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板块包括什么

2024-05-03 23:25

1. 印度洋板块包括什么

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东和东南部、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印度洋板块(IndianOceanplate)为大板块,又名澳大利亚板块。
印度洋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洲撞合,这一时期,印度洋板块移动了约二千到三千公里距离,比已知的任何板块移动的速度要快。

印度洋板块包括什么

2. 印度洋板块为什么是大洋板块?

6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全球大地构造学说——板块构造的组成部分。该学说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及太平洋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由洋底岩石圈构成外,其它板块均包括部分海洋和大陆地壳。如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东和东南部、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由于大洋中脊轴部或裂谷带多为各大板块之间的边界,这里浅源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根据海底扩张学说,地幔岩浆在大洋中脊处上升并固结,生成大洋地壳,较老的地壳被推向两侧,使洋盆面积不断扩张。据推算,宽达1.5万公里的太平洋仅需1.5亿年左右即可形成。当移动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击时,其前缘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深海沟。因地幔岩浆的上升作用不仅发生于海洋,也在大陆深处进行,导致大陆发生破裂,形成地沟,处于两侧地壳向外扩张和产生新洋壳的前夕,可视为胚胎型大洋。进而发展,即会产生海水灌入,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这就是洋壳形成的幼年期,如红海和亚丁湾。新洋壳的不断生成必须伴有老洋壳的破坏与消亡,如地中海则代表大洋发展的终结期,这个在中生代即存在的海盆,由于非洲和欧亚板块的相对运动,曾一度被封闭,成为内陆大沙漠,后因直布罗陀海峡被冲破,大西洋水复灌入地中海,但其面积远小于古地中海。太平洋则因洋盆边缘收缩速率大于海隆的扩张速率,也使其处于整体收缩过程中。全球六大板块中只有太平洋板块是大洋板块,其余5块都是大陆板块!

3. 印度洋板块的区域图和划分为什么是错误的?

勒皮雄等科学家创立的“板块构造学说”,能够成功地解释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等现象。相对而言,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才是有缺陷的学说。
1968年,剑桥大学的麦肯齐(D.P.Mckenzin)和派克(R.L.Parker),普林斯顿大学的摩根(W.J.Morgan)和拉蒙特观测所的勒皮雄(X.Lepichon)等人联合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它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学说。因此有人把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曲。 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又译“欧亚板块”) [2]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板块构造理论已被用来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矿产的生成和分布等。但是,是什么力量驱动着板块作大幅度、持续运动的驱动力问题,意见还不一致。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再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印度洋板块的区域图和划分为什么是错误的?

4. 印度洋板块属于大陆板块还是大洋板块?

是大陆板块,因为印度洋板块(Indian Ocean plate)为次级的大陆板块,属于印度洋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印度洋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洲撞合,这一时期,印度洋板块移动了约二千到三千公里距离,比已知的任何板块移动的速度要快。 
  欧亚板块南缘,沿印度与尼泊尔剪切带(orogenic belt),由沉积物挤压凸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现在向东北每年移动5厘米,而欧亚板块每年向北移动2厘米,因此导致欧亚板块变形,而印度洋板块每年被压缩4毫米。

5. 印度洋板块包括几块大陆?

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东和东南部、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
全世界被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每一板块均是一种巨大而坚硬的活动的岩块,其厚度50-250公里不等,包括地壳和与地幔一部分。大陆板块每天都在以微小的变化在运动着,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海沟的形成等都是大陆块运动引起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板块大小:印度洋板块是六大板块之一,印度板块是小板块。
印度板块是印度洋板块的一部分。
印度洋板块兼有陆壳和洋壳,印度板块以陆壳为主。
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块中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碰撞隆起形成,故是陆壳与陆壳碰撞形成。
GPS测量表面,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每年移动5厘米,而欧亚板块每年向北移动2厘米,因此导致欧亚板块变形,而印度洋板块每年被压缩4毫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度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包括几块大陆?

6. 印度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到底有何区别

在目前的板块构造学说框架下,按照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除太平洋板块之外,其余五大板块都是由陆壳和洋壳两部分组成。
大的板块内部并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整体,很多都是小地块之间相互拼合之后的结果。但是大板块中的小地块的运动方向受大板块控制。以中国大陆为例,就包含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华夏古陆)、塔里木克拉通、羌塘、拉萨地块等更小一级的地体。
据学者介绍,印度洋板块内部也由一些小板块组成,主要包含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等中小板块。印度板块主要包括印度大陆部分,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与青藏高原。

7.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图

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发生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分早、晚两期,早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洋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陆,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与此同时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则发生张裂,海盆下沉,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海-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由于印度洋不断扩张,推动着刚硬的印度洋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向亚洲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这种以小的倾角俯冲于亚欧板块之下的印度洋板块持续向北的强大挤压力,在北部遇到固结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塔里木、中朝、扬子)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构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壳的重叠,上地幔物质运动的加强和深层及表层构造运动的激化,导致地壳急剧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于是形成雄伟的青藏高原,构成我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图

8. 印度洋板块是怎样产生的?

印度洋板块为次大陆板块,属于印度洋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印度洋板块形成于9000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5000至5500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洲撞合,这一时期,印度洋板块移动了约2000至3000千米距离,比已知的任何板块移动的速度都要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