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赋税制度有什么特点

2024-05-04 14:56

1. 元朝的赋税制度有什么特点

元朝的赋税制度同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一样,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承继,但它又有许多特异之处,并有力地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对元朝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
元朝赋税的突出特点是南北异制。不仅田赋南北异制,其它赋税也南北各异。就是同一地区的赋税,制度也有很大差别。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元朝统治者征服各地的时间不同,只能因时立制,不可能强求统一。
第二,元朝幅员辽阔,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风俗习惯不尽一致,因此只能因地立法,不能强求制度上的统一。
第三,赋税制度的差别,有利于元朝对各族、各地人民实行分而治之的封建专制。元朝具有强烈的民族压迫色彩,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给蒙古族以各种特权,在赋税方面,也给以各种优惠。元朝赋税的另一个特点是,商税和盐税较之以前各代有所发展。元代由于商业的繁盛,使商税无论是品类还是数额都有明显增加,成为元朝财政的主要收入之一。
赋税征钞,这是元朝赋税的又一特点。在以往各代,赋税一般以实物缴纳,虽然也有征钱的情况,但不是普遍现象。元代则不然,赋税大部分征钞。这是因为元代货币经济发达,国家以钞为法定通货的原因。在当时,赋税征钞给人民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随着钞币的贬值,赋税的加重,人民受害不浅。

元朝的赋税制度有什么特点

2. 元朝的赋税差役制度有什么特点?

元朝赋税差役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北方和南方不同,元朝统治者根据南北方的不同实际情况,定下了北方以户口为准、南方以土地为准的赋役征收原则。


在北方,赋税分为税粮和科差两类。税粮又分丁税和地税两种。元统治者规定:每丁每岁纳粮税粟二石,每亩地每岁纳粮税粟三升。不过,按元廷的规定,丁、地税是不需重复交纳的。科差分为丝料和包银两类。丝料由投下人户和普通人户交纳,投下人户每二户出丝一斤给国家,每五户出丝一斤给领主;普通人户出丝的数目没有记载,但应与投下人户相当。包银主要由普通人户交纳,每年每户交银四两。


在南方,征收夏、秋两税,这两税都是土地税,而以秋税为主。南方秋税按土地肥瘠不同,分成若干等级,从最低的每亩一升到每亩三升不等,大体上是依循宋代旧制。夏税则有的地区征,有的地区不征;有的时候征,有的时候不征;征时以秋税为准,往往折成其他物品或币钞。南方亦有科差,分江南户钞和包银两类。江南户钞是北方五户丝户的变形,即江南的投下户向领主交纳钞币,世祖时定为每户五钱。包银只在江南一度实行,由于广泛的反对而很快中止了。


此外,元廷还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盐课、茶课、酒醋课、商税、市舶税等数十种税收,称为“诸色课程”。


元代的差役分力役和职役两类,其承担者主要是广大的民户。力役包括建造工程、运输货物、开挖河渠等体力工作。职役主要是充当政府基层管理人员。元代的差役是压在人民身上的极沉重的负担,往往使得百姓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沉重差役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元代的灭亡。

3. 南北朝时期税赋制度有什么影响?

南北朝时期,战乱期间和各政权杂立期间,赋役制度混乱,制度也不稳定,临时征派的现象非常严重。但在这个时期,也确实有一些颇有成效的赋役制度。比如南齐税制中有不收粟、帛、杂物而收钱的规定,从赋税发展史来说,它与财产税的出现一样,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北周的纳资代役,可用绢布代替现役,也是历史的进步。

南北朝时期税赋制度有什么影响?

4. 魏晋南北朝的赋税制度是什么

南朝沿袭汉朝收税制度没有多少改变,北朝在北魏建国之初,名义上按照财富多少承担数额不等的赋税负担,,实际上,地主与官吏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赋税一直在由农民负担。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颁布了与均田制相适应的租庸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5. 元代时期的税赋有什么特点?

元代的赋税制度和徭役制度同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一样,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承继,同时也有许多特异之处,对元朝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
元朝的田赋和其它赋税呈现南北异制,就是同一地区的赋税,制度有很大差别。原因在于:统治者征服各地的时间不同,只能因时立制,不可能强求统一。
元代的商税和盐税较之以前有所发展,并规定赋税征钞;元代建立赋役册籍,强化里社制度,保障了徭役征发。

元代时期的税赋有什么特点?

6. 唐元两代的赋税制度有什么不同?

元代北方的赋税制度与前代的租庸调制是有密切关系的,科差(包银、丝料)就是庸调的继续。但唐代租庸调以人丁为本,元代的科差则以户为本(税粮仍以人丁为本)。而且收丝不收布,反映了北方家庭养蚕业的发达,这是两者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