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为何却一直没称帝?

2024-05-06 01:26

1.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为何却一直没称帝?

从古自今,皇位交迭不断,可以说只要你有能力,无论你是乞丐是武将,还是垂髫小儿,都可以称帝,甚至即便你是女子。
可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发觉,即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皇帝,可有一种人却从没做过皇帝——那就是太监!
太监和宫女都是下人,都是为主子办事的人,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而二者却有不同,他们一个身体完整一个身体残缺,是以皇帝也才放心太监们伺候着后宫的娘娘们。
这没了后顾之忧,有亲信些的太监也就不足为期了。而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明朝大宦官魏忠贤,一个威风凛凛的九千岁!
只是明明手握大权,却一直没称帝呢。

首先,不必多说,他是个太监,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有后代的。毕竟在旁人眼里,宦官可是没有未来可言的。
二来皇帝相对于忌惮太监当权不如忌惮女人更多些。毕竟历史上可还有个武则天在前面做例子呢。
再者,就是要感谢明太祖朱元璋了,因为他更放权给文官,而不是武官,明朝时期,魏忠贤的势力虽然强大,但却并不能完全和文官势力抗衡,无法抗衡自然也就无法消灭了。
至于后上位的崇祯皇帝一上位就着急着铲除宦官集团,待铲除干净了,却发觉被文官集团给控制了。这也就是说为的失衡。
至于魏忠贤在明熹宗时期为何那么得势,主要是因为明熹宗听之任之,无形中给他放权了。毕竟是皇帝给其放权,而不是魏忠贤真正的把实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二者的区别大了去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崇祯一上台,魏忠贤那么快就玩完了!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为何却一直没称帝?

2.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手握实权却为何当不了皇帝?

本文由历史妹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古至今,皇位交替不断,似乎只要有能者,都可以当皇帝!乞丐当过皇帝,亭长做过皇帝,武将也可以做皇帝,就连8岁小儿如康熙都可以做皇帝,甚至武则天这样的女人也可以称帝。可是,有一种人却从来没有做过皇帝,那就是太监!历史上也有过宦官当道,权势滔天的时刻,为什么他们最终却当不了皇帝呢?
太监和宫女都是皇宫中的奴隶下人,他们会被分配不同的职责,从而为主子尽心尽力办事。然而太监和宫女又有所不同,太监并不是完整的人,他们的身体有残缺。也正因为如此,皇帝才放心太监们游走在宫女与嫔妃之间。今天小编和大家说说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贤,他是堂堂九千岁威风凛凛,为何他却到死也不称帝呢?
首先,魏忠贤是个太监,太监这个身份注定了无论他怎么折腾,都是没有后代的!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在古代,继承香火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情!没有后代似乎连希望都看不见,而人们又怎么会惧怕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呢?所以,在大多数朝臣的心目中,宦官当道并不可怕,并且朝臣们也是打心底里瞧不起阉人的!因为宦官无后,是没有未来可言的!并且,历史上皇帝大臣们对于女人的防范戒心都要远远大于太监,汉武帝临死前立刘弗陵为太子却杀了其生母钩弋夫人就是因为他忌惮女人当政。尤其是武氏之乱后,新任皇帝个个都战战兢兢,唐玄宗在遇见杨玉环之前最爱的就是武惠妃,可他却不敢封她做皇后!
其次,就要感谢杀伐决断的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在位之处,为了便于统治,他给文官集团大大的放权,文官集团的势力更是在明朝时期达到了史上的最巅峰!因为在之前的朝代,实权都是掌握在武将手中的。明熹宗时期,魏忠贤的势力虽然十分庞大,但是还有文官集团与之抗衡。虽然文官集团在那时处于下风,但是魏忠贤终究也没能够彻底消灭掉文官的势力。后来明朝崇祯皇帝登基,崇祯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他一上位就急着铲除了以魏忠贤和奶娘客氏为首的宦官势力。但是宦官势力被铲除干净了,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和朝廷中的文官集团相抗衡了。所以后患无穷的就是――在之后的16年里,崇祯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与文官集团作斗争,但结果还是收效甚微,这就是崇祯不懂得相生相克彼此制约的为政之道!
至于魏忠贤在明熹宗时期为何那么得势,主要是因为明熹宗听之任之,无形中给他放权了。毕竟是皇帝给其放权,而不是魏忠贤真正的把实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二者的区别大了去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崇祯一上台,魏忠贤那么快就玩完了!
原创不易,麻烦大家下面大拇指点个赞,谢谢咯~

3.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为何却一直没称帝?

首先,他虽然权倾朝野一人之下,即是司礼监的掌印大太监,又是东厂的厂公,但他毕竟是为皇上效力的,不管是厂卫系统还是司礼监,没有皇帝什么都不是,而且他的飞扬跋扈是皇上和锦衣卫的非正常暴力系统赋予给他的,而不是实打实的军队。
所以他并不是董卓或者王莽那样子的有真正可以立国的军队,再有立国向来需要群臣同意的,哪怕是被逼的,可他的身份地位就决定了他是现在众大臣对立面的,也只有现在大臣们对立面,皇上才敢安心用他,所以他权倾朝野飞扬跋扈没错,但说到底他不是治世之能臣,他只是皇帝身边的一条狗。


然后,他称帝其实也没意义,因为不管怎么说,他始终都是一个太监,他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也没有生儿育女的能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总有太监误国,但从没有太监篡位的,因为太监始终是个太监,如果没有人给自己传宗接代,那么就是称了帝又有什么用,别说秦二世而亡,他这一世就完蛋了。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为何却一直没称帝?

4.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手握实权却为何当不了皇帝呢?

王振、刘瑾、魏忠贤合称“明代三大权监”,这三人都以没文化但权力大得惊人著称,特别是魏忠贤时期,他大力发展自己的党羽,史称“阉党”,明朝最黑暗的时期来临了。
当然,也不是没人反对他,唯一能与其抗衡一二的也就东林党了,但是东林党人入门门槛极高,要求有文化,这不难,还要求有道德,这就难了。相反魏忠贤入门就低了,可以说是没有,只要你会贪,懂得孝敬他老人家就行。如果你很无赖很流氓,那也没关系,反正魏太监本来就是混混出身。

于是,“阉党”和“东林党”人数极其不等,魏忠贤手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据说还有五百猴孙,由各地地方官担任,自己号称九千岁。
至于为什么不篡位自己做皇帝,很简单,这位天启皇帝对朝政可谓是不管不顾,整天躲在宫里干木工,就是个不干活的木匠皇帝。魏太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要谁死谁也活不了,他就是皇帝了。
如果公然称帝的话,舆论都能压死他——哪里有太监当皇帝的,而且你又不姓朱,再说,原皇帝怎么处理?所以说,篡位是很危险的,说不定自己的小命就搞没了,安安心心贪污受贿多好啊。

5. 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魏忠贤为何躲不过刚继位的崇祯?

第一步:争取到魏忠贤的放心

当信王朱由检继位的时候,魏忠贤也想向抓住明熹宗的爱好一样,去抓住崇祯帝的爱好,但是崇祯帝没有给他面子,于是魏忠贤决定“以养老回乡”的借口,去试探崇祯帝,但是崇祯帝不但拒绝还回话说:天启皇帝在临死之前交代自己要想江山永固,必须要相信魏忠贤。

这句话让魏忠贤放下了对崇祯帝的戒心,成功的迷惑住魏忠贤。

第二步:笼络魏忠贤的反对者

因为当时魏忠贤的反对者很多,于是崇祯帝开始笼络他们的心,让他们也明白自己会除掉魏忠贤,从而支持自己。

第三步:铲除魏忠贤的党羽
在魏忠贤自己告老还乡被拒绝后,于是他出了第二张牌这个人是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她也选了辞职,但是被批了,触动了魏忠贤,于是他又让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提出辞职,被崇祯帝拒绝,让魏忠贤觉得崇祯帝对事不对人,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崇祯事先安排人弹劾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崔呈秀,从而除掉了魏忠贤最得力的干将。

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魏忠贤为何躲不过刚继位的崇祯?

6. 历史上大权在握的魏忠贤,为什么不废帝自立?

说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那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明熹宗朱由校期间备受器重;因明熹宗朱由校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故而诸多大小事宜皆由魏忠贤做主,以致于当时世人只知魏忠贤而不知皇帝,被世人称为“九千九百岁”。他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手段极其残忍。



但让人好奇的是,魏忠贤当时权势滔天,为何不废帝自立?可能有人会说,他只是一个无后的太监而已,怎么做皇帝?武则天一个女人都能做皇帝,凭什么太监就不能做皇帝?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伊朗卡扎尔王朝的开创者阿迦汗就是一位太监,这阿迦汗6岁时就被废了,后入宫做了太监,37岁时完成人生逆袭,成了开国皇帝。
虽然自己不能生育,但继任者也不是问题,他不是有个侄子叫魏良卿么,而且除了这个侄子外,他还有五个族孙,分别叫魏希孔、魏希孟、魏希尧、魏希舜、魏鹏程,从这几个里面挑选一个有资质有能力的当继承人也没什么关系啊;当初武则天不是想让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立为太子的么。



但魏忠贤却没有,而且对明熹宗朱由校那是毕恭毕敬,而且并不是所有事情都独断专行,而是去请明熹宗朱由校批示,但明熹宗朱由校却是摆摆手,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为何会这样呢?其实这在当时算是绝密,而且魏忠贤心中更是清楚,这明熹宗朱由校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痴迷木匠活,只不过是倦政而已。
也的确,不管是哪位皇帝,碰到那群整天之乎者也,整天指责皇帝问题的东林党人都会头疼,关键是杀又不能杀,毕竟当时讲究言论自由,如果哪天皇帝真的杀了几个东林党人,那就闯大祸了,至少史书上绝对不好看,而被杀的东林党人则会被称赞为“为国捐躯”的千古忠臣。



反正明熹宗朱由校是非常头疼的,想除掉这个顽疾,但又不想让自己承担历史骂名,于是就想出了找“替罪羊”的念头;朱由校的乳母叫客氏,古代皇帝和乳母关系非常亲近,虽然乳母身份不定,但地位绝对超然;而这客氏在宫中无聊,后来结识了魏忠贤,并组成了对食关系。
这种事当然是瞒不过皇帝的,经过朱由校的观察,魏忠贤身份由来品性等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知道魏忠贤可以当自己手中的“刀”,于是不断给魏忠贤升官给权,一步步打造成能与东林党抗衡的阉党。魏忠贤自然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是怎么来的,所以对朱由校那是言听计从,反正自己以前也不过是一个泼皮,历史骂名什么的无所谓。



在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打压下,东林党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很多人说,由于魏忠贤的弄权,才会让明末危机加速恶化,包括罢免和杀害辽东经略熊廷弼,不过虽然魏忠贤权势滔天,但熊廷弼乃是边疆大将,如果不是朱由校有这个想法并下令,给魏忠贤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啊。
有人说,魏忠贤掌权时期,明朝局势虽然看来风雨飘摇,但整体而言却是极为平稳;朱由校虽然躲在后宫整天做木匠活,但天下大小事宜,却全都知道,并作出较为正确的部署,魏忠贤闹归闹,但都在他的可控范围之内,本质上而言,其实魏忠贤是没有权势的,不然崇祯皇帝朱由检上位后,为何能轻松的就扳倒魏忠贤?



在魏忠贤倒下后,东林党人得势,明朝局势迅速恶化;再来说说这东林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他们是地主富商代言人,漠视农民权益,虽然表面清流,但私底下却是极为贪婪。在明朝亡国之际,崇祯皇帝曾找大臣们借钱,结果他们像打发乞丐一样对待崇祯皇帝,后李自成来了,一番搜刮之下,从这些“清流”家中,搜刮出来的财物当真算得上是“富可敌国”。
打仗治国靠的是什么?首先就是民心,其次是钱;如果光从史料来看,肯定是说魏忠贤名声有多差,百姓有多恨魏忠贤,但是要知道,当时百姓都是“被代表”的,至少,在朱由校在位时期,没有农民起义;但是在朱由检在位时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而钱呢?也不去看看魏忠贤抄了多少地主富商大臣的家,巨额的财物都被朱由校补贴了国库。



而且明熹宗朱由校的死也是颇为可疑,历史上始终说不清楚,一个23岁的青年皇帝,竟然在游湖时落水差点淹死;后来魏忠贤的党羽尚书霍维华进献“仙丹”,而朱由校就是因为每天服用这“仙丹”中毒身亡。不过有一点很奇怪,按理说,魏忠贤倒台后,这霍维华应该也没好下场,但他不仅没事,反而还差点升官……

7. 魏忠贤大权在握,为何不废帝自立?

说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那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明熹宗朱由校期间备受器重;因明熹宗朱由校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故而诸多大小事宜皆由魏忠贤做主,以致于当时世人只知魏忠贤而不知皇帝,被世人称为“九千九百岁”。他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手段极其残忍。



但让人好奇的是,魏忠贤当时权势滔天,为何不废帝自立?可能有人会说,他只是一个无后的太监而已,怎么做皇帝?武则天一个女人都能做皇帝,凭什么太监就不能做皇帝?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伊朗卡扎尔王朝的开创者阿迦汗就是一位太监,这阿迦汗6岁时就被废了,后入宫做了太监,37岁时完成人生逆袭,成了开国皇帝。
虽然自己不能生育,但继任者也不是问题,他不是有个侄子叫魏良卿么,而且除了这个侄子外,他还有五个族孙,分别叫魏希孔、魏希孟、魏希尧、魏希舜、魏鹏程,从这几个里面挑选一个有资质有能力的当继承人也没什么关系啊;当初武则天不是想让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立为太子的么。



但魏忠贤却没有,而且对明熹宗朱由校那是毕恭毕敬,而且并不是所有事情都独断专行,而是去请明熹宗朱由校批示,但明熹宗朱由校却是摆摆手,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为何会这样呢?其实这在当时算是绝密,而且魏忠贤心中更是清楚,这明熹宗朱由校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痴迷木匠活,只不过是倦政而已。
也的确,不管是哪位皇帝,碰到那群整天之乎者也,整天指责皇帝问题的东林党人都会头疼,关键是杀又不能杀,毕竟当时讲究言论自由,如果哪天皇帝真的杀了几个东林党人,那就闯大祸了,至少史书上绝对不好看,而被杀的东林党人则会被称赞为“为国捐躯”的千古忠臣。



反正明熹宗朱由校是非常头疼的,想除掉这个顽疾,但又不想让自己承担历史骂名,于是就想出了找“替罪羊”的念头;朱由校的乳母叫客氏,古代皇帝和乳母关系非常亲近,虽然乳母身份不定,但地位绝对超然;而这客氏在宫中无聊,后来结识了魏忠贤,并组成了对食关系。
这种事当然是瞒不过皇帝的,经过朱由校的观察,魏忠贤身份由来品性等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知道魏忠贤可以当自己手中的“刀”,于是不断给魏忠贤升官给权,一步步打造成能与东林党抗衡的阉党。魏忠贤自然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是怎么来的,所以对朱由校那是言听计从,反正自己以前也不过是一个泼皮,历史骂名什么的无所谓。



在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打压下,东林党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很多人说,由于魏忠贤的弄权,才会让明末危机加速恶化,包括罢免和杀害辽东经略熊廷弼,不过虽然魏忠贤权势滔天,但熊廷弼乃是边疆大将,如果不是朱由校有这个想法并下令,给魏忠贤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啊。
有人说,魏忠贤掌权时期,明朝局势虽然看来风雨飘摇,但整体而言却是极为平稳;朱由校虽然躲在后宫整天做木匠活,但天下大小事宜,却全都知道,并作出较为正确的部署,魏忠贤闹归闹,但都在他的可控范围之内,本质上而言,其实魏忠贤是没有权势的,不然崇祯皇帝朱由检上位后,为何能轻松的就扳倒魏忠贤?



在魏忠贤倒下后,东林党人得势,明朝局势迅速恶化;再来说说这东林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他们是地主富商代言人,漠视农民权益,虽然表面清流,但私底下却是极为贪婪。在明朝亡国之际,崇祯皇帝曾找大臣们借钱,结果他们像打发乞丐一样对待崇祯皇帝,后李自成来了,一番搜刮之下,从这些“清流”家中,搜刮出来的财物当真算得上是“富可敌国”。
打仗治国靠的是什么?首先就是民心,其次是钱;如果光从史料来看,肯定是说魏忠贤名声有多差,百姓有多恨魏忠贤,但是要知道,当时百姓都是“被代表”的,至少,在朱由校在位时期,没有农民起义;但是在朱由检在位时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而钱呢?也不去看看魏忠贤抄了多少地主富商大臣的家,巨额的财物都被朱由校补贴了国库。



而且明熹宗朱由校的死也是颇为可疑,历史上始终说不清楚,一个23岁的青年皇帝,竟然在游湖时落水差点淹死;后来魏忠贤的党羽尚书霍维华进献“仙丹”,而朱由校就是因为每天服用这“仙丹”中毒身亡。不过有一点很奇怪,按理说,魏忠贤倒台后,这霍维华应该也没好下场,但他不仅没事,反而还差点升官……



魏忠贤大权在握,为何不废帝自立?

8. 魏忠贤大权在握,为何不废帝自立?

提起魏忠贤大家肯定是骂声一片,认为他是大奸大恶之人,诚然他与“东林党”的较量,确实是手段狠辣,但是要懂得,政治与权力的博弈,从来就没有什么光明正大之说。
魏忠贤在朱由校时代,可以说是权势滔天,而他后面还有客氏这个有力的帮手,按理说,他完全可以不用听“傀儡”皇帝的命令,自立为王,可是他为什么会唯唯诺诺的听话呢?

首先他的身份就不能名正言顺
太监虽然常在皇帝身边行走,但是毕竟是“阉割”之人,在古代这就不算一个完整的人,他本身的身份就是有缺陷的。
历史上有女人坐天下,那也是在民风开化的唐代,从那之后,对于女人涉及政治就多有干涉了,特别是宋代,对于太后涉政更是有太多的禁忌。
所以不要说女子都可以做皇帝,为什么太监不能登大宝,因为女子还是健全的,而太监在古代就是有缺陷的人,这样明显的生理缺陷,是不能为人所接受的。

与其腥风血雨的一番皇权争斗,还不如舒舒服服做个富贵之人,手握大权,还有客氏在后面的支撑,一切正常人都拥有的东西,又何必要铤而走险,去那高处不胜寒的地方。
魏忠贤能在虎视眈眈的政权斗争中脱颖而出,他的智慧应该也是超强的,所以他宁愿手握大权,也不会做出篡位的傻事。
虽然魏忠贤看起来权势滔天,但是实际掌权者还是朱由校
朱由校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就像明朝的嘉靖帝一样,他也不理前朝之事,也感觉他在任用奸佞,但是一切却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也许这是老朱家的“优良传统”,大家都不爱去前面坐着,有一句话叫,“请原谅我放荡不羁爱自由”,也许这几位都是这样人。
朱由校表面上热爱手工活,天天都在“车间”忙碌,其实也是耳听八方的人。
虽然后世有人说“东林党”人忠诚,是被魏忠贤这个“阉党”给陷害的,其实“东林党”也有自己的利益集团,他们也不是表面那么清白,他们也代表着广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当然谁都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当魏忠贤与“东林党”人对峙时,他背后的支撑是谁?魏忠贤即使有胆量去与“东林党”做斗争,那么权力就一定是皇帝给的。
表面上是魏忠贤做了恶人,其实背后还是朱由校给的刀子,皇权斗争从来都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东西,有些事情往往掩藏在表像之下。
魏忠贤没有自立的基础
首先在皇权“天授”的封建社会,从道德观念上,魏忠贤就没有支持者。
魏忠贤的权利还是老朱家给的,他并没有调动大队人马的特权,所以想造反那是不可能的。
从人心所向,兵权的掌握上来说,魏忠贤都不具备那个实力。

无论怎么说,“九千岁”的荣华富贵已经够他享受一辈子了,一个身体有缺陷之人,登上那个宝座,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如果非要“逆天”而行,不比女人做皇帝付出的代价小。
历史总是有他的选择,魏忠贤虽然手握大权,也不会轻易做出篡位这种事情来,不要说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客观条件,就是有,他又何必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