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为何会失败?中国文化要如何走向世界?

2024-05-05 23:10

1. 孔子学院为何会失败?中国文化要如何走向世界?

几千年来,孔子教授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让我们虚心学习,任何人都有可能是你的老师;他也告诉我们,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和思考结合,任何偏袒了一方都会让你的学习有所阻碍;他还教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必要强求知道,不懂就去问,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孔子不仅教授我们知识道理,他的思想也是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着我们的人生,可见孔子对我们的重要性。
而当今世界在日益发展,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中国也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孔子书院,以求宣传中国的文化。
然而,近几年来显示,孔子书院在国外的发展并不是顺风顺水。那么中国文化应该如何走向世界呢?
孔子学院
“世界文化的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诚然,这句话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别人的一个观点而已,不过也从侧面反应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当今中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落后而又贫困的国家了。我们中国有着美好的生活,有着迅猛发展了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然而这就会给国人带来一个问题,如何能够更好的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其实,最好的就是文化渗透,而中国也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于是就将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孔子带往了国外。
如果“孔子”能够在国外有重大的反响,能够得到国外人文化上的共鸣,那么中国就有了同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实力,就能够将中国推向更高的位置。
起初,孔子学院在国外建立有1000多所,起初反响还是不错的,毕竟就像苏格拉底等名人一样,孔子不仅是中国的名人,也是世界的名人,所以有很多人因为好奇心前来。

孔子学院就像是一个窗口,连接着国人和国外的人,让他们有所认识。
据悉孔子学院的运营非常强大,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负责。基金会汇集了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顶尖名校,这也看出了国家在孔子学院上所耗费的心力。
文化无国界
从来都说,音乐无国界,那么文化就有国界了么?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讲,文化也是没有国界的。
毕竟这种意识上的东西,很容易就能产生共鸣,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只是说我们所接受的的时间有所不同,所受到的文化氛围也有所不同。
毕竟我们都是人类,都有着某些情感的共鸣,所以在文化的情感体验上多多少少都能够感同身受。
中国想要将文化作为一个突破土而有所成就,实际上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国外很多国家就凭借着文化的力量而在国外的某一个国家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就比如日本的动漫,本来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然而却成为了整个世界的文化,从而影响了整个世界,也提高了日本本国的知名度。
在比如韩国的韩剧,也因为独特的电视剧风格而风靡海外,从而提升了韩国的知名度,美国依靠好莱坞也在四海八方崛起,这些都是文化所产生的力量。
所以中国想提升知名度,提高自己的地位,自然是要发展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才能够把中国这个大国发展好。
而且作为文化本身,它就没有国界,是互通的,我们应该能够让国外的人感受到文化的共鸣,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实力。

何去何从
“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便一无可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也是世界的,但也有所不同,在文化的渗透中,我们不应该只遵循传统,或者没有任何改变,照搬本国的模式,应该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那样才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成就。
但是在实际上,孔子学院在国外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来全球一共拥有1000多所孔子书院,而在欧洲,孔子学院几乎全部关闭,而在美国,也从原来的100多所减少到了40多所,究其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并不难想,首先就是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文化因素而进行改变,虽然文化是相通的,但是在一些方面,比如文化氛围等还是会有所不同。
在孔子学院设立茶艺,书法,戏剧等,也只适合他们进行观赏,而不是学习,毕竟他们从小都不是受这种文化的熏陶,自然会对这些传统文化有着陌生感,只有兴趣感受,而没有兴趣学习。
其次,中国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就像中国这种传统文化,并不适合出走国外,就像日本也有寿司,有浮世绘等,但它并没有将这些传出国外,毕竟这些东西不适合普世性,就算传播,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选择动漫是因为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动漫文化,这就找到了文化的共通点,从而能够将日本的动漫发扬光大。美国也一样,因为世界各国都会有电影产业,所以将电影作为突破口。
这样反观中国的孔子书院,自然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而且文化出走国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应该只是看到现在的惨淡而评估它未来的状况,毕竟事事都有可能改变。

小结: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急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却早已无踪。”
这个时代在变,传统文化也在日益消失,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而让文化出走国外也是一个不错的安排。
孔子书院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想要宣扬中国文化,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这般。
但是,反观孔子学院的发展,我们不得不说,是存在着问题的,为文化出走国外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从实际出发,符合这个国家国民的需要,而不是单纯的传入,我们要明白文化在哪一个方面能够具有价值,能够让国外的民众有所喜欢。
其实在当今世界,我们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连接点,就是说和国外受众的相交之处。
就像美国的好莱坞,日本的动漫,韩国的韩剧,孔子学院虽然能够代表中国,但在现代却没有一定的竞争力。中国文化应该出走国外,本身是没错,不过要能够接受漫长的时间考验,毕竟文化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孔子学院为何会失败?中国文化要如何走向世界?

2. 大家对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有什么看法?

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出现严重的“文化赤字”, “只有在世界文化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谁开始喜欢你的文化,你就开始拥有了谁。” 曾因社会动荡、被迫周游列国讲学的中国古圣人孔子一定很难想像,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走向繁荣的东方古国魅力日增,一座座以“孔子”为校名的学院在世界各国应运而生。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汉语,也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不断增加,中文的应用价值在不断提升。可以说学好中文,就掌握了与13亿人友好交流的工具,拥有了进入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广阔的市场大门的钥匙。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正是中国国立日益强盛和中国软实力提升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
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念,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对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本质内涵的最早赋予。二千五百年多年前春秋末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明确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所谓大同,就是指生产资料共有,人们之间没有等级差别,没有剥削压迫,平等和睦相处,各有所得所乐。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孔子几乎同时代的老子则设计了一幅没有欺压,人人平等,人人劳动,人人“对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所谓理想社会蓝图。孔子、老子的大同思想主要是从伦理的角度出发,表现出对远古原始社会的一种怀念和追恋。但这种大同思想对中国历代思想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浸润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同”思想中的全人类之间那种不分贫富贵贱,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和精神,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它和产生于古希腊多噶学派中的世界大同,人人平等的思想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应当是当今全球化核心内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并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第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优秀传统伦理美德,可以说,这也是中华民族为实现大同之道而铺就的对外关系的基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其对外关系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尚无近代意义上的中外关系,但其有关静下、仁和的思想都是十分宝贵的。老子说:“大者宜为下”,“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这就是说大国尤其应谦下。大国像居于江河的下流那样谦下,天下就容易交融、雌顺,人类就容易和平相处。这是最早反对大国主义的思想胚芽。秦汉以后各朝代对外交往逐渐频繁。汉代统治者主动采取了通西域的对外政策措施。西汉最主要的哲学家董仲舒主张“洽四国”。唐代对外关系有很大发展,唐高祖李渊明确主张,对周边邻国“尽抚育之方”、“宏仁恕之道”。明代对外关系有新的进展,明洪武初曾任左丞相的李善长提出,对东西洋诸国,“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迩,一视同仁”。清中叶以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并渐行闭关锁国主义,积弱积贫。帝国主义乘机入侵。清末政治家、鸦片战争中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力主抗敌禁烟的同时,仍然主张对洋人“分别良莠”,行区别对待之策;对真正友人,力为保护。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孙中山先生则更明确主张,作为大政方针,应“持和平主义”:“用外交手段者通常之轨者,用战争手段者不得已而用之”:“国家之间,立约遣使,誓以永好,即无约无使之国,亦以礼相处,不复相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是这样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互相之间即使有了不同的看法和争端,也总是首先采用平等协商的和平办法去解决,“化干戈为玉帛”。正因如此,早在13世纪末叶,客居中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由衷地赞叹中华民族的和平主义精神。16世纪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自己的著作《十六世纪的中国》中感佩地指出:“在这个几乎有无数人员和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虽然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在这方面,他们和欧洲人不同,欧洲人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政府,拼命贪求别人的东西。”20世纪初叶日本学者渡边秀方也认为,世界诸民族中大概再没有中国人那样渴求和平的了,他们很少对别的民族从事侵略的攻战。从这种传统美德里,我们是否可以看到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渊源呢?我认为,在推进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同样应遵循这一精神。 补充: 第三,实行“开户牖”、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有人总误认为中华民族历来就是闭关锁国,这是不对的。孙中山先生早就指出:“开放主义,我中国古时已行之。”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总是以博大开放的胸襟,采撷异域的文明之果;同时也把灿烂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公元前2世纪,被誉为东方哥伦布的张骞便开通了经西域通往中东、欧洲的“丝绸之路”,建立了中国与西方诸国经济文化的联系。之后,唐时玄奘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明时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的友好使者走向世界;与此同时,唐宋之时,意大利、土耳其、波斯、日本等国遣派数万留学生到中国求学,中国与世界各国掀起一次又一次经济文化交流的热潮。明末以后,西方文化较多地传入中国。为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与合理因素,中华民族的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开展学习、介绍、传播西方文化的工作。清时中国思想界启蒙者严复悉心研究,积极翻译,评介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优长,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实行开放政策,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学习,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不能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否则就必然落后甚至挨打;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又都必须结合各自国家和民族的特点,有所取舍,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关于“开户牖”思想给我们的启迪。这对我们今天如何正确参与和推动当今全球化的发展也是有所裨益的。
第四,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民族繁荣、实现大同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世界大同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但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只要有阶级压迫和根本利益冲突的存在,战争就不会消失。中国古语云:“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灾难也。”中华民族在充分认识战争是人类深重灾难的同时,又把战争分为“不义”和“义”两种战争。“不义”之战即侵略战争,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所不齿。但是对“义”战即反侵略战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则坚决支持,并认为正义战争对人类社会起着积极作用,所以主张积极做好义战准备。例如《武经七书》说道“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3. 怎么看待在世界上有很多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各地孔子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办学宗旨
《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其主要职能是: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孔子学院

怎么看待在世界上有很多孔子学院?

4. 全球有多少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截至2010年10月,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设在91国(地区)共322所,其中,亚洲30国(地区)81所,非洲16国21所,欧洲31国105所,美洲12国103所,大洋洲2国12所。孔子课堂设在34国共369个(缅甸、马里、巴哈马、突尼斯、坦桑尼亚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1国31个,非洲5国5个,欧洲10国82个,美洲6国240个,大洋洲2国11个。
 
各地孔子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5. 全世界有多少孔子学院

华声报济南消息:就在不久前,山东大学校长展涛教授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副校长约翰·泰彼林教授在山东大学签署了关于两校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谅解备忘录》。山东大学合作建立的海外孔子学院至此已增至7家。

  据国际在线报道,位于齐鲁大地、孔子故乡的山东大学,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合作建立了6所海外孔子学院,他们分别是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法国布列塔尼大区孔子学院、荷兰莱顿大学孔子学院、韩国东西大学孔子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孔子学院、韩国国立忠南大学孔子学院。这个数字是而此前一年的6倍,是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创建。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八十多个国家的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近三千万人,汉语学习在不少国家正形成一股热潮。为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为各国学汉语者提供方便,中国政府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孔子学院,现已在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六十多所“孔子学院”。

全世界有多少孔子学院

6. 世界上有多少所孔子学院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07年9月,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75所,分布在15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61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招募志愿者。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亚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亚洲已有16个国家建有31所孔子学院,位列世界第二。 
  ·欧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欧洲所建孔子学院最多,共有41所,分布在19个国家。
  ·美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美洲已建立孔子学院27所,分布在3个国家。
  ·非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非洲已建立孔子学院6所。
  ·大洋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6年9月,大洋洲已建立孔子学院3所。

7. 每一个国家都能开孔子学院吗?

原则上说是这样的,凡是有意促进汉语言教学,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都可以申请办学。

但是办学是有一定的约束条案件的,是否有稳定的办学地点、办学人是否具备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是否有教育经验都是考量的条件。
总结来说,对于国家没有太大的限制,主要是对办学人的考量会多一些。

每一个国家都能开孔子学院吗?

8. 国内不学孔子,为何国外要开孔子学院呢?

当代最著名的儒学学者之一杜维明曾经指出,跟韩国、新加坡乃至中国台湾相比,中国大陆在保持儒学传统方面还存在着差距。相当多学者认为,随着中国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儒学在中国的普及以及在全世界的传播应该成为当下儒学研究的重要话题。

山东大学王钧林认为,如果儒学仅仅停留在儒者的小圈子里,它通常被视为一种思想、学说,很难说它是一种文化。儒学只有走出儒者的小圈子,来到社会,深入到大众之间,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推行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倡导仁义改变社会风气,才会从儒学那里孕育出儒家文化。澳门学者也提出,应该在中小学提倡每天读“一分钟孔子”。

作为国家战略工程的“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海外孔子学院是其分支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外开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儒学文化的。因此,才会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

我们在研究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进步的新时代。正像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的——“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