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篇(4)认知偏差

2024-05-18 00:28

1. 认知篇(4)认知偏差

  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有关认知的好多问题,真切地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重要的就是认知差异。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的确,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思维牢牢的禁锢其中。如果仔细检查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或者失去的各种机会,你会发现: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带来的,而不是别人蓄意破坏的,更不是环境带来的,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对抗自己认知局限(愚蠢)的过程。
  
    认知越高的人,看事情就越客观,他们遵从本质和规律办事,负责操控世界的运转。认知越低的人,看事情越主观,容易被表象迷惑,越容易有偏见,喜欢盲从,只能被操控。就像《教父》里的那句话:“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注定是不一样的命运。”这些认知偏差我们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遇到,只不过因为偏差自己的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去面对,因此就失去了好多矫正的机会。所以将经常遇到的各种认知困惑和偏差收集起来,以期达到警示自己的目的,并且与各位朋友共勉。
  
  从众偏差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一个路人抬头看天,经过的好多人围观,以致阻塞交通。问及看什么时,均说不知道。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随大流的现象,这就是身为人从众的压力。彷佛只要你跟大家都是一样的,对错都是不重要的。所以常常看到一个人在一群人的鼓动下,做出一个人时不会做的蠢事。有些甚至留下一辈子都洗不掉的污点。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想法,很容易人云亦云。最后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不是用你最喜欢的样子活着。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对某一类人、事、物的比较概括而固定的看法。目的是节省与人交往时了解对方的时间、精力:由以前我们接触到的一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下次遇到归类于这个群体的新个体,就先假设他、她、它也具有上次观察到的这个群体的特质。如:古代提到商人,就想到奸诈狡猾,故有无奸不商的成语;看到老年人,就想到成熟稳重;看到北方人,就想到性格豪爽。
  
 有一个教科书的案例:市调公司在招聘户访人员时,一般都倾向于选择女性。因为一般民众的印象觉得女性较少攻击性,要求登门入户做市调,民众的拒绝率会比较低。有可能你的人生经验和来自某地方的人交游的过程/结果都不太好,导致你以后一听到对方是来自某地方,心里对这个人就有负面的想法。如果你将对方当成独立的个体去了解,有可能会发现对方其实很不错。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的偏见心理学上又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人们会乐于与他、她亲近,彼此能较快取得了解,也会倾向于对他、她今后的行为持正面态度;如果某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人们会避免与他、她进一步接触,也会倾向于对他、她今后的行为进行反面的解读。
  
 实验心理学研究显示,外界信息输入大脑的顺序会影响大脑对信息的认知: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大脑会以第一次输入的信息当作基础、将之后新取得的信息迭加上来,形成一个整体一致的认知;如果新取得的信息和第一次输入的信息不一致,大脑会倾向于削弱新取得的信息的重要性、用其他非本质的原因去解释新取得的信息,藉以形成一个整体一致的认知。
  
  证实偏差 
  
 心理学上的“证实偏差”说的就是这个概念:当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就有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他、她会很容易接受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不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很多时间驳斥和他、她信念相左的观点。
  
 因此,当发现对方的观点、想法和你差异太大时,大概率就没有继续交流的必要性了。人倾向于能听进自己相信的事情,即使你的逻辑推论严谨、有凭有据,对方听完后、也会自动屏蔽——不如直接忽视他、她,将时间花在其他重要的人、事、物上。
  
   奇怪的攀比心理   偏差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请受试者想象现在公司为他、她每月加薪300元,为他、她的同事每月加薪200元,请受试者评估他、她现在的开心程度,并算出平均值;再请受试者想象现在公司为他/她每月加薪400元,但为他、她的同事每月加薪500元,请受试者评估他/她现在的开心程度,并算出平均值。
  
 结果计算出来的开心程度,前者较后者显著为高。理性上每月加薪400元应比每月加薪300元要来得开心才是,但却因为跟旁人的比较,反而导致出相反的结果。所以人潜意识追求的,不是自己过得好,而是自己过得比自己周围认识的人过得好。
  
  涉入偏见 
  
 心理学的实验显示,如果让受试者增加对过程的参与,受试者对最后产出的认同度也会增加——这样的偏见,心理学上称为“涉入偏见”。
  
 那是由于受试者在过程中投入时间、精力,所以倾向于认同最后的结果。是“沉没成本”和”损失厌恶”造成了这种心态:如果否认最后的结果,代表的就是之前投入的时间、精力被浪费了,为了规避这种损失所导致的心理上的痛苦,心理的自我保护自然倾向于认同最后的结果。
  
 常遇到觉得自己小孩长得最好看的父母;小孩学会一点点东西,他们就觉得孩子是同龄孩子中最聪明的。这是典型的涉入偏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有比较高的可能性去取得某人对某事的认同,先从一些小地方去增加对方对这个过程的参与,再慢慢增加对方参与的程度,对方会有比较高的可能性去认同最后的成果。
  
  晕轮效应 
  
 如果某人是某方面的专家,你又很喜欢这个人,那么他、她在其他方面的建议你也会倾向接受——这种认知偏差心理学称为晕轮效应。
  
 有一位很受大家欢迎的教授,他的专业是在财务。在节目上对经济、房地产、教育等不同领域的议题也常发表他的看法,观众将对他财务专业的信任,延伸至人生所有议题的方方面面。出书的内容不论写的是什么,都是以专家自居,每本书都能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甚至不见得要是某领域的专家。消费者会将对某位艺人或知名人士的喜爱,转移到他、她代言的商品、服务上,相信他、她在这个领域的推荐。常有知名厂家花巨资请艺人或知名人士来做品牌代言或商品、服务代言,就是这个道理。
  
  投射效应 
  
 人常习惯性地将自己投射到与他、她互动的其他人身上,以为对方一定听得懂自己的语言、在同一个情况下也会与他、她有相同的想法、感受——殊不知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人生经验皆不相同,即便身处同样情况,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知;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用自己的情况去类推别人的情况,这种认知偏差心理学称为投射效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夫妻吵架常见的理由是:在这个状况下,他、她为什么不能体谅我的心情、他、她为什么不能猜到我的感受、想法;和同学朋友交流时总会想他、她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就不和我们一样呢?每次跟小孩沟通,明明是一片好意,为什么总是以吵架收场?
  
 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推论别人的想法。请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用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对方。这样沟通起来和分析对方的行为都会变得更精准,生活和事业也会更顺利些。
  
   讨厌改变  
  
 人喜欢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不喜欢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心理学家说这是由于改变需要放弃现状的既得利益,人天生就厌恶损失;改变后的利益,在改变的当时是很虚无飘渺的——导致人潜意识讨厌改变。也导致人有另一种错觉:好像只要不变,风险都是比变来得小的。
  
 现代的世界变化的速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很多时候你仔细地去分析客观情况,常会发现不动的风险不见得比动的风险来得小。如果心态上常维持一个不动的惯性,当环境累积了一个剧烈的变化时,届时再调整行为常已经来不及。
  
 人需要随时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关注世界上重要的大事,常反思这些大事对人的未来和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如果发现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规划,提早做相关调整。这样变化真的来临时,自己才能游刃有余;或已经将自己准备好,可以登上风口、掌握难得的好机会。
  
   支持选择偏误  
  
 当我们回忆过去的决定时,如果记忆中的事实并不支持当初的决定,人的大脑会歪曲记忆,目的是让当初的决定看起来是正确的。这样的认知偏差,心理学上称为支持选择偏误。
  
 原因是如果人们承认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那代表之前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全浪费了。人的潜意识是损失厌恶的,大脑自然倾向只保留能自我肯定的记忆、或扭曲一部分的记忆只为了让当初的决策看起来是正确的。
  
 而且如果时间拉得愈远,大脑自动调整记忆的程度也会愈高。
  
   稀缺性偏差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请受试者试吃桌上的饼干,请受试者估价,计算出受试者估价的平均值;研究人员敲门进入会议室,表示隔壁受试者指名要吃桌上的饼干,之后再请受试者对饼干估价,计算出受试者第二次估价的平均值。发现第二次估价的平均值统计上显著比第一次估价的平均值为高。
  
 这就是心理学上,因为稀缺性导致对同一事物认知的价值显著提升的心理偏差现象。营销人员常使用的「饥饿营销」就是利用这个心理偏差,造成商品短缺的假象,增加消费者对拥有该商品的欲望。一个事物的价值应取决于这个事物对特定人的效用,和是不是有很多人跟你抢是无关的。
  
 很多男生都在追的女孩,有可能并不适合你,抢到了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东西限量,就争破头去抢,你可能付出的是一个远远超过它合理价的价格。因为旁边有人在跟你竞价,所以你突然觉得这个东西的价值超过你原先的评估,忍不住一路往上加价。

认知篇(4)认知偏差

2. 认知篇(3)认知偏差

   知乎上曾有一个提问:有什么非常重要却总被人忽视的底层能力?
  
     有一个热门回答是这样的: 认知力 。
  
 所谓认知力,无非就是对世界万物的判断,你的判断越接近事实,你的认知力就越高。大部分人的智力、能力都相差无几,但出到社会后的几年内,发展往往大相径庭,其中除了机遇的因素,认知能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想要提升认知能力,其实并不容易,我们一直以为自己足够冷静理智,殊不知每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都被外界深刻影响着。
  
 在这其中,有3种特别值得关注的思维误区,它们严重妨碍了我们理智看待这个世界。 可以说,很多人一辈子碌碌无为,没办法打磨出优秀的认知力,正是因为一直无法摆脱这3种思维误区。
  
  误区一: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就是人们总倾向于寻找证据来支持我们已经相信的事情,抵制不同的看法。古时候就有“疑邻盗斧”的故事,我们往往只愿看见自己想看到的,却选择性忽视那些发生在眼前但对自己想法不利的事情。 我们生活中会经常发生这样一幕,有同学在相互交往中一直在职责、抱怨别人的问题。对方身上有什么优点,几乎处于无视的状态。 这种认识方式就是掉进了“确认偏误”的陷阱里面,在他们彼此心中,已经把对方当成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所以会拼命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 哪怕对方身上其实还存在着不少优点,他们都已经看不到了,因为他们潜意识地认定了对方就是这么差劲,所以不惜忽视甚至扭曲事实,在确认偏误的陷阱里,和那个自己想象中的、缺点满满的对方吵得你死我活。你想想,类似的情景,在生活中何其常见:
  
 看到同事指出自己的错误,就觉得同事在排挤自己,还找出了不少同事排挤自己的“证据”哪怕对方很有可能只是就事论事;
  
 一个人觉得周围同学、同事不喜欢自己了,那看什么都觉得对方别有用心,对方所有的行为、语言都在刻意地贬损自己,而不从对方的真正意思出发。 请记住一句话,你看到的往往只是你想看到的。当你带着情绪去看待问题,往往就是掉进认知的陷阱里。 
  
  误区二: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D-K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effect),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总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或者低估自己不懂的事情。” 这个效应是由社会心理学家邓宁和克鲁格联合发现的,他们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为此,邓宁和克鲁格发表文章,总结出了“达克效应”,并指出人们经常呈现的特点: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之所以会普遍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自信心,总是倾向于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不行又不承认,还觉得别人也不行。 如果你不觉得自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那你很有可能已经掉入“达克效应”的陷阱里。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还记得这句话吗?
  
    孔子曾说:“真正的知识,是要知道一个人无知的程度。” 
  
 莎士比亚也说:“傻瓜认为自己是明智的,而聪明人则认为自己是个傻瓜。” 很多事情,真的没我们想得那么简单,多一分尊重,不要老是自以为什么都懂。 倘若总是觉得自己很厉害、别人很糟糕,那其实是忽视了自己的缺失和薄弱,永远不可能有提高的可能。
  
 一个人的病什么时候最难好?在他不觉得自己有病的时候。一个人什么时候最难提升自我?当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的时候。 不要让达克效应,阻碍了你向上生长的道路。
  
  误区三:认知失调 
  
    新信息与已有的信念相矛盾,无法理解现有经验外的事物的时候,会让人产生失调的感觉,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  :(1)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 (2)增加协调或一致的认知成分; (3)改变   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认知成分相矛盾。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认知成分相矛盾。(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因为认知失调是难受的,所以个体的每一个行为都趋向于主动消除这种不适的感觉,所以认知失调理论认为,某些东西不得不发生改变,费斯汀格理论假定,人有保持认知一致性的必要,而认知失调是一种令人厌恶的状态,以激发人们行动以产生新的一致性。
  
 当行为无法改变就会分配协调的比例,就会找各种理由,使个体把现在或过去的行为视为一致的合理的或者正当的。这种感觉会驱使一个人去寻找合理化的解释,让自己的认知达到一致。很显然,这种态度妨碍了我们看清楚世界的真面目,让我们始终带着滤镜去看待这个世界,不愿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最后自会被现实狠狠教育一顿。
  
 以上三个认知偏差概括点就是
  
 1、确认偏误:人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2、达克效应:水平低下的人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3、认知失调:人趋向于寻找、坚持支持自己合理化解释的认知。
  
    那么如何摆脱这3种思维误区的影响,走出思维上的认知框架? 谢博德博士提出了一个“认知半径”原理,他把人的认知范围比作一个圆圈,认知的半径越大,人的认知范围也就越大。 
  
 认知半径,决定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那么,应该如何扩大自己的认知半径?
  
 1、列出自己的偏见 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存在的种种偏见,比如地域歧视、比如性别歧视、比如看待问题的主观…然后思考一下,它们到底从何而来,由什么形成的?——你的养育过程、你的学习过程、你的信仰、你的成长轨迹… 想要不被偏见影响,首先要看到自己存在着哪些偏见。 
  
 2、评估信息来源 每一次从外界接受到一个信息,不要先急着认同这个信息,而是先问一下自己,这个信息从何而来的?这些信息的来源,到底有没有权威性? 
  
 3、你可以和朋友、家人谈谈,评价自己过去的偏见,以及这些偏见是怎么形成的,谈谈你如何评估你的偏见和信息来源,并可以试着分析它们是如何影响自己的认知的。 人生是无数次选择的结果,选择的好坏直接造成了今天我们的现状。 而大部分的选择,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只能靠我们的认知能力去判断。

3. 认知篇(5)认知偏差

1、沉没成本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出门等公交车首先锚定一个线路但是就是迟迟不来,这时有其他路线、打的等多种选择。但是还是倾向于最初的选择。心想:“我都等了这么久了,得继续等下去,要不然先前花的时间不白费了?”
  
 我们的做法其实是很蠢的,这是典型的沉没成本效应。
  
 等确定线路的车花的时间,就是我不可挽回的成本,却影响了我的决策,宁愿继续等下去也不愿做出选择……
  
 谈恋爱时也一样,对方毅然决然提分手,你心想:“都谈一年了,付出了那么多,怎能轻易结束?”可……Ta已经不爱你了,挽留不成,却还是要死缠烂打,这不是蠢,是什么?
  
 过去的牺牲和付出,就让它过去吧,如果不能把过去的痛苦和牺牲留在身后,那和身居牢狱有什么区别?
  
 2、自利归因偏差
  
 自利归因偏差指的是:成功时,觉得多半是自己的功劳;失败时,甩锅给别人或外界环境。是指人在成功时倾向于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在失败时倾向于觉得是由于其他人或环境的因素。
  
 甩锅给别人,比如情侣闹矛盾,我们都倾向于认为,是对方没事找事,挑起了争吵……
  
 甩锅给外界环境,比如小明考数学,考得好他可能觉得因为自己聪明;
  
 考得不好,可能就觉得题目太难、改卷太严、老师没有讲过、考试安排不合理等等甚至认为考得不好是因为……复习了假书。我们中有多少人不思改进,一失败就甩锅给外界,自己身上那根刺却总不肯拔!
  
 到最后,在自己眼中自己还是最机智,可事实上呢?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取得多高的成就,需要感谢的外在配合因素都有很多。
  
 人应该要保持谦虚的心态,事情能成功,不要觉得都是自己的功劳。遇到失败,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在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检讨、改进的地方。如此才能不断进步、屡创高峰。
  
 3、过度自信偏差(overconfidence theory)
  
 如果你正确定价了读书,明白读书的重要了……还可能陷入另一种偏差。
  
 比如今年我一定要读100本书,或者朋友圈集赞你们给我点几个赞,今年我就要读几本书。
  
 心理学家把人的这种迷之自信,叫做过度自信偏差。
  
 不是说自信不好,而是他们太自信了,以至于觉得读书这事,没必要做详细的计划……
  
 到头来啪啪打脸,又颓废了一年,他们也早已忘了一年前的口号,进入下一年的轮回……这些人过度自信到幼稚的地步,以为喊喊口号、打打鸡血就能成事。
  
 4、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的是: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指责别人的人品,而忽视情境的影响。
  
 看看那些网络暴民就知道了。两年前,柴静的《穹顶之下》大火,引起争议,有人说柴静竟然抽烟,有人说她是小三,有人说她在美国生小孩,所以是卖国贼……
  
 他们竭力证明柴静道德低下、矫揉造作、背叛国家。
  
 这些人,从不考虑柴静观点本身怎么样,而是根据各种二手信息,或捏造事实,或捕风捉影,评判她的人品如何如何渣,道德如何如何低下,然后还引来一大波人点头称赞。说出去的话不经过脑子,只会喷人,从不思考观点本身的价值,不查证消息的来源。没有比这更蠢的了。
  
 5、错误定价
  
 你对一件事的定价,就是你认为,这件事带给你的价值。之所以会有错误定价偏差,是因为很多人,只定价了一件事的短期价值。
  
 比如,有家公司,以很高的工资挖你过去,你愿不愿意呢?很多人经不住诱惑。
  
 却没有思考,长期来看:
  
 这个岗位的成长空间是否足够呢?
  
 这家公司是否有前景呢?
  
 这个行业是否景气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明明知道要减肥,还是忍不住吃炸鸡;明明贷款要还到明年,还是忍不住逛品牌店;明明知道电子游戏,休闲时玩一玩即可,可很多大学生的心中,游戏的定价奇高,因为追求即时的愉悦感,他们打游戏茶饭不思。
  
 读书学习,短期看不到价值,他们便放弃治疗;游戏,短期获得了快感,就拼了命地玩。到头来,游戏是王者了,生活却成了败者。
  
 6、幸存者偏差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报道:从月薪3000逆袭估值30亿估值企业CEO,他有什么秘诀?
  
 新媒体时代,这类标题屡见不鲜了吧?
  
 打开文章,通常先讲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然后总结出123条道理,告诉读者这就是秘诀……
  
 他的经验总结有价值吗?
  
 当然有,参考价值肯定是有的,但把这些道理奉若人生真理,可就太蠢。
  
 心理学家称之为幸存者偏差,千千万万个月薪3000的人里,只有他是幸存者,上了媒体报道,其他99.9%的人都死了。
  
 大部分人只看到成功人士讲的大道理,却没看到背后的方法论、资源、家境、人脉甚至运气成分。
  
 7、后视偏差
  
 男同志可能碰到过这样的人,和他们看球赛,你比赛前各种预测,他们却一言不发,一等比赛结束,就开始分析:“哈哈,我早就知道A队会赢,是因为……”
  
 这种看似聪明的分析,心理学家称作后视偏差,意思是说,他们事后的那些分析,很可能是瞎扯淡。
  
 原因在于,事后的分析比事前的预测容易太多了,最不幸的事,莫过于你有一个后视偏差的老板……
  
 当你做成了一件事,他就说我早就知道这件事能成,然后不给你足够的奖励;
  
 当你搞砸了一件事,他立马板起脸说,我早就告诉过你这事不能做,紧接着扣你工资。
  
 唉,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还能更蠢一点吗?
  
  如何正确避免让人犯蠢的认知偏差? 
  
 有这么多认知偏差,该如何避免呢?
  
 心理学家总结出了答案,远离认知偏差,有这3个步骤:
  
 1、改变元认知
  
 认识到认知偏差的存在本身,就能削弱它的影响。
  
 这个过程,其实调用你的元认知能力,即对思考过程的反思:只有意识到思考过程中偏差的存在,才能去改变它,元认知为思考过程按下了停止键。
  
 2、我们你应该对号入座经常反思
  
 认识到还不够,现实里的认知偏差往往很隐蔽,所以一定要联系你的现实经历。
  
 比如:过去我犯过哪些偏差?将来,碰到同样的情况,才会想起来去避免。
  
 3、要沉下来、慢下来
  
 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标题:几节课颠覆你的认知,几天教你把月薪提高十倍,几条秘诀教你成为高手……无数的课程、文章,都号称能颠覆你的三观,于是你心动了,点了购买,去感受迅速颠覆三观的感觉。可人的三观就像积木,颠覆来颠覆去,最终散架。这个时代太快了,它鼓动你迅速成功、鼓动你迅速购买、鼓动你迅速思考......商家才能利用人性、利用心理陷阱、利用认知偏差,操纵你的钱包。
  
 所以我建议你:在做任何决定前,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沉下来,慢下来,去认真思考深度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避免陷入认知偏差的陷阱。同时我们不断陷入认知偏差的陷阱未尝不是一种认知偏差呢?

认知篇(5)认知偏差

4. 四种认知偏差

思考是一项严肃的心智活动。我们在思考时出现的各种偏差,称为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有四种:语害(言)、谬误(思)、心结(心)、讹误(事)。以下从主客观两方面,分别探讨产生这些认知偏差的根源。
  
  一、语害 
  
 犯语害的主观因素有:(1)语文水平低,词不达意,误解句性。(2)没想清楚。(3)别有企图,隐瞒、欺骗。
  
 犯语害的客观因素有:(1)语言的陷阱:模糊性,歧义性,抽象性。如,预言家说:“明年,全球的经济发展仍然不乐观。”不乐观这个说法就比较抽象、含混。(2)特殊情景:如骗子面对别人的质疑、挑战。(3)议题复杂:如,涉及政治、宗教的议题,容易有争议。(4)利益制度的影响,长文利多,容易滋生言辞空废。
  
  二、谬误 
  
 犯谬误的主观因素有:(1)空话当论据,如“要发生的终究是要发生的”被用作“不必积极不必主动做什么事”的借口;概念扭曲而导致以偏概全如,如“人都是自私的,不自私就不是人”;另外,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歪曲词义,容易犯刺稻草人的谬误。(2)思维缺陷,没有掌握思维规则,自然容易犯逻辑谬误。(3)轻信、盲从,缺乏质疑与求证精神,或者别有用心。
  
 犯谬误的客观因素有:(1)表达时,上下文或前后语间隔太长,难以发现矛盾,容易犯不一致的谬误。(2)隐含的逻辑矛盾不容易发现。如,“上帝是全能的”,须要以“上帝是否能够制造一个自己搬不动的石头?”这样的疑问来揭示其内在矛盾。(3)议题较复杂,相干性、充分性判定难度较大。如,探讨到癌症的治病因素的议题。(4)陷入封闭系统。如,在宗教环境、传销环境下,被人洗脑,干扰了正常的理性思维。
  
  三、心结 
  
 本文所指的心结是指有害于确当思考的心态。产生心结的主观因素有:(1)语害让自己看不清心态。(2)认知错误导致不良心态。(3)性格缺陷,信念袒护;“三自心结”(自欺、自大、自卑),面子心结等。
  
 产生心结的客观因素有:(1)利害关系。如,推销员为了利益说假话。(2)情感关系。如,传销分子欺骗亲友,亲友因为情感关系,盲目信任,缺乏理性判断。(3)思想关系(宗教、政治立场)。如,认为自己的修行法门最高最妙最究竟而霸道排他。
  
  四、讹误 
  
 讹误,在李氏思考方法中指知识性错误、资料性错误。出现讹误的主观因素可能是无知、偏见或记忆性错误。其客观因素可能是所获取的信息来源不可靠。

5. 50种认知偏差

我们经常根据个性或者性格来定义别人,但会用情境因素来帮自己开脱。
  
 举例:小李上课迟到,肯定是她懒。你自己迟到,就是早上太忙了。
  
 失败总是有原因的,而成功全是靠自己。
  
 举例:觉得得奖是因为自己工作努力,而不是靠别人的帮助和运气。但考试不及格,只是因为睡眠不足而已。
  
 我们偏爱同一个圈子的圈内人,而不是圈外人。
  
 举例:郭郭和你在一个健身房健身,所以你喜欢她多过小楠。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某些理念、时尚和信仰,这些理念的影响也会随之壮大。
  
 举例:小林觉得中医对于养生和调理身体挺有效果的,小李也这么认为。
  
 希望团队保持一致和谐,我们有时为了减少冲突去做一些不合理的决定。
  
 举例:郭郭想买T恤,小王想买冰激凌,所以你建议买印有冰激凌团的T恤。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具有某种积极的特质,那么这种积极的印象会溢出到他的其他特质中。反之亦然。
  
 举例:郭郭这么可爱,她肯定一点都不刻薄。
  
 由于一个好的结果,会提高人们对其道德地位的评价,反之亦然。
  
 举例:小郭赢得了这场争论,那他们比输掉的人更有德行。
  
 现实中支持我们观点的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少。
  
 举例:我们有时会觉得,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一旦我们知道了某件事,我们就会假设其他人也同样知道这件事。
  
 举例:老王是一名教师,他很难理解学生看待事情的角度。
  
 我们会高估人们对我们的行为和外表的关注程度。
  
 举例:小王很担心大家会注意到她的冰激凌T恤有多丑。
  
 我们在做判断时,通常都依赖当下脑海中出现的最直观的例子。
  
 举例:选择品牌时,你通常会选择最近看到过广告的那家。
  
 一件事故中,如果目击者与受害者经历相似,他们就会更少的责怪受害者,转而去攻击加害者。感知依然。
  
 举例:郭郭开车等绿灯时在车里玩手机被追尾。目击者小楠也会开车玩手机。所以她对撞了郭郭的人大吼大叫。
  
 我们倾向于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因此,我们会认为不公平的事是有原因的。
  
 举例:郭郭的钱包被偷了,看,她总因为T恤的事批评小王,遭报应了吧。
  
 我们习惯相信自己的观察是客观事实,而其他人是不理性的、不知情的,或是有偏见的。
  
 举例: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其他人都很愚蠢。
  
 相信自己观察到的是客观事实,而其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比他们实际表现出来的更多。
  
 举例:这个人对我这么好,肯定是想从我这里得到点什么。
  
 我们很容易将我们的个性归因于模糊的陈述,即使它们适用于广泛的人。
  
 举例:这个星座指南真的是太准了。
  
 你知道的越少就越自信。知道的越多就越不自信。
  
 举例:小杨自信地向大家保证,冰激淋里绝对没有海带,海带也没有被应用于乳制品行业。
  
 我们在做决定时非常依赖第一眼看到的信息。
  
 举例:这个东西现在是原价的50%,那肯定老便宜了。
  
 我们依赖自动化系统,有时甚至过于相信,导致真正正确的决策被放弃。
  
 举例:手机会自动把its改为it‘s,所以你会以为这是正确的用法。
  
 我们经常会忘记在搜索中很容易找到的信息。
  
 举例:那个电影的演员叫好来着?我都查了8次了。
  
 当自由受到限制时,我们会产生不快,所以回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来释放情绪。
  
 举例:家长越是让孩子去做作业,孩子越是不愿意去做。
  
 我们偏向于找到并记住能证实我们看法的信息。
  
 举例:用不完整的证据得出一个阴谋论,却忽略那些相反的论据。
  
 人的一个错误的认知被新信息推翻时,新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不符,反而会加深人对原本错误认知的信任。
  
 举例:相信阴谋论的人会认为,新出现的证据都是伪造出来,用以掩盖阴谋论的。
  
 我们会认为媒体对他人的影响比对我们自己更大。
  
 举例:你显然是被媒体洗脑了。
  
 我们判断一个论点的力量,不是根据它支持结论的力度,而是根据我们自己认为结论的可信度。
  
 举例:郭郭说她支持你那个阴谋论,但她没说出什么证据来。
  
 因为我们对融入社会的需要,越被公开和重复讨论的事情,我们越会相信其真实性。
  
 举例:糖果里藏着剃须刀片的故事广为流传,最终许多美国人不再在万圣节时提供自制糖果。
  
 我们倾向于将过去浪漫化,并消极地看待未来,认为社会/机构总体上正在衰退。
  
 举例:在我们的孩提时代,孩子更懂得尊重。
  
 我们倾向于保持不变,即使是有利的变化也被认为是一种损失。
  
 举例:即使这份工作已经无法为她提供升职加薪成长的空间,她也不愿意跳槽。
  
 即使面临失败的结果,人们会因为前期的投入,会在这个注定失败的事情上继续投入。
  
 举例:来都来了...
  
 认为未来的可能性收到过去事件的影响。
  
 举例:猜硬币已经输了9次了,下次应该能猜中。
  
 我们更愿意将小风险降低到零,即使我们可以通过另一种选择来降低整体风险。
  
 举例:你应该买个保险服务。
  
 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举例:候选人获得45%的支持率将大获全胜;候选人只获得45%的支持率让全国失望。
  
 人们普遍认为,尽管没有关于个人的信息,但一个群体的成员将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
  
 举例:头发上抹发胶的人肯定是个理发店的tony老师。
  
 人们认为圈外人千篇一律,而自己圈子里的人各个不同。
  
 举例:小林不打游戏,她认为玩游戏的人都一样不务正业。
  
 我们信任权威人物的意见,并经常受其影响。
  
 举例:专家说这个可以这么做。
  
 如果我们相信某种治疗会奏效,它通常会产生很小的生理效应。
  
 举例:郭郭服用了安慰剂来止痛,结果疼痛真的减轻了。
  
 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幸存者的故事,因为未幸存的人已经无法发声。而我们很容易把看到的当做全部。
  
 举例:看到返航的战斗机机翼弹孔最多,得出战斗机机翼是被击中最多的部位。而事实是被击中发动机的飞机已经回不来了。
  
 我们对时间的看法取决于创伤、吸毒和体力消耗。
  
 举例:当差点被汽车撞到的时候,时间都慢下来了。
  
 人们会对琐碎的问题给予不成比例的重视,同时又避免面对复杂的问题。
  
 举例:当地政府花大量时间讨论修自行车棚的问题,而不去解决流浪人口的问题。
  
 比起已经完成的任务,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任务。
  
 举例:郭郭因为任务清单上还没完成的任务而沮丧。
  
 人们更看重自己参与创造的东西。
  
 举例:你喜欢20元买的这个你自己上色的花盆吗?
  
 如果我们已经帮了别人一个忙,那么我们更又肯呢个帮他另一个忙。
  
 举例:销售时,可以先请对方帮个小忙。
  
 周围的人越多,我们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
  
 举例:当需要帮助/求救时,说“大家帮帮我”,不如说“那个戴眼镜穿白色外套的小哥哥帮帮我”。
  
 我们,尤其是儿童,有时会将提问者建议的想法误认为是记忆。
  
 举例:从沙发上摔下来是在你妈妈打你之前还是之后?
  
 我们会将想象误认为是真实的记忆。
  
 举例:郭郭确定小王说了一个关于菠萝的笑话。但是这个笑话其实是他自己想到的。
  
 我们会将真实的记忆误认为是想象。
  
 举例:小张以为自己去过墓地时他做的一个梦,实际上他真的去过墓地。
  
 我们在随机数据中发现模式和规律。
  
 举例:你看那朵云彩好像你家的猫。
  
 我们有时会高估坏结果的概率。
  
 举例:水只剩下半杯了,啥都不会变好了。
  
 我们有时对好的结果过于乐观。
  
 举例:水还有半杯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人们不认为自己有偏见,还会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偏激。
  
 举例:我没有偏见。
  
 <<<学习笔记

50种认知偏差

6. 认知偏差

        百度百科解释: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会给人比较深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的认知有较大的影响。
  
 (2)晕轮效应。利用局部的结论或信息,进行全局的判断。
  
 (3)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 是指在认知时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及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4)近因效应。个体对获得的信息留下清晰印象,其作用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5)自利偏差。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品要高,和总体水平相比,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道德水平更高,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普通人,或比别人更优秀,或比别人更善良,或比别人更正直。
  
         降低认知偏差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自我反省。荀子早就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坚持学习并持续反省才是提升认知的正确路径,没有捷径可走。孔子也说过:“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 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典型表现有显著性偏差、生动性偏差等。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均为某种形式的知觉偏差。是个人知觉具有选择性的特征所致。
  
                                          
 eg:A,B两个人同时想要借钱。
  
 A是抱着不还的目的,拿到钱就好。你想要5%的利息,结果A爽快的答应了,你还会觉得是不是要的少了,改成6%,结果A还是很乐意,而且还请你吃饭,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B是想着要还给你的,当你提到想要5%的利息时,B可能会讨价还价,要不3%的利息吧,会让人感觉不是很舒服,而且还可能很生气;
  
 两个人,借给A的概率就大了,随之风险也大了
  
 往往借钱/贷款不还的会有更积极的借钱的需求,但也更容易成为得到贷款的人

认知偏差

8. 【学点心理学03】-具身认知偏差

听到这个问题,我相信你的回答是非常斩钉截铁的:当然是我更了解我自己了,而且,我是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
  
 你之所以这么自信,其实背后有深层次的心理学原因,原因无外乎三个: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纳西索斯(Narcissus)的美少年,他长得非常英俊,同时也非常骄傲。美丽的林间仙子伊可(Echo)爱上了他,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伊可,因为他更加喜欢自己,喜欢不停地看在水里面,自己的倒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纳西索斯爱上了自己的影子,最后他变成了在水边的水仙花。
  
 当然,我们不是纳西索斯,但是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自恋。
  
 对自己的关注程度比对别人的关注程度,总是要多那么一些。还记得我在第二讲中提到的聚光灯效应吗?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都会认为聚光灯是永远打在你身上的。
  
 一个陌生人压根不知道你是男是女,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更不知道你成长的家庭,经历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还有你的初恋情人和你经历的一切酸甜苦辣。你说一个对你完全不了解的人,怎么可能会能够更懂你?
  
 进一步讲,即便是与你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和你有同样的家庭,同样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有共同的历史,你还是会坚持你更了解你自己。这是因为他们只能看见你的表面。你的内心,他们是看不到的。而且,你自己能够随时随地洞悉自己的内心,分析自己行动的动机与理由。
  
 所以,基于这三点,你会认为,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
  
 可是真的是这样的么?
  
 来, 我来邀请你来参加一个心理实验:实验的任务是,请你挑选桌子上的长筒丝袜 。
  
      你肯定会仔细观察长筒丝袜,细心比较它们的差异。但其实,在你作出你的选择之前,心理学家已经知道了你的答案:你一般会拿起最右侧的那双丝袜。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右撇子,右撇子的人会习惯拿起右边的东西,而不是左边的东西。
  
     这个道理在商业上有一个常见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价格高的贵重东西,通常会被放在顾客右手能够触碰到的地方;而那些便宜的东西,却一般会被放在货架的左边。
  
     所以,回到刚才的实验中:你以为你是在根据你的美学品位作出了理性判断。但是我知道,真正影响你决定的,只是你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而已。 人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判断自己的状态。 
  
     但是,你也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对一个人的精准了解,必须要了解他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你虽然知道我的面,但是只有我才知道我的心。因此,还是我更了解我自己。
  
     但是不幸的是,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还记得之前说的,那个潜伏在黑暗中,只能靠分析梦境才能揭示出只言片语的潜意识么?还记得我们自认为掌控一切最后却只是副现象的自由意志么?
  
     我要告诉你的是:当我们去观察我们内心状态的时候,我们事实上只是在观察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表情、自己的动作、自己的生理状态,从而来理解自己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这里,我要和你分享两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在第一个实验中,心理学家把受试者请到实验室,给他们看一些卡通图片,并让他们对卡通图片的好笑程度进行打分。心理学家把这些受试者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是用嘴唇含住一支笔,注意不要让笔碰到牙齿;另外一组是用牙齿咬住这支笔,注意不要让嘴唇碰到这支笔。很显然,不论是用嘴唇含住笔,还是用牙齿咬住笔,与受试者判断这些卡通图片是否滑稽好笑,没有任何关系。
  
     但实验结果表明,那些用牙齿咬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更好笑,更有趣;而那些用嘴唇含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完全没有笑点。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手边有一支笔的话,你不妨试着先用嘴唇含住笔,然后再用牙齿咬住笔。
  
 当你用嘴唇去含住一支笔时,这个时候,嘴唇是噘起来的,嘴唇噘起来是什么表情?想象一个嘟着嘴的小朋友,他其实是生气、不高兴。而当你用牙齿咬住一支笔的时候,这是一个微笑的表情。所以,当你用牙齿咬住笔的时候,你脸带微笑,因此你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更好笑。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小技巧,当你不高兴的时候,不妨用你的牙齿咬住一支笔。
  
 小结一下,卡通图片好不好笑,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充足的判断理由。
  
 我们更多地是通过判断自己的表情来判断卡通图片是不是好笑。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为“具身认知”,也就是,我们用生理体验来“激活”心理感觉。
  
 在下面的一个实验,也就是刚才说的第二个实验中,这一点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证明。
  
 请你想象在这两种情景下碰见了一个女孩。第一种邂逅情景是你在一个离水面很近,非常宽敞牢固的桥上面碰到了一个女孩。第二种邂逅情景是你在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不停地晃来晃去,看上去十分危险的铁索吊桥上,碰见了同样一个女孩。这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情景会让你觉得这个女孩更漂亮,更让人动心?
  
 从逻辑上讲,这是同一个女孩,因此无论在什么地点,在什么情景下碰到,你都会认为她是同样地吸引人。但是,你会认为在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的铁索桥上面,在这个危险的地方,碰见这个女孩更吸引人,更让人动心。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当你站在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的、摇摇晃晃的铁索桥上面时,你会紧张,你会出汗,你的心跳会加速,你的肾上腺素会大量地分泌。而当你看见这个女孩的时候,你并不认为你此时出现的心跳加速、出汗、肾上腺素分泌是因为你害怕了这个桥。你会把这些生理反应错误地归结到,是这个女孩让你的心跳加速、让你呼吸急促、让你手心出汗。甚至当你走过这个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你的心跳依然很快,汗腺还在不停地分泌。你会想,这个女孩真的很吸引我。其实,这个女孩是否吸引你,你并不知道得那么准确。而你现在的身体状况,会影响你的判断。
  
 所以,在谈恋爱的时候,不要带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去看一个轻松的言情片,要去看恐怖片!
  
 今天分享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其实都清楚地展示了“我”作为一个陌生人,比“你”更了解你。当你通过观察你的表情、观察你自己的生理状态来推测你内心的状态的时候,其实我更清楚地知道,牙齿咬住笔让你面带笑容,悬空的铁索桥让你紧张和害怕。
  
 你对它们的错误归因,导致了你对自己内心状态的误判。
  
 当然,这些并不是我作为陌生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全部原因,因为你在了解你自己的时候,还会出现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