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2024-05-07 22:52

1. 这次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本次金融危机是美国病态生活方式的反应。说好听点,是“美国梦”惹的祸,说不好听是贪婪。阿里,CNN资深财经记者在奥普拉主持的节目中对美国观众说:美国人一直相信房子、工资、股市会不断上升,因此,个人、公司、政府、国家都超前消费,都靠借贷,靠信用过日子。

  阿里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个普通美国人叫安妮。她本来没钱买房,但银行为了贷款赚钱,鼓励安妮贷款买房,用零首付、甚至做假账的办法给安妮贷款。然后,银行把部分利息留下,剩下的都打包以债券形式卖给“两房”,(一个半官方的房屋贷款机构)“两房”再通过华尔街把这些债务以债券形式卖给全世界各大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包括中国政府。

  本来,这是一个设计得不错的金钱梦,大家都赚钱。谁会怀疑美国的繁荣和强大?但突然有一天,整个游戏的核心——银行发现全美国无数安妮根本无力支付贷款时,人人有洋房、汽车的“美国梦”破了。为了自保,银行把银根一收,整个美国资本主义的巨轮就不转了。那些银根收的晚的银行,那些更贪婪的,不顾风险的银行就因为贷款太多,资不抵债,宣布破产了。银行不贷款,实体经济的运转就停了,导致失业,更多的人没有工作,付不起贷款,又引起更多的银行坏账,银行就更紧张,更收紧银根,恶性循环就开始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救市计划要先救银行,先向银行注资。但银行的窟窿可能是一个无底洞,早就有日本经济学家说,如果真想通过给银行注资挽救美国经济,需要一次注入5万亿美元。

  让我们看这样一个关系图:美国无数的根本没有支付能力的业主——银行——两房机构——有毒债券——卖给世界。核心是银行。当无数业主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时,银行收紧银根,各行业资金链断了,金融危机爆发了。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专家苏珊给美国人民出的主意是什么?就是现金为王!有钱你捂好钱袋子,别花。钱少保命,钱多等着抄底。

  为什么会发生这场金融危机呢?直接原因就是美国银行的钱太多,它急于贷出去。那么,这么多钱哪里来的?大家都知道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中国!

  钱是从中国来的。198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机,那时,他们的产品卖不出去,银行业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可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急需资金、设备、各种产品。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事实上缓解了美国和西方当时的金融危机。就像今天,如果中国可以打开非洲和拉美市场,也可以缓解中国国内的经济危机一样。生产过剩的产品和充裕的资金都需要新的销售渠道和投资。中国与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一拍即合,大家共同繁荣了20年。谁不贪呢?谁不为钱呢?GDP不就是用钱衡量的吗?小康不就是按人均多少美元计算的吗?问题只看谁能算计过谁。
中国人苦干了20年,牺牲了环境,牺牲了资源,牺牲了广大工人、农民的利益,把2万亿美元放在了美国。美国人就提前把这些钱花了,而且还透支了,引发了这场金融危机!中国人喜欢存钱,迷信美元,中国政府也是中国人,一样。我们不断往美国输送产品,他们就不断印钱,用国债和有毒金融债券这些纸满足我们的美金梦。结果,美国国内的钱越来越多。同时,中国方面也相应的印钞票。两边的钱都多了。这样,股市、楼市的泡沫就吹起来了,虚假的繁荣让人心醉。可泡沫大到一定程度必然破裂,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了。

  如果所有问题都在中国政府的控制内,怎么都好办,中央一个命令,贷款,哪家银行敢不贷?一切就都转起来了。就像现在国内发生的一样。4万亿、18万亿刺激经济,人家的股市不停的往下跌,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候还没有来;我们这里层层往上窜。让人想起文革时常说的“风景这边独好”。

  问题是美国银行家不听政府的。而政府实际是给银行家打工的。这就是资本主义。银行家考虑的是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自保,并且在适当时机抄底,赚更多的钱!如果是你的钱,你不这样想?但政治家考虑的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统治,维持政权。在中国,政权的稳定是第一位的,钱在其次;在美国,银行家的利益——资本安全是第一位的。宪法和法律限制了政府领导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任意作为的可能性。哪怕领导人的目的是好的。

  中国经济这30年的发展存在的隐患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爆发出来。中国经济靠出口、投资、资源浪费、低人力成本等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拉动。西方金融危机发生了,人家减少了进口,我们这边立即失业、工厂倒闭、工人陷入贫困,各种呆坏账增加。靠投资拉动,投什么?如何收回?金融危机期间本来就应该慎重投资,停止扩张。资源浪费型发展和低人力成本策略都给环境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压力。

  中国手里并不是没有吸引人的牌。起码有两张: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巨大的外汇储备。中国毕竟还是有人有钱。这就是温总理信心喊话的来源。他为什么去达沃斯向西方政府和资本家进行信心喊话?因为他们要是不配合中国,就会增加中国抵御金融风险的困难,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到时候大家都倒霉。但西方政府和资本家都是十分精明的生意人。他们看出了中国政府的难言之隐,所以,一方面提条件,一方面继续观察,从纯粹的商业利益角度看,谁不想等中国经济垮了,抄中国的底?就许我们老想着抄人家的底?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到欧洲采购150亿欧元的产品,中国政府在股市、债市不确定和原材料市场高位时出手买进。穷人出手先救富人。看他们怎么办吧?

  自大清国以来,中国在与西方的博弈中一直处于劣势。最多是我们要面子,给人家实惠。就是俗话说的,打肿脸充胖子。毛泽东时代,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民都吃不饱肚子,那也要给亚非拉朋友好处。受我们援助的国家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过的都比我们的人民好。今天,跟西方资本家打交道,不会比跟那些穷朋友交往容易。这些人都是聪明透顶而且极有战略眼光的人。记得司徒路登说过的话吗?人家一想就是中国几代人以后如何。从古到今,中国政府和当下的人,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想过?但凡想一点,也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一个相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民族,一个把生儿育女、多子多福作为自己唯一希望的民族最终发现,威胁自己生存的最大敌人不是“美帝、苏修”而是自己的子孙后代!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制控制自己人民的生育,在过去30多年中,杀死了自己近4亿的子孙!这是一个超出了人类的理解力和以往常识的不可思议的现实!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的,30年后的今天,当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当世界还没有大乱的时候,可能冷静的想一想是必要的吧?

这次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2. 此次金融危机是什么引起的又将再来怎样的影响

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
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 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冲击一��

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和美林公司被收购与始自去年的次贷危机一脉相承,在众多专家看来,这个事件仅是整个危机过程中泛起的一朵浪花,不应该被孤立看待,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际上也是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延续。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来理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张斌说,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张斌同时分析,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冲击二��

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 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也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形势在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体现出了足够的韧性,但这是由于美元弱势所带来的强劲出口所致,因此,在金融风暴袭来,国内需求更趋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弱势美元”下的出口,给美联储预留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张斌表示,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冲击三��

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

具体到中国而言,郭田勇认为,影响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市场信心,美国出大问题的机构相继破产,给中国的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以获得印证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消息传来的次日,正值A股结束中秋三天假日开市,沪深两市银行板块全线暴跌,其表现只能以“惨不忍睹”来形容,其中,工商银行跌9.95%,建设银行跌9.94%,中国银行跌9.17%。在多方利空消息的垂直打击之下,沪深两市银行股全天放量大跌超过 9.0%,多达8家银行股跌停。而据昨日最新披露的信息,16日盘中跌停的招商银行截至昨日共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 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并且公司尚未对上述债券提取减值准备。

冲击四��

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

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ly)北美版前执行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罗伯特道林(RobertDowling)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表达了他对持有大量美国金融机构股票和基金的中国银行业的担心。

根据破产文件显示,雷曼兄弟前30大无抵押债权人主要是亚洲金融机构,包括日本的Aozora银行、中央三井信托、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实业银行、信金中央金库、国内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再度被牵涉其中。据报道,雷曼对日本Aozora银行欠款额达4.62亿美元,对瑞穗实业银行欠款额达3.82亿美元,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

“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道林说,“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其实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郭田勇说,“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爆发数月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中国经济是否能“独善其身”?中国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这场危机?来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众多国内外官员、学者共同把脉次贷危机下的中国经济。
“次贷危机带给美国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2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正在恶化,表现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在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的信心受挫等方面。
“我们正经历着美国,也是西方国家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言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现在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它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期待中国经济能独善其身是不现实的。”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认为。不过,谢伏瞻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
“在整个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它在分享全球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会受到全球危机的影响。”史蒂芬·罗奇说。
“这种影响可能会从贸易和资本两个方面产生。”中国的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市场,美国经济下降,尤其是当消费出现下滑,对中国的出口显然会有一定影响;而资本面上将出现由于美国次贷危机,以致近期流入中国的资本反而会增多的可能———更多的资金意味着更多的流动性,同时也意味着更容易产生投资过快增长的风险。
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把中国更加彻底地推置到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的十字路口,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也给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增加了新的困难。
“当世界经济面对危机的时候,好的药方能够迅速摆脱危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认为,当前怎样定义全球出现的通胀?结构调整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如何看待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与流动性过剩?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谢伏瞻指出,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短期政策来看,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增长。从长期政策来看,是要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提高我们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保持经济长期增长重要任务的同时,要及时注意观察世界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对我们的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樊纲认为。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进而指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在宏观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关注创造就业的问题。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一)直接影响:比较有限

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

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

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 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 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 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

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

3、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境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资金调节的难度,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

4、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

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来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方面,在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中国趋紧的货币政策会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近几年,在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偏多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国际游资投机人民币的压力,我国央行倾向于把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离。自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采取了减息等货币政策措施。1月22日、1月30日和3月18日,美联储分别宣布,降低联邦基金利率75个、50个和75个基点,减息幅度非常大。目前,中美利差已经形成了倒挂。如果中美货币政策继续反向而行,扩大的利差将增大热钱流入的动力,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央行的对冲也将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弱势美元政策在不断向全球输出流动性的同时,会直接影响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 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大部分非美元货币贬值的结构性差异一直伴随着汇改,并在最近几个月的国际金融震荡中更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新的压力。

5、境外投资风险加大

从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的是,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金融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走出去” 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近期,发端于美国并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也引发了各界对危机的评估与推测。国内学者尤为关注此次危机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对中国经济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等问题。在9月下旬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东海证
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08年第三季度)”上,多位经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就以上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只有认清危机,才能应对危机,专家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林岗(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美国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它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呢?这一点需要我们好好研究。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消费倾向肯定会下降, 对我们的出口需求会减少,这会影响我国的出口,但我觉得这个也没什么。我们应该把目标更多地转向国内,拉动国内市场,不必过分依赖国外需求。

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关于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有人说是1929年之后最严重、最大的危机,影响到了全球。我个人认为虽然很严重,但对严重程度的估计似乎还是放大了一点。它真实的影响是在金融领域本身,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

美国几家大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了,我把这看做是一次重组。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调整的方法,不一定是灾难性的。金融危机发生后最严重的问题是失业,这会带来很大的危机。

这件事给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敲了一个警钟。美国发展到今天出现金融危机,可以说是美国社会调整的一个过程,它像发高烧一样,不能说美国经济现在整体都不行了,美国还是很强大的经济实体。

大家都说金融是核心,金融作用很大,把金融的地位看得很高。我不赞成过分重视金融而轻视其他,我认为还是实体经济在先,应该把实体经济、真正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我完全有信心,增长10年、20年应该没有问题,因为中国还不发达,还需要发展,因此投资会大量上升,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李扬(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我认为目前的危机还在金融领域,实体经济还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冲击。当前的问题固然表现在金融领域,但解决方案还是在实体经济。要想使目前这种形势稳定下来,首先要稳定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还在展开。我谈几点看法:1、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有过度发展、自我服务的倾向。很多理财产品纯粹是生造的。我不是说不搞金融创新,而是金融创新一定要密切联系实体经济。2、最近几年债券市场规模很大,与企业相关、居民相关的债券不够发达,与金融机构相关的债券则大大膨胀,可就是到不了实体经济中去。今后需要思考,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应保持怎样的关系?3、关于金融业发展市场化的问题。这次危机告诉我们,迅速市场化可能是有问题的。次贷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新自由主义就是主张完全市场化、放松管制等。中国这次幸免于难,上次亚洲金融危机也幸免于难,这与我们谨慎的市场化有关。此外, 金融业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公共行业,因此在金融业完全推行市场原则可能不是最好的模式,应当给政策性金融保留一些地方。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在我看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金融在现代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们的资源都在越来越金融化,如果不把握这种趋势,总想慢慢回到实体经济,那是很危险的。首先,目前的资源已经很金融化了,你不做金融别人要做,因此必须了解它;其次,财富也很金融化了;第三,经济的增长无论是增量资源还是存量资源,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金融体系的配置。增量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传统商业银行,存量资源的再配置和优化则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经济增长是通过资源配置来完成的,如果不注重这两种资源配置机制,经济增长就会非常缓慢,质量和效率也差。所以,不能因为风险来临了,我们就怀疑金融。

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灾难,但是新的金融模式一定会从中产生。金融体系有一种功能就是帮助全社会来分散风险。没有这种机制,经济增长会很麻烦,经济发展会没有效率。现代金融体系通过各种产品的设计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创造了财富的增长模式。人们一般都认为金融体系没有财富创造功能,只有资源配置功能、媒介功能,这是不对的。事实上,金融具有财富创造的功能。

马君潞(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此次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没有那么严重的直接影响。由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所引发的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则会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影响。因为,前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模式,一是靠投资,二是靠出口,这意味着我们跟世界经济的波动性是高度一致的,国际金融动荡会引起国内经济的调整。我们不能就金融论金融,它一定跟实体经济有关,一定会影响实体经济。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应该在实体经济领域,搞好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水平的升级, 等等。另外,我国的中小企业现在十分困难,尤其是在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产品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且出口市场不好的时候,应如何来加以调整?我认为综合配套改革很重要。

雷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从美国次贷危机到现在,只是在金融领域出现了问题。在金融领域当中,也只是投行出现了严重问题。美国IT行业是在投资银行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当新技术革命放缓以后,投行在供给方面不能有太大作为的情况下,便承担了房地产的金融支撑,而美国的房地产需求很难向世界其他市场转移。从这一点来讲,美国的投资银行肯定会出现向商业银行的回归,但不是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从金融学的角度来说,只有当证券市场充分发展,有充分的准备手段,有充分的衍生工具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商业银行或是货币市场无风险利率的存在。

叶永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不少人认为现在是衍生金融工具搞多了、搞快了,我不这样认为。美国的金融市场是充分发展的,这个市场我们还没有,还不如别人,对这个市场我们也不够熟悉。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由价格信号来配置资源的,其实价格信号也是一种风险信号,而金融衍生工具能够锁定未来的价格。我认为,金融市场建设得越快,这个国家就越安全;越是关起门来,就越不安全。此外,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在我们只是微观的监管体系,只是事后的监管体系。金融监管体系要从微观到宏观、从金融机构到企业到政府到个人构成一个整体体系。

3. 未来五到十年,将会发生哪些事?


未来五到十年,将会发生哪些事?

4. 金融危机结束了吗?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2.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3.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4.更深层次 
(1)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 
(2)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 
(3)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5.金融危机为何漫延到世界 
(1)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2)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3) 贸易一体化: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国与国之间普遍出现的全面减少或消除国际贸易障碍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4)生产一体化: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是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到产品销售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是生产一体化的主要实现者. 
6.中国对应国际金融危机具体采取了那些措施? 
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4方面的国家宏观经济目的都相关,都会正面影响: 
(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7)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 
以上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其他政策 
(1)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 
(2)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3)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 
(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5)产业振兴计划. 
7。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于中国影响,国家外汇储备部分损失了,出口困难了,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严重时会引起政局不稳定. 比起欧洲国家(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已经是萧条得很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同时,国家也在通过扩张财政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0000亿拉动内需等措施,现在又进行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调,如果各项宏观经济措施实施有效,对于中国也就1年左右的时间能够缓解. 根据现在的经济数据看,过了5月已有好转 ,而国际上则会长一些,要缓解至少3年时间,3年之后经济才会缓解.因为接下来的金融危机波及的商业银行,需要3年左右时间调整,由金融危机影响的经济发展则会在3年左右时间恢复.

5. 请问这次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怎么引起的?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2.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3.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4.更深层次 
(1)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 
(2)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 
(3)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5.金融危机为何漫延到世界 
(1)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2)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3) 贸易一体化: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国与国之间普遍出现的全面减少或消除国际贸易障碍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4)生产一体化: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是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到产品销售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是生产一体化的主要实现者.

请问这次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怎么引起的?

6.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了吗?

2007年日本GDP达4.3万亿美元,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元对美元升值25%,2008日本GDP将超过5.3万亿美元 

中国2007年GDP达3.2万亿美元,2008年达4.3万亿美元,2008年中国GDP实际增长率虽然只有9%,但名义GDP增长接近20% 
目前日本GDP比中国多差不多25%左右。 

2008年的中国跟2007年的日本GDP差不多,日元2008年对美元25%的升值,导致日本由贸易顺差国变成贸易逆差国,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日元避险作用的降低,日元必将步入贬值周期. 

2009年中国GDP很难超过日本 
由于世界一些权威机构大都预测世界经济2010才会好转,因此2009年,日元对美元贬值预期有限,中国2009名义GDP增长超过25%可能性基本没有。 
中国GDP预测达到5万亿美元左右 

2010年中国GDP必将超过日本 
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日元地位下降,日元贬值,日本有望从贸易逆差国转为贸易顺差国,2010年日本GDP会由于日元贬值降到5万亿美元左右,跟中国2009年GDP差不多, 
因此,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经济总量(GDP)这两年内超过日本已成定局,所以下一个关心的目标就是美国了。中国在即将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何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想这也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预测一下,权当好玩。

从1930-2008年美国GDP名义增长率表中可知,在这79年中,美国GDP名义增长率最高为27.78%,有三年名义增长率在20%以上,那是因为 二战美国作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所致。1947年以后数据为美国商务部2008年最新的季度修正数据,所以,我们把 1930-1947年为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美国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为6.07%,这一阶段因为遭遇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所以有6年是负增长。 1948-2008年这一阶段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为6.87%,这一阶段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所以只有一年(1949年),且还是科技革命之前出现过负增 长。此后,美国年平均名义增长率基本保持在4-6%之间,只有1966-1983年平均达到9.31%。1985年美国GDP超过4.3万亿美元,此后年 平均名义增长率为5.39%。

从趋势来看,美国的年平均名义增长率呈现一种下降趋势,因为毕竟基数已经那么大了。我们假设以后阶段美国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为4-6%,高位数为6%,中位数5%,低位数4%。

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1979-2008年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为16.23%。分阶段来看,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为 16.55%;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为15.91%。分年代来看,20世纪80年代年平均增长15.71%,90年代年平均 18.51%,本世纪至今为15.00%。一般都在两位数以上,只有1981、1982、1990、1998、1999、2002年这几年名义增长率在个 位数。原因是1981-1982为治理整顿1978年以来的“洋跃进”错误,1990年为西方国家因为政治事件全面对华实行封 锁,1998-1999则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后遗影响,2002年是因为通缩影响。总的说来,中国GDP名义增长率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长期保持两位数的 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实际增长率也不可能持续保持9%以上的高增长,反应在名义增长率方面,就是不可能一直保持16%以上的增长,因此,我们假设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名义增长保持在12-15%左右,高位数为15%,中位数为13.5%,低位数为12%。

人民币长期来看升值的趋势不可避免。从理论上来分析,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价要低于其购买力平价,经济起飞后,汇价就要逐步向购买力平价靠拢,本币升值的潜力就表现在汇价与购买力平价的差距上。按照美国中情局《世界概况》提供的中国2008年按照PPP计算的GDP为7.8万亿美元,也就是人民币对美元正常合理价位应该为3.7557左右。我们假设今后人民币年平均升值幅度为2.5%,那么需要25年左右才能升值到1美元兑换3.74元人民币。

如果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国内社会政治基本稳定,自己不折腾;

——运用政治、军事、经济及外交综合手段,保证自己周边国际环境基本和平;

——国家战略不发生大的错误。

那么,基于以上理想条件来进行分析预测:

(1)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保持12%,人民币年升值率2.5%,美国年平均增长4%。中国2008年GDP假设为32.6万亿,则2020年可超过美 国。此种情况下,2019年美国GDP可达21.8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113.40万亿元,人民币升值到5.2881,合21.44万亿美元。

(2)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保持12%,美国年平均增长5%,人民币年平均升值2.5%。则2021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为26.78万亿,中国为142.25万亿,折合28.26万亿美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5.0333。

(3)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保持12%,美国年平均增长6%,人民币年平均升值2.5%。则2022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为32.11万亿,中国为159.32万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4.9106,折合32.44万亿美元。

(4)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保持13.5%,美国年平均增长4%,人民币年平均升值2.5%。则2018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21.02万亿,中国GDP115.66万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5.4203,折合21.34万亿美元。

(5)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保持13.5%,美国年平均增长5%,人民币年平均升值2.5%。则2019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24.29万亿,中国GDP131.27万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5.2881,折合24.82万亿美元。

(6)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保持13.5%,美国年平均增长6%,人民币年平均升值2.5%。则2020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28.57万亿,中国GDP148.99万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5.1592,折合28.88万亿美元。

(7)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保持15%,美国年平均增长4%,人民币年平均升值2.5%。则2017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20.21万亿,中国GDP114.68万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5.5559,折合20.64万亿美元。

(8)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保持15%,美国年平均增长5%,人民币年平均升值2.5%。则2018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23.13万亿,中国GDP131.89万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5.4203,折合24.33万亿美元。

(9)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保持15%,美国年平均增长6%,人民币年平均升值2.5%。则2019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26.96万亿,中国GDP151.67万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5.2881,折合28.68万亿美元。

(10)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保持10%,美国年平均增长6%,人民币年平均升值0.5%。则2035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68.48万亿,中国GDP427.39万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0643,折合70.48万亿美元。

(11)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保持12%,人民币年升值率0.5%,美国年平均增长6%。则2027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可达42.9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280.78万亿元,人民币升值到6.3112,合44.49万亿美元。

(12)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保持13.5%,人民币年升值率0.5%,美国年平均增长6%。则2024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可达36.07万亿美元,中国GDP为247.26万亿元,人民币升值到6.4063,合38.60万亿美元。

(13)中国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保持15%,人民币年升值率0.5%,美国年平均增长6%。则2021年可超过美国。届时,美国GDP可达30.29万亿美元,中国GDP为200.58万亿元,人民币升值到6.5029,合30.84万亿美元。

当然,以上只是经济总量一个方面超越美国的可能性分析,要全面超越美国,仍需非常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须知,美国在1894年经济总量超过英国后,也是在经过50多年之后,在二战后整体实力才真正全面占据世界第一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到6.5,未来还会继续升高吗?

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会放缓上升,但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还是会持续上涨的。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涨了两百个基点左右,汇率正式升到了6.5,此外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也涨破了6.5。而人民币升值的核心原因在于,汇率的市场化开始加深,上个月,外汇管理局就表示过,现在的人民币对美元报价基本是基于自身市场状况来调整的,而原有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开始慢慢淡出外汇市场,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未来波动的幅度可能会加大。
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也决定了,人民币市场的持续向好。早在上半年中国社会就快速完成了复工,尤其是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的经济复苏明显更快,经济基本面的维稳,也将让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而在政府政策方面,月初国资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的,优化跨境人民币市场的通知,也体现出我国对离岸交易市场的重视程度,尤其在人民币跨境交易和清算的效率上,未来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也将吸引更多外资机构加入。
而近期RCEP自贸协定的签署,也将带动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中国,自然是自贸协议中最受益的国家,未来也将成为RCEP自贸协定的核心。
而随着海外疫情的不断反弹,中国大量的进口出口贸易行业,将得到更大幅度的增长,而随着中国进出口行业的走强,人民币汇率将不可避免的继续上升,维持一个强劲的上涨态势这种态势预计会持续到海外疫情结束为止。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到6.5,未来还会继续升高吗?

8. 15元9角、29元5角、18元6角、76元8角。把这些钱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你来?

15元9角<18元6角<29元5角<76元8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