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在中国可以成功的吗?

2024-05-16 22:17

1. Costco在中国可以成功的吗?


Costco在中国可以成功的吗?

2. costco来华了有什么影响?


3. 为什么说Costco在中国注定失败?


为什么说Costco在中国注定失败?

4. 为什么说Costco在中国注定失败


5. 你觉得Costco会败走中国吗?


你觉得Costco会败走中国吗?

6. Costco为何选择现在而不是更早的时候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近日Costco入驻中国上海市场的事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那么为什么Costco选择现在进入中国市场而不是更早的进入中国市场又或者延后进入中国市场呢?我认为Costco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业内人士曾指出,Costco此时入局中国市场,站在它面前的竞争对手数量太多了,但是实力“不堪一击”。


回顾产业进程,从早年间的大卖场聚焦“量”,到如今电商的即时购物,中国零售仅仅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欧美六、七十年的历史。并且中国零售太热闹了,互联网巨头相继布局,一面是阿里巴巴下注新零售,另一面是腾讯下注智慧零售,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零售属性和强劲的物流体系培养了中国消费者即时购物的消费习惯。

在如今的这种环境中Costco依然选择这个时候入场就是因为想尽快占领中国市场,“瓜分”中国的消费者。也就是说,在国内零售市场,类比盒马鲜生、京东7Fresh、永辉超级物种等为代表的创新零售企业能够近距离覆盖居民聚集区,方便消费者到店消费,依然占领了很大一部分专属客户。
再就是电商方面,实际上Costco早有准备,早有布局。2014年10月14日,Costco开设天猫海外官方旗舰店,从食品和保健品等品类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据了解,在2016年4月8日跨境新政实行之前,Costco旗舰店走保税模式,货品先运到六个跨境试点的中国城市,存放在保税仓库中,消费者下单后直接从保税仓发货。

时隔近5年之久,Costco天猫旗舰店粉丝关注数已经达到21.8万人次,这也让Costco觉得时机依然成熟。
那么Costco为何在现在入驻中国市场,就一目了然了。

7. Costco进入中国市场大获成功,它在国外也如此受到消费者青睐吗?

它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它拥有全球供应链体系,商品保持在4000多个精选SKU(库存量单位),以低价、精简的商品和会员制为核心商业模式,曾被誉为“沃尔玛的唯一对手”。由此可见,它的影响能力是不容小看的。Costco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成功,目前累计的付费会员已经超过5000万人。

Costco卖场内部装饰和陈列是典型的仓储式特征,装修极为简单朴素,商品都以原始大包装展示,没有散卖,以降低运营成本。不过在食品部,依然会有不少提供试吃的服务人员,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这一点和传统超市卖场是一致的。

大卖场业态在国内市场已疲态尽显,竞争力渐失。大卖场的诞生主要是为了尽可能提供多样的SKU而让消费者享受“一站式消费”的服务。由于目标频率是每周一次,大卖场往往可以选择较偏远地段从而降低成本。然而中国是全球互联网使用习惯最为成熟的市场之一,完善的电商生态以及正在进行的O2O新零售变革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商品覆盖和更便利的购物体验,在业态上全面领先于传统的线下大卖场。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国内,乃至国外,影响在国际上都是很显著的。

它这样紧紧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思,消费者就很被动。这个就类似薄利多销,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样就大幅度的贩卖出去了。

Costco进入中国市场大获成功,它在国外也如此受到消费者青睐吗?

8. 凭会费盈利的COSTCO,能在中国生存吗?

说起Costco,可能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了解,但在美国早已家喻户晓。这家成立于1983年的零售巨头,自问世起就致力于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而在发展过程中,Costco几乎从未出现过颓势,一直处在稳步增长的道路上。但是,Costco一进入中国其局面便一发不可收拾,今天就为大家讲讲Costco是否真的适合在中国生存。


  障碍一:会员制尚未被中国人广泛认可
  熟悉Costco的人都知道,会员制是它最独特的商业标签,更是核心盈利点。
  所谓会员制,又称俱乐部营销,是商家将消费者集合成一个特殊的利益集体,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产或销售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并采用宣传、销售、促销等形式,增加现有会员群体的消费黏性;其实际意义就是创造并实现会员价值的最大化,进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可是,这套打法在中国市场能玩得转吗?



  障碍二:中美消费市场差别极大
  Costco之所以能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自身发展策略固然是首要因素,但其经营模式与美国消费市场的完美契合,同样不可忽视。
  在美国,即便是在湾区、西雅图等繁华地带,除了市中心的极少区域外,几乎到处都是地广人稀,许多城市更是居住区与商业区界限分明,人们往往都住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周边并没有太多的购物场所,特别是各种货品齐备的一站式卖场。受此影响,美国人大多习惯于周末一次性地大规模采购商品,带回家“囤”起来。
  眼下,随着近些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中高收入人群的规模正日益扩大,再加上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的席卷而至,人们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与良好体验的消费趋势也日益兴起……这些变化对于消费者维持对特定品牌或零售商的忠诚度来说,都是极大的利好。

  然而,这种剧情在中国恐怕很难上演,原因有三:
  一来,中国人不习惯一次性地大规模采购
  二来,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商圈更为密集
  三来,交通与居住成本相对较高



  障碍三:中国零售业竞争惨烈
  Costco主打线下门店,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市场,线下门店已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自新零售的概念问世以来,出于对体验式消费的迎合与新增流量的渴求,国内的互联网零售巨头纷纷大力布局线下,从BAT到美团、小米,无一例外地加入到实体资源争夺战中。
  相比之下,Costco的线下门店似乎鲜有亮点,尽管其商品与服务质量的口碑极佳,但若想从高手云集的线下零售市场中杀出一片天地,恐怕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