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中,人们常说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国际贸易

2024-05-05 05:06

1. 在经济学中,人们常说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国际贸易

A能够发挥一国的经济优势。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国际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二.国贸定义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区别“对外贸易”概念的定义一种观点:有的专家认为从某种角度,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都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服务和要求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另一种观点: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如中国的对外贸易等;某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称对外贸易为海外贸易三.国贸分类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1、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其他国家的商品或服务引进到该国市场销售。2、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该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其他国家市场销售。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A国的商品经过C国境内运至B国市场销售,对C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是就每笔交易的双方而言,对于卖方而言,就是出口贸易,对于买方而言,就是进口贸易。此外输入该国的商品再输出时,成为复出口;输出国外的商品再输入该国时,称为复进口。

在经济学中,人们常说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国际贸易

2. 规模经济是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的?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重叠需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应。【摘要】
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是如何导致贸易生产的?【提问】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重叠需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应。【回答】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重叠需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应。【回答】
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是如何导致贸易产生的?【提问】
亲,在上面已经回答了,是因为产品的异质性【回答】
【提问】
【提问】
亲请把问题说一下,我们这边看不到图片【回答】
假设有甲乙两国,两国的技术和偏好完全相同,甲国劳动力充裕而乙国资本相对充裕,两国都生产服装和汽车两种产品,其中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两种要素在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那么甲乙两国的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分别会对国际贸易有什么样的态度?【提问】
在封闭条件下,甲国的比较优势在服装,而乙国的比较优势在于汽车。因为甲国是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因此劳动力的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服装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同理,乙国是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因此在资本密集型产品,汽车的生产上具有成本优势。【回答】
电视机的生产过程是劳动相对密集型,生产1台电视机需要20单位的劳动和4单位的土地。而稻米是土地相对密集型产品,生产1磅稻米需要1单位的劳动和4单位的土地如果本国有1.2亿工人和2亿英亩土地,外国有0.4亿工人和0.5亿英亩土地用,用H—O模型预测这两个国家间的贸易模式是怎样的?【提问】
电视机的生产过程是劳动相对密集型,生产1台电视机需要20单位的劳动和4单位的土地。而稻米是土地相对密集型产品,生产1磅稻米需要1单位的劳动和4单位的土地如果本国有1.2亿工人和2亿英亩土地,外国有0.4亿工人和0.5亿英亩土地用,用H—O模型预测这两个国家间的贸易模式是怎样的?【提问】
亲,这个在后台查询不到了【回答】
谢谢啦~【提问】
谢谢啦~【提问】
辛苦给个赞,小姐姐,谢谢了【回答】

3. 规模经济是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的?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重叠需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应。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重叠需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应。【摘要】
规模经济是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的?【提问】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重叠需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应。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重叠需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应。【回答】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重叠需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应。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重叠需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应。【回答】

规模经济是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的?

4. 17.3 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7.3 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不是国内总需求,而是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对国内产品的支出)。
  
 国内总需求(即国内支出)指国内家庭、企业与政府的支出,其中部分用于国内产品,部分用于进口产品。对国内产品总需求(对国内产品支出)包括了本国对国内产品的支出与国外对本国产品的支出。
  
 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进口+出口=国内支出+(出口-进口)=国内支出+净出口。
  
 2.国内总需求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需求的变动来自国内总需求的变动和出口变动。
  
 国内总需求的变动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同时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进口也会增加,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收支状况会恶化(即贸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国内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影响大小取决于乘数的大于。开放经济中的乘数要考虑边际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是指进口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中所占的比例,称为边际进口倾向。开放经济中的乘数的公式为:
                                          
 这一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从而总需求增加,并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此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进的,一般来说,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即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典型例题:1.用图形分析开放经济中总需求变动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分析开放经济中一国宏观经济均衡,不仅要考虑总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而且要考虑国内生产总值与贸易余额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的变动来自国内总需求的变动和出口变动。
  
 国内总需求的变动会使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同时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进口也会增加,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收支状况会恶化(即贸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反之,国内总需求减少,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画图及分析步骤: 
  
 步骤1:画出坐标系,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步骤2: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
  
 步骤3:画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且有一段垂线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步骤4: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决定了均衡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
  
 步骤5:在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交点的右边画出一垂线(NX=0)。(如果目前存在贸易收支赤字,则该线的位置在交点的左边)
  
 步骤6:分析总需求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例题:用图形说明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假定该国目前存在贸易支出盈余)
  
         分步解析:(Flash类文件,请在电脑端查看学习。) 
  
 http://oss.ouchn.cn/ddzx/N601/jingguan/xfjjxz/flash/txyjs17-1.swf
  
  典型例题:2.对外贸易乘数的计算 
  
 解析步骤:
  
 步骤1:确定已知条件;
  
 步骤2:确定采用的计算公式;
  
 步骤3: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进行并回答所问的问题。
  
 例题 某国总需求增加100亿,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进口倾向为0.2,请计算:(1)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2)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分步解析:
  
 步骤1:已知:△AD=100亿,c=0.6,m=0.2。
  
 步骤2:确定计算公式:
                                          
 步骤3: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公式:
  
 (1)
                                          
 =1/(1-0.6+0.2)=1.67。
  
 (2)国内生产美国总值增加值=1.67×100=167(亿元)。

5. 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受哪些因素影响

 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受哪些因素影响  趋势一:全球经济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低于趋势增长的新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一些国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大多数经济体仍需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5、2016年的全球增长率预期分别下调为3.5%和3.7%,全球将进入低于趋势增长的“新常态”。  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3.1%和4%,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的水平。  趋势二:全球廉价资本时代可能将趋于结束  目前全球利率仍处于低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依然疲软,高负债居民信贷需求低迷,央行普遍执行 *** 性货币政策。然而,廉价资本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  以往经济全球化中的过度消费、过度借贷、过度福利、过度出口的失衡关系正在被打破:一方面,外部需求疲软,贸易汇率风险、激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降低了新兴经济体的贸易盈余水平,全球贸易收支开始趋于平衡;另一方面,投资回报率、储蓄-投资组合、风险偏好水平等趋势性改变,也将影响全球资金流向,特别是随着美联储将进入加息进程,这种局面将推动全球长期实际利率上升。  趋势三:主要国家主权债务压力较大,“去杠杆化、去债务化、去福利化”进程还将持续数年  全球债务水平处于持续上升之中。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07年中旬、金融危机前全球债务总规模仅为70万亿美元;但截至2013年底,这一规模就已攀升至100万亿美元,涨幅逾42%,全球债务负担占国民收入比例升至212%,其中 *** 及相关平台已成最大债券发行者。截至2013年6月,公共债务有价债券所占份额增至43万亿美元,相较2007年同期增长80%。除发达经济体之外,新兴市场在金融危机后通过各种 *** 政策推动经济,信贷大幅投放带动了投资增速,相伴随的是私人部门债务大幅增加。  各国“去债务化、去杠杆化、去福利化”必然需要经历财政紧缩过程,将公共债务降低到可持续水平,公司和家庭部门必须提高储蓄,修补资产负债表。这个过程仍将持续数年,并对经济增长动力形成负面影响,抑制总需求增加。  趋势四:美国从宽松周期转向紧缩周期,恐引发全球金融格局大分化和主权货币洗牌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后,美元、美债再次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和“安全资产”,特别是如果参考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美元周期的关系,美元强势周期可能会持续4~5年左右,美元在相当长时期内还是全球追逐的安全资产,增强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溢出风险。  当前新兴经济体企业外债高达2.6万亿美元,其中3/4以美元计价。目前,美联储结束量宽和美元升值已使新兴经济体企业偿还美元债务的成本开始走高,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风险上升,并可能传导至本国经济金融体系。  此外,美元升值也将导致其他非美系货币、新兴经济体货币出现一轮贬值潮,未来几年全球主权货币将面临新一轮洗牌过程。  趋势五:大宗商品繁荣周期结束,全球价格总水平趋于下降,面临通货紧缩压力  根据IMF评估数据,在1990~2013年之间,全球通胀率平均为11%,2014年该数值预计为3.9%,其中低通胀率的发达经济体,1990~2013年之间年均通胀率为2.3%,2014年仅为1.7%。2014年12月,美国CPI环比下跌0.4%,创2008年底以来最大跌幅。欧元区2014年12月CPI五年来首次转负,技术性通缩来临。  全球已有多家国际机构就此发布警告。IMF更是在最新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此视为全球经济复苏最大威胁,凸显出一些深层次结构性因素:一是大宗商品繁荣周期趋于结束引发价格危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国际油价下跌势头2015年将延续;二是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供需出现缺口。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需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增量需求从美欧主导开始转变。中国成为全球需求主要支撑者,而随着近几年中国去杠杆化和去产能化,增量需求放缓,产出缺口开始加大,全球有限的市场资源成为各国竞争焦点直接导致全球价格总水平下降;三是强势美元回归引发全球“输入型通缩”压力,另一方面加剧新兴经济体外债压力。四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处于劳动人口周期变化拐点。从长期因素看,2008~2014年叠加了美系国家和中国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人口周期拐点。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导致储蓄消费结构变化,消费增长趋于停滞,这是导致供给失衡,并进一步引发价格总水平下滑的重要因素。  趋势六、国际贸易“规则之争”已超越“市场之争”,成为新一轮全球化博弈角力点  全球贸易投资结构正处于调整时期。新一代国际贸易规则演进趋势将是以区域贸易规则创建为基础,辅以规范某一领域的诸边贸易规则的发展,通过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规则的融合后逐渐形成新的多边贸易规则,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会更加激烈和隐蔽,从自由贸易转向规则贸易。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一是区域自贸协定竞争趋于激烈。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主导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诸(多)边服务业协议(TISA)等贸易投资协定谈判,力图推行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规则。  二是贸易与投资日趋融合发展。新规则体系强调货物贸易、投资和服务规则的整合。在投资领域,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在服务贸易领域,采用负面清单方式,建立全面的、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三是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流。当前,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结构已从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为主。如美国希望未来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的、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金融服务自由化及电信自由化,包括电子商务,促进软件、影音光盘等数字产品的贸易自由化。  趋势七:全球跨境投资总体趋缓,中国“走出去”步伐加快,将成全球主要资本输出国  全球FDI流量有望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进一步上升至1.6万亿美元和1.8万亿美元。但鉴于主要经济体增长的不均衡性、脆弱性、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及其他一些大国货币政策分化,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影响全球FDI流向。  总体而言,全球FDI短期内不会出现强劲增长,但中国可能是一个特例。未来几年中国正面临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通过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带动资源配置全球化拓展。据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未来十年总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未来25年内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比重达70%。  趋势八:再工业化与新技术革命步入孕育期,将导致全球产业格局重组和重构  未来十年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正在启动“再工业化”周期,“再工业化”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和“归核化”(即向设计、研发、标准等价值链高端抬升)。一方面,宽带、智能网络将继续快速发展,超级计算、虚拟现实、网络制造、网络增值服务等产业快速兴起。另一方面,集成电路将逐步进入“后摩尔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兴起也是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的一场变革。受此影响,“工业4.0”和产业物联网将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颠覆性重构。  此外,全球制造业出现“制造业服务化”新趋向: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的现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国际制造业跨国巨头都在推进制造服务化转型,这意味着制造业服务化时代正在到来。  趋势九:全球资源能源面临新供给冲击,初级矿产资源、基础大宗商品需求将趋下降  全球资源能源领域的长期传统格局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并出现三大新趋势:需求增长的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  一、结构因素持续影响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变化。《2035世界能源展望》预计,从2012年到2035年,全球能源消费将增长41%,年均增长1.5%。增速将从2005~2015年的2.2%降至2015~2025年的1.7%,再之后十年降至仅有1.1%。  二、全球资源能源格局面临“新供给冲击”。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趋向低碳化,以新能源、环保、高附加值制造业、生产服务性制造业以及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将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初级矿产资源、基础大宗商品,以及化石能源需求会趋于减少。  三、资源能源消费重心“由西向东”转移。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重心“由西向东”转移,全球资源能源消费重心也随之转移。特别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对全球经济和能源消费增长起到显著推动作用。  趋势十:未来全球仍须高度警惕财富分配失衡加剧风险  未来十年全球包括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仍需高度警惕由于社会分配不公、财富分配失衡、新技术以及货币超发贬值致财富隐形再分配等因素导致的贫富差距恶化的风险。
  国际经济与贸易在这个专业发展趋势怎样  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感觉不是很好,尤其是在中国对外依存度很大,由于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是越来越难做,订单一直在减少,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倒闭,而且人民币一直升值,我们的出口已经不占什么优势了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趋势  呵呵,这个问题问得真大!  现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趋势是规则的日益统一\区域化和全球化进程加快\规则化\各种争端频繁发生,促进了争端解决方式的不断发展\经济主权的发展\领域不断扩大\对国际环境法等等起到了促进.........  这是随便想想到的,我觉得问题问得太大了,而且问题本身就有点问题.你问的是一个学科,一个法律部门还是什么?
  宗教信仰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狂热的宗教信仰对国家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例如,中世纪初,西方国家兴起一场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侵占了亚洲大片的土地,使得本土的国家经济骤然衰落。并且使得整个欧洲和东亚堕入黑暗的中世纪宗教时代(长达一千多年)。期间,宗教活动频繁,排斥异教的镇压活动此起彼伏,教堂林立,教徒遍野,不事农工,游手好闲。其生产力大大倒退,社会和人民都陷入极度的贫困之中。 又如,中国的唐朝鼎盛时期,庙宇尼庵遍及郡县,从僧尼者数十万,上百个县的税负划为供奉佛事的享物。到了中期以后,佛教的群体成了国家难以支撑的负担,于是,便有了毁佛寺、遣散大批僧尼的“三武灭佛”事件。总算没把国库的财富耗尽,保住了摇摇欲坠的唐王朝。 当然,适度的宗教信仰还是国家大力提倡的。
  海上运输的发展趋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个人认为这论文应包含以下几点  1、海上运输的形成与发展,  2、国际贸易的形成与发展,  3、两者之间的关联及相互影响(你主要论述的方向,包括:两者是怎么样相辅相承的,如何推动的,利和弊等等)  4、你对为来两者之间关联的想法及意见。
  急~~!分析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操作手段!  中国如果光是从石油进口来搞人民币升值,不如直接动用外币储蓄补贴石油。  中国要进行结构治理,首先要先清理信贷系统,特别是对已经贷出的巨量资金进行跟踪处理。如果这方面有缺口,必须多印票子,通过物价上涨(人民币对内贬值)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这是中国人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这部分没有问题,立即停止人民币升值,将储备的美元尽快花出去,或者投资到美国去,卖地产,而不是去救美国的金融机构。这样美国就不会给人民币施压了,也拯救了美国的经济。将来中国人无论是赚是赔,对现在都有好处。  要刻意保护好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这是中国改革成果的体现,特别是房地产,世界各国都把房地产作为本国经济的大堤(最后防线),一旦危及房地产,都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挽救。中国的房地产偏热是正常的, *** 打压只会给外资热钱制造介入机会,让中国人今后付出更大的代价。 要特别保护好房地产商,不要猪肉涨了,就把母猪也杀掉卖肉。房价涨了,不是地产商的错。  股市不能靠外资来救,外资不会无缘无故地来中国,中国也没有能力进行强权博弈,将外资强留在中国,这样在流动过剩的情况下,不能再让人民币升值,任凭外资继续大量流入。  中国也不能用贬值驱赶外资,因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和外资密不可分,驱赶了就会使经济崩溃。  中国不必实行紧缩政策,如果这样的话,是等于让中国自己的钱退出经济主战场,让外资和游资主宰中国经济,到头来使中国自己的资金无用武之地。  中国要好好管管金融机构圈钱的行为,中国不应该吹金融泡沫,资金不能在金融机构流来流去,要指导民众,向产业方向投资,美国人很高明,人家搞高科技泡沫,互联网泡沫,没听说搞金融泡沫,中国高金融泡沫,物价能不上涨吗?钱都在高端转来转去,没有更多在流转在产业之中,经济还能不出问题。  国家要把股权分置改革放缓,股权分置主要是国有股分置,通过解禁来和市场争利(资金)不是好作法,国家可以将分置期由3年改为30年。大大减缓解禁速度,对股市可以起到拯救作用。  国家要对再融资进行严格控管,对上市企业,要实行效益监管,股价监管,如果由于再融资造成股价下滑,必须由再融资的钱向股东赔付,这样就不会产生恶意圈钱的行为。  至于印花税真不是个问题,降和不降不是问题的关键。国家去年收了2000多亿印花税,就算不降今年也收不上2000亿了,降了也没多少,与解禁比,与再融资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 应有的放矢治理结构问题,不好给中国经济乱念紧箍咒。  未来两年将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资金流动逆转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  为什么未来世界将出现新型的金融危机呢?这要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过去近十年来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格局谈起。  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过去近十年 ,受益于全球化的大趋势,经济不断繁荣,但这种繁荣的基础其实比较脆弱。这些经济体自身的储蓄相对不足,消费不断增长,经济的金融化趋势不断加强,其集中的表现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支持其日益高涨的消费。这一格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消费信贷链的破裂,集中的表现就是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次级房贷危机导致美国的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金融风险的成本,也使这些金融机构必须重新分配自己的资产,以降低风险。  反过来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发达国家的资金,以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为例,其证券市场上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国内。日益高涨的海外资金不仅推动了本地资产价格的高涨,也推动了本地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本地货币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这一系列过程为这些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地区:一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不仅经常账户出现了占GDP 10%以上的赤字,同时财政赤字也日益加剧,国内价格上涨的趋势愈演愈烈,而且,这些国家还实行了与欧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这无疑是写下了导致金融危机最佳的化学反应公式。  另一个非常脆弱的经济体,就是印度。虽然印度经济在过去3年内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率,但是其宏观经济的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印度的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证券市场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海外,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中央 *** 也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综合考虑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一些经济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未来两年之内,世界经济很可能发生资金流动逆转的情形,那就是几年前从发达经济体争先恐后涌入新兴市场国家、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金,在发达国家重估风险的情况下,纷纷逆转涌回发达国家,加强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稳定度。这种趋势的形成无疑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直接的影响,并最终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形成。  新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  这种金融危机同十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形式不同。十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形式是国际收支的危机,那时亚洲出现了大量到期的外债需要偿还,同时国际金融炒家纷纷挤兑,造成了这些国家外汇储备不足,以至于不得不让本币大幅度贬值。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形式不见得以国际收支的短缺为标志,因为今天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量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这些国家并没有大规模举债,只是通过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新兴市场国家不面临着金融危机,这种金融危机的形式是以大量的资金倒流从而导致本国证券市场价格大幅度缩水、本币贬值,从而导致本地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于衰退为表象的,这和几年前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涨、资产价格泡沫化恰好形成了一个逆反的镜面图像。这一新型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很可能是波罗的楚游,从波罗的海三国可能传导至东欧各国,再传到南亚包括印度,之后再进一步传到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  资金流动不能盲目放开,财政政策须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一旦这样的金融危机发生,中国经济面临着怎么的挑战呢?可能的情况是,一部分外资的表现也会如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纷纷出逃,对于中国的国际收支会产生一定的冲击,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通货紧缩的压力,但对于目前高速运转(事实上是过快运转)的中国经济并不是坏事。而且,这一资金倒流的情况也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不容否认,这种资金倒流会对国内的投资规模产生一定的冲击,会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另外,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也会间接通过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下降,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些都是这一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新兴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中国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将大幅度缩水,这将是中国资金出国投向这些国家的绝好时机,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最好时机。为此,中国经济界需要做好资金上和项目研究方面的准备。从宏观层面上讲,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这一轮新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资金流动问题上必须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放开,要考虑到大量资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带来的压力。当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楚游的经济增长率必然会出现下滑,我们的财政政策必须保留一定的灵活度,在继续实行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前提下,必须做好项目上和资金上的准备,一旦新一轮金融危机在周边国家发生,中国就可以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找到一些有资金保障和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  总之,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风险已经来临,全速前进的中国巨轮必须考虑到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冲击,把握机遇,化解风险,我们的经济发展航程将会前途光明。
  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论点和结论)  就中国目前的发展来说 通货膨胀不可阻挡 就现在而言 自然灾害 以及分类分子 即便是加入了WTO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没有什么很大的好处 只是加剧了中国的企业毁灭性的加快 要不是 调控一下 中国的企业 前途渺茫啊 毕竟 中国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 程度 简单的说 现在推行的 塑料袋收费 真的控制了白色垃圾吗?? 国际经济的发展 自由他的缘由 但是中国 很虚 好了过多的就不说了 政治上的东西 还是少涉足的好
  试分析国际贸易的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个只要对比一下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就知道了  在现在这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里,如果国际贸易做的不好,显然,此国家的经济就会远远落后于别国。
   

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受哪些因素影响

6.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哪几种说法

   
     问题:关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哪几种说法? 
     解答: (1)剩余物资出口论,假设一国在贸易前,其生产能力未能充分利用,如果全部生产能力都能调动起来,本国生产的产品就会出现“剩余”。一国参与国际贸易以后,生产能力的充分使用就可以用满足国内需要后的剩余产品对外出口。
    (2)大宗产品贸易理论:指一国利用原材料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本国的收入,进而提高该国的储蓄和投资水平,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3)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中,还包含着一国通过对外贸易,特别是自由贸易,进口本国生产成本较高的生活必需品,从而降低国内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进而降低实际工资水平,相应提高厂商的利润水平的意义。
   
     相关链接: 
    四门过了三门,满足了,下次继续努力。《英语(二)》92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80分,《劳动政策分析》73分。
    我是上海的考生,2013年10月份第一次考试,报了4门都过了。《英语(一)69分,《人力资源管理(一)》81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78分,《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概论》89分。 
  

7. 请结合当下国际经济政策及形式,谈一谈这对我国国际贸易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你好亲,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多个方面。当前国际经济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1.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需求增长,进出口贸易恢复,有利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由于强势美元地位改变后,2004年美元可能在一个相对低价区域波动,因此我国的贸易条件仍将相对有利。另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国际贸易的扩大带来较为严重的障碍,我国外贸出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国外对我发起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调查,涉案金额数亿美元,特别是一些国家在特别保障条例下专门针对我国商品设立了一些非关税壁垒,将增加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的难度,这种趋势值得我们密切关注。2.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当前国际直接投资重新趋于活跃,跨国购并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我国在相方面已出台了相关的条例,对于吸引国际购并资本将有促进作用。【摘要】
请结合当下国际经济政策及形式,谈一谈这对我国国际贸易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提问】
你好亲,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多个方面。当前国际经济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1.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需求增长,进出口贸易恢复,有利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由于强势美元地位改变后,2004年美元可能在一个相对低价区域波动,因此我国的贸易条件仍将相对有利。另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国际贸易的扩大带来较为严重的障碍,我国外贸出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国外对我发起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调查,涉案金额数亿美元,特别是一些国家在特别保障条例下专门针对我国商品设立了一些非关税壁垒,将增加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的难度,这种趋势值得我们密切关注。2.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当前国际直接投资重新趋于活跃,跨国购并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我国在相方面已出台了相关的条例,对于吸引国际购并资本将有促进作用。【回答】

请结合当下国际经济政策及形式,谈一谈这对我国国际贸易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8. 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关于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欢迎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 国际经济与贸易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 并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更加密切, 同时也给各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需要把握经济发展的特点, 科学面对其发展动态。本文将从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分析, 接着探究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形势;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重要性; 发展趋势;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 国际贸易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各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应该结合新形势的特点, 寻求自身发展的优势, 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因此, 关于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有助于把握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我国的竞争地位。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意识
         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相应的也会带动不同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不同企业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 不同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 积极谋求发展的优势, 及时抓住机遇来迎接不同的挑战。提高企业竞争意识, 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认清经济发展的现状, 以及自身的企业状况, 并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 提高创新意识,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彰显出独特的创新之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其突出的特点在于不仅在于经济的推动力, 而且也存在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提升企业的竞争意识, 是与经济发展特点有效结合, 并从中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生产力, 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并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扩大经济影响力。
         (二) 有助于推动国际经济的发展
         现今, 经济体制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 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同时需要在这一基础上, 来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其中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在国际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的增长, 进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使得国际经济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各国家要想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 需要迎合国际经济发展的特点, 并做好经济发展的调整, 从而不断提高经济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发展。
         (三) 有助于实现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科技发展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彰显出国家的科技力量以及经济实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中, 科技是其前提与基础, 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以及技术的支持, 并相应地带动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科技之间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当然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也会带动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 能够使得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 并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力量, 能够为科技的研发提供经济支撑, 能够不断完善科技研发的设备, 切实提高技术的水平, 从而促进科技产品的出现与不断的更新。对于各国家而言, 需要抓住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时机, 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 来进一步加强自身科技研发,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力量以及文化软实力。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 国际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现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发生很大的转变, 突破了传统模式的限制, 逐渐实现了网络以及互联网等新发展渠道, 使得国际经济发展的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体现出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使得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逐渐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巧妙结合。同时也使得国际经济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 涉及到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同时不同的企业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格局中逐渐建立新的发展方式, 其贸易的形式也随着发生相应的转变。基于这一发展趋势, 不仅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而且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所降低, 并带给企业更高的经济效益, 从而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科技化的发展趋势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离不开科技的运用与支持, 有助于推动科技经济的不断进步。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科技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现出现代经济形态的转变以及现代化的特点。在其发展影响下, 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与发展, 同时也实现了不断的创新与突破。科学技术也成为各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及途径。科学技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核心力量, 各国家都在加强科技的研发与创新, 在不断提高技术的水平, 来保障生产的质量。科技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等多个领域, 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推动经济的增长。为了实现自身国际经济的更好发展, 需要结合科技元素, 来进一步规范国际经济贸易。因此, 科技化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与途径。
         (三) 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推动下, 不同国家之间实现了经济的往来与交易, 进而也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国际背景下, 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实现了合作与共赢, 并使得贸易的影响力更加深远。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 无疑会加剧国际的竞争, 但同时也带来相应的发展机遇, 各企业需要结合抓住机遇, 开拓自身的发展途径, 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定与长久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也体现出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还有,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建立恰当的交易行为, 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了保证国际经济贸易的长远发展, 需要使得交易行为实现规范化。
          三、结语 
         基于新形势下, 国际经济与贸易得到相应的发展, 并推动世界经济的不断进步。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 我国需要积极加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进程中, 制定完善的国际经济发展战略, 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并不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以及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从而彰显我国雄厚的经济实力, 逐渐提升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市场的地位与优势。
         参考文献
         [1]施竞澄.试析新形势下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商论, 2017 (05) .
         [2]鲁俊俊.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 2016 (22) .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