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调查!唯品会摊上什么事了?

2024-05-09 20:07

1. 突遭调查!唯品会摊上什么事了?

文 | 金卫
  
 刚刚传出赴港二次上市,唯品会突遭调查。
  
 1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公告称,根据举报,依法对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
  
 随后,唯品会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今日,唯品会接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知,对唯品会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唯品会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
     
 作为电商巨头之一,唯品会此番被调查或与“二选一”有关,此前唯品会被“爱库存”实名举报强制要求数百商家二选一,影响极大。
  
 2020年底,针对“双十一”电商平台网购先提价后打折、虚假促销、诱导交易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对此展开调查,唯品会等三家电商平台各领罚50万。
  
 在传闻中二次上市的关键时点,唯品会连续被监管调查、罚款,上市还会那么顺利吗?
  
 唯品会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是互联网在线销售折扣商品,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是唯品会主要的商业模式。
  
 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截止今年1月13日收盘,唯品会报收于28.59美元/股,跌幅2.59%,总市值为193亿美元。
  
 2020年9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唯品会位列第75位。同时,唯品会位列“2020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百强”第27位。
  
 相比于阿里京东,唯品会主打“特卖”路线,凭借价格优势,曾一度成为继阿里、京东之后的第三大电商平台。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为18692亿元,唯品会的市场份额仅占2.5%,已经远落后于天猫和京东了。
  
 唯品会这次被立案调查,或与2020年爆发的“二选一”的事件有关。
     
 这几年,电商巨头竞争日趋白热化, 无论是下沉市场还是折扣市场,电商竞争激烈,以“主打折扣特卖”的唯品会面临着对手越来越多,“限时特卖清库存”的优势也在不断的削弱。
  
 其中,唯品会强劲的对手之一就是后起之秀、主打清库存的”爱库存”,双方在商场、舆论上的斗争火药味十足。
  
 2020年9月,爱库存通过微博发文表示,唯品会明令要求商家不得与爱库存合作,“二选一”涉嫌违反电商法,希望唯品会停止该行为。
  
 据爱库存表示,遭“二选一”后,2020年8月至12月,爱库存受影响商家达到500多家,受影响活动档期超过7000多场,成交金额损失超过20亿元。
  
 有供应商表示,唯品会强制要求以前也有过,但自2020年8月份开始,唯品会开始明确要求“二选一”。
  
 还有商家称,唯品会曾下发通知,如果不把爱库存上的商品下架,唯品会就会将你的所有商品禁销下架。商家表示,自己在这场竞争中,损失达到了上百万元。
  
 对于“二选一”的指控,唯品会回应称,“该消息不实”。
  
 2020年9月14日,爱库存在官方微博公开表示,已在9月11日通过邮递的形式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四家机构提交实名举报。
  
 据爱库存举报信中称,唯品会强迫商家“二选一”的行为存在违反《电子商务法》第22条和35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第11条的违法行为,给广大商家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也干扰市场其他平台的经营秩序。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加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针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调查越来越多,去年12月24日,阿里、阅文、丰巢因违反反垄断法被顶格处罚。
  
 同样是去年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对“二选一”、“大数据杀熟”、“搭售”等垄断行为进行界定。这一次,唯品会可谓是撞在枪口上。
  
 在唯品会正式被立案调查的同一天,新华社刊发表评论文章《唯品会‘上榜’:规则面前,大小平等》称,“线上搞广告屏蔽、流量劫持、数据杀熟、骗取点击、捆绑软件、恶意侵犯;线下逼迫平台商家‘二选一’、削减员工应有福利,导致线上不正当竞争的影响向线下传导。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危害性大、隐蔽性强,正在悄然侵蚀着市场经济 健康 发展的基底。
  
 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后、立即有央媒站出来批判,可见这次唯品会摊上的事不小。
  
 事实上,这不是唯品会近期第一次被调查。2020年底,针对“双十一”前后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网购先提价后打折、虚假促销、诱导交易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对唯品会等三家企业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相比于拼多多的疯狂“烧钱”,唯品会还能长期保持盈利状态。
  
 从财务数据上看,这几年,唯品会的营收相当可观,2017年至2019年,营收不断上台阶,分别为711亿、815亿、887亿,而这期间唯品会保持2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但到2019年,净利润翻倍,达到近40亿元。
  
 据wind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9年,唯品会的净利率维持在5%以内,在2020年前三季度,唯品会净利率上涨到5.25%。
  
 据唯品会公开的数个财报,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其已连续32个季度实现盈利,且平台活跃用户数呈强劲增长之势。这说明,唯品会的“特卖”模式仍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及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再次上市,则有利于其发展新的业务,进一步开拓市场。
     
 最近,有消息称唯品会正寻求在港二次上市,融资目标至多25亿美元。有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唯品会上市可能会在今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进行,具体还要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批准和市场状况。
  
 不过,唯品会相关负责人只给出“不予置评”的四个字回应。
  
 若唯品会真有在港二次上市的计划,最近频频被立案调查,是否会打乱其上市节奏,尚不得而知。
  
 对电商巨头而言,反垄断法已如高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过去这块违规乱象之多,但是由于法律监管原因,处罚较少,随着中央反垄断的加强、监管的持续收紧,电商巨头触及的反垄断调查会越来越多。

突遭调查!唯品会摊上什么事了?

2. 唯品会为什么股价这么高?

两年时间,唯品会的市值从 3 亿美元冲到 100 亿美元,成为中国目前自营B2C 电商里唯一盈利的公司。

和综合平台相比唯品会没有任何优势,卖的是同质化的产品,各项成本又远高于综合平台,用户需求的多元化满足程度又比综合电商低。因此外界一直质疑有不明资本在故意推高唯品会的股价,其商业模式与业绩不足以支撑高涨的股价,泡沫严重。  


要知道DCM和红衫是唯品会的主要投资人,之前红杉投资的麦考林也在飞涨之后股价迅速下滑,唯品会有可能会重蹈覆辙。

3. 唯品会的上市之路

从公司创建至上市,唯品会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在2012年3月23日成功登陆纽交所,发行价为6.5美元,发行1118万ADS(每ADS=2股普通股),融资7264万美元。截止2013年7月26日,唯品会股价己攀升至41.27美元,市值高达22.76亿美元。在2013年3月14日,唯品会宣布,公司和特定献售股东进行的后续公开发行(增发)股票将发行800万股美国存托股(ADS),发行价格为24.00美元/ADS。2014年5月15日,唯品会发布了截止于3月31日的2014年第一季度财报结果。报告显示,唯品会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持续盈利。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总净营收同比增长125.9%达7.019亿美元(约44亿人民币), 再次超过早前华尔街预期。随后股价大涨,截止6月10日,唯品会市值已达105.33亿美金,成为国内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唯品会的上市之路

4. 电商大揭秘!为什么唯品会常年都能搞打折

   
   想必大家都有被“综艺植入狂魔”唯品会刷过屏,那句“品牌特卖,就是超值”简直是新一代的洗脑广告词!“天天有3折”听得久了,爱网购的朋友或许都有一个疑惑,就是究竟为什么唯品会能常年搞打折?
   更让人迷惑的是,打折品类没有你看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服饰、美妆护肤、母婴、鞋包、3c家电、家居等产品,打到3折以下也不在少数。而且好多还是大品牌,像FILA、安踏、Coach、MO&Co、欧莱雅、兰蔻和SK-II等等。
      由于跟线下品脾同款的差价比较大,所以即便是唯品会官方强调“正品授权”、“品牌特卖”,不少抱着“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想法的人还是对商品质量有所质疑,不免怀疑唯品会卖的东西到底靠不靠谱。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些猜测是可以理解的,但“打折”的背后逻辑真的只是这样吗?
      带着这些迷惑与问题,我采访了几位资深电商业内人士,看看他们的分析和答案。
    品牌特卖,让利消费者 
   与国内其他电商平台不同,唯品会专注于品牌特卖,类似于线上奥特莱斯。这意味着唯品会卖的东西几乎都是合作品牌方特供的,并且必须以折扣价卖给消费者。
   据业内相关人士介绍,品牌商除了会供应线下商场及品牌旗舰店的商品以外,还会为唯品会定制专供独家套装,联合开发产品线。通过去除产品的冗余功能,将性价比做到极致,让用户获益的同时,品牌商以此抢占市场。
    买手预判,爆款低价 
   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得知唯品会的特卖模式,实际上是帮消费者在大平台池子里筛选出了至小化的好品牌,在至小化的好品牌里面再筛出了至好的爆款,在至爆的商品里通过差异化定制,再去培养第二个爆款,让消费者以低价买到爆款。
   爆款低价的幕后操盘手便是唯品会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了的一批近2000名专业买手。买手们通过产品研发、品牌热推等信息,预判潮流,锁定爆款,获取议价优势,直接跟品牌至少提前一个季度谈判价格拿货。
   简而言之,买手们给你选好了商品、谈好了价格、保证正品,你放心买!
   如贝德玛的双支装粉水、欧莱雅的28天玻尿酸精华安瓶、欧莱雅紫熨斗眼霜等等,就是唯品会团队识别和差异化定制出了的爆款好货。
    商品上市周期价格规律创造低价机会 
   一件商品的价格,往往在刚上市的阶段价格是最贵的。这是因为大部分新品首发时因为要定价位、做高调性,主要卖给有钱又喜欢尝鲜的人群,一般不会有折扣。但是新品上线1~2月左右产品进入平缓期,为了不被行业淘汰需要冲销量,会开始做折扣,这一阶段主要是卖 给价格敏感型用户,唯品会是特卖平台,用户很契合,所以品牌愿意在这里降价冲销量。
   以服装为例,服装品类一季货品的周期大概是3个月,新上市的时候会在旗舰店卖,这时候很少出现打折,喜欢尝鲜的人可以去买。一般在一个月的时候这些货就会放到像唯品会这种特卖平台上去卖,价格可能只有一个月前的5-7折。
      而对于鞋包类商品来说,品牌喜欢采用经典款延续策略,当一款商品经过市场的挑选成为经典款时,由于销量有保证,备货风险小,品牌方倾向于采用薄利多销的定价模式。由于品牌在线上或者线下的旗舰店是开来做形象的,一般都是买最新款或者定制款,很少打折,最多打个7-8折。像一些常青款、经典款为了走量,就会放到奥特莱斯店或者唯品会这样的特卖平台来卖,折扣常常是3折以下。
    品牌直供,正品保险 
   与品牌方建立合作,从品牌方官方渠道直接采购是比较有保障的方式,唯品会也是从商品供应链端入手,实现正品低价。
   专注特卖10多年,唯品会与很多品牌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了他们线上特卖平台。像GUESS,Mo&Co,欧时力等这些大牌经常会直接在唯品会上做特卖,很多款式都会给到唯品会特别低价。
   另外,为了让保障消费者权益,唯品会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正品保证保险卡。,若消费者在平台内买到假货,可向保险公司提供品牌商或专业鉴定机构正品鉴定的理赔资料,审核通过后,消费者将获得保险公司赔偿。
   综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品牌特卖模式、买手制、商品上市周期价格规律,让唯品会具备常年打折的能力的。在电商竞争激烈的今天,各家为了争夺用户,都会在保证商品质量这个大前提下,推出各种优惠手段,比如说百亿补贴,或比如说拼团满减。大家不妨在网购前可以多进行研究,选择最契合自己需求的平台进行剁手。

5. 唯品会获腾讯4341万美元增持,这是为啥?

2017年12月18日,腾讯和京东宣布入股唯品会,分别以现金6.04亿美元和2.59亿美元认购唯品会的股票。算上京东已经持有的2.5%,交易完成后,腾讯和京东将分别拥有唯品会7% 和5.5% 的股票。而今,唯品会再次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4341万美元增持,马化腾此次举意欲何为呢?
2008年12月,唯品会在广州成立,在中国开创了“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的创新电商模式,并持续深化为“精选品牌+深度折扣+限时抢购”的正品特卖模式。这一模式也被形象的誉为“线上奥特莱斯”。凭借“唯品会,一家做特卖的网站”这一战略口号,使得唯品会成立不到三年,就成功上市。但是在此之前,马云的淘宝、刘强东的京东以及苏宁可谓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电商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做电商是很疯狂的想法,那么腾讯为什么还要入股唯品会呢?
我们可以看到淘宝对标的是中国农村集市,京东对标的是超级市场,苏宁对标的是电器商超,而唯品会对标的则是三四线城市的大型商场。唯品会主要都是品牌商品,这让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们来说逛唯品会就跟逛百货商场一样,虽然价格可能没有淘宝低,但是我的商品质量有保障,不会像淘宝一样商品参差不齐,正如大多数一样,我们都不会去批发市场买衣服,大家都愿意去商场买,抓住了绝大部分的购物天性。而腾讯作为京东的大股东,京东布局的是二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正好联合唯品会的三四线城市,进行全面布局。
另外,阿里系和腾讯系作为目前中国市场上两大商业帝国,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于线上线下最赚钱的产业电子商务的争夺,唯品会作为中国垂直类电商的一个代表企业,它的存在对于腾讯弥补自己的业务发展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腾讯已经成为涵盖商城类电商京东集团,拼购类电商拼多多,特卖类电商唯品会为系列的电子商务体系,这个时候继续增持唯品会对于腾讯可谓是意义重大。

唯品会获腾讯4341万美元增持,这是为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