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出每股的发行价格

2024-05-05 16:05

1. 如何计算出每股的发行价格

1.股票发行定价的基本原理 

(l)股票的价值 

股票的价值就是它的资本价值,也就是股票的含金量,或者说,是股票的资本含量。但是,这只是股票的静态价值,由于股票是一种生息资本所有权的代表,因而它还有动态价值。这个动态价值就是股票的资本化价值和收益化价值。 

所谓资本化价值,就是股票的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再转化为资本价值;而收益化价值,就是股票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流量。这两者可能只存在于一种,也可能两种形式并存。 

然而,确定股票动态价值是一个操作难题。从理论上看,其动态化价值具有无穷大,因为股票的生命存续期在理论上是永恒的;但在实践中,却又是不可行的。因为任何企业,都有其衰亡的过程。 

因此,确定股票价值的基本原则,是以某一段未来时期为限,也就是说,以股票的价值的完全再生为原则。 

(2)供求关系的影响 

供求关系如何影响股票呢?这实际上取决于金融市场各金融品种的收益与风险的比较。从整个市场来看,一方面,市场利率较高,需求较小,因而相应价格较低;另一方面,股票供给本身也影响价格,如在一定时期内股票供给过多,价格就会下降,供给量少,价格就会上升。 

2.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 

(1)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就是发行人内部经营管理对发行价格制定的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发行价格随发行人的实质经营状况而定。这些因素包括公司现在的盈利水平及未来的盈利前景、财务状况、生产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利润水平。在正常状况下,发行价格是盈利水平的线性函数,承销商在确定发行价格时,应以利润为核心,并从主营业务入手对利润进行分析和预测。主营业务的利润及其增长率,是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状况及其对投资者提供报酬水平的基础,利润水平与投资意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而发行价格则与投资意愿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润水平越高,发行价格越高,而此时投资者也有较强的投资购买欲望。当然,未来的利润增长预期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因此,为了制定合理的价格,必须对未来的盈利能力做出合理预期。在制定发行价格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利润进行理性估测。 

①发行人主营业务发展前景。 

这是能否给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报酬的基础,也是未来利润增长的直接决定因素。 

②产品价格有无上升的潜在空间。 

这决定了发行人未来的利润水平,因为利润水平与价格直接相关。在成本条件不变时,价格的上升空间将直接决定利润的增长速度。 

③管理费用与经济规模性。 

这是利润的内含性增长因素。对此要有切实客观的分析。 

④投资项目的投产预期和盈利预期。 

投资项目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很多情况下,未来利润的大幅度增加取决于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 

除了利润这一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外,发行人本身的知名度,产品的品牌,是次股票的发行规模也是决定股票发行价格的重要因素。发行人的知名度高,品牌具有良好的公众基础,就会对投资者产生较大的响应度,产生较大的市场购买需求,因而发行价格可以适度提升;反之,则相反。股票发行规模较大,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票的销售,增加发行风险,因而可以适度调低价格。当然,若规模较小,在其他条件较优时,则价格也可以适度提升。 

(2)环境因素 

①股票流通市场的状况及变化趋势。 

股票流通市场直接关系到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 

在结合发行市场来考虑发行价格时,主要应考虑:第一,制定的发行价格要使股票上市后价格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第二,在股市处于通常所说的牛市阶段时,发行价格可以适当偏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一般有资本利得,价格若低的话,就会降低发行人和承销机构的收益。第三,若股市处于通常所说的熊市时,价格宜偏低,因为此时价格较高,会拒投资者于门外,而相对增加发行困难和承销机构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发行人筹资计划的失败。 

②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经济区位状况。 

发行人所处的行业和经济区位条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以上两个因素之所以对股票发行价格有着直接影响,其原因在于发行人所处的行业和经济区位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行人的未来发展,影响到发行人的未来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到股票发行价格的高低。 

就行业因素而言,不但应考虑本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是成长期还是衰退期等,还应进行行业间的横向比较和考虑不同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在行业内也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如把发行人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找出优势,特别是和同行业的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得出总体的价格参考水平。同时,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也不容忽视,如有的行业具有垄断性,有的行业市场稳定,有的行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等等,都必须加以详细分析,以确定其对发行价格的影响程度。就经济区位而言,必须考虑经济区位的成长条件和空间,以及所处经济区位的经济发展水平,考虑是在经济区位内还是受经济区位辐射等等。因为这些条件和因素,同样对发行人的未来能力有巨大的影响,因而在发行价格的确定时不能不加以考虑。 

③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涉及面较广。一般而言,不同的经济政策对发行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政策因素最主要的是两大经济政策因素:税负水平和利息率。 

税负水平直接影响发行人的盈利水平,因而是直接决定发行价格的因素。一般而言,享有较低税负水平的发行人,。其股票的发行价格可以相对较高;反之,则可以相对较低。 

利润水平一般同股票价格水平成正比,当利率水平降低时,每股的利润水平提高,从而股票的发行价格就可以相应提高;反之,则相反。在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由发行价格决定的预期收益率水平不能低于同期的利息率水平。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外,国家有关的扶持与抑制政策对发行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一般都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特别在经济政策方面,国家往往采取对某些行业与企业进行扶持,对某些行业与企业的发展进行抑制等通常所说的产业政策。这样,在制定股票发行价格时,对这些政策因素也应加以考虑。 

3.发行价格制定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市盈率法和竞价法。在这两种方法之中,尤以前者的应用为广。 

(1)市盈率法 

市盈率是一个通行于股票市场的概念,其本质意义在于测算投资的回收期,所以也称之为本益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净利润 

每股净利润就是用税后利润总额除以总股本的结果。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市盈率与股票价格成正比,与每股净利润成反比。 

制定发行价格时,市盈率水平一般有某种规定或行业习惯。如中国规定制定发行价格时市盈率不能低于15倍,不能高于18倍,也可以根据交易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而定,但一般应略低于平均水平。 

确定市盈率比较科学的方法,应计算整个国民经济平均投资回收期,因为这是实际反映国民经济投资回收时间长短的比较实在的决定因素,但在实践中,很少有这样做的。每股税后利润关键是税后利润的测算和预期,这在上面作过分析,不再赘述,在实际操作中,每股税后利润通常接两种方法测算:一是全面摊薄法,即用税后利润总额除以总股本,直接得出每股税后利润。二是加权平均法,就是按募集资金的实际到位时间计算每股税后利润。一般而言,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每股税后利润,一般用发行后的每股月利润乘以12得出,用此法计算的每股税后利润高于用全面摊薄法计算的每股税后利润

如何计算出每股的发行价格

2. 货币的价值是怎么规定的?

提要:货币价值是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本文提出货币价值分析应该有双重视角,即宏观分析视角和微观分析视角。宏观分析视角,是基于货币的同质性特征,对货币的交易价值进行研究,一般是用物价指数来衡量货币的交易价值。微观分析视角,是基于货币的异质性特征,对货币的资产价值进行研究,一般用贴现方式来衡量。货币价值双重视角的提出,为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两大金融学理论找到了共同的研究基础。 

    货币价值是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经济学说史中的未解之谜,因为“货币”概念与“价值”概念都是经济学中不易把握的难点,更不要说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货币价值”。本文提出货币价值分析应该有双重视角,第一重视角是宏观分析角度,主要是对货币的交易价值的研究,由此展开的学科走向是货币经济学,即宏观金融理论;第二重视角是微观分析角度,主要是对货币的资产价值(或货币的时间价值)的研究,由此展开的学科走向是金融经济学,即微观金融理论。这样的分析将使得现有的两大块金融学理论有了共同的基础,即都是以货币价值为基础展开研究的。 
    一、货币双重价值的历史渊源 
    对货币价值的研究较多的是古典经济学派,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基于货币商品论,提出货币(币材)价值的劳动价值论、费用价值论等,其中劳动价值论是主流;二是基于货币名目论,提出货币价值的货币数量论、职能价值论、法定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等,其中货币数量论是主流。这一时期货币价值研究的特点有:一是在贵金属货币条件进行的研究;二是主要研究货币的交易价值。由于货币由贵金属充当,在货币商品论下,货币的交易价值与资产价值是同一的;在货币名目论下,两者则是分离的,即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商品的货币是被分开的,而且只讨论货币的交易价值;三是货币中性观,即货币只具有交易价值,对经济运行没有实质影响。 
    古典经济学派是在货币中性论的前提下来研究货币的交易价值的,因此,它不可能突破货币中性论的理论基础???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的经典表达是:MV=PQ,结论是货币(交易)价值决定于货币数量,其结论成立的重要前提是V和Q保持稳定。要打破这种研究范式的窠臼,必须首先破除其前提条件。有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正是从这里出发开始其创造性研究的:一位是魏克塞尔。他从货币流通速度非稳定(即V可变)的角度,突破了货币数量论的前提,提出了货币的非中性命题;另一位是凯恩斯。他从非充分就业(即Q可变)角度,突破了货币数量论的前提,并且第一次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进行了分析。这两方面突破的意义在于破除了货币中性论,提出了货币对于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的思想,也使人们认识到货币除了交易价值外,还具备了资产价值。此后,沿着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货币的资产价值得到一定的研究,货币的时间价值成为资本资产价值及定价的基础,并由此逐步形成了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 
    二、货币双重价值的辨析 
    人类对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进而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凯恩斯认为人类对货币的需求有三个动机,并归结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货币的资产需求。因此,现代货币有两个基本职能:交易媒介职能和资产职能。正是货币的这两大职能形成了货币的双重价值,即既有交易价值,又有资产价值。 
    货币的交易职能是基于货币的同质性特征。因为货币是社会化的价值符号,只有货币是同质的,人们才会共同认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以货币为工具来交换商品。货币的交易职能形成了货币的交易价值,承袭古典学派的传统,货币的交易价值分析依然是在货币中性论的框架下进行的,即以货币边际效用不变为前提。之所以说货币交易价值分析是宏观视角,是因为它的分析方法只能是对货币的总量分析或平均量分析,而不可能是微观的边际分析,因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假定是不变的。 
    货币的资产职能则是基于货币的异质性特征。货币在这里是个性化的资产,正因为货币是异质性,人们才将货币本身作为交易的对象,而不再是交易的媒介。货币的资产职能形成了货币的资产价值,其分析方法与一般的商品或资产并无二致,是以货币资产的边际效用递减为前提的。所以说货币的资产价值分析是微观分析,因为它的分析方法是适用微观主体的边际分析,而不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总量分析或平均量分析。货币的异质性根源在于:一是持有货币的数量差异。由于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货币从货币数量多的人转移给数量少的人,可以产生货币资产价值;二是持有货币者的能力差异。当货币从效率低的人手中转移到效率高的人的手中时,可以产生货币的资产价值;三是货币分布的时间结构。利用或改善货币风险与收益的时间结构,可以产生货币的资产价值(或时间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货币的宏观价值即交易价值会影响到其微观价值即资产价值,例如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不同、物价的变化会影响货币的资产价值(如时间价值),所以微观主体行为要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货币的资产价值具有异质性,一般不会影响起交易价值变化。即人们之间的能力差异、风险与收益的时间结构不会引起交易价值的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一般考虑的是同质的货币,即货币的交易价值,不考虑货币因微观主体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 
    三、货币双重价值的度量 
    货币的交易价值就是所谓的交换价值,是用货币能换得的商品来衡量货币的价值。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一般是用物价指数来衡量货币的交易价值。我们一般采用三类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物价指数包括价格和数量两个信息,如果说价格是意愿的支付价格,即价格可以反映商品的效用,那么,货币的交易价值取决于商品的数量与效用两个方面。因此,可以说宏观的物价指数具有一种内含的微观基础,即它是对微观主体效用的平均化和一般化。但是其加总过程不是对个人效用的加总,而是对各个商品价格的加总,而每一种商品价格都是市场中各类主体对该商品的综合评价或效用的平均化。 
    但是,这种以传统实物经济为基础的、用实物资产价格指数来衡量货币交易价值的做法,难以完全反映现代金融经济社会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因为当今社会金融资产交易的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实物经济的交易总量,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货币,同时,金融资产价格的涨跌如同实物价格的涨跌一样影响到人们的消费与投资决策。既然金融资产价格对人们经济决策如此重要,因此,单纯的实物价格指数已经难以完全反映货币的交易价值,必须用一个综合的指数来反映货币的价值,比如:实物资产价格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劳动力价格指数;证券金融资产的价格指数;货币金融资产价格等。 
    在主流金融学中,货币的资产价值主要表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且是通过贴现方式来衡量的。由于时间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涉及如下五个要素:现值、终值、时间长度、利率及计息方式等。前两项的现值与终值仅仅是计算方式的差异,终值方法是一种向未来延伸的理想主义方法,具有发散性和非约束性,不适合实际决策;现值方法是一种向现在回归的现实主义方法,具有收敛性和约束性,适用于金融决策。实际上,货币的时间价值主要由后三项决定,即期限、贴现率和计息方式所决定,期限越长,以连续复利计的单位时间货币价值不变,则总的时间价值越高;获利能力越强,机会成本越高,贴现率越高,单位时间的货币价值越高,而总的时间不变,则总的时间价值越高;计息次数越多,单位时间的货币价值越高,而总的时间不变,则总的时间价值越高。 
人类社会正在迈进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准确地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伴随这个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必将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流通金融载体,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和消费资本。

   一、知识变成资本使资本的价值构成发生质的变化

   与以往一切时代不同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已彻底改变了地位和作用。在后工业时代(最晚在本世纪50年代末)以前,知识只是一种从属于生产、产品(商品)的附加物,处于从属、附庸的地位,说到底知识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伴随后工业时代开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就逐渐改变了性质,知识开始主导人、主导生产及其产品,由被动转向主动,以往那种获取知识与精神(意识形态)、个体紧密相连的唯一原则已经过时,知识已有自己的生产品(供应者)和消费者(使用者),知识的生产与消费,已与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别无二样,知识的供应者和使用者与知识的关系已雷同于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商品关系,这种关系的形式是一种价值形式。由此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再生产中增殖而消费,知识变成商品。与以往一切物质商品不同的是,知识(商品)不需交换,不需销售,直接就可变成资本,因为知识本身就是资本、就是财富。掌握和消费更多的知识,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知识资本。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本,谁就拥有更多的经济、财富的主宰权。由此看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资本形态已不再仅仅是商业资本、工业资本、金融资本,更多却是知识资本,因此企业或生产的参与者投入多少资本,更多的是指投入了多少知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知识)资本的同义词。

   知识资本(knowledge as capital)与以往一切资本形态的不同,是由于知识作为商品(产品)的带来的,这样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往或现有的经济学不能圆满解释知识的价值及其巨大作用,而且以往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无法适应衡量知识价值的要求。这主要就在于知识价值具有自生性、无限性、模糊性和潜在性,同样,知识资本也具有类似的性质。 

   2.以往传统工业经济所投入的资本以有形资产为主,而在知识经济中投入的更多是知识、智力,知识资本是无形资产。 

   3.传统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资本积累”,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储蓄,而知识资本的形成则主要依靠“教育与科技发展”,最主要的来源方式是“知识引进与知识储备”。

    4.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不以人为载体,而知识资本以人为载体,即使有蕴涵高新科技知识的物质产品存在,要使这样的产品变为资本,也只有通过人的作用通过人去知识化;人力资本尽管也以人为载体,但其本质是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的资本,而知识资本并不要求以出卖劳动力为条件,以智力或知识的形式出现,它可以完全摆脱劳动力的束缚,况且,人力资本的价值总是以货币来衡量的,是非常有限的,而知识资本的潜在的巨大的待开发的价值远非货币所能衡量的。 

   5.知识资本具有自生自衍性,它可以自我繁殖与衍生,而以往的一切资本则不可能。积累资本是为了再生产,也就是说筹集到资本(主要金融资本——资金)就是为投入到新的生产中,即所谓的投资。非知识经济时代中的投资主要包括物质(物力)投资、人力投资、金融(财力)投资,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智力)资本投资(简称“知识投资”)却占了总投资的绝大部分。知识经济的投资以知识资本投资为主导,彻底改变了资本投资的价值构成。

    二、知识资本的实现使货币的价值构成发生质的变化

    知识作为货币是由知识作为资本所带来的,换句话说,知识资本是知识货币形成的直接前提和条件。如此“知识货币”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涵:1.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知识具有普通的货币属性、货币功能和货币价值;2.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形态以知识货币为主流,取代了非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纸币、硬币为货币形态主流的地位;3.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更具有比非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所具有的知识属性、知识功能和知识构成;4.知识货币是无形货币,比较以往一切物质形态的货币形式——金属货币、纸币、硬币等,有着质的不同。由“知识货币”这一概念的内涵决定了“知识货币”不外以两种外延(具体的体现形式或载体)为其外延构成:一是作为货币的知识,英文为knowledge as currency,简称为KAC;二是作为知识的以电子货币为代表的货币,英文为Electronic Data currency,简称为EDC。�知识货币的本质属性(内涵)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属性或特征。1.普通货币,知识货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充当重要的流通货币,它具有与纸币、硬币一样的功能与价值构成,它可以支付、储蓄、流通、投资、交换(兑换)等。2.自生性(生产性)。纸币、硬币等货币是一种充当一定货币量的有价纸张或金属而已,尽管它的内部价值(实际的购买能力)会随银行利率或物价变化而有所变化,而其所表示的感官数量是不变的,100元的纸币总是代表100元,而不会是代表100多元,至于此时的100元与以往的100元所体现的购买能力的差异并不是由纸币、硬币本身的载体——纸张、金属所造成的。而知识货币则不同,尤以KAC显著,它所体现的感官货币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会随其蕴涵的知识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一个充当知识货币的软件,此时蕴涵丰富高科技信息,具有1万元的感官货币量,而随着高科技信息的散失或减少,这种充当知识货币的软件在将来所具有的感官货币量是会减少的,也许只有几千或几百元的货币量,甚至为零;另一方面,由于知识货币蕴涵巨大的高科技知识与信息,尽管持有者用其交换、支付、储蓄、兑换时只充当一定的感官货币量,而知识货币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流通与投资,在此时,知识货币的感官货币是会随生产、流通、投资的进行而增加自己的感官货币量,例如使用(生产、流通、投资)1万元的表现为具体电子软件的知识货币,在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或在增加新信息新知识的条件下,产生出蕴涵更多知识量或信息量的电子软件,尽管此时的电子软件仅仅还是1万元时的物理形态,但它所体现的感官货币量已经增加了,不仅是1万元而是1万多元了。3.无形性,知识货币是无形货币,尽管知识货币必然通过某些载体(如软件、EDI电子贸易、信用卡、智能卡等)去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比较于以往的一切货币形式(如纸币、金属币等),知识货币实则是一种无物无形货币,一个信用卡可以贮存1万,也可贮存十万、百万,一个信用卡感官上不能从其物体表面去清楚它贮存或代表多少现金,必须通过计算机去呈现。4.知识货币在很多情况下是电子货币,尽管不排除知识货币有其它形式或通过其它载体、媒介去实现,但电子货币工程必定是知识货币的重要流通渠道,电子货币工程在全球正在实现和普及之中,它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金融工具、电子化商业机具等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各种储蓄卡、信用卡为介质,以电子信息转账方式实现的一种货币交易方式。这种货币交易方式显然是在无形(无纸)货币中进行的,纸币的作用在这种货币交易方式中被最大限度地淡化了。知识货币以KAC和EDC两种面貌出现,不但打破了纸布、硬币独霸货币交易过程的局面,而且由于KAC和EDC的出现以及在经济生活中得以实现和普及,必然质性地改变现在生活中流通着的货币的价值构成。表现在以下方面。1.货币的形式和本质发生了变化,从有形为主变为无形为主,从直接价值到间接价值,KAC必然是物体形式的完全消失,直接价值并不固定必通过间接渠道(计算机)才得以呈现;至于电子货币(亦称电子现金、虚拟货币、数字化货币等)EDC只是一串电流与数字运载着货币的现象价值,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并不被人们直接感官。2.货币的储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货币总在银行的网络终端电脑中,银行可以不经货币所有者同意可以暂时储用或支付给他人,为此银行必然会支付给货币所有者利润,因此知识货币的所有者必然就是知识货币的储蓄者,知识货币总是在增值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前文所说的知识货币为什么具有自生性。3.知识货币极大地提高了货币传输速度,避免了货币传输与流通过程中由于货币的物理消耗(如以往纸币纸张和硬币金属物的消耗与磨损,以及假币的破坏等)而带来的价值流失,实现了货币流通、传输的零消耗。

    三、知识货币何以可能

    知识经济条件下资本价值构成和货币(现金)价值构成的质的变化,既是知识货币的结果也是知识货币得以实现的条件,但具体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和经济生活中又如何得以实现呢?知识货币何以可能呢? 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一句话:实现货币的价值转化工程。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转化工程实质是人类智力的大开发工程,因此实现货币的价值转化工程的一个重要前提国民知识素质的全面进步。提高国民知识(主要指高新科技知识)素质的关键是教育,当然这里的教育不仅限于学校教育,更大程度上指向于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社会教育形式。很难设想,在一个人不知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为何物时,他还会通EDI过电子贸易方式去赚大钱。显然,一切价值转化过程的实现是离不开教育的。因此,我们设想,在现阶段的我国应开展全民性的知识经济教育运动,让知识经济的许多常识和基本观点,让新旧价值转化过程中的许多新观点新方法新事物普及于民深入人心,为知识经济的实现打好良好的人伦基础显然在不远的将来在我国实现货币的价值转化工程,必须以科技高度发展和普及为前提,这样的前提除了教育的促进以外,关键的还在于知识经济的硬件的实现,这样的硬件在现阶段的中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使“信息高速公路”(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称“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简称NII,)得以实现,不仅要追求NII本身的经济利益,而且更要使NII为全民提供各种服务,促进科学研究发展,促进全民医疗保健事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实现电子化政府和电子化社会等等。目前我国正在实现中的金桥工程正是为此而开展的重大战略工程。

    第二、实现和普及EDI电子贸易方式,我国正在实施中的金关工程(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网工程)正是为此服务的。

    第三、实现和普及电子现金(电子货币),我国正在实施的金卡工程(电子货币工程)是为此服务的,电子货币在我国现阶段主要以信用卡、智能卡和通过计算机的现金转移三种方式得以实现。

    第四、实现计算机使用和电话使用的全民化,在我国现阶段计算机和电话使用率还很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特别是通信业)显得非常重要。

    第五、数字化金融市场的实现,网络银行机制取代现在的独立银行机制,无人银行和电话银行的实现与普及,是确保知识货币得以全面运行的重要前提。在现阶段,我国应大力实验网络银行,大力实践数字化金融市场,大力尝试无人银行和电话银行,并为确保这些实验实践与尝试的顺利开展。

    第六、当前世界是法治世界,法律应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前面,只有法律才能从根本上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知识经济发展规划》或《知识经济发展法》、《知识货币(电子货币)管理办法》等都应及早出台。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涌现,人们以往的许多人伦思想与方法是无法适应的,借助于法律的教育与规范、约束显然是时代的必然、社会的必然。

    第七、人们对货币使用及其价值的观念的巨大变革得以实现也是确保知识货币(电子货币)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人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指向于货币(现金)的人伦观念和价值观念,单就货币用户和银行而言,用户是货币的持有者、使用者,而且是自然的自动的储蓄者,用户不但应取得货币本金的所有,而且应取得货币活期储蓄利润的所有;银行不再仅靠存款业务来维持生存,还必须靠向客户提供特殊的高附加值的投资理财服务来获取利益。如果在未来KAC在银行得实行和流通,银行不仅是储存象征购买力和财富的机构,而且是储存劳力、智慧的巨大电脑。这一切都需要人们人伦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迅速进步。

    第八、迫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实际,广泛开展关于知识经济的前瞻性研究以及货币价值转化工程的实验实践是推动货币价值转化工程的一顶准备性的有意义的工作。

   (被收录于《知识经济与价值转化工程》一书,黄锦奎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出版)

3. 什么叫破发行价

  股票上市第一天的开盘价格就叫发行价,跌破它就叫跌破发行价。

  新股破发中的发是指股票的发行价格。新股破发是指股票发行上市当日就跌破发行价,在一级市场申购中签的股民也是要赔钱的。在股市中,当股价跌破发行价时即为破发。而普遍情况,特别在牛市行情中比较少见,在市场徘徊期常见到。
  对于新股频频破发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市场低迷并不是主因,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偏高才是祸首。
  在新股的发行中,投行可以同时兼任多重角色,既可以是企业上市的保荐人、承销商,财务顾问,同时也可能是股东,这种直投、保荐、承销的多重角色意味着利益的直接相关。募集资金额越高,意味着可以获得的承销费更高,而如果有直投的话,其所获得的回报更为丰厚。
  现实情况确实如此。据了解,一些券商对IPO项目超募资金部分收取5%至8%的承销费,这明显要高于正常的标准。在投行与企业利益趋同的情况下,投行无疑更有动力将发行价定高。
  “三高”现象频现的主要症结在投行。在她看来,投行对于估值判断并不准确,其原因主要出在两方面:一是专业能力,二是缺乏自律。
  其实自新股发行频现“三高”以来,投行在其中担任的角色就一直备受质疑。很多人认为,保荐机构或主承销商与发行人同属利益共同体。所以保荐机构与承销商可能会失去客观公正性。
  一般来讲,新股定价通常可分为四个步骤:主承销商给出估值范围——研究员根据主承销报告出具定价报告——机构根据研究员报告向主承销商出具报价范围和申购数量——主承销商和企业确定新股发行价。而机构研究员主要就是根据主承销商出具的这份投资价值报告来了解。
  据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主承销商给出的估值会高于行业平均估值,而有些企业为了提高融资额度还会刻意提高估值范围,以此来提高在路演时研究员心中的目标价。此外,对机构研究员来说,如果给公司的报价过低,那么以后去上市公司调研或许就不会被接待,因此给出的估值范围都会和主承销商给出的范围相差无几。

什么叫破发行价

4. 什么叫破发行价?


5. 现在公司注册资本有认缴的,注册资本是越高越好吗,有没有什么要求和风险?

注册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那么我们在填写注册资本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跟着企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工商局是不收注册登记费了。(以往,1000万注册资本要交8000元注册登记费)
但是,税务局收税!要按照注册资本的万分之五交印花税。来,咱算算,注册资本1000万,那就是给税局交5000元。
不要以为没实缴税局就不收取了,实际上是,等你想注销,请税局开具清税证明的时候,你不补上这些钱,税局不会开具清税证明。当然,也不建议太小。所谓“一元办公司”更多是理论上的。
2、既然是注册资本认缴制,那我认缴个100年,100年后实缴到位,可以吧?
法律的确没有明确禁止条款。从法理上来说,认缴期限并不受股东年龄的限制,毕竟股东可以变更,就像愚公移山,子子孙孙,前股东可以转让股权给后股东,那么认缴义务也就自然由后期最新股东承担。
但是,过长的认缴期限,超越了股东的自然劳动年龄,明显给人一种皮包公司的感觉。注册资本认缴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
什么?别人看不见认缴期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面一目了然,认缴实缴情况全部都有哦。
3、不实缴就不会被抽查到?所以注册资本写大一点无所谓吗?
在认缴期限内,不实缴只是不检查实缴内容,并不是说不会被抽查到。除非是针对实缴进行的定向抽查这一种情况,否则,抽查概率跟是否实缴是没有关系的。反而是,注册资本越大,越可能被重点监控,抽查检查的频率会越高。
4、认缴资金虚高要承担的法律风险更大!
认缴不等于不缴,只是说创业初期可以暂时缓缴,认缴制没有改变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的相关规定。例如,公司如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因企业经营不善,而需申请破产清算。
如果公司清算后,公司还存在100万的债务无法偿还,此时公司如果注册资金只有50万,那么股东的偿还额度只要偿还50万即可,如果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00万,则需要偿还100万。由此可知,注册资金虚高,而股东自身承受能力不够就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窘境。
一句话: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根据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个人承受风险能力,选择合理注册资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帮助公司发展。不要说什么随便填,成年人的世界,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

现在公司注册资本有认缴的,注册资本是越高越好吗,有没有什么要求和风险?

6. 公司上市的时候经常提到多少倍的PE,请问PE是什么概念?怎样计算?


7. 公司的注册资本应该怎么填?越大越好吗?

注册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那么我们在填写注册资本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跟着企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工商局是不收注册登记费了。(以往,1000万注册资本要交8000元注册登记费)
但是,税务局收税!要按照注册资本的万分之五交印花税。来,咱算算,注册资本1000万,那就是给税局交5000元。
不要以为没实缴税局就不收取了,实际上是,等你想注销,请税局开具清税证明的时候,你不补上这些钱,税局不会开具清税证明。当然,也不建议太小。所谓“一元办公司”更多是理论上的。
2、既然是注册资本认缴制,那我认缴个100年,100年后实缴到位,可以吧?
法律的确没有明确禁止条款。从法理上来说,认缴期限并不受股东年龄的限制,毕竟股东可以变更,就像愚公移山,子子孙孙,前股东可以转让股权给后股东,那么认缴义务也就自然由后期最新股东承担。
但是,过长的认缴期限,超越了股东的自然劳动年龄,明显给人一种皮包公司的感觉。注册资本认缴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
什么?别人看不见认缴期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面一目了然,认缴实缴情况全部都有哦。
3、不实缴就不会被抽查到?所以注册资本写大一点无所谓吗?
在认缴期限内,不实缴只是不检查实缴内容,并不是说不会被抽查到。除非是针对实缴进行的定向抽查这一种情况,否则,抽查概率跟是否实缴是没有关系的。反而是,注册资本越大,越可能被重点监控,抽查检查的频率会越高。
4、认缴资金虚高要承担的法律风险更大!
认缴不等于不缴,只是说创业初期可以暂时缓缴,认缴制没有改变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的相关规定。例如,公司如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因企业经营不善,而需申请破产清算。
如果公司清算后,公司还存在100万的债务无法偿还,此时公司如果注册资金只有50万,那么股东的偿还额度只要偿还50万即可,如果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00万,则需要偿还100万。由此可知,注册资金虚高,而股东自身承受能力不够就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窘境。
一句话: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根据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个人承受风险能力,选择合理注册资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帮助公司发展。不要说什么随便填,成年人的世界,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

公司的注册资本应该怎么填?越大越好吗?

8. 公司注册资金的多少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