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遭遇银行“假理财”产品?

2024-05-14 07:05

1. 如何避免遭遇银行“假理财”产品?

1.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不等于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风险银行是一个“金融超市”。
现在的银行除了销售自己发行的产品外,也会利用本行渠道、人员销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称之为银行代销产品。
目前常见的银行代销产品包括基金、保险、信托及国债等。
如果你选择的是银行代销产品,那必须对该产品的发行公司进行查询和了解。
2.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婪
通常,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相对安全,收益较稳定的。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句话永远不过时,安全对应的是低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常规收益在3.4%~4.5%之间,那些动不动就8%、10%收益保证的理财产品,难道您在购买前就没怀疑过?
3.新技能get!识别“真理财”,告别“假理财”
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编码”,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赋予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就像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性。
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
4.防止“飞单”,银行“双录”
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利用银行的营业场所,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
“双录”指“录音、录像”。银监会要求开展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均应实现自有理财产品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
在购买银行直销或代销的理财产品时,注意是否有“双录”,销售人员是否按程序、按规定介绍理财产品,你的权利、风险和纠纷处理方式,录音录像为证。
总之,找正规的渠道,买正规的产品,不贪高收益,这样就能尽量避免遭遇“假理财”了。

如何避免遭遇银行“假理财”产品?

2. 银行竟卖“假理财” 是什么让银行“内鬼”

依据目前初步掌握的线索,此案系张颖通过控制他人账户作为资金归集账户,编造虚假投资理财产品和理财转让产品。

  从投资人提供的数份投资合同看,这款“假理财”原本的预期收益率从4.2%到5.5%不等,在银行收益中表现平平。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投资人,原始投资人急需用钱要转让没有到期的理财产品并承诺放弃部分收益,让这个理财产品摇身一变,收益率超过了8.4%,有的收益率甚至达到11%。

  原本的收益率让不少投资者以为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风险较低,而“转让”幌子下的收益率又颇为诱人。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理财是在银行网点购买,又有联系多年的银行销售人员推荐,重点是合同上还印着银行的章。这使得这些颇有投资经验的私人银行客户从没有怀疑过理财产品的真实性。”

3. 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可信么?

一般情况下,目前基本上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除非合同文本协议上注明是保本产品,没有注明的都是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具体风险程度要视产品的投资标的范围,投资需谨慎。
购买理财产品前,建议您阅读合同,留意投资标的范围,风险介绍等。

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可信么?

4. 银行理财产品可不可靠

任何理财都有风险,一定要理性看待,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还是比较安全的,具体风险就要看产品类型了。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操作管理风险以及不可抗力风险等。

5. 银行买理财产品防骗应注意啥

一、可能会亏损
    很多人对银行理财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但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绝对没有风险。比如“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产品理论上有亏损的可能性。而一些高风险的银行理财尽管收益高,但亏损可能也非常大。
收益可能被“摊薄”
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按活期计算。比如一款理财产品,9月26日开始销售,10月7日结束募集,10月8日起算利息。从购买到起息的10多天空档,就“摊薄”了实际收益。
二、风险提示看清楚
    尽管银行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所谓表述,但是那些风险说明由于太专业甚至充斥着各类专业术语,对于本质风险揭示甚少,大部分是营销性质的语言,而非客观的深度分析。
三、资金投向要关注
    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直接与产品风险挂钩。投资者在看产品说明书时,必须关注资金投向。如果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理财风险就低;如果资金投向为二级市场如股票、基金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偏高。
四、看清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
    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如某些说明书中,明确写着“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银行只承认是代理、委托关系,若出了事,它不负责。
五、超高收益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无论是否能够读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书,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诱惑。目前结构性产品多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由于触发条件等的严格限制,超高收益可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六、隐藏的费用要当心
    与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问题更为突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
    按照银率网数据,2013年以来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托管费率平均为0.05%,销售费率平均为0.26%。若银行只按这个标准收费,可谓“非常厚道”,而事实上,银行最大的收费恰恰被隐藏在这个“等”里面。

银行买理财产品防骗应注意啥

6. 银行理财产品真安全吗

不同的理财产品收益不同风险自然不同,这需要自己去选择所认可的理财产品,具备承担收益和风险的稳妥能力。反正投资有风险,购买需谨慎,这是亘古不变的投资道理

7. 银行理财产品真安全吗

任何理财都有风险,一定要理性看待,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还是比较安全的,具体风险就要看产品类型了。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操作管理风险以及不可抗力风险等。

银行理财产品真安全吗

8. 大揭秘:“假银行理财”是怎么骗走客户30亿的

受骗的投资人不仅是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高端客户,而且还是该行鲸钻高尔夫俱乐部的成员。按照会员手册,在中国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金融资产日均200万元(含)的贵宾客户为标准会员,金融资产日均500万元(含)的贵宾客户为豪华会员,金融资产日均1000万元(含)的贵宾客户,则是至尊会员。
对于普通人来说,私人银行对于客户财务管理的介入深度是远超想象的。在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可以包办客户的一切生活需求,包括投资、出行、法律服务……在国内,私人银行对客户介入的没有那么深,但是他们对客户也是了若指掌的。
而且,由于长期介入客户投资和财务管理,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会形成亲密的信任关系,尤其是当客户在一个银行投资多年,收益也不错,他对这家银行的戒备心肯定会大大降低。
所以当这家银行的行长说,有一个收益比平时高一倍的理财产品,并且只卖给私人银行的高端客户,同时高尔夫俱乐部里的很多熟人也购买了,绝大多数的客户都会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