西岳为金天顺圣帝,北岳为安天元圣帝,中岳为中天崇圣帝。其中东岳泰山地位比较独特。汉代即有泰山治鬼之说,所以后世都认为泰山是掌管幽冥世界的,人死之后都要魂归泰山,故尔东岳受到民间普遍的崇拜,取得了五岳独尊的地位,而且其祠庙建于全国各处,不象其它四岳祠庙基本上只建于其本山。
  四渎:古代中国人相信河的河神,大河之神地位更为重要。依周礼规定,天子所祭的名山大川中,最重要的当数五岳,祭礼相当于三公,其次是四渎,相当于诸侯。四渎,就是四条直接通往大海的四条大河,它们是长江、黄河、济河和淮河。唐宋时它们都各有封号。现在一般以宋代之号为称:江渎为广源王,河渎为显圣灵源王,淮渎为长源王,济渎为清源王。 
  四渎神中,后来在民间也有某些演变,有的还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其中长江神又被称为杨泗将军,黄河神又被称为金龙四大王,后者且被清朝列入祀典。 3.得道仙真张天师 
  张天师之名,本来是指正一盟威道的创立者张陵,后来也成为天师道嗣法者的泛称。张陵是第一代天师,教内称祖天师。其子张衡继承父业,称为嗣天师,张衡子张鲁则称系天师,祖孙三代和各自的夫人一起合称三师三夫人。他们都被视作神仙  在天师系统中,最有影响的当然要推祖天师张道陵。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他也占有着要地位。教中称他为六极高明大帝,为玉帝御前四大天师之首。
  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为兄弟三人,长名茅盈,次名茅固,季为茅衷。据说成道后乘白鹤分止于茅山三峰各一峰。人称大者所处为大茅峰,次者所处为中茅峰,季者所居为三茅峰,并称太上老君封茅盈为司命真君,固为定录真君,衷为保生真君,合称三茅真君。茅山各道院普遍奉礼祀三茅真君。因为茅山在道教界间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三茅真君的殿宇也建于茅山以外的地区。 
  许真君
  许真君名逊,传说为晋时江东句容人,因做过四川旌阳县令,所以世称许旌阳。曾师事吴猛,得道后转为昊猛之师,于东晋太康二年于洪州(今江西南昌)白日飞升。被符录道派净明派尊为祖师,在仙界号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他飞升之后,里人立祠祭祀。宋徽宗时赐庙额为“玉隆万寿”,现庙仍存,当地也常举办庙会。宋明以后,许真君的名声日隆,被视为玉帝御前的四大天师之一。 
  八仙
  民间最熟悉的仙人群体。八位得道高仙张果老、汉钟离、吕洞宾、李铁拐、曹国舅、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八仙具有老幼男女贫富贵贱等不同特征,因此现实生活中不同有都可以从中得到成仙的鼓励,因此对不同的人皆有亲切感。道教宫观常塑有他们的形象,西安八仙宫等则是他们的专庙。
  萨守坚
  南宋时人。据说他曾得到并宋末极负盛名的五雷正法大师林灵素、王文卿和张继先的传授,从而通晓五雷正法。同时因为戒行严整无瑕可击,感动原想找他报仇的恶神,反而皈依他为徒,后成为著名的道教护法神王灵官,也使得萨守坚在仙界的地位更高。萨守坚曾创有一个行五雷正法为特征的道派西河派,所以他在道门中称为“萨祖”,有多种道法挂在他的名下。在民间,他在宋元时便被尊称为萨天师。明清以后,萨守坚与张陵、葛玄和许逊一起被当作玉皇大帝御前四大天师。 
  五祖七真
  指全真道的五位祖师和七位最重要的嗣法者。
  五祖是东华帝君王玄甫、阳子钟离权、纯阳子吕洞宾、海蟾子刘操和重阳子王喆。当年王重阳创立全真道,据说其法传自钟、吕和刘操一系,而其法的大源则是东华帝君,所以后世将他们与王重阳一起合称全真五祖。因为全真教开始时主要在北方传播,所以又称北五祖,而与在南方传播的金丹南宗的五祖相区别。 
    七真指王重阳的七大弟子马珏、谭处瑞、刘处玄、王处一、丘处机、郝大通及孙不二。   他们七位各传全真的一个支派,也就是七派各自的开山祖师。化去后也都被视为得道高真。在全真教的各个祖庭中,五祖七真常常聚在一处接受祭祀,也常各列自己的专殿或者专庙。
  南五祖
  金丹派南宗的五位祖师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和白玉蟾。北宋时张伯端受异人指点,修成内丹,写下内丹名著《悟真篇》,成为继《周易参同契》后最为重要的内丹经典。张伯端道号紫阳,他传下的道派主要在南方传播。盖进入南宋后,南北隔绝,其道传于南方也是时势使然。这支道派以传授内丹修行之术为主,五位祖师各留下著作。同时,从陈楠开始,也传习五雷正法,白玉蟾更负盛名。因此在雷法史上,也将白玉蟾当成重要的祖师之一。 

众多的女仙
  道教的神谱中,女仙数量之多、地位之高,比起其它宗教,显得十分突出。它曲折地反映了,早期道教的妇女观中有较多的尊重妇女的倾向。道教承认妇女有与一男子一样的修仙条件,功德相当,也可以仙界担任地位与男仙相当的仙职,所以女仙的级别也可以很高。因为认为女仙得道,先要去拜见西王母,所以一些记载女仙的书,总是以西王母为中心,五代道士杜光庭编的《墉城集仙录》便是如此。金墉城传说为王母所居之处。书中记王母、玄女以下女仙37人。后世的道书中,也有专记女仙的。
  在民间影响比较大的女仙,除西王母外,还有:麻姑。魏夫人,即魏华存,在仙界的名号称为南岳夫人。谢自然,是属于上清派的道姑。据说她得道后白日升天,居屋周围云缭绕,久久不散。 
此外,如前面提到的正一盟威道的三夫人、全真派七真之一的孙不二,等,也都是著名的女仙。 4.冥府诸神酆都大帝;酆都,又称罗酆山,据说在北方。本来在灵宝派系统的《元始上真众仙记》中提到有五方鬼帝,酆都在北方,由正一盟威道的第二代天师张衡和杨云为鬼帝。后来除酆都外,其它四方鬼帝名号不显。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第七中位为酆都北阴大帝,说他原为炎帝大庭氏,讳庆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三千年一替换。《真诰》则说酆都有六宫,第一宫为纣绝阴天宫,依次向东行,第二宫为泰煞谅事宗天宫,第三宫为明晨耐犯武城天宫,第四宫名恬昭罪气天宫,第五宫名宗灵七非天宫,第六名敢司连宛屡天宫。后来,在民间传说中,将酆都搬到四川的酆都城。 

十殿阎王:阎罗王,原是印度人信仰的地狱主者。进入中国后完全中国化,形成中国式的十位阴间大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酆都王。

东岳七十二司:前面提到过,东岳本为山神,但在汉以后渐渐演变成治理阴间的主管神灵。其下属有七十二司,(一说有七十六司),即七十二(六)个专职衙门。大型的东岳庙中往往塑有其像,道教颁发的秘录中也常出现七十二司之名。其中有掌生天、掌催生、掌不公、掌索命,以及掌定局职、掌福、掌财帛等。这些专司本来是老百姓针对人生中的幸福和灾难、社会上的公正与不平等、善良与邪恶等矛盾形成的,所以历代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同时,民间也常将自己的愿望,自己对社会现象或历史人物的评价放到对鬼神世界的构想中去。七十六司系统中有速报司,是掌对害人致死者追究的衙门。宋、元之交时,人们认为包公最耿直无私,所以担任着速报司的掌司职务。后世又认为岳飞本来忠义却被秦桧等害死,最能体恤冤案的苦楚,所以北京东岳庙速报司中供奉的便是岳飞。 5.道门护法神执役神将仙吏功曹、玉女:为仙吏中最重要者。功曹,原指衙门中掌管文案、刑事的吏,道法中所称则是指诸仙府的仙吏,一般上章奏时都要请他们转达或收录,所以在道法仪式中必不可少,法师上殿举行仪式开始时都的一个“出官”的环节,即召出各类仙官神吏,其中便要召功曹。玉女,在仙界充传言、散花等职,因近在尊神身侧,所以在举行仪式时也常械请她出来供职。

马元帅 :名马胜。原是南斗斗口一星叫胜星,于是以之称呼其星君。因其居南方,五行属火,方位居南方当正午,午为马,故以马为姓。是道法中常召的一位天将。有时也塑像于殿前,充护法。 王灵官:王灵官是护法神中最常见的一位。他面目狰狞,红面赤须,三目怒睁 ,手执钢鞭,脚踩风火轮。被玉帝封为雷部副元帅,号三五火车灵官,做了道教护法神。一般道观进山门即是灵官殿,内供王灵官。 岳元帅:即岳飞。生前为抗金名将,殁后成神,道门中称岳帅,常被塑成手执金枪的神将,站在殿前做护法。
  温元帅:名温琼。传说原是阳间官差,后被东岳收录,坐化于东岳殿前,即充为东岳太保。道门中的专门召役他的道法,同时他也常被供于殿前充当护法。

殷元帅:名殷郊。原是太岁神,道门中称他为地司殷元帅,有专门的地司法召役他,同时也常被供于殿前做护法。
  其他如关公、张巡等英烈,也常被召为神将。 6.地方和家族保护神城隍神:城隍是地方神的一种。如同人间的地方官吏,省城隍即为一省之主,县城隍为一县之主,分管天下地下一省一县之事。其神往往是地方生前有功德劳绩之人充任。例如:苏州城隍为春申君,上海城隍为秦裕伯等等。唐时文人张说、许远、张九龄、韩愈、杜牧、李商隐等均有祭城隍文,大多为祈雨、求晴、禳灾,诸为本地谋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而作。五代后唐康泰年间,始封城隍为王爵,宋时将城隍神列入祀典,于是其祀遍于天下。据《明史 礼志》,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封京都城隍为乘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等府城隍为王;其余府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秩正二品;州为鉴察司民城隍灵佑侯,秩三品;县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秩四品。洪武三年,去封号,但称某府某州某县城隍神。二十年(1387)改建城隍庙宇如公廨,设座判事,如人间衙门状。清代循明旧制,仍将祀奉城隍列入祀典。清代和民国初年,各地城隍在清明节及阴历七月十五日等节日,均有城隍更衣和出巡之会,俨然如同人间长吏出巡一般。其目的当是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福德正神”。可以说,在旧中国的土地上,凡是有人烟、村落的,都祀奉土地神。土地之神古称社神。道教科仪中常要召当境土地,视其为有职任保护土方、效力道法的正神。灶神:灶神是东厨司命定福灶君的俗称,又称灶君、灶王。灶神之祭,古已有之。现世所供奉灶神纸马,往往是一对老夫妇的画像,即为灶君及其夫人。汉代以前,灶神所主仅为饮食。汉代起灶神即掌握一家的寿夭祸福。
门神:门神,即守卫门户之神。人居室之门有神,古已有传说,并加祀奉。汉代的门神指神荼(shu)、郁垒(lu )。唐以后的门神所指略有变化,秦琼和尉迟敬德为门神,秦为白脸,尉迟为黑脸。 7.其他由祀典与民间信仰进入的神灵关圣帝君:关圣帝君就是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字云长。他生前以忠勇著称,殁后被立祠祭祀。他很早就被道教吸收为神将。关帝庙祀极盛,几乎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他的祠庙,而且其庙的规格都很高,关帝一般塑成红脸的武将,因其已是帝君,所以头上常加冕琉。他身旁经常立着手捧官印的义子关平,以及帮他持着青龙偃月刀的部将周仓。 
妈祖:妈祖,亦称天妃、天后,又称天上圣母。航海保护神,主要流传于中国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华人社会之中。
财神:中国的财神有多位才。一般在道观中常建有财神殿,奉祀武财神关羽和赵公明,以及文财神比干。 福禄寿三星:他们本来是星君,但民间对其崇拜很少去指认哪一颗星宿。一般将福星描绘成天官赐福模样。寿星本来是南极老人星,很古就受到民间崇拜。一般将他塑成长须、高额的老者形象。禄星管人间功名,一般长官打扮。送子娘娘:又称为子孙娘娘,专司人间子嗣的女神。月下老人:专管人间婚姻的神。据说,人间姻缘由月下老人掌管,刚出生时,便将男女双方脚上各系上红线,从此便千里姻缘一线牵,即使天各一方,也终成配偶。 
施相公:盛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市和浙江北边部一带。刘猛将:捕蝗神。一般称为猛将神,说姓刘,故又称刘猛将。

道教神仙体系是什么样子?

6. 道教神仙怎么分类?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问题描述: 
  
 神仙太多了,最好能说明横向纵向都是怎么分的。有劳大家了
 
   解析: 
  
 我国的道教 神仙表- -
 
 关于我国古代道教中的各路神仙!!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 *** 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 
 
 天佑元帅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君 |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咤 | 木咤(行者惠岸) |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 
 
  *** 真人(张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 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 
 
 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 *** 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 
 
 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 
 
 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罗睺(蚀星) | 计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三十六天将 
 
 蒋光 | 钟英 | 金游 | 殷郊 | 庞煜 | 刘吉 | 关羽 | 
 
 马胜 | 温琼 | 王善 | 康应 | 朱彦 | 吕魁 
 
 方角 | 耿通 | 邓伯温 | 辛汉臣 | 张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毕宗远 | 赵公明 | 吴明远 | 李青天 | 梅天顺 | 
 
 熊光显 | 石远信 | 孔雷结 | 陈元远 | 林大华 | 周青远 | 
 
 纪雷刚 | 崔志旭 | 江飞捷 | 贺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以上仅供参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 
 
 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 
 
 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
 
 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 
 
 黎山老母、镇元子 
 
 龙王:东海龙王敖广 | 南海龙王敖钦 | 西海龙王敖闰 | 北海龙王敖顺 | 井海王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 *** 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 *** 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 
 
 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猪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 
 
 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地藏菩萨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其这将、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
 
 上 古 神 话 诸 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 
 
 而生。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说,根据他我虚拟了 
 
 狮驼国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 
 
 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又称为神农氏 
 
 炎帝的女儿 
 
 女娃(后化身精卫鸟) 
 
 瑶姬,在《狮驼国》中又名婉华仙子。 
 
 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拙著《狮驼国》中为炎天圣母) 
 
 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颛顼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孙)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间妻子(省略) 
 
 女丑、羿 
 
 鲧 妻:女喜。 
 
 尧 又名:放勋,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 
 
 禹,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女娲。 
 
 五帝: 
 
 通常指 黄帝 | 颛顼 | 帝俊 | 尧 | 舜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纵横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华真人--庄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万古丹王--魏伯阳 | 太极真人--刘安 
 
 诙谐岁星--东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费长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净明教主--许逊 | 蓬莱(都)水监--陶弘景 | 天师--寇谦之 
 
 情仙--裴航 | 扶摇子--陈抟 | 显化真人--张三丰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 
 
 清净散人孙不二、长生子刘处玄、长真子谭处端、丹阳子马钰) 
 
 其它--民间神灵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称"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称"九天卫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厕神紫姑 | 石敢当 | 小儿神项橐 | 朱天大帝崇帧 | 茶神陆羽 | 
 
 花神 | 染织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师神鲁班 | 纺织神黄道婆 | 
 
 蚕神马头娘(山海经载为西陵氏,嫘祖) | 狱神皋陶 | 梨园神唐明皇 
 
  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驱蝗神刘猛(取猛将军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张帅 | 农神后稷 
 
 瘟神:又称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间又有称五瘟,其中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 
 
 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窑神太上老君 | 贼神时迁 | 穷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飞 | 周公、桃花女 | 
 
 欢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纯本书虚构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龙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罗王(道教中为三清的一种化身) 
 
 乾坤大仙 | 颠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无极老祖 | 无为老祖 | 
 
 霹雳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弥天诸神 | 阴阳法王 
 
 毒龙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双翼)| 南海深处一千里以下的---海皇(章鱼怪); 
 
 兽帝(九蛇头加龟背)(九婴与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气所造怪物) 
 
 霸王(长白山天池的箭恐龙) | 天子梼杌(颛顼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宫)| 
 
 不坏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热带密林中,身坚胜铁,刀枪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狮驼王 | 驱神大圣野象王 | 
 
 浑天大圣鹏魔王 | 通风大圣弥猴王 | 齐天大圣美猴王
 
 西天灵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无过去、现在、未来 注: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 
 
 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 
 
 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因都有如来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这个名词.西游原著里,提 
 
 及了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本书中称之为三世佛。) 
 
 四大金刚: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五方佛: 
 
 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萨: 
 
 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连神通第一 | 阿难陀多闻第一 | 优波离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叶头陀第一 | 富楼那说法第一 |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 须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罗汉: 
 
 托塔罗汉 | 探手罗汉 | 过江罗汉 | 芭蕉罗汉 | 静座罗汉 | 
 
  骑象罗汉 | 看门罗汉 | 降龙罗汉 | 举钵罗汉 | 布袋罗汉 | 
 
  长眉罗汉 | 开心罗汉 | 喜庆罗汉 | 挖耳罗汉 | 笑狮罗汉 | 
 
  伏虎罗汉 | 沉思罗汉 | 骑鹿罗汉 | 
 
 十八伽蓝 
 
 美音 | 梵音 | 天鼓 | 叹妙 | 叹美 | 摩妙 | 雷音 | 师子 | 妙叹 
 
 梵响 | 人音 | 佛奴 | 颂德 | 广目 | 妙眼 | 彻听 | 彻视 | 遍视 
 
 二十诸天: 
 
 日天(又名日宫天子)| 大梵天 | 多闻天 | 金刚密迹 |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宫天子) | 帝释天 | 持国天 | 大自在天 | 摩利支天; 
 
 (大)辩才天 | (大)功德天 | 增长天 | 散脂大将 | 婆竭龙王; 
 
 韦驮天(战神塞犍陀) | 坚牢地神 | 广目天 | 菩提树神 | 阎摩罗王。 
 
 其它: 
 
 金顶大仙、阿傩、伽叶。 
 
 婆罗门教诸神 
 
 佛祖摩诃婆罗佛与婆罗三世佛(此四佛全部为虚构、以下人名为与如来有关的仙、人) 
 
 频婆娑、阿罗蓝、郁陀、提婆达多 
 
 主要大神:大梵天、湿婆楼陀罗、雪山女神杜尔迦、群主 
 
 婆罗八部(婆罗门天龙八部)-(婆罗八部为虚构,以下诸神为印度创世诸神) 
 
  水神伐楼那 | 土神陀湿多 | 风神伐由 | 日神苏里耶 | 天帝因陀罗 
 
 道神普善 | 保护神毗湿奴 | 阿修罗:底提耶与檀那婆 | 火神婆由。

7. 道教神仙分九品 哪九品?

  仙人是由人后天修炼而成的。
  仙分九品:
  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飞天真人,第五灵仙,第六真人,第七灵人,第八飞仙,第九仙人。

       说实在的修真,这些东西是不是在的,根据我看的小说来看.修真是不同修道的,
修真的等级有两种
第一:旋照、开光、融合、心动、灵寂、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飞升
第二:开光、辟谷、成丹、金丹、元婴、出窍、分神、融合、度劫、大成、飞升

修道是:
  引气入体、练气化神、炼神返虚、天仙、玄仙、真仙、金仙、太乙玄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准圣人(斩却一尸、二尸)、混元大罗金仙(圣人)、无极太上圣人(天道级别)、混沌天圣人(大道级别)。一般来说,修道这种说法是写洪荒类型的小说的,修真这一类写玄幻之类的小说
      修真之类的小说一般没有准圣级以上的,他们都是自己创造一些修为出来的,例如:什么神比仙等级大,之类的.看了洪荒之类的小说就知道,神是死掉后只剩下一道真灵被封神的。
       气功之类的一本是后天级,先天级,宗师级,接着有些书是写以武入道的,入了道的是大概是金丹期,所以气功的是不够修真的好打.

     不多说了,推荐看看《重生混元道》《佛本是道》这些书修真又分现实修真及小说修真。小说修真的名词和境界不具备任何可行性,仅为小说家言.供人娱乐。
      在小说中看到的修真者更多的像是修炼剑仙的。但是又在修真的境界,内容方面多次提到内丹术。实际上小说中的修真者是以道家修炼内丹术和修炼剑仙术的两种东西糅合而成的。
       一说: 修真分辟谷,光照,灵寂,元婴,出窍,混元,寂灭,渡劫,飞升,这九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初期,中期,后期
         二说 :修真各阶段名称设定: 气动、炼神、丹成、胎息、元婴、分神、出窍、化形、融合、还虚、元神、魔劫(亦称天劫)、地仙,前十一个阶段均分为三段:前期、中期、后期,修道之人在炼出紫府元婴后,才算真正跨过了修真者的门槛,可以修炼护身法宝了。魔劫期,是修真者进入地仙境界必经之路,爆发的时间不定,在进入元神期之后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渡劫以后将进入地仙境界,可进入被成为小天界的“射日星”修行。魔劫爆发得越早,威力相应也就越小,越容易通过,但在进入地仙境界以后,由地仙修天仙时,时间就越长,磨难也将越多。
       三说 : 修真者的修为境界共分为十一种,计有:旋照、开光、融合、心动、灵寂、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每种都有上下之别。
修真者若进入六层的元婴期,随着精劲能量的凝结,修炼出自己的“紫府元婴”,就可以达到所谓的灵魂不灭。若是修成十层的渡劫,那就可以肉身不灭。但是最危险的就是渡劫期。修真者有句俗语,所谓“元婴”好修,“渡劫”易灭。修真者只要有时间有仙石,有正确的修炼方法,总能修炼到元婴期,而渡劫期则不然,一个修炼不当就会形神皆灭,彻底消失。
      最早出自萧潜的《飘渺之旅》,可以翻看参照。
       以上为小说家言,无事实依据。
三清胜境神仙三十六品,并非后世丹道流派和小说家所云九品。

摘自 玄门后学桑楚:《认识道教》

道教神仙分九品 哪九品?

8. 道家神仙也分等级,谁是道家神仙中的老大?

道教神仙中的老大,也要分为各个时期来进行分析。在道教刚刚创立的时候,排名第一的神仙毋庸置疑是太上老君;灵宝派发明“三清”之后,道教中说一不二的教主就成了元始天尊;宋代加封玉皇大帝,宋明时代后的道教至高神则变成了“昊天玉皇上帝”。
我们都知道,道教是我国传承久远,历史极为悠久的正统教派之一,可以说,放眼整个中华文明史,道教都是地位斐然,不容忽视。明代,道教更是和佛教,儒教并驾齐驱,被封为“三教”之一。

道教既然是一种内部体系完整,传承明确的宗教,那么,谁才是道教诸多神仙里说一不二的老大呢?首先,在道教刚刚创立的时候,也就是西汉末年,天师张道陵在蜀中发明“天师道”,这个时候,他们打出的旗号是“尊三天正法,灭六天故鬼”;
排名第一的真仙之首当然是三天正神太上老君。不论是《太上老君开天经》还是《老子想尔注》都是这个时候盛极一时的经文;两晋灵宝派应运而生, 他们参考佛教的“三世佛”发明出了“三清”的说法;

三清是开天辟地之前大罗天上的“三清祖炁”所化,三清之首,则是至高无上的“玉清元始天尊”,他后来收下玉晨大道君,也就是所谓的“灵宝天尊”为弟子,灵宝天尊再收下太上老君为弟子,最高的主神,当然就是元始天尊了。
夫道不可无师资,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玉晨大道君(灵宝天尊)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 

宋明之后为了巩固皇权,宋真宗主动将昊天和玉皇大帝相捆绑,从此,玉皇大帝则一跃而起,成了主导万物造就的天地第一仙,乃大道之显化,三清,都是他“一气”孕育出来的。因此,之后玉帝就成了道教之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