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改革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2024-05-19 15:13

1. 苏联经济改革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hello 啊,我是晓琪啊,你也在这问,哈哈 这是我刚查到的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苏联经济改革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2. 中国第三次经济改革是什么经济改革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677428&postid=7753435

3.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其他转型国家的经济改革有什么区别?

在市场经济建设的广阔领域里,基本无法可依。……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制定150多项法律的立法规划,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注:蔡定剑,“危机与变革——转型时期的法律”,选自《政治中国》第94-95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了WTO的一员,尽管我国的立法建设和法治化进程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WTO无疑又一次给了我们建立法治社会的良好契机和动力。 三、中国的经济转型:政策之治还是法治之治 1.中国经济转型的路径、战略与缺陷 经济转型指的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当今世界上进行这种经济转型的国家较多,主要是前社会主义国家,比如俄罗斯、东欧各国、中国、越南等,各个国家的经济转型都要经历较长的时期。各国转型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不尽相同,各国经济转型所遇到的经济问题有共同的,也有特殊的,由此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经济转型理论也由此产生。虽然经济学界使用的术语不完全相同,如过渡时期经济、转轨经济、转型经济,但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并无多大差别。 波兰、俄罗斯等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基本上采纳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等人的“休克疗法”,市场化改革后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不稳定问题。我国的经济转型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特别是经济转型中没有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和保持小心翼翼,没有出现像俄罗斯等国那样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但是,经济转型所遇到的矛盾和摩擦同样也不少。 从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路途。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获得国际上的赞誉。可以说中国这20多年的改革其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能够获得巨大成功?许多西方学者流行的解释是,认为中国经济良好表现的根源,在于采取了和独联体与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截然不同的“渐进改革战略”,国内也有学者作了相类似的分析,认为中国的改革搞得好,就是因为“渐进”。(注: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出版。)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渐进”,而是因为中国实行的是“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改革战略,也就是说,中国改革采取了一种不首先钉住国有部门这个旧体制的主干部门打攻坚战,而是避开锋芒,先在“体制外”展开的战略。通过农村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某些地区发展非国有经济和从区域来扩展市场这三项政策使得改革的先行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样就给我们的改革找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支撑力量,(注:“实现改革战略的转变,加快向市场经济转轨”,《何处寻求大智慧》,第36页—52页,吴敬琏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3月出版。)我认为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成功的路径既可以说是“渐进”的,也可以说是“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但这仅仅是改革的方式、方法,而不是改革的战略。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中国的改革是走了一条特殊的“政策之治”的路径。也就是说,它既不是以“法律之治”为核心来引导经济改革,也不是以“权威之治”为先导来控制经济改革,而是以“政策之治”来调整改革。什么叫政策?政策就是政府行政机关通过一定行政程序颁发的、在实践中实施的决定、通知、命令、规定、意见、办法、细则、解释等等。政策又分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如中共中央每年一月发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撤并行政机构的办法,国家计委、司法部关于印发《律师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的经济改革能够获得巨大成功?许多西方学者流行的解释是,认为中国经济良好表现的根源,在于采取了和独联体与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截然不同的“渐进改革战略”,国内也有学者作了相类似的分析,认为中国的改革搞得好,就是因为“渐进”。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渐进”,而是因为中国实行的是“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改革战略,也就是说,中国改革采取了一种不首先钉住国有部门这个旧体制的主干部门打攻坚战,而是避开锋芒,先在“体制外”展开的战略。通过农村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某些地区发展非国有经济和从区域来扩展市场这三项政策使得改革的先行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样就给我们的改革找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支撑力量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其他转型国家的经济改革有什么区别?

4. 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比较

  自己写的,如有不满意之处请多包涵:

  先说俄罗斯吧: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经济萧条,人民生活水平较苏联时期急剧下降,这一切在前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代替叶利钦领导国家后发生改变。
  俄罗斯的工业优势是重工业和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军工领域,所以俄罗斯保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出售军火及相关技术。比起美国的武器,俄罗斯的武器的优点就是价格低廉,而且性能能够满足顾客需要出售军火,整修方便并切实用;最重要的一点是,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不像美国一样附带政治条件。所以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广受发展中国家的喜爱,例如公国和印度的军火采购,可以为俄罗斯带来巨大利润,带动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再来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了。众所周知,俄罗斯的里海沿岸,黑海沿岸,以及远东西伯利亚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随着最近几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的油气价格持续攀升。据此,俄罗斯选择了油气出口,这也是俄罗斯经济最近几年经济飞速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普京在任期间,运用多种手段严厉打击掌控俄罗斯油气资源的油气寡头,逮捕整治俄前首富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多种手段,俄政府掌控者国家油气资源,并垄断者对西欧及独联体国家的油气出口,尤其西欧国家的天然气能源,几乎完全依赖俄的天然气输送管道;还有对远东地区和中国的油气资源合同也将会为俄罗斯带来巨大的利润。
  俄罗斯的轻工业不是很发达,金融领域业不是很强(看股市么,俄的股市指数现在才不到一千,而中国已经过三千了),所以俄的经济改革主要是围绕着军火和油气资源进行的。


  再看看中国: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起至今已经三十年了,由以前的人均GDP不过100美元,外汇不到10亿美元到今年的GDP位居全球第三(预计今年年底将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人均GDP超过三千,外汇储备额为全球第一,这个成就就是再反对现行中国体制的反华分子也无法否认的。
  1978年后,中国推行了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保障了中国的农业发展,也为接下来的城市改革奠定基础;中国在1985年推行城市经济改革,主要内容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离,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而且推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带动了企业的竞争促进中国的发展;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束实行了近四十余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推动现代中国发展,使中国达到今天发展水平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中国实施外向型经济政策,利用中国的广阔市场和巨量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制造业(因此中国获得了个“世界工厂”的称号);利用外部先进技术资金大力发展中国经济,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因此现在中国的出口经济占全国经济的75%以上。也就是说,现今的中国的经济是以大量廉价的制造业为主体,缺少类似西方发达国家的以先进科技产业和服务业,金融业为主体的模式。但中国的发展是一步一步地,现在政府的政策逐渐在发生转变,实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经济模式,以科技带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


  综合两方,我们可以比较得出,现在俄主要是依靠能源出口和军火贸易,而中国现在则是以出口制造业为主,依靠的是大量廉价劳动力。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逐渐淘汰,油气资源价格下跌,俄罗斯需要的是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而中国的政策是循序渐进的。随着现在的扩大内需政策,以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和竞争力。

5. 苏联经济改革与中国经济改革有何异同

都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改革,苏联自上而下,虚构出‘新思维’,依靠腐朽的官僚系统。中国自下而上,摸着石头过河,以实践验证真理,打破僵化的官僚体制。结果现在历历在目,一个解体了,一个蒸蒸日上。

苏联经济改革与中国经济改革有何异同

6. 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经济体制的改革。
  自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以来,政府的首要目标是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不是经济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当然,在过去二十五年中,中国的经济改革功不可没,市场化程度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整体来说,中国的改革可说是由投入增长推动,而不是靠改革促进增长。

  采取由增长促进改革的战略有其独特的政治及经济考虑。从政治层面来说,改革往往会触及既得利益者,从而引起政治反弹。对当初领导改革开放的邓小平来说,利用增长来改善人民生活是获取政治合法性及民意支持的妙策,增长所带来的政治好处十分明显。在经济上,增长能推动资本积累,扩大市场,创造财富,为最终进行经济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本吁这一”先易后难”的原则,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转型是在所谓的“扩大增量,不动存量”的模式指导下进行。在这里,所谓的增量主要指经济增长,而这种增长的来源是新型经济组织和实体,如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乡村企业。“存量”指旧体制中的国有企业。为了避免触动环绕国企的各种既得利益团体,改革可说是有意识地躲开了旧体制的核心问题,即国企及国家对经济的各种控制手段。

  这一“避难就易”的战略既是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秘诀,又是目前中国改革进入困境的最主要原因。无疑,“避难就易”的确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从体制改革的角度看,高速增长并没有推动结构性调整和改革。在转型初期被认为是困难的改革项目,如国企改革,现在仍被认为是高难度任务。和大家的预期相反,在高增长情况下的经济改革不是愈改愈容易,反而愈改愈困难。造成这局面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避难就易”战略保护了一大批低效的国企。
  这些企业往往是垄断性很高和被政府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如电信、能源、金融、铁路运输、民航、石化等。即使是在竞争性很强的行业中,政府亦保护了许多企业,如服务业和制造业。当然,保护的方式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限制竞争和通过国有银行来支撑这些企业。结果是这些企业由于没有竞争压力而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同时政府通过银行对它们提供的支持,造成了银行系统中的巨额不良资产(即坏帐)。

  目前,最保守估计是这类坏帐占国内总产值四成左右。巨额坏帐不仅提高了金融系统的风险,而且使新改革变得更困难。由于政府没有能力替国企还坏帐,新的改革措施很难出台,造成了恶性循环:低效国企→银行坏帐→政府束手无策→低效国企情况恶化。

  第二,改革最好的催化剂是危机和由危机造成的政治压力。
  从这一点上来说,邓小平的改革是“文化大革命”的必然产物。但高速经济增长往往会对改革起反作用。由于增长减轻了政治精英的危机感,因此在高增长的情况下,结构性改革的压力反会降低。从过去二十多年改革史来看,重大的改革措施大都是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出台的。如邓小平九二年南巡讲话后的市场开放,九七至九八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小型国企私有化。从这一角度看,高增长对推动结构改革可说是有害无益。

  第三,“避难就易”战略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现实,即受到政府保护的低效国有企业代表吁享有极大政治权力的利益集团。
  这些利益集团通过对国企的控制来维持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绝不会主动放弃对国企的控制权。相反,它们会通过手中掌握的政治权力,千方百计地保护国企。

  当然,在这过程中,这些集团的代言人会把改革将造成大批国企工人失业,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作为理由反对改革,但他们主要关心的并不是工人福利,而是他们自己的特权和地位。这样,国企的改革就追循了如下的政治逻辑:缺乏政治保护的小型企业(往往是油水不大的企业)会首先成为改革对象,而享有政治特权的大型国企(往往是高垄断和油水丰厚的企业),却被政府通过各种办法保护下来。只要这一政治逻辑不被推翻,真正的结构性改革就不可能被实施。

  由此可见,决定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并不是经济因素,而是政治因素,中国的经济高增长并没有促进结构性改革,反而妨碍了这种改革。

  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从中国的整体经济效益就可看到。在改革进行了二十五年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仍是靠大量的投入来维持。中国的经济效率仍处于国际低水平。市场化程度亦处中低水平(最重要的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尤其低下)。由于政府一直通过控制投资体系来照顾各种利益集团,以维持其政治支持,中国的投资效率极其低下,官方的估计是,一半投资最终被白白浪费。同时,因为在中国的官僚体制中,官员的提升都和他们的“政绩”有关。所以大部份官员都片面追求能让上级看得见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结果是各地大兴土木,造成资源浪费。

  当然,高速的增长掩盖了这些深层的政治问题。令人担心的是,一但高速的增长不能维持,这些问题是否会浮上台面并触发危机。其实,危机并不可怕。从结构改革的角度来说,也许中国需要一场新的危机来推动经济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

8. 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结果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了,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在以后的几十年,改革开放步步深入,从起步到全面发展,又到深入推进,又进一步推进。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解放了生产力,更新了生产关系,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11759元,年增长12.4%;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87元,年增长9.6%。在此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4038.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9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利用外资为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截至2004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贸额达到17453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0多万个。在“引进来”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经济大踏步走上国际舞台,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国义务教育覆盖率超过95%,高等教育稳步推进。从20世纪80年代的正负离子对撞机、纳米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到21世纪初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和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等,标志着中国在科技研究的一些“高、精、尖”领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我国运动健儿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更表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之重,也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一个更清楚地人认识中国、认识北京的机会,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空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