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名医是谁?

2024-05-17 17:08

1. 东汉时期名医是谁?

1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关于华佗故里,学术界普遍认为华佗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2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3董奉(220~280),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长乐)人。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区”。如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危,延董奉诊治,以三丸药纳之口中,以水灌之,并使人捧、摇其头,经抢救而愈。董氏医德高尚,对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4【郭玉】东汉广汉雒(今四川广汉北)人。 当世名医。少从程高学医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医道高明,兼重医德。病者虽贫贱,亦必尽其心力诊治。卒于宫。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 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医学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称为“涪翁”。史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直隶绵州志隐逸》卷41),涪翁“所居处为渔父村”,“在涪城东四里”(《三台县志•方使》卷9),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后汉书•方伎列传》),绵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将涪翁列入南山十贤堂,又有“涪翁山石刻”、“汉•涪翁像碑”等胜迹。" 郭玉的医术、医德和对针灸与诊法的贡献,为朝野所叹服。他死在官任上。5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古人曾赞云:“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李巨来《书古文尚书冤词后》) 。

东汉时期名医是谁?

2. 东汉的名医

1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关于华佗故里,学术界普遍认为华佗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
2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3董奉(220~280),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长乐)人。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区”。如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危,延董奉诊治,以三丸药纳之口中,以水灌之,并使人捧、摇其头,经抢救而愈。董氏医德高尚,对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
4【郭玉】东汉广汉雒(今四川广汉北)人。 当世名医。少从程高学医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医道高明,兼重医德。病者虽贫贱,亦必尽其心力诊治。卒于宫。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 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医学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称为“涪翁”。史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直隶绵州志隐逸》卷41),涪翁“所居处为渔父村”,“在涪城东四里”(《三台县志•方使》卷9),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后汉书•方伎列传》),绵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将涪翁列入南山十贤堂,又有“涪翁山石刻”、“汉•涪翁像碑”等胜迹。" 郭玉的医术、医德和对针灸与诊法的贡献,为朝野所叹服。他死在官任上。
5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古人曾赞云:“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李巨来《书古文尚书冤词后》) 。

3. 东汉著名医学家都有哪几位

张仲景(生卒年月不可确考)
东汉末医学家.名机,诞生於河南南阳县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所倡六经分证和治原则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闲宝践的基本准绳。 

华佗(约公元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义名 字元化,诞生於安徽毫县。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熟练的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首创药物全麻术,被尊奉为外科之鼻祖。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流传至今。著书已佚。现存《中藏经》等是后人托名之作。

东汉著名医学家都有哪几位

4. 东汉名医有哪些?拜托了各位 谢谢

华佗   追问:   除去华佗, 张仲景 ,还有谁?   回答:   郭玉 】东汉广汉雒(今四川广汉北)人。 当世名医。少从程高学医术。和帝时为太医丞, 医道 高明,兼重医德。病者虽贫贱,亦必尽其心力诊治。卒于宫。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 汉和帝 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 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医学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称为“涪翁”。史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直隶绵州志隐逸》卷41),涪翁“所居处为 渔父 村”,“在 涪城 东四里”(《 三台县 志•方使》卷9),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 下针 石,辄应而效,乃著《针经》、《 诊脉 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 后汉书 •方伎列传》),绵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将涪翁列入南山十贤堂,又有“涪翁山石刻”、“汉•涪翁像碑”等胜迹。"  郭玉的医术、医德和对针灸与诊法的贡献,为朝野所 叹服 。他死在官任上。

5. 东汉以前的医家有哪些?

扁鹊春秋时代齐国卢邑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人,或勃海郡郑人。“扁鹊”并非真名实姓。人们把他和黄帝时的扁鹊相比,并且称呼他“扁鹊先生”。连史书也以扁鹊称呼他。扁鹊原姓秦氏,名越人。由于扁鹊是卢人,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卢医”。扁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
淳于意(约前205—?),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后因故获罪当刑,其女缇萦上书文帝,愿以身代,得免。《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淳于意自幼热爱医学,曾拜公孙光、公乘阳庆为师,学黄帝、扁鹊的脉书、药论等书,精于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
华佗(约公元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身高约合现今1.61米。字元化,沛国谯(今
华佗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请采纳

东汉以前的医家有哪些?

6. 东汉末年有哪几个著名的医生?

1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关于华佗故里,学术界普遍认为华佗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2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3董奉(220~280),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长乐)人。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区”。如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危,延董奉诊治,以三丸药纳之口中,以水灌之,并使人捧、摇其头,经抢救而愈。董氏医德高尚,对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4【郭玉】东汉广汉雒(今四川广汉北)人。 当世名医。少从程高学医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医道高明,兼重医德。病者虽贫贱,亦必尽其心力诊治。卒于宫。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 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医学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称为“涪翁”。史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直隶绵州志隐逸》卷41),涪翁“所居处为渔父村”,“在涪城东四里”(《三台县志�6�1方使》卷9),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后汉书�6�1方伎列传》),绵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将涪翁列入南山十贤堂,又有“涪翁山石刻”、“汉�6�1涪翁像碑”等胜迹。" 郭玉的医术、医德和对针灸与诊法的贡献,为朝野所叹服。他死在官任上。5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古人曾赞云:“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李巨来《书古文尚书冤词后》) 。

7. 东汉著名医学家都有哪几位

张仲景(生卒年月不可确考)
东汉末医学家.名机,诞生於河南南阳县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所倡六经分证和治原则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闲宝践的基本准绳。
华佗(约公元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义名
字元化,诞生於安徽毫县。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熟练的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首创药物全麻术,被尊奉为外科之鼻祖。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流传至今。著书已佚。现存《中藏经》等是后人托名之作。

东汉著名医学家都有哪几位

8. 东汉末年的两位名医是谁?各自的医学贡献有哪些?

东汉末年有两名著名的名医,华佗与张仲景,一个是外科,一个是内科。华佗开拓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从此开始了麻醉学,而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两个人虽然都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但是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下面小编便会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两个人的成就,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
现在经常会有人用“华佗在世”来形容一个人医术高超,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麻醉药品的人,也是第一个做了全身麻痹手术的人,带领着中国的医术水平走向了世界前端。但实际上华佗的第一志愿是想当官,但由于自己的医术过于高超,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当官这个想法,专心行医治病。后来也因为想要当官去为曹操治病,他提出为曹操开颅,结果曹操认为他是个骗子,后被斩首,从此东汉便失去一名圣医。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哪怕是现在也是学中医之人必背的一本书,虽然有人认为在张仲景写这本书之前,便有了方子,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本书真的具有非常大的医学价值。张仲景的父亲是一个做官的,再加上张仲景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这让张仲景有机会能够接触更多的书,他以扁鹊为偶像,立志想要成为这样的人,悬壶济世,这为他以后成为医圣打定了基础。张仲景与华佗不同的是,他从未想要做官,他深知朝廷的险恶,只想远离仕途,他怜悯百姓,只想要学医济民。
对于这两个人时,小编实在没法说谁更厉害,两个人的领域不同,张仲景擅长治疗小病,且有自己的著作,而华佗能更注重治疗大手术,在那个没有任何医疗设施的情况下,真的是十分了不起,如果不是曹操,也许华佗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奇迹。张仲景给我们留下了著作,而华佗却只是在书中记载过,张仲景比较注重于研究,而华佗比较注重于实践。也许在后人的眼光中,华佗更为厉害,否则也不会有“华佗在世”这一说法的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