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打狂犬疫苗发烧怎么办

2024-05-05 07:06

1. 儿童打狂犬疫苗发烧怎么办

病情分析:
你好,从你说的情况来看,这个属于正常反应的,因为狂犬疫苗是减毒疫苗,注射会和身体有反应而出现发热的症状的。
指导意见:
只要孩子发热不是很严重的,可以先不用药的,如果太热了,超过38度以上,可以用点退热药物,或是物理降温也行的。

儿童打狂犬疫苗发烧怎么办

2. 宝宝打了狂犬疫苗发烧了怎么办

 有宝宝在注射了疫苗之后,就会出现像发烧、咳嗽等副反应,这有可能是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像这些反应一般持续一两天就能消退。如果反应比较严重的,就需要到医院治疗。宝宝打了狂犬疫苗发烧了怎么办?
  宝宝打了狂犬疫苗发烧了可能是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像这种情况先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看看宝宝是不是活动与情绪都不受影响。如果发烧严重,就需要到医院治疗。家长们,不要盲目给宝宝吃一些退烧药物。
  一般来说,打了狂犬疫苗是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是比较低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就是注射部位会出现疼痛的情况,这种反应持续一两天。像全身的反应很少出现,家长们也不必担心。
  虽然说是狂犬疫苗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出现,但是也不能大意,在使用狂犬疫苗之后,不宜过多的喝酒,喝咖啡与浓茶,也不要做过重的体力活或是剧烈运动。在注射疫苗期间,也要少使用一些激素或是免疫抑制类的药物。一般在注射疫苗之后,吃普通的食物即可。
   
   

3. 孩子打狂犬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指导意见:
您好,疫苗注射后通常会出现发热等现象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只是中度发热,体温大多不会超过39度的,一般不作特殊的处理 ,密 切观察就可以了,如果体温超过39度需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的,需要考虑用一些药物或是物理降温等方法控制体温了。

孩子打狂犬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4. 宝宝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要算做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老鼠受本身寄居的环境影响,自身携带大量的病毒病菌,被老鼠咬了常见的情况是:1、感染。2、传染性出血热。3、鼠疫。4、其他。打什么预防针?还是预防感染吧,如果咬得不厉害,那就涂点什么就可以了,如果咬得厉害,那就打点预防感染的针。出血热现在你那里也没有疫苗的,况且这种疫苗也不怎么样。你们那里我相信也没有鼠疫吧。 
经鼠传播,被鼠咬伤、抓伤、食用被老鼠污染的食物、吸入鼠类排泄物、分泌物挥发入空气所形成的气溶胶都可以被感染肾综合症出血热。本病以损害肾脏为主,病情严重者,可累及多个脏器,直至死亡。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其主要表现。典型症状为“三红”、“三痛”:眼结膜红、颜面潮红、颈红、头眼眶痛、腰痛。病程在临床上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本病的隐性感染率低,仅为3.8-4%,人群普遍易感。 
速到当地疾控机构注射疫苗! 
如果消毒处理及时得当,防疫注射操作正规,一周无不良反应,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祝您健康!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配合医院治疗:突发高热,病情迅速恶化,同时具有以下之一者,①剧烈头痛及四肢痛,强迫体位,急性淋巴结肿大;②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严重缺氧;③ 严重全身皮肤、粘膜充血出血,休克及心功能衰竭。 因为可能被感染上鼠疫。 
老鼠的牙齿是很脏的,因此伤口发炎是肯定的,希望只是小伤,但是如果出现发烧症状,请密切注意。

5. 宝宝打了狂犬育苗后发烧么办

病情分析:
你好,从你说的情况来看,这个属于正常反应的,因为狂犬疫苗是减毒疫苗,注射会和身体有反应而出现发热的症状的。
指导意见:
只要孩子发热不是很严重的,可以先不用药的,如果太热了,超过38度以上,可以用点退热药物,或是物理降温也行的。

宝宝打了狂犬育苗后发烧么办

6. 打完狂犬疫苗孩子发烧怎么办,急急急

问题分析:
您好,接种疫苗后可由于机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发热的出现,属于正常现象,一般在38.5-39.5度左右,可以口服退烧药物使体温恢复正常

意见建议:
建议您平时注意孩子保暖,避免着凉,多饮水,按时规律接种疫苗,定时检查体温情况,体温升高超过38.5度可口服布洛芬使体温恢复正常

7. 儿子打完狂犬疫苗发烧了

打完狂犬疫苗出现发烧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约为1/8(基于我们实践过的40多个人的数据)。
      甚至这种发烧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明你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比较强烈,一般这种人产生的抗体也会相应的较高。
      根据我们对周围打过狂犬疫苗人的观察,这种发烧全都会在两天内自行退去,因此不用担心。
      只要你是在正规的医院或预防控制中心打的疫苗都没问题,除非是不正规的小诊所有可能是假疫苗,因为去年的新闻联播说国内有人用狂犬病假疫苗。

儿子打完狂犬疫苗发烧了

8. 小孩打狂犬疫苗会发烧吗

病情分析:
小孩打狂犬疫苗会发烧的,是由于疫苗刺激体温中枢造成的,不过发病率不是很大。
指导意见:
充分休息,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多给孩子喝水,可以考虑冷敷治疗等物理降温措施来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