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立人”思想有何意义?

2024-05-09 03:01

1. 鲁迅“立人”思想有何意义?

鲁迅曾说:“立国先立人”,“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在鲁迅看来,“立人”是“兴国”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兴国”(亦即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这一系统工程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项是“人”的工程。鲁迅对“立人”的正面主张,比如他希望中国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能容纳新潮,等等,其实就是鲁迅本人精神的写照。“鲁迅精神”是一种百折不回、独立自强的人格精神,是中国人为生存、解放而奋斗的一种民族精神。鲁迅的“立人”,就是要培养这种民族精神。“立人”是鲁迅毕生事业的起点和归宿———他所从事的文艺运动不过是“立人”的一种手段。

鲁迅“立人”思想有何意义?

2. 浅谈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对今天的影响

鲁迅曾说:“立国先立人”,“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在鲁迅看来,“立人”是“兴国”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兴国”(亦即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这一系统工程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项是“人”的工程。
鲁迅对“立人”的正面主张,比如他希望中国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能容纳新潮,等等,其实就是鲁迅本人精神的写照。“鲁迅精神”是一种百折不回、独立自强的人格精神,是中国人为生存、解放而奋斗的一种民族精神.鲁迅的“立人”,就是要培养这种民族精神。
“立人”是鲁迅毕生事业的起点和归宿———他所从事的文艺运动不过是“立人”的一种手段。

扩展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章寿,后改名周树人;禹才,后改称禹亭,浙江绍兴市快集县人,中国近代无产阶级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的真实故事》。1936年10月19日,他因患肺结核在上海逝世。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和随笔为主,代表作品有:故事集《哭》、《犹豫》、《新编故事》等;《朝花夕拾》散文集;散文集《野草》;杂集《墓葬》、《热风》、《华贵集》、《华贵集延续》、《南口音集》、《三松集》、《两心集》、《刚集》、《丛亭小品》等。他的数十部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他的许多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他的作品对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鲁迅的立人思想是怎么回事?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追问,中国鲁迅学界对鲁迅的思想本质与价值核心有了更为接近鲁迅本身的认识。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劣根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我认为就在于他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
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仆,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
悟性,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
理性,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自觉的理性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
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并不同于毛泽东、孙中山那样的政治领域的思想家,而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深刻反思中国人精神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但并不同于专门致力于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革命家,而是倾心于改变中国人精神的革命家;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并不同于茅盾、沈从文那样的侧重描摹社会世态与乡土风俗的文学家,而是集中全力勾勒、提炼中国人精神特征、为中国人提供反思自我“镜子”的文学家。
“抗拒为奴”思想,是一直延续到当代最重要的价值
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提出“立人”主张。他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致力的,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放年轻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他与黑暗苦斗,为光明苦争,傲视权贵,对“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毫不妥协,骨头最硬;悲天悯人,为被压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疾呼,心地最善。勇猛、坚韧而悲壮地反抗绝望,苦苦奋斗了一生。
他深刻的思想与精美的作品使他不仅在中国具有巨大价值,在东亚以至全世界都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日本从竹内好到伊藤虎丸、丸山昇等鲁迅学家对鲁迅“抗拒为奴”思想的共鸣就是明证。这是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也是他恒久的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
鲁迅的这种当代价值和意义,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所独享的,而是普世的,是中国人以至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正因为鲁迅具有这样的价值,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所以必然触动了每个读鲁迅的人的神经中枢,牵扯到所有文化论战的核心问题,因为种种文化论、战争论的根柢,说到底也是应该怎样认识人类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每一次的文化论战也都要把鲁迅牵连进去。
鲁迅给我们留下了《野草》、《彷徨》那样的无比完美的文学文本,也给我们传下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那样独辟蹊径的学术经典,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精神,是他对中国人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的反思和对黑暗的反抗。他的那些无比精美的作品,正是这种反思和反抗的结晶。
其实,这种反思,不仅对于一个民族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人类,也是最为重要、带有根本性的。日本、韩国也是从反思这一点接受鲁迅的,已故的日本鲁迅学家伊藤虎丸先生提出了“个的思想”,认为人只有通过“回心”和“反省”、“看见自己”,才可能“自己成为自己”,达到“个的自觉”。
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到来,企盼中国人的精神自觉
他在青年时代所写的早期论文《摩罗诗力说》中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到来,企盼中国人的精神自觉,并就提出这样一段至理名言:
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意思就是:首先在于审视自己,也必须了解他人,相互比较周全合宜,才能产生自觉。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回忆他青年时代办《新生》杂志失败后,陷入有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中的大寂寞。而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看见自己”了,明白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看见自己”,正是认识自己的开始,开拓出了他一生精神历程的正确起点。20世纪初叶,面对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思想界展开了如何救中国的争论,有人“竞言武事”,有人又“复有制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说”。
鲁迅则指出这些人不过是“不根本之图”的“辁才小慧之徒”,与之针锋相对,在青年时代就提出了“立人”的理想。他在早期论文《文化偏至论》中提出“根柢在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这就是说如果有了高素质的人,一切都好办,国家自然就会兴盛;倘若人的素质不行,即便有了强大的军队,丰富的物质,有了商业和议会,也是白搭。
因而,他在《摩罗诗力说》中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到来,企盼中国人的精神自觉。“五四”时期,他抨击中国旧文化,也旨在寻找“真的人”,使人们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在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对中国历史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大胆质疑,把四千年的中国历史概括为“吃人”二字,而最为可贵的是他不仅批判别人,而且反省自己也是“吃人”者中的一员。诚如日本鲁迅学家伊藤虎丸先生所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中国人灵魂内面的自我批判,从内部批判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如果说,任何批判只有以自我批判为媒介才能成为真正的批判,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说,《狂人日记》便为‘文学革命’第一次充填了实质性的内容。”鲁迅的工作就是“以《狂人日记》为轴心呈扇状向外展开的”,他从“真的人”的立场出发,去寻求民族灵魂根柢上的全面觉醒,“通过对传统的彻底否定而力图全面恢复民族的个性”。
他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号召青年们击溃“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主的“第三样时代”。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不做奴隶的“真的人”呢?这就需要有人的意识,懂得人的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反省自己,认识自己。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尊重自己,才可能认识别人,尊重别人,严格地遵守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游戏规则”—民主与法律,实现人的自觉。
古希腊神庙上镌刻着一句话,提醒着后人:“认识你自己!”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其实,说到底,人类从诞生、即有了精神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了这种追问和反思。先祖们曾在古希腊神庙上镌刻着一句话,提醒着后人:“认识你自己!”法国大思想家蒙田也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一个民族的成长过程,需要逐步认识自己,实现自我意识的自觉。一个民族的思想家的最主要的使命就是促使本民族正确地认识自己。 晚清以降,对于中国来说,“认识你自己!”就不仅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而且是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了。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实在是太不认识自己了。
从“本能的人”提升为“自觉的人”、清醒的人、“真的人”
关于这一点,真应该写一部专著加以深透的研究。因此,鲁迅的反思精神在今天就格外具有现实意义。只有经过这种带有深邃哲学意味的深刻反思,才能把中华民族所反复体验的痛苦的历史感受,提升到理论和哲学的高度,而不是停留于感伤和叹息。从而以理论和哲学的高度自觉性避免历史的轮回,开辟新型的未来。在这个时候,我们迫切需要鲁迅那种深刻的反思精神,对20世纪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对宇宙中出现地球人以来的全部人类历史,做一下整体性的带根柢性的全面反思。使自己从“本能的人”提升为“自觉的人”、清醒的人、“真的人”!

鲁迅的立人思想是怎么回事?

4. 鲁迅的思想

鲁迅的思想核心是“立人” 鲁迅无疑是一个思想上的超前者,也是一个思想深层怀有巨大痛苦的灵魂。纵观鲁迅一生,以同时期的社会思潮为参照物,可以看到他对现实中的思潮几乎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也正是每一个真正独立的思考者(而非具备超凡个人魅力的"卡里斯玛")所必需的先决条件。鲁迅个人与时代主潮之间,象两条彼此深有关联,但交叉处也不多的曲线。 鲁迅永远在两个命题之间撕扯自己的灵魂。作为弱国的子民,他首先希望自己国家的强盛。幼年家道中落给他留下极深的阴影,使他也一直采用这种视角去看国与国的关系。这种视角本身并无所谓对错,而且,那时主动采用这种视角来看待国际世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普遍倾向。所以,鲁迅的这个倾向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始终缠绕心头,挥之不去的一种心理。因此,所有的"拿来主义"也好,"师夷长技"也好,无不打上深刻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烙印。但鲁迅不同他人之处,就在于除此之外,他同样关心的那种超越功利层面的价值。 鲁迅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思想主要关注在"立人"的自由层面。此时他的关注,充满了朝气蓬勃的青年气象,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乐观倾向。尽管如此,鲁迅此时的起点是很高的。由于在江南路矿学堂等处所受的自然科学训练,使他对西方物质文明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有较多的了解,对于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有着很高的评价与期待,这使他对中国历史的梳理与追问,都有着独特的视角。同时,此时他的知识结构里吸收了较多的俄国、东欧弱小国家的文学作品,以及德国作家的思辨作品,使他既对弱国、弱民,有了先天的同情,也使他拥有着不可再得的穿透力眼光。这时期的"立人"思想,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与此时风起云涌的革命呼声,鲁迅的目光不局限在现实的层面,而是从不那么功利的角度,切入人的精神与价值层面,强调人的个性价值与精神自由。这在当时不仅是庸众所不能理解的,即使是革命者,也不能把自己的精力从具体斗争中抽脱出来,关注国民的思想启蒙。当然,这里并不是指斥革命者不从事启蒙,这样从现实功用出发的指责如同反问鲁迅为什么不行刺一样无稽(当然,从鲁迅的主体心理角度,探求他的心态是否临事懦弱,有助于我们更深切地理解鲁迅的心理、感情和思维状态),但鲁迅此种声音的存在可以让我们发现那个时刻的声音是多声部的。另外一点就是,鲁迅此时对个体的价值、自由的张扬与他所最终希望达到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功利目标,是非常复杂的纠缠在一起的。在这里很难令人信服地说清楚,鲁迅强调个体价值、自由,到底是不是以国家富强为最终指归。但鲁迅此时在论述中是两者并重的,甚至他对个体价值等的强调还要更突出一些。 1911年辛亥革命,让鲁迅获得了一个反思的机会。革命成功背后的现实,让他体会到失败的阴影,而这种似乎怎么也走不出的失败与失望的笼罩,正给予了鲁迅另外一种思考的深度,虽然这要以他精神上的痛苦为代价。这种思考的角度,就是鲁迅特有的悲观主义。它几乎无时不体现在文字中。那两极悖论之间的撕扯,那无处可去的彷徨,那从渴望成为英雄(《摩罗诗力说》)到承认非英雄(《呐喊·自序》)的过程,那作为先驱者的寂寞与自己曾一时寄予希望之民众间的均不可依靠,都在鲁迅的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1979年前,学界多以"虚无主义"等概念轻易否定与习惯的所谓"乐观主义"思维模式不同的思想,而拒绝张开眼,看更深刻的人生的悲凉。鲁迅的这种情绪,与五四文学那感伤情绪的笼罩有所关联,但已经进入到自我绝对性的怀疑,对一切终极价值的 怀疑。所以90年代的有些学者以"无赖"命名鲁迅,有一种片面的深刻。 1927年后,鲁迅慢慢开始左转。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中国最深刻、最痛苦的灵魂所遇到的一次公开抢劫。他的左转,有着功利主义暗影的缠绕。总是独自面对"无物之阵",总是不抱任何希望地去做,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总会觉得难以为继。一个老肩住"黑暗的闸门"的人,老在视野以内看不见光的人,对于光的期待,势必更强烈一些。一个年近半百的孤独老人,无论是从自己对被压迫者的同情,还是从对"清党"历史的所见所闻,对当时被打压的政党怀有本能的好感;一直寂寞的战斗,也使那种表面上的"同志"、"组织"给予他很大的温暖之感。因此,鲁迅的没有坚持,似乎不太应该苛求,相反,我们倒应该为他肩住黑暗闸门已有那么长时间而惊讶。但我们仍然不得不痛惜,痛惜这个中国最深刻的灵魂之一如此轻易的向所谓的乌托邦和历史理性交出了自己,从而没有达到依20年代他的表现本应达到的更高高度。尽管他也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命题,比如对"奴隶总管"和"革命工头"的批判就与《野草·影的告别》中说的"有我所不愿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相呼应,但总体上,他的文章较多的涉及意气、政见和现实,缺少20年代文化意味上的鞭辟入理。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危机使得世界上大批知识分子左转,布尔什维克有效的组织和诉诸于历史理性的信念,也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大量左转。但他们均如同浮士德一样,在交易里失去了最不该失去的东西。 鲁迅的思想,如果说还有不足,那么就在于因为自己知识结构所限,对于英美自由主义思想,所知非常有限。这使他终生疏远着胡适等人,也使他的自由观比较多地停留在强者的自由,积极的自由。这种自由观由于先天的缺陷,对于如何落实到普通民众的自由保障,缺少建构的力量。而鲁迅的这种自由观与毛泽东的"贵我"、"勇斗"的思想,在基调上是暗合的,这种自由理念也成为49年后中国的指导思想,由于没有消极自由的平衡,带来了不小的劫难。

5. 鲁迅的“立人”主张有何意义?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追问,中国鲁迅学界对鲁迅的思想本质与价值核心有了更为接近鲁迅本身的认识。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劣根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我认为就在于他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 

  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仆,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 

  悟性,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 

  理性,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自觉的理性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 

  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并不同于毛泽东、孙中山那样的政治领域的思想家,而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深刻反思中国人精神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但并不同于专门致力于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革命家,而是倾心于改变中国人精神的革命家;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并不同于茅盾、沈从文那样的侧重描摹社会世态与乡土风俗的文学家,而是集中全力勾勒、提炼中国人精神特征、为中国人提供反思自我“镜子”的文学家。 

“抗拒为奴”思想,是一直延续到当代最重要的价值 

  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提出“立人”主张。他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致力的,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放年轻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他与黑暗苦斗,为光明苦争,傲视权贵,对“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毫不妥协,骨头最硬;悲天悯人,为被压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疾呼,心地最善。勇猛、坚韧而悲壮地反抗绝望,苦苦奋斗了一生。 

  他深刻的思想与精美的作品使他不仅在中国具有巨大价值,在东亚以至全世界都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日本从竹内好到伊藤虎丸、丸山升等鲁迅学家对鲁迅“抗拒为奴”思想的共鸣就是明证。这是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也是他恒久的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 

  鲁迅的这种当代价值和意义,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所独享的,而是普世的,是中国人以至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正因为鲁迅具有这样的价值,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所以必然触动了每个读鲁迅的人的神经中枢,牵扯到所有文化论战的核心问题,因为种种文化论、战争论的根柢,说到底也是应该怎样认识人类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每一次的文化论战也都要把鲁迅牵连进去。 

  鲁迅给我们留下了《野草》、《彷徨》那样的无比完美的文学文本,也给我们传下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那样独辟蹊径的学术经典,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精神,是他对中国人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的反思和对黑暗的反抗。他的那些无比精美的作品,正是这种反思和反抗的结晶。 

其实,这种反思,不仅对于一个民族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人类,也是最为重要、带有根本性的。日本、韩国也是从反思这一点接受鲁迅的,已故的日本鲁迅学家伊藤虎丸先生提出了“个的思想”,认为人只有通过“回心”和“反省”、“看见自己”,才可能“自己成为自己”,达到“个的自觉”。 

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到来,企盼中国人的精神自觉 

  他在青年时代所写的早期论文《摩罗诗力说》中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到来,企盼中国人的精神自觉,并就提出这样一段至理名言:

鲁迅的“立人”主张有何意义?

6. 鲁迅“立人思想”表现在哪些作品里的哪些人物身上?

“立人思想”之我见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和开路先锋,其思想广博深邃,充分体现了一代宗师对真、善、美的热情歌颂。对假、恶、丑的无情批判。而其中最能体现先生意愿的便是被后人称颂的“立人”思想 。那么,先生何以要奋臂疾呼“立人”二字呢?立人思想究竟富含那些深意呢?   首先要提及的是“弱者本位”思想。我们知道,以“民主”和“科学”为两大主题的新文化运动,从某个意义上也是宣扬“人道”和“人性”的解放。鲁迅先生基于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将着眼点放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无产者和妇女、儿童身上。对普通劳苦大众表现了极强的亲和感与同情(当然,这并非说先生对弱势群体的天然缺陷是不与揭露和批判)。由此形成了他弱者本位的思想。可以说这一观点是构筑先生思想体系的根源所在。我们可以从先生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体会到这一点。如:被官匪剥削的几近麻木的闰土;浑浑噩噩的阿Q;婚姻不幸却反抗无门的爱姑;甚至自视清高却终摆脱不了贫病之苦的下层知识分子范爱农。   那么,被先生所关注并充满希冀的弱者又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呢?概括来讲,一曰“看戏与演戏”;二曰“求乞与被乞”。这两种都属于先生不满甚至愤恨的“民族劣根性”。   对于“看戏与演戏”的观点,其形象代言人对读过先生小说的同学而言是十分熟悉的。如被众人当作戏谑对象的孔乙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当众调弄小尼姑的阿Q;更不用说《示众》中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的演戏般场景了。众生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有些还有强烈的表演欲,惟恐他人对自己视而不见),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当做戏来看。看戏与演戏于是就成了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从而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互不信任、自以为是以至冷漠麻木。而这一切又都掩盖在一片喧哗而热闹的锣鼓声中,看去仿佛彼此十分亲密打成一片。这不正需要“立人”思想来重新让国人拥有判别是非的标准吗?   其二:“求乞与被乞”。人,不论哪个时代的,都总会对他人有所求,因而同时也有所施。有所求,则可能依赖他人,丧失自我;有所施,则可能使他人依赖乃至依附自我,从而膨胀自我,迷失自我。   诚然,生活中不乏被逼无奈的求乞者,但现实生活中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真正意义上的“求乞者”。这些求乞者往往可以自谋其力,养家糊口;甚而有身处不幸却浑然不觉,反倒自觉高尚地加倍求乞于他人的。若求乞得手,则相安无事;若不得,则会殚精竭虑地想办法,以致坑、骗、盗、抢也在所不惜。前一种如祥林嫂,虽为奴仆,几近是求乞于鲁家,若非一连串变故,也就那么苟活下去,何至于冻死在除夕之夜;后一种则如阿Q,明知不是自己的萝卜,还强词夺理道是他的。“聪明”和自欺居然劣质到这种地步,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其人格和品行了。如果说先生对前者还是哀其不幸的话,对后者则很大程度上是怒其不争了! 再说“被乞者”,即施舍者。相信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以施舍者自居,以显示自己如何富有爱心、同情之心。但读罢先生《野草》中《求乞者》一文,就不能不诧异于先生所言:“我讨厌他的声调、态度。我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厌他这追着哀呼。”“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只是一种求乞的法子。”可见,对于现实中虚假的求乞,对既不知悲哀不幸又要表演悲哀不幸的求乞者,正确的做法是无须布施。思考、鄙夷或离开,是智者正确的抉择! 由此可见,弱者是立在排着肉筵的强者、食人者之外,茫然不自知地生活的人。那究竟该如何去“立”他们呢?在先生看来,除去革命势力起来反抗鱼肉和麻痹人民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反省自我,至少是少数先驱者首先建立起独立的个人精神自由。   “立人”的根本在于“尊个性而扬精神”,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个性,人才会去发现“精神”。精神是自由的,还是压抑的,这直接关系到是安于现状还是奋起反抗!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正是立人所必经的考验。经过先驱者的启蒙、教育,无数的“闰土”、“阿Q”清醒过来,不在沉默、胆怯、徘徊,“立人”的思想才会一步步清晰明确起来!

7. 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的主要内容

  这些日子里我时常想起鲁迅先生。关于他的著作和他的为人,我知道得不深,倘使要我发表意见,我也没有独特的见解。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活人的形象。我想到鲁迅先生,就好像看见他那张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我跟他也只见过十多次面。我没有看见先生板起脸的时候,也没有看见先生挺起胸膛的时候。我倒听见过他的爽朗的笑声。据我看,先生使敌人害怕的是他那管锋利如刀的笔,而不是他的外表,或者他的某种姿势。有的画家同志喜欢把先生画成横眉挺胸的雄赳赳、气昂昂的人,壮年的时期先生可能是这样,但我觉得这不是我所看见的晚年的先生了。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生活在白色恐怖的反动统治下,先生会发出哀心愉快的笑声呢?我想,理由很简单,这是先生跟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这是先生跟他的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先生爱年轻人,爱他的朋友们。而在先生的朋友中间还是比他年轻的人占多数。
  先生一直被称为青年的导师,他自己说他并不是。其实称他为年轻人的朋友到更恰当。他是把年轻人当作朋友跟他们交往。他不教训人,不说教,他以身作则,处处给年轻人做榜样;他帮助年轻人,扶持青年。他常常跟年轻人在一起工作。他是年轻人的最好的合作者。过去好些文艺刊物都有他的心血,好些出版社都靠了他的支持才得到发展。这不过是他跟年轻人合作的例子。他跟年轻一起追求真理,参加斗争,把多少青年引上革命的道路,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

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的主要内容

8. 鲁迅“立国必先立人”该如何理解?

“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在鲁迅看来,“立人”是“兴国”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兴国”(亦即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这一系统工程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项是“人”的工程。鲁迅对“立人”的正面主张,比如他希望中国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能容纳新潮,等等,其实就是鲁迅本人精神的写照。“鲁迅精神”是一种百折不回、独立自强的人格精神,是中国人为生存、解放而奋斗的一种民族精神。鲁迅的“立人”,就是要培养这种民族精神。“立人”是鲁迅毕生事业的起点和归宿———他所从事的文艺运动不过是“立人”的一种手段。(纯属网上找来拿财富值得哈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