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玄学大师有哪些?

2024-04-28 07:10

1. 最有名的玄学大师有哪些?

玄学滥觞于魏晋时期,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主要的玄学大师有: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王戎、刘伶、山涛、向秀、阮咸)——玄学集大成者
何晏——玄学之始
吕安——竹林之游的重要参与者
钟会——司马昭的心腹,虽然人品不好,但是玄学见地颇高
相关人物的生平可以参看〈竹林七贤〉〈晋书〉〈阮籍评传〉〈嵇康评传〉等

最有名的玄学大师有哪些?

2. 最有名的玄学大师有哪些?


3. 中国最历害的玄学大师是谁呢‘?

邵伟华,我国著名的命理及易学专家。出生于1936年12月,祖籍湖北鄂州,幼年在湖北咸宁成长,青中年落户西安,老年定居深圳。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等学科的研究。
1987年起分别出席了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开始活跃于国内外易学界。

1985年受到中央国防科工委张震寰副主任的亲切接见;1989年被接收为国际易经学会会员;
名著《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从1990年起先后在海内外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成为国内外"《周易》热"的热点。
1991年被应邀去新加坡、泰国讲学,因教学有方,预测准确,被新加坡授予"易坛泰斗"崇高荣誉称号,被国家列入《中国当代名人录》;
1993年在湖北省创建了“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5年被列入《世界十大异功奇人》;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学术刊物《周易与应用》
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同年在泰国创建信息预测公司。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与应用》的学术杂志,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他为把易学应用走出国门,1996年在泰国创建了曼谷邵伟华信息预测总公司。由于应用研究成果显著,不仅国内外常有报刊杂志争相报道,而且海内外出版他的自传就有四种版本。
1997年列入《世界名人录》,同年10月和夫人陈园受到国家人体科学领导小组组长伍绍祖的亲切接见,被列入《东方之子》
1998年11月8日与夫人陈园被国家有关部门邀请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联合国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同年被列入《世纪名流》;
1999年和夫人陈园被列入《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华魂》,在《人民日报》社主编的《中华大地》2000年、2002年特刊上,对其为社会作出的特殊贡献和科研成果予以了专题报道。
2000年又录编《特区风流》和《留下世纪的回忆》,因他在破译人的生物遗传密码的基因研究方面成就卓著,2000年底被美国有关单位邀请去作学术报告;因他在《周易》等信息科学应用研究,科研成果突出贡献
2001年10月被写进《丰碑——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与辉煌》的党史(风采卷),并明文写上:“《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邵伟华”,这是党对我国传统文化——《周易》行业的代表人物邵伟华先生的鼓舞与鞭策。
2005年元月8号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国家分部颁发了工作证。
其21世纪初又出新作《流年运程》(又名《请注意你在XX年基因的动向》)革新了过去生肖流年吉凶千篇一律的不科学说法。
邵伟华现任广东邵伟华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东邵伟华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董事长;美国世界奇人协会副会长;中国易经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国情研究员;“古文化周易行业”荣誉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其传略被收录《中国风水家辞典》(高占全主编)、《中国易学家辞典》(高占全主编)

中国最历害的玄学大师是谁呢‘?

4. 古代有名的玄学大家

正始玄学(约240~249年)为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人物有王弼、何晏、夏侯玄、诸葛诞、荀粲、裴徽等。
竹林玄学(约255~262年)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以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代表。
西晋玄学(约263~316年)构成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以王衍、乐广、裴楷、王澄、阮瞻、庾顗、谢鲲、光逸、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胡毋辅之等为代表。
东晋玄学(约317~420年)为玄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以张湛、韩伯、陶渊明、袁宏等为代表。
东晋以后,南朝王球、谢庄、袁豹、袁粲、周顾、周舍、张镜、张充、张卷、张绪等,北朝杜弼、卢光、张羡、长孙炽、汜腾、索袭、宋纤、郭璃、祈嘉等,都精于玄学。

5. 懂玄学的大师请进

周易不是迷信,这个世界的确有很多是难以说清楚,但能说清楚东西的有科学,可又有一部分是狭隘,比如不接受超自然和宗教,所以您多方面的考虑一下。科学在各个方面是有道理的,他也是世间道理的一部分,当然我不否认有鬼神佛仙和外星人。
但您得看清楚一件事,如今这个世界,高人少之又少,学仙的多半不理世事,一切随缘,因为仙家的道理是,圣人以百姓为刍狗。除非您有那个造化能遇见吕祖一类的散仙。
而在这个世间,现在是科学比较靠得住……
从科学的角度讲,您是神经比较纤细,容易受惊吓,神经衰弱了……
我也略学过周易什么的,给您占了一卦,是颐卦,大体的意思是,您身子弱,应当饱食,看大夫,把身体调养好,才是对的。也是神经衰弱的意思。
至于仙娘,算命的,那种人已经害了不少人了,我眼见着被害死的都有,就是我们邻居,另一个邻居听从了我的劝告,就没被害,我也占卦了。显示那算命的分明就是一个骗子。
我从来就鄙视拿这种祖上留下的宝贝赚钱骗人的人。
所以,我言尽于此,您好自为之。

懂玄学的大师请进

6. 中国玄学有吗?

一   古代中国的玄学 “玄学”一词,最早见于唐朝初期所整理的一些前朝历史典籍和一些解读扬雄《太玄》的札记之中,当时所说的“玄学”,主要指三方面: G
一,是指关于学习应用“三玄”的学问。自汉以来,中国官方和民间一直就有专攻“庄子、老子、易”这三门知识的人群,慢慢地,就产生了围绕这“三玄”而形成的“玄学”知识学问。 $
这里需要提示一下的是,中国历史上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两个庄子,一个是战国时代的宋国人庄周,著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庄子》的内篇部分。另一个庄子是西汉末期的蜀人庄遵,即严君平,著有《道德真经指归》(又称《老子指归》)。并且,根据宋代张行成在《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中的“先生诗云:若无扬子天人学,安有庄生内外篇。以此知外篇亦是先生之文门人盖编集之尔。”的说法,可知道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庄子》的内篇,实际上是邵雍的门人根据扬雄的学说所改造过的,《庄子》外篇则是邵雍门人根据扬雄学说原理直接编造的。 W9O
二,是指道儒和三玄混合的知识学问。西汉末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汉武帝采纳实行的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的国家文化体系,就已经摇摇欲坠了。中国南北朝时代,北方民族和西域佛学大量入主中原,这使得中国自商周以来就自成体系的“国学”(以礼、乐、射、御为首的“大学”和以书、数为首的“小学”的京师官学)也受到了很大冲击。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在南北朝时代的各国知识阶层中,一些智者以“三玄”为主兼而综合吸纳了各种学派的知识,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玄学”知识形式,并将这种知识形式纳入了官方教育知识体系中。比如,梁代人沈约(441--513年)所著的《宋书·何尚之传》中就记载到:宋文帝13年(公元437 年)“彭城王以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乃以尚之为尹,立宅 南郭处,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 昙  、黄回,颖川苟子华,太原孙宗昌、 王廷秀,鲁郡孔惠宜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梁代人萧子显(489--537年)所著的《齐书·百官志》中则有:“泰始六年(公元456--471年),以国学废,初置总明观,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各十人。”这是有关“玄学”被官方正式纳入官学的最早记载。 
三,指蜀学者严君平和扬雄的知识学说。唐朝,统治者见外来佛学日盛,出于文化格局平衡的需要,一直极力推崇中国本土的道教与道家文化。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编校《道德真经疏·外传》,向官民推广《老子》和蜀人严君 平的《道德真经指归》。“开元29年,始于京师置崇玄馆。诸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道举。”(《通典·选举三》)  这里所说的“道举”,是与当时科举中的“明经、进士、童生“一样的仕员称号。“天宝13年,玄宗御勤政楼,试搏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丽,军谋出众等举人。”(《旧唐书·扬绾传》) 这里所说的玄经,就是指的老庄易和严君平及扬雄的学说。由此可见,由于唐朝官方的努力推广,当时的“玄学”地位甚高,而且,这样的学问还被官方正式纳入了国家科举考试举仕的程序中了。 P
中国历史上,注解和读扬雄的《太玄》的文章很多,唐朝王涯的《说玄》就是他读扬雄的《太玄经》时的札记,他写道:“故探玄进学之多……所释止于首赞,又并玄测而列之,庶其象类,晓然易知,则玄学不劳而自悟也。”  王涯这里所说的 “玄学”,就是指的《太玄经》,同时也指学习《太玄》的人在剖玄析徽时的知识状态。 $'^2
综上所述可知,在清代之前,中国人所说的“玄学”的主体文本,是指《老子》、《庄子》、《易》,及其严君平的《道德真经指归》和扬雄的《太玄》、《法言》。按照这样的知识特点和知识路线,后来研究应用和发展这些学问的学术知识,也都应该算是“玄学”,所以,严君平和扬雄之后的郑玄、张衡、王弼、何晏、郭象、彭晓、陈抟、谭峭、周敦颐、邵雍、张行成……等人的学问,也应该算是“玄学”。               二  中国玄学的形成和知识特点 d科学的本质是发现,科学的任务是求真。技术的本质是发明,技术的任务是创新。求真,就是科学者最大限度的排除主客观干扰因素,将研究返本还原到其本来存在的运动状态中去如实反映;创新,就是技术者根据现实实际需要和各技术的科学原理,去组合新的技术形式。科学和技术是一组互为根本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科学发现求真需要用技术发明创新去作为自己继续探索问题的手段,技术发明创新则根本依赖于科学发现求真得出的原理原则去发展自身。但是,无论技术发明创新还是科学发现求真,本质上又都是研究当事人在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改革的同时,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知识主体的自知、自我突破和自控的过程,所以,认知科学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j;VS
然而,人类认知科学的本身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因为,人类根本依赖于自然而生存,所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类知识活动的前提,也是人类知识活动的最终极限,人类一旦超过了这个前提和极限,人类知识和行为不但是无序杂乱的,而且,自然还将毫不留情的惩罚人类。这就是说,人类正确知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该是同一和唯一的,这就是人应当主动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相互作用。中国玄学知识体系,就是这样的一门将人的知识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时统一和同一在人与自然和谐上的知识体系。老子的“同谓之玄”和“道法自然”就是指的这个意思。由此可见,早在老子时代,中国智慧者就将“玄”看成是一种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同一知识行为状态了。 u>/h
清代之前,“玄”和“元”二字一直通用,所以,“玄学”实际上也是“元学”。在许慎的《说文》中,“玄”有“幽深、黑红、复返”三义。“元”有“始、一、兀” 三义。扬雄则说:“玄者,幽离万类而不见形者也,资陶虚无而升乎规,   神明而定摹,通同古今以开类,攡措阴阳而发气。一判一合,天地备也。天日回行,刚柔接矣。还复其所,终始定矣。一生一死,性命莹矣。仰以观乎象,俯以视乎情,察性知命,原始见终。三仪同科,厚薄相劘。圜则杌棿,方则吝啬。嘘则流体,吟则疑形。是故阖天谓之宇,劈宇谓之宙。”(《太玄·玄攡》)  由此可见,汉代和汉代以前所说的玄学,实际上是一门中国智慧者对宇宙日月星辰和农业季节及其人的性命这三者运动关系中的统一和同一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的一门学问,即天道、地道和人道三道合一的知识体系。 ;/O|o
中国玄学的是伴随中国农业社会形态的逐步形成而产生的,因为,农业社会,特别是水利农业社会,必须要求人们对天文地理,动植物生长、分工计算及其人的生老病死养生等知识有深刻理解,慢慢地,中国古代智者学会用统一辨证的思想方法去认识世界和人的自身身心的相互关系,并从中总结出了阴阳五行和卦爻排列一类的简单而同一的知识形式。《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了用数理模式去表达天地人的统一和同一的周期性运动变化规律的知识形态,这就意味着早期的玄学知识已经形成。 C
但是,真正将玄学完全体系化的,还是应该算是蜀学者严君平和扬雄,因为,严君平在中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将老子对宇宙本质的思辩成果和《易》的卦爻数理思想进行了提炼和统一归纳,从而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在他的《道德真经指归》中提出了人的知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即将“我”拆成为了“形体我”和“精神我”两部分,并认为由于人是天地的产物,所以,人的精神之我是受“道”支配的,因此,人是可以知“道”的,是可以认识和掌握自身命运的,这正如他说:“道德无形,而王万天者。无心之心,存也。天地无为,而万类顺之者。无虑之虑,运也。由此观之:无心之心,心之主也;不用之用,用之母也。何以明之,庄子曰:我之所以为我者,岂我也哉。我犹为身者非身,身之所以为自身者,以我存也。而我所以为我者,以有神也。神之所以留我者,道使然也。”(《道德指归论》四库全书本。注:这里说的庄子,是指的严君平。)   XeeC
严君平和扬雄的思想都来自于当时中国最发达的都江堰自流水利农业灌区,扬雄从老师严君平那里接受了将人的知识主体放置在人的知识行为中心的学术思想,所以,他所创造的《太玄》理论模式,虽然也和《易》一样在讨论天地人的关系,但是,却和《易》将天道置于万物以上的思想逻辑完全不一样,甚至相反,而是从人的性命的存在和性命的生存原则的角度,去建构了另一种天地人的运动关系模式。这样,《太玄》将万事万物都看成为是圜型周期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模式,人和人的性命却是宇宙的中心,而他认为,链接天地人关系的,则是气,他说:“夫天宙然示人神矣,夫地他然示人明矣。天他奠位,神明通气,有一,有二,有三,位各殊辈,回行九区,终始连属,上下无隅”(《太玄·玄攡》) S
扬雄严君平的玄学知识体系,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思想资源,是对上古中国各种思想文化成果的集大成,同时,他们又对《易》和儒家的天尊地卑及其天道尊人道卑的思想逻辑进行了挑战,并建立了以人和人心为知识行为的中心的全新的理论模型,使人的思想自由了起来。可以这样说,经过严君平及扬雄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创造性工作,使“天人合一”从学术命题完全蜕变成为了“天地人合一”的系统知识体系,从而使玄学成为了中国的基础性学问,重大影响和改变了后来的中国文明文化结构。如果说中国人对“易”是日用而不知,同样,严君平扬雄所开创的中国玄学知识体系也是中国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汉以后的中国道教的产生,佛学的禅宗知识形式,空灵飘逸的中国文字艺术形式,气功养生武术等知识形式,都受到了玄学的深刻影响作用。 F\ci
中国古代玄学有所谓的“象术派”和“义理派”之分,象术派偏重于从物理、生物、数学的角度去研究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规律,而义理派则偏重于从抽象哲学思辩和政治伦理及文学艺术的角度去探索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规律,所以,尽管象术派和义理派的玄学者的知识是互渗互借,但是,他们的知识方法和最后的学术结果往往有很大差别。但是,象术派和义理派又都具有两个基本共同点,一是这些玄学者使用的“玄学”知识文本是共同的,二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性命修为在其中,也就是玄学者们都要对自己的知识主体世界进行自知性的开发探索,然后,再用自己知识主体的身心和“气”去对他们所要研究的进行直接的体验、观察和测试,这就是说,他们最后的知识表达也往往和这样独特的学术参照系有很大关系,是知识主体和客体这两个生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以人为本的主客内外双重辨证认知,是中国玄学的重大知识特征,也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学问所不具备的特点。 kM_zK
“玄学”重要学术特征是:以天地人为研究,以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农业水利、动植物生长规律、音乐、律历、养生等知识为研究手段,去最终探索天地人的和平发展运作及其内在生态系统规律的一门系统性学问知识。中国历史上的“玄学”具有“基础性”学问的特点,它的学术研究资源来自于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但是,它一般又不涉及具体的政治、经济、伦理和科学技术等问题,而是着力去研究这些知识背后和本质性的同一运作规律,所以,“玄学”的学术成果往往不能够直接运用于世,却又是中国古代社会各种知识的基础。 !nO
如果将中国古代玄学的知识特性和来自于西方的现代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特性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玄学”,其实就是中国本土文明文化中的科学知识体系,只不过其是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混同在一起的、生态系统性的、学术研究的参照系和知识表达方法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科学知识体系而已。最后需要提示的是,从扬雄等人建立玄学的主体理论实践大厦那一时刻起,玄学就和谶纬、民间宗教、民间方术等是有明确区别的,玄学和这些知识形式可能在远古时代同源,但是,后来却分岔各自进入了自己的运行河道和生态发展区域。这点,应该是今人充分注意到的。但是,玄学和中国养生、气功、象术、医学、文学艺术、民间科学技术及其儒释道等却有着更近的联系,他们相拌而生长,如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那样。或者说,玄学就是这些学问的基础知识形态,这,也应该是今人充分注意到的。 0^

7. 中国的玄学机构

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道家(道教)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
玄学又称新道家,亦称形而上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玄学是对道家的表达 。可以说玄学是道家的一种分支或改进的一种。
魏晋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中国的玄学机构

8. 中国玄学学校排名第几?

中国的三所玄学学校:香港国学风水学院、中国风水研究院、中国玄学院。
香港国学风水学院,是在香港正式注册的一所在国学及堪舆风水学领域中最有影响力和实力的培训与服务机构,同时也是国际最专业、最具权威、最大规模的国学与风水研究机构,专业从事风水服务、国学预测、商业地产设计规划、风水师认证等业务。迄今已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并且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风水研究院是为国内外易学风水专家、学者,理论与实践研究搭建交流平台,着重为企业风水策划、规划、调理,个人购房选址及小区风水勘察、策划等一系列研究与实践。

中国玄学院也叫(国际超自然科学研究院)该学院建立于1855年,位于四川省旧荷叶街遗址。由邓浩心父子提议建立,受到当时国际宗教学各大学院支持。该学院致力于研究一切超自然或者非已知科学能够解释的现象,该学院势必将破除迷信用科学说话的道路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