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汽车产业发展比较

2024-05-16 15:30

1. 中国省域汽车产业发展比较

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名,山东、北京、上海居前三位

 

200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在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山东、北京、上海三地居前三位。

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根据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对采集的2004~2005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合成。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

2005年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经济竞争力处于上游区的依次排序为山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天津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处于中游区的依次排序为辽宁省、河南省、河北省、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福建省、海南省、湖南省、吉林省;处于下游区的依次排序为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安徽省、西藏自治区、江西省、山西省、重庆市、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2005年与2004年相比较,排位上升的有12个省、市、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上升6位),其他依次为四川省(5位)、湖北省(4 位)、青海省(4位)、北京市(3位)、内蒙古自治区(2位)、河南省(2位)、陕西省(2位)、山东省(1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位)、辽宁省(1 位);5个省排位没有变化,其他14个省排位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吉林省和安徽省(下降7位),其他依次为山西省(6位)、河北省(3位)、上海市(2 位)、江苏省(2位)、重庆市(2位)、宁夏回族自治区(2位),以及黑龙江省、天津市、福建省、湖南省、江西省、甘肃省各下降1位。

具体到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四个评价指标,首先从农业竞争力来看,2005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区变化为山东省、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辽宁省、河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从工业竞争力来看,2005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区变化为山东省、上海市、江苏省、天津市、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从服务业竞争力来看,2005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区依次变化为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河南省。从企业竞争力来看,2005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区依次变化为北京市、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山东省、陕西省、上海市、云南省、广东省、江苏省。

蓝皮书还指出,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产业经济竞争力是推动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的中坚力量。从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和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名之间的比较来看,大多数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升降与产业经济竞争力的排名升降基本同步,产业经济竞争力与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密切关系,表明产业经济竞争力是经济综合竞争力中的主要竞争力。另外一些省市区的发展情况也充分证明产业经济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是推动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的中坚力量。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必须紧紧抓住产业经济竞争力这一关键指标。

中国省域汽车产业发展比较

2. 明白我国汽车的现状及发展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实现两次突破,第一次是1992年突破百万辆大关。但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为控制通货膨胀进行宏观调控,GDP增长速度持续递减,汽车市场也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年增长率最高不过7.3%,最低仅为2.1%。到了1999年和2000年,汽车产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2.3%和13%,出现第二次突破,即2000年跨过200万辆。今年1~9月,我国汽车产量185.38万辆,比去年增长12.9%。预计全年汽车产销增长率将达到14%~15%的较高水平,总产量达到235万辆左右。
   未来汽车的发展一定百是行业多元化,模块专业化,即是跨界又是聚焦,像新能源汽车,之前做度得好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里不一定能做得好。原来的4S店模式百花齐放,现在维有6S店才能更适合发展但不仅专仅只多了属2S,正好相反,每个领域模块反而要更加专注和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