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关经济学的知识点都有什么

2024-05-09 16:50

1. 请问有关经济学的知识点都有什么

 

请问有关经济学的知识点都有什么

2. 经济学相关知识

效用最大时有:
MUX/PX = MUY/PY
即 20-x = (30-2y)/2
此外,由收入约束可知:
X*PX + Y*PY = I 
即 x + 2y = 20
联立方程,得:
x = 10, y = 5

3. 经济学常识的知识总结

就是央行印多点钞票,让市场上多点钱。例如,一个国家生产力是可以生产1000个汽车,每个汽车=1块,这个国家就有了1000块。这时,如果再印多1000块(量化宽松),这个国家就有了2000块,但是,生产力还是1000个汽车,那么现在每辆汽车就等于2块了。

就是说以前你工资是3000块,花一块就可以买到1量车,现在工资不变,还是3k,却要花2块买一辆车。那你的生活不就越来越辛苦了吗。

你懂这个就可以了:
其实都是从这边”经济能量守恒“来的:MV=PQ , 
M指货币供应量,V指货币周转率,P指商品价格(也叫物价总水平),Q指商品总量。
当市场化发展到一个稳定阶段后,V可以看作是常量,不必考虑。那么如果M的增长率超过Q的增长率,P就会增长,也就是通胀。通胀的定义就是:货币超发(即M/Q增长),或者物价总水平P上涨,二者是一回事。

经济学常识的知识总结

4. 经济学基础知识

Q = LK = (3000 - 2L)L = .5* 2L * (3000 - 2L) <= .5 * 1500^2 = 1125000
L = 1500/2 = 750, K = 1500

C = 2L + 800/L = 2(L + 400/L) >= 2(2*400^.5) = 80
L = 400/L, L = 20, K =40

5. 经济学知识

1、对于出名画家,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不出名画家数量众多,产量也众多,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曲线可知其价格必定低于出名画家。
2、央行提高存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现。提高银行存款利率,首先可以减少居民手中的通货数量,其次,可以对房地产等投资项目形成一种抑制,降低CPI压力。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所能对市场提供的贷款数量减少,这样就会减少由于信贷和货币乘数效用创造的货币数量,达到减少流通中货币数量的目的。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持续高涨的CPI,国家目前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是价格稳定。但是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势必会降低GDP增速。
3、管理就是使工作标准化,使管理过程自动化,因而管理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防止失误的发生。管理是一个控制过程和结果的行为,通过对过程中失误和误差的管理,来达到控制结果的目的。
加强自我管理,首先要做到过程的控制,即控制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尽量按照计划进行,减少随意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做到对结果的控制,记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使得事情的结果尽量向着好的一方面发展。
4、两者不矛盾。在一个组织中,组织和个人是可以共存共荣的,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同时组织的发展也可以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
两者是可以统一的,当个人和组织有同样的目的时,两者就是统一的。

经济学知识

6.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

简介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ies)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Society faces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详解

原理一

人们面临交易关系原句可理解为“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的运用在保卫海岸线上免受外国入侵的时候(大炮),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利益,这一点也不奇怪。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然而,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五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国人的竞争对手。实际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所有其他家庭竞争。尽管有这种竞争,但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使大家过得更好。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六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2014年之前大部分曾经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放弃了这种制度,并努力发展市场经济。在一个市场经济(marketeconomy)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七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判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八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随着时间推移,生活水平的变化也很大。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是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productivity)的差别。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公共政策也有深远的含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九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十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

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curve),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a) 货币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从而刺激物品与劳务需求b) 长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价,继而引起企业更多的生产,更多的雇佣c) 更多的雇佣则意味着更少的失业经济学家仍对菲利普斯曲线有所争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2014年之前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权衡取舍。这就简单地意味着,在一两年的时期中,许多经济政策在相反的方向推动通货膨胀与失业。无论通货膨胀和失业从高水平开始(正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情况),从低水平开始(正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情况),或者从这两者之间某个地方开始,决策者都面临这种权衡取舍。

知识点,经济学十大原理
运用

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只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相互影响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7. 经济学知识

郭敦顒回答:
某厂商的成本函数是STC=Q的立方-6Q的平方+30Q+40
即STC=Q³-6Q²+30Q+40
利润最大时,则求导并为0,于是有
STC′=3Q²-12Q+30=0,判别式:b³-4ac=-216,
所以,此法本题无解。用逐一列表计算比较法求解。
设产品价格P=P1=66元时利润总额R=R1,价格P=P2=30元时利润总额R=R2
某.厂商生产量、成本、产值与利润或亏损状况分析计算结果比较表
Q   STC   P1    QP1   R1   P2     QP2    R2
1      65   66     66     1    30      30   -35
2      84   66    132    48    30      60   -24
3     103   66    198    95    30      90    -13
4     128   66    264    136   30      120    -8
5     165   66    330    165   30      150   -15
6     220   66    396    176   30      180   -42
7     299   66    462    163   30      210   -89
8     408   66    528     80   30      240   -168
9,   553   66    594     41
10    740   66    660   -80
11    975   66    726  -249
12   1264   66    792  -472
(1).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及利润的总额
按上表计算列出的结果,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是6件,利润的总额是176元。
(2).如果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导致产品价格降为30元,由此厂商是否会亏本,为什么?最少
按上表计算列出的结果,产品价格降为30元,由此厂商会亏本,最少亏本8元,在生产4件时。
(3).厂商在什么情况下会停止生产?
.厂商在生产9件以上时会亏本,如果不准生产10件以下时.厂商会停止生产。
说明(评价):
1,逐一列表计算比较法是进行经济分析常用的而且是细致的方法。
2,此题的状况与大量的实际状况有极大的差异。

经济学知识

8. 经济学基础知识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 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 《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 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错误,实为极可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