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的由来

2024-05-11 22:39

1. 大慈恩寺的由来

  大慈恩寺的由来 
   大慈恩寺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下旨建造。在唐贞观十年时,太宗文德皇后崩,葬于昭陵,十二年后,太子李治在春宫为了怀念文德皇后的一心思报昊天,追崇福业,于是下令建寺。
   经过一番地形考察,最后决定在宫城南晋昌里面对曲江池的净觉故伽蓝旧址营建新寺。建成后,大慈恩寺就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玄奘也曾在这里主持寺务,只是历经风雨后仅保存下来一部分。所以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大慈恩寺其实是明宪宗成化二年,在唐慈恩寺西塔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

大慈恩寺的由来

2. 大慈恩寺的由来

西安的大慈恩寺因保存了玄奘法师取经带回的佛像、经书以及书法作品《大唐三藏圣教序》而闻名于世,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佛教界的重视。
 
   
 
 大慈恩寺原本是唐贞观年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长孙皇后所建。玄奘法师取经回国多年后,由弘福寺移驾大慈恩寺主持寺务,并在此创立了汉传佛教之一的法相宗。唐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了保存取经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2014年,大雁塔作为丝绸之路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慈恩寺不仅是佛教界著名的寺院,更是我国唐代建筑与文化的代表。

3. 大慈恩寺的由来

您好亲大慈恩寺的由来:1、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下令建寺,故取名慈恩寺。2、经过一番“瞻星揆地”的测量定位工作,最后制定了“像天阙,仿给园(祗树给孤独园之略)”的建造方案。3、整个工程,“穷班孪巧艺,尽衡霍良木”,“文石、梓桂、橡樟、并榈充其材,珠玉、丹青、赭垩、金翠备其饰”。4、按照设计,寺院建成之后将是“重楼复殿,云阁洞房”,总共有十余院1897间,“床褥器物,备皆盈满”。5、至当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十月戊申,太子治又下令说:大慈恩寺工程“渐向毕功,轮奂将成”,但僧徒尚缺,奉太宗皇帝敕旨,度僧300人,别请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6、同时正式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此后1000多年来,慈恩寺成为中外佛教界人士敬仰朝拜之地。【摘要】
大慈恩寺的由来【提问】
您好亲大慈恩寺的由来:1、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下令建寺,故取名慈恩寺。2、经过一番“瞻星揆地”的测量定位工作,最后制定了“像天阙,仿给园(祗树给孤独园之略)”的建造方案。3、整个工程,“穷班孪巧艺,尽衡霍良木”,“文石、梓桂、橡樟、并榈充其材,珠玉、丹青、赭垩、金翠备其饰”。4、按照设计,寺院建成之后将是“重楼复殿,云阁洞房”,总共有十余院1897间,“床褥器物,备皆盈满”。5、至当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十月戊申,太子治又下令说:大慈恩寺工程“渐向毕功,轮奂将成”,但僧徒尚缺,奉太宗皇帝敕旨,度僧300人,别请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6、同时正式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此后1000多年来,慈恩寺成为中外佛教界人士敬仰朝拜之地。【回答】
资料扩展      大慈恩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慈恩路1号【回答】

大慈恩寺的由来

4. 大慈恩寺的历史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下令建寺,故取名慈恩寺。
经过一番“瞻星揆地”的测量定位工作,最后制定了“像天阙,仿给园(祗树给孤独园之略)”的建造方案。
整个工程,“穷班孪巧艺,尽衡霍良木”,“文石、梓桂、橡樟、并榈充其材,珠玉、丹青、赭垩、金翠备其饰”。
按照设计,寺院建成之后将是“重楼复殿,云阁洞房”,总共有十余院1897间,“床褥器物,备皆盈满”。
至当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十月戊申,太子治又下令说:大慈恩寺工程“渐向毕功,轮奂将成”,但僧徒尚缺,奉太宗皇帝敕旨,度僧300人,别请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
同时正式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此后1000多年来,慈恩寺成为中外佛教界人士敬仰朝拜之地。

扩展资料:
主要建筑:
1、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2、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广场始建于公元589年,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译经。大雁塔广场就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它是亚洲最大的唐文化主题广场,已经成为西安百姓宜赏宜聚、观光休闲的一处文化旅游胜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慈恩寺

5. 大慈恩寺的历史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下令建寺,故取名慈恩寺。
经过一番“瞻星揆地”的测量定位工作,最后制定了“像天阙,仿给园(祗树给孤独园之略)”的建造方案。
整个工程,“穷班孪巧艺,尽衡霍良木”,“文石、梓桂、橡樟、并榈充其材,珠玉、丹青、赭垩、金翠备其饰”。
按照设计,寺院建成之后将是“重楼复殿,云阁洞房”,总共有十余院1897间,“床褥器物,备皆盈满”。
至当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十月戊申,太子治又下令说:大慈恩寺工程“渐向毕功,轮奂将成”,但僧徒尚缺,奉太宗皇帝敕旨,度僧300人,别请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
同时正式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此后1000多年来,慈恩寺成为中外佛教界人士敬仰朝拜之地。

扩展资料:
主要建筑:
1、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2、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广场始建于公元589年,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译经。大雁塔广场就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它是亚洲最大的唐文化主题广场,已经成为西安百姓宜赏宜聚、观光休闲的一处文化旅游胜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的历史

6.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著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法相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馀年。
  
 大慈恩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中国佛教宗派之一(法相宗)。
  
 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在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6年5月14日,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罗树子树,经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西安大慈恩寺。
  
 2015年夏天,去游览了大慈恩寺,一睹其尊容。

7. 大慈恩寺的主要建筑

 大雁塔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塔高64.5米,共七层,塔底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塔内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全貌。塔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有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有中国名塔照片展览、佛舍利子、佛脚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现今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嘉靖二十七年十月(1548年)铸造,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 全院由西院光明堂、中院大遍觉堂和东院般若堂三部分组成,将玄奘大师的辉煌一生分成两个阶段、三个不同层面向世人展示:西院光明堂展示的是大师出生到四十岁取经回国的经历和动人事迹,称为“参学求法”阶段;东院般若堂的内容是玄奘大师取经东归受到唐王朝的隆重欢迎和励志译经、传法弘法直到圆寂,称为“译经弘法”阶段;中间的大遍觉堂则以更深层次的内涵表现了“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的宗教背景,贯穿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观念的佛教文化核心思想。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生平事迹巨幅壁画,为铜刻、木雕和石雕。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供游人瞻仰参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来此参观,誉玄奘三藏院为当代敦煌。  大雁塔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占地近1000亩,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整个广场分为: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贸区等。北广场其中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北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 大雁塔北广场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 北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为9级,由北往南拾级而上,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每个踏步为5级,意为“九五之尊”。喷泉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其八级迭水池中的八级变频方阵是世界最大的方阵。每级水池有7级迭水,与大雁塔7层相印合。  南广场大雁塔南广场建于大慈恩寺前,是对佛文化的阐释,于2001年初建成开放,标志性建筑为玄奘立式雕像。占地32.6亩,包括园林绿地、花岗岩铺地和水面过桥等设施,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常去之处。 雁塔西苑雁塔西苑位于北广场西侧,突出园林特色,修整森林树木,铺设石板布道,置放民俗风情浓郁的雕塑小品,整体景观与大雁塔北广场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整个西苑突出了公益性和地域文化色彩,以陕西民俗文化为主题,用活灵活现的雕塑艺术形象集中展示陕西关中、渭北高原、陕南、陕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如:皮影、剪纸、泥塑、陕西八大怪、农村嫁娶、吹糖人、踩高跷、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颇有韵味。 雁塔东苑位于北广场东侧,是突出陕西地域特色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场所“戏曲大观园”。通过戏曲彩绘雕塑、地方戏曲铸铜浮雕、陕西大戏剧家人物群雕、陕西著名戏曲演员人物群雕等四大类雕塑群,体现出陕西地域文化的特点,展现“大秦腔”的独有魅力。 东、西步行街分别位于大慈恩寺东西两侧,通过“百姓祝寿”、“皮影大戏”、“悬壶济世”、“街头胡乐”、“角力争雄”等一系列雕塑小品,把唐朝百姓的市井生活描绘的活灵活现,这些雕塑小品人物细腻逼真,反映出唐朝民众真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盛唐时代社会的繁荣、富强。 

大慈恩寺的主要建筑

8. 大慈寺的文化价值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