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2024-04-30 08:35

1. 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
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的变动有直接联系,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求结构的影响,社会保障支出则很少有这种影响。 
进一步定义,财政补贴是在某一确定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的联系是:两者同属于财政的转移性支出,都是无偿的,都意味着补贴者实际收入的增加。
1、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即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失去工资收入之后仍然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的项目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在中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有老年保险、失业保险(待业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伤残保险; 
实施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
一是为了防止个人在现在与将来的安排上因选择不当而造成贫困,如退休养老问题;
二是防范某些不可预见的风险,如事故、疾病等;
三是减少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和困难,如失业等。
(2)社会救助;社会救济是对贫困者和遭受不可抗拒的"自然"风险(如自然灾害、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无人抚养、战争等)的不幸者所提供的无偿的物质援助,主要包括贫困救济、灾害救济和特殊救济等。社会救济一般以保障救助对象的最低生活为标准。
(3)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各种福利事业、福利设施、福利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使其基本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的社会政策和制度的总称。它是社会保障的高级阶段。
(4)社会优抚:是国家按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如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休和退伍军人、烈属等,为保证其一定的生活水平而提供的资助和服务。
2、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或经营某些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企业或因提高商品销售价格而给予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补偿。
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补贴纵欲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它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的影响。
可以把财政补贴定义为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2. 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预算中逐年扩大了对居民生活补助的支出。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开支预算达860

     C         本题主要考查对国家职能方面知识的理解能力。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预算中逐年扩大对居民生活补助的支出,扩大了社会保障开支预算,这是政府履行协调人民内部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本题只有C肢符合题干的规定性,A、B、D肢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3. 财政学:论述题;论述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从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的资金看,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有取得工资收入的职工和职工的雇主各交纳一半的社会保障税;
二是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资金。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方式大体有三种
(1)现收现付制。即社会保障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不为以后年度的保险支出作资金储备。
(2)完全基金制。即为社会保险设立一种基金,这项基金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今后向投保人支付保险津贴的需要。
(3)部分基金制。即缴费水平在满足一定阶段支出需要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

财政学:论述题;论述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4. 运用财政支出的原理,提出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设想和构思

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包括交通,能源,福利,就业保障,等等。所以,财政支出就应该有回报,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入手:1.交通,可以从村村通交通,处处连接一体,用全国连接的高速公路,用省省连接的飞机航线,用加快市内运行速度的轻轨,地铁,用加大省市连接的铁路和全国通的地铁来完成国家以及世界的一体化。2.能源,积极用太阳能等替代能源,节能环保等完成能源的清洁和耐用,积极合理开发能源,将能源的国际化进一步加强,积极寻求不用能源就能生存的方式,比如不用石油机器就能运转,不用水洗衣机就能转动,等等。3.福利和就业保障,完成城乡一体化,全国一体化的福利待遇,将全国的福利连接起来,让人们都能随时随地享受福利。等等

5. 运用财政支出的基本原理,提出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设想和构思

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包括交通,能源,福利,就业保障,等等。
所以,财政支出就应该有回报,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入手:
1.交通,可以从村村通交通,处处连接一体,用全国连接的高速公路,用省省连接的飞机航线,用加快市内运行速度的轻轨,地铁,用加大省市连接的铁路和全国通的地铁来完成国家以及世界的一体化。
2.能源,积极用太阳能等替代能源,节能环保等完成能源的清洁和耐用,积极合理开发能源,将能源的国际化进一步加强,积极寻求不用能源就能生存的方式,比如不用石油机器就能运转,不用水洗衣机就能转动,等等。
3.福利和就业保障,完成城乡一体化,全国一体化的福利待遇,将全国的福利连接起来,让人们都能随时随地享受福利。
等等

运用财政支出的基本原理,提出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设想和构思

6. 请帮忙解答一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具体概况

从2005年起,我国连续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式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2005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2006年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决定。所谓稳健财政政策,就是中性财政政策,指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既不扩张也不收缩的情形,是介于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在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物价比较稳定、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情况下,实行的一种财政政策。

  从近年来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践看,稳健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实行的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而言的,财政部门落实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控制赤字,反映了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的增量平衡取向,主要措施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调整结构,反映了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控”的结构优化取向,这轮宏观调控呈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要防止通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避免通缩的阴影卷土重来;既要间接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控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推进改革,反映了财政政策促进“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的取向,就是要转变以往主要依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通过财政自身的改革以及有利于改革的财政收支安排,实现推进整体改革的目的。增收节支是指财政部门要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同时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006年,财政支出政策的基本特点是调整支出结构,在压缩一般性开支的同时,保障公共支出需要。财政支出重点投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其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本年度财政支出政策的重要内容。为了配合全面取消农业税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了103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与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三补贴”政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共发放补贴资金188.7亿元。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西部地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中规定的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其中部分专项资金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直达学校,受益学生达到4880万人,平均每个小学生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中部地区每个省选择一个县于秋季学期开始试点,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也主动实施了改革试点。2006年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重点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比例达到48%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

  1994年,分税财政体制改革初步确定了中央与省级单位之间的财政体制,但并没有确定统一的省以下财政体制,而是由各省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近年来,基层财政运行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县乡财政困难、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问题,近年来,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对省以下分税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中“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是涉及到财政级次改革的重大措施。2006年,全国28个省份推行了乡财县管改革,18个省份推行了省直管县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2006年,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其中,在总结2005年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模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2007年的预算将采用新的收支科目进行编制。此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国债余额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领域的改革,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相对于1994年的税制改革,通常将目前正在推进的税制改革称为“新一轮税制改革”,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12个字。2006年在税制改革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全面取消农业税,调整消费税税目与税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草案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出台,资源税政策调整,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等。

  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走势,可以概括为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目标,以规范化为原则,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7.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转移性支出的总量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将不断减少,对吗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因为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如企业亏损补贴,其资金来源于各种税收,税收是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取得的收入。通过征税和转移性支出的过程,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便会由纳税人的手中,转移到享受补贴的企业手中,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在纳税企业与居民和获得补贴的企业之间的转移;很显然,这种转移更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转移性支出的总量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将不断减少,对吗【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转移性支出的总量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将不断下降,是对的【回答】
为什么呢【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因为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如企业亏损补贴,其资金来源于各种税收,税收是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取得的收入。通过征税和转移性支出的过程,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便会由纳税人的手中,转移到享受补贴的企业手中,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在纳税企业与居民和获得补贴的企业之间的转移;很显然,这种转移更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回答】
那转移性支付不是变多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增加了吗【提问】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这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回答】
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并没有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交换发生,所以转移支付是不计入GDP的。转移性支出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回答】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转移性支出的总量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将不断减少,对吗

8. 下图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 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

     D         试题分析:本题中表头是关于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的表。所以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③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是侧重经济发展所以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选D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图示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一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二是对图表信息的准确解读。关键是表头。注意以上几点则不宜失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