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2024-05-10 18:40

1. 1.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大致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83年的单层式管理阶段、保险市场的监管相继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分别由证监会和保监会执行、金融监管,不再开展经营活动,银行的经营与监管分离,形成双层式组织,不过此时中国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架构还没有明确,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还集中于人民银行。
第二阶段是1984年到1992年的双层式管理阶段。
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2002年的监管架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证券市场,人民银行主要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专于货币政策,历经了30多年时间,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新阶段。银监会立足于中国实情  
第四阶段是2003年至今的以风险控制为本的中国银行业监管新阶段。200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批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成立。

扩展资料: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投资动力不足。随着中国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国金融走向海外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银行业顺势而为,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海外经营规模,通过开发新业务等方式不断培育新增长点,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人民币国际化与银行业走出去良性互动等因素促成了中国金融业加快“出海”步伐。中资银行发放的贷款为资金短缺国家缓解了燃眉之需。
截至2015年底,共有9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设立了56家一级分支机构。中资银行探索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金融支持。
在非洲大陆,中国金融“出海”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不久前,中国工商银行拿下尼日利亚丹哥特集团219万吨水泥厂3.5亿美元融资项目。中国工商银行非洲代表处首席代表王文彬告诉本报记者,截至2015年底,中国工商银行在非洲实现了近50个“走出去”项目和本土化项目的签约。
此外,工商银行2013年与南非标准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出资200亿兰特(1美元约合14兰特)联合支持南非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并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宣布,将发行100亿兰特欧洲债券,优先投放到南非电力市场。
不久前,一家中国农药公司进入巴西,但对当地情况“两眼一抹黑”。中国银行(巴西)有限公司不但为其引荐当地客户,而且提供当地政经情况,帮助这家公司很快打开当地市场。中行巴西总经理张广华对本报记者说,目前在巴西的100多家中资企业大多都在中行开有账户。
除金融服务外,中行还为来巴西投资的中资企业提供经济、金融、法律、税务服务。
中行巴西的本地客户以世界500强企业和实力较强的本土大企业为主。巴西知名国有企业巴西化工前不久找到中行巴西,希望开展合作。“中资银行资金充足。许多本地大企业意识到,与中资银行合作既能获得充足、稳定的资金,又能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张广华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银行业“走出去”迎来快速发展期

1.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2. 1.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大致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83年的单层式管理阶段、保险市场的监管相继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分别由证监会和保监会执行、金融监管,不再开展经营活动,银行的经营与监管分离,形成双层式组织,不过此时中国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架构还没有明确,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还集中于人民银行。
第二阶段是1984年到1992年的双层式管理阶段。
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2002年的监管架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证券市场,人民银行主要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专于货币政策,历经了30多年时间,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新阶段。银监会立足于中国实情  
第四阶段是2003年至今的以风险控制为本的中国银行业监管新阶段。200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批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成立。

扩展资料: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投资动力不足。随着中国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国金融走向海外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银行业顺势而为,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海外经营规模,通过开发新业务等方式不断培育新增长点,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人民币国际化与银行业走出去良性互动等因素促成了中国金融业加快“出海”步伐。中资银行发放的贷款为资金短缺国家缓解了燃眉之需。
截至2015年底,共有9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设立了56家一级分支机构。中资银行探索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金融支持。
在非洲大陆,中国金融“出海”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不久前,中国工商银行拿下尼日利亚丹哥特集团219万吨水泥厂3.5亿美元融资项目。中国工商银行非洲代表处首席代表王文彬告诉本报记者,截至2015年底,中国工商银行在非洲实现了近50个“走出去”项目和本土化项目的签约。
此外,工商银行2013年与南非标准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出资200亿兰特(1美元约合14兰特)联合支持南非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并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宣布,将发行100亿兰特欧洲债券,优先投放到南非电力市场。
不久前,一家中国农药公司进入巴西,但对当地情况“两眼一抹黑”。中国银行(巴西)有限公司不但为其引荐当地客户,而且提供当地政经情况,帮助这家公司很快打开当地市场。中行巴西总经理张广华对本报记者说,目前在巴西的100多家中资企业大多都在中行开有账户。
除金融服务外,中行还为来巴西投资的中资企业提供经济、金融、法律、税务服务。
中行巴西的本地客户以世界500强企业和实力较强的本土大企业为主。巴西知名国有企业巴西化工前不久找到中行巴西,希望开展合作。“中资银行资金充足。许多本地大企业意识到,与中资银行合作既能获得充足、稳定的资金,又能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张广华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银行业“走出去”迎来快速发展期

3. 详细介绍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分类:  商业/理财 >> 银行业务 
   问题描述: 
  
 人行48年建立,84年中央银行地位确立,九大区分行划分,03年三个监管机构分立,等等。
 
   解析: 
  
 关于银行的起源,我们听过不同的版本,其实主要是两个版本,一个是金匠版本,另一个是汇兑商版本。金匠版本认为,银行的出现是从储蓄功能开始的。由于金匠在打制金品的过程中,储存有金子,因而具有较好的保卫措施,一些有金子的人为了储存安全,将金子存放在金匠铺,同时交付一定额度的保管费。时间久了,金匠发现,存在他那里的金子有一部分是常量,也就是早年黄达教授书中写到的“公共汽车常量”理论,于是金匠把这部分“不动用”的金子借贷出去,以获得利息收入。这样说来,早期的银行就起源于金铺,早期的银行家就起源于金匠。这种假说很有道理,但从未有过历史考证,最起码是我们还没见到。而另一种汇兑商的说法,听起来不像金匠起源说的那么合理,但它是有据可查的。一个是美国Peter S.ROSE写的《商业银行管理》,另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山西的票号。票号是中国银行业的鼻祖,也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家(如果可以这样算的话)。在上世纪初,山西票号由于各省的独立,而导致汇路中断,陷入危机,票号公会集体上北京 *** ,那时正值交通银行成立和发展之际,于是 *** 的人就被 *** 强行留下来了,这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现代银行家群体。从汇兑发展其实就是从贸易发展,而山西正是处在江南与北方的贸易中间。我想,不论银行的起源是什么,都很少有人能够想到,银行会发展成今天这样巨大、这样有影响力、这样精巧、又这么充满风险的产业。我们说银行业或者说金融业是个产业,那么它的产业链是什么样子呢?商业银行在这个产业链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呢?展开这个产业链的最好方法就是从银行的业务入手,从历史的发展入手。 
 
 如果说金匠起源论是基于银行的储存功能,而汇兑论是基于银行的汇兑功能,那么不管怎样讲,存、贷、汇都是银行的基本业务。当然,这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但不是所有银行的基本业务。我们把银行的业务展开来看,主要有三大块: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我之所以把负债业务放在最先,资产业务放在其次,是因为对于银行来说,没有资金的来源,就没有资金的运用。当然,现代银行已经开始提倡以中间业务为核心的新型业务结构,但我始终认为传统的存贷业务才是银行发展的基础,任何新兴业务都是在此之上的延伸和创新。 
 
 负债业务的主体是存款,其中有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通知存款,与货币市场相联的存款等等;资产业务的主体是贷款,其中包括小额贷款、房屋抵押按揭贷款、中长期贷款、项目融资、公司重组贷款、银团贷款等;中间业务的范围更广,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非资产负债业务,不仅包括现有的国际业务、资金业务、担保业务、汇兑和结算业务,还包括许多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包装”出来的新业务。现在我们回过头看看,正是在商业银行这些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其它的金融机构才得以发展,才逐步形成金融产业链。 
 
  
 
 举例来看,从存款发展出储蓄银行(Saving Bank),发展到极致的是邮政储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储蓄,它的资金都存放在中央银行。还有欧洲人搞的住房储蓄银行。这种银行要求每一个要买房贷款的人,先在银行存一笔钱,并且是按月存,当你存到一定数额、一定时间,银行就贷给你买房所需的款项。这种住房储蓄银行的基本做法也叫“排队原则”。其中体现着一个欧洲老的“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互助和排队解决住房贷款问题。住房储蓄银行的最主要特征是储蓄,这里的贷款已经不再具有原有的意义,而是自己用自己的钱买房子,所以被有些人描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就贷款而言,在小额贷款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以小客户为主要贷款对象的银行。比如说,德国的VOLKSBANK,美国的中小信贷协会。还有一个非常成熟的业务,房屋抵押贷款,或叫按揭贷款,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专门的抵押贷款银行,这些银行的职员在地产领域相当专业,他们中许多就是地产经纪人。比如,在香港,有一些专门做抵押的财务公司,它基本不看你的收入来源,只看你的物业和地产,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资产打包后抵给银行的收入。在这种业务基础上再发展,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资产证券化”,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资产的“轻型化”,也就是化长期资产为现金,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再看看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和项目融资。在这项业务的基础上,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的银行产生了,最典型的就是欧洲复兴银行,它是为二战后重建而成立的,主要进行被破坏了的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其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中长期债券。我们的国家开发银行就是以欧洲复兴银行为蓝本的,但是,办着,办着就变了味道,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法律约束,这点我们看看《欧洲复兴银行法》就可以明白。还有一个搞中长期贷款起家的大金融机构,美国的GE-CAPITAL,这是一个以提供租赁、大型设备贷款,中长期贷款为主的企业财务公司,可不要小看它,它在市场上发的债,是最高等级的,它也是我们中国许多做金融的人,特别是一些大企业想办金融的一个梦。 
 
 再说到企业的重组贷款,重组贷款中可能会发债,有过桥贷款,也可能会有银团贷款,也叫Syndication Loan。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投资银行,它是商业银行的公司银行业务的发展和专业化,即使在今天,许多投资银行的业务仍然离不开商业银行。例如,过桥贷款,这是一个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常常发生的一笔业务。比如说,前年香港一位高调的上海地产商的那笔贷款,事情刚开始,那笔过桥贷款给炒得沸沸扬扬,认为某银行家与这位地产商在这笔过桥贷款中有不正当的交易,香港的凤凰卫视还专门请了几个香港的业内人士来座谈,我详细看了,打电话给凤凰卫视的人,讲,你们搞错了,就这笔贷款看,做的非常好,只要法律文件做的好是不会有风险的。为什么呢?银行贷给这位地产商几十亿去收购一家有更多现金的上市公司,你说有风险吗?这就是过桥贷款。公司收购了,贷款也就可以还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投资银行业务,但是它离不开商业银行。另外,金融的咨询、顾问、分析等业务也都是在公司银行业务基础上专门划分的,给公司授信,哪能不了解公司的各种情况呢,在这基础上就会出现派生产品,这就是顾问和咨询业务的雏形,也是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除此以外,在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基础上,出现了以从事国际贸易融资为主的银行,典型的就是进出口银行;还有以外汇交易为主要业务的银行;也有在银行担保业务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担保公司。其实,银行的担保业务是与负债和资产业务相联的,比如说,一笔担保的前提可能是你有一笔相对应的存款在我银行,也可能是,担保是我银行要发的一笔贷款。还有银行的结算业务,这个结算包括国内与国际,英国的四大清算银行,就是在这个功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央银行也不例外,它也是从商业银行发展而来的。像中国工商银行这样大的银行稍微改造和发展一步就可以是中央银行了,英格兰银行就是如此。1833年,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是法偿货币,于是英格兰银行就成了中央银行。但是,要成为结算中心就不那么容易了,要有一定的规模和网络,工商银行够了,但你看香港,是三家银行发行货币,但结算中心可就变了,英镑在汇丰,港币也在汇丰,但人民币的结算在中银。至于说到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这都是货币发行和结算中心的派生物。所以说,中央银行也是从商业银行发展而来,而对于大的商业银行来说,它与中央银行仅有一步之遥。 
 
 以上我们是从金融产业链的角度,探讨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和演变,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1、商业银行是金融产业中最原始、最传统、最基本的形态,是银行产业链的鼻祖,是金融产业链的核心。 
 
 2、金融产业中的一切非商业银行机构都是商业银行一项或某几项功能或业务的延伸和专业化。 
 
 3、商业银行的业务,理论上讲可以覆盖整个金融产业,但是,没有其他任何一家非商业银行机构可以覆盖商业银行。原因就在于商业银行有着一个最根本的小武器——支票账户,它是商业银行独享的权力。 
 
 第二个问题:从商业银行或商业银行的客户细分来看零售银行 
 
 世界上的商业银行,不论大小,不论体制,就业务来分,就四大块:零售银行业务(Retail Banking)、公司银行业务(Corporate Banking)、资金部(海外多叫司库部)(Treasury)和后台支持(BackOffice)。零售银行和公司银行大家都很熟悉了,后面我还会具体说。国外的银行都有一个Treasury,它既类似于国内银行的资金部,又有一些不同之处。我的理解是,Treasury有两个功能,第一是保证银行的流动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头寸管理。银行的资金有出有进,每天都会有盈余或短缺,这就需要Treasury来平衡,它依靠的是一个成熟的资金市场。第二个就是在满足银行流动性的同时,争取盈利。这就要求Treasury同时运用国内外的资金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进行买卖运作,以达到既保证银行头寸平衡,又获得盈利的目的。还有我们经常提到的衍生品(Derivative)也主要是在这个部门。什么是Derivative呢?讲一个原始的形态,大家就明白了。比如说,德意志银行是德国的老大,在德国市场上得到马克资金的成本是3.5%,而花旗银行在德国市场上的资金成本是3.55%;反过来,花旗银行在纽约美金市场上的筹资成本要低于德意志银行,这就存在着两家银行利率的互换。这就是Derivative的原始形态。有人说,这是国外的大银行,我们还到不了这个程度,其实不然,只要中国的资本账户彻底开放,银行马上就会进入到国际市场,享受全球的繁荣。BackOffice,就是我们说的支持部门或者保证部门,像电脑部、法律部、行政部、办公室,还有我们国际部中相当一部分技术性的工作,比如说,开立信用证。通常人们说的COO(Chief Operating Officer)营运总裁也就是这个部门的领导。 
 
 现在回过头来看零售银行和公司银行业务。在第一部分,我们看商业银行是从银行的业务来讲;现在谈零售银行,我们要从银行的客户划分来展开。为什么选取这样的角度呢?因为如果你研究商业银行,就会发现,银行的组织架构和业务划分是以客户为导向的,也就是现在流行的Demand-oriented或Market-oriented。 
 
 首先看Massive业务,就是大众业务,这里有存款、信用卡、转账、代收代付等等...... 
 
 然后是Middle Level客户。中层客户的需求在涵盖大众客户需求之外是有一些特点的,例如,买房-按揭业务,小额贷款-装修、旅游,投资-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在中国这是一个不断壮大的群体。 
 
 接着是TOP LEVEL客户。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这部分客户不大起眼,进入本世纪来,高端客户日益增加,很多大银行纷纷为这部分客户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原因就在于这部分客户,除了有大众和中层客户的需求之外,又有了新的需求重点,那就是税务策划、遗产安排和财富的保值、增值。可以说,对这部分客户的市场开发和争夺已经成了世界大银行的重要工作。原因很简单,随着20世纪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这部分客户群体不断壮大,为这部分人的服务的所得是银行利润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对这部分客户的服务已经超出了原有的零售银行概念,它更多地体现着一家银行的全部智慧,一家银行的全部资源和一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是专业人士(Professional)客户群。包括律师、会计师、独立开业的医生、猎头公司、咨询公司等。这部分专业人士在现代社会日益展露头脚,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团体。 
 
 以上这四部分客户,我们可以把他们归为零售银行的服务对象,接下来再看看公司银行都有哪些业务。 
 
 首先是对小企业的贷款。在西方,则视为对无限责任公司的贷款。接着是对中型企业的业务。在香港,银行通常把提供这种服务的部门划分为Trading Department,花旗银行的亚洲总部也从公司银行部门中分出一个部门,专门开发对这部分企业的业务。最后就是对大企业的公司业务。由于在对大企业的业务中,存在公司的重组兼并和银团贷款,所以,有的银行把对大企业的日常业务作为Corporate banking,把重组等业务单独分出来。 
 
 就业务划分来讲,银行业务链的发展就像生物细胞的演变,由单细胞到双细胞再到多细胞,不断繁衍和进化,其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突变,而在银行业务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突变就集中表现在对Middle Level和Top Level客户的服务上,这也是整个银行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业务。如何开发和培养这部分业务,靠的不仅仅是零售银行部门,还需要银行所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包括日臻完善的公司银行部门、资金部门和强有力的后台支持。这也就是我要谈的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发展我们的零售银行。

详细介绍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4. 谁能谈谈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截止至2019年末,全国银行网点总数有所减少,为22.80万个,其中全国社区网点数量总体增长,小微网点数量逐年增加。随着银行网点的智能化改造升级,近年来银行业离柜率不断攀升,2019年,全行业离柜率达89.77%。同时,我国银行业自助设备的布放量也迅速增长,2019年,全国银行业自助设备布放量达109..4万台,其中创新自助设备布放量为4805台。
1、我国银行业网点发展现状
——2019年全国网点总数有所减少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报告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我国银行业网点总数基本维持在22万个左右。截止2019年末,网点总数有所减少,为22.80万个。

——社区网点、小微网点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深化网点转型发展,社区网点数量总体增长,小微网点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末,中国银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2.8万个,其中设立社区网点7228个,小微网点达到3272个。

——2019年年内改造网点数量创新高
同时,为应对市场形势变化,中国银业金融机构网点改造数量也迅速增长。2019年,我国银行业年内改造营业网点数量达1.56万个,是2015-2019年期间改造数量最多的一年。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机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体系重建阶段(1977-1986年)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了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银行体系迅速扩张。1985年人民银行出台了专业银行业务可以适当交叉和“银行可以选择企业,企业可以选择银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四家专业银行之间开展适度竞争,从而打破了银行资金“统收统支”的“供给制”,四家专业银行还开始将其触角伸向农村,为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提供贷款。
 
扩大发展阶段(1987-1996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为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动力。1986年12月,邓小平要求“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各类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和1992年中共“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银行业在改革中不断扩大发展。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提出国家专业银行要进行企业化改革,实行商业化经营,但由于这些专业银行既从事政策性信贷业务,又从事商业性信贷业务,既难以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又不利于进行金融宏观调控。
 
深化改改阶段(1997-2002年)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发展,到1996年底,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骨干的庞大的商业银行体系,在支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陈旧观念和历史包袱一时难以化解,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的制度缺陷,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
1997年年中发生的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业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问题受到关注。当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是信贷资金的融通仍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
二是政府对银行运营的干涉较多。
三是银行管理层从其利益最大化出发,具有规模偏好和费用偏好。
四是银行的内部管理薄弱,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尽管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改革,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但是在2002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主要是在转变经营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变更业务范围、调整营业网点等较浅的层次上,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也比较薄弱。
 
改革攻坚阶段(2003年至今)
经过十15年长期艰苦的谈判,我国于2002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承诺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设立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批性措施。允许设立的非外资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享受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外资银行可向中国居民个人提供汽车信贷业务。
在金融业开放及外资进入的威胁下,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1)竞争能力较差。
(2)不良资产率高。
(3)资本充足率低。
为了应对上述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推进商业银行的改革。从200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不断向深层次发展,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制度(包括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向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方向迈进。
根据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于2003年4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行使原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的银行监督管理职权。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了要“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商业银行法)的决定》,明确规定了银监会的职能,使其对银行业的监督有法可依,同时也对中国人民银行职能重新进行了定位,强化了其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6. 银行业的发展

中国银行业的产生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当时出现了一些兼营银钱的机构,如邸店、质库等;随后,宋代有钱馆、钱铺,明代有钱庄、钱肆,清代有票号、汇票庄等。这些机构虽还称不上是真正的银行,但已具备了银行的某些特征。 近代银行的出现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在当时的世界中心意大利首先产生。意大利于1171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是最早成立的近代银行。1407年设立的热亚那银行是早期的存款银行。此后相继成立的一些银行,主要从事存、放款业务,大多具有高利贷性质。1694 年英国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股份银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广泛确立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银行得以普遍建立。资本主义银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它的主要职能是经营货币资本,发行信用流通工具,充当资本家之间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1845年由英国人在广州设立的丽如银行(又称“东方银行”),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银行;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进入帝国主义时期,银行的垄断组织随着资本的不断集中而形成。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为金融资本,银行由原来的简单的中介人演变为万能的垄断者,它既是控制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又可通过资本输出和跨国银行的形式进行对外扩张。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税后利润逐年大幅增长,2011年中国银行业所实现利润占全球银行业总利润的近三分之一。中国银行业规模发展迅速,但是利率市场化加快、内外竞争加剧、盈利增速下滑背景下,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在业务结构、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上均作出相应战略性调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银监会陆续颁布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2年6月8日,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正式稿(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将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办法和逆周期资本管理办法也在进一步讨论。从方向上看,这些监管原则积极体现了国际监管新标准的趋势;从力度上看,无论是监管标准的设定、还是监管指标的定义以及对实施时间的要求,都明显高于国际标准的要求。实施贷款损失准备动态监管。结合拨备制度国际改革进展,2011年银监会颁布《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提出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而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业金融机构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发展环境与市场需求的跟踪研究,特别是对银行业务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

7. 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金融学 38_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8. 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哪里

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银行”一词英文称之为“Bank”,是由意大利文“Banca”演变而来
在意大利文中,Banca是“长凳”的意思。最初的银行家均为祖居在意大利北部伦巴第的犹太人,他们为躲避战乱,迁移到英伦三岛,以兑换、保管贵重物品、汇兑等为业。在市场上人各一凳,据以经营货币兑换业务。倘若有人遇到资金周转不灵,无力支付债务时,就会招致债主们群起捣碎其长凳,兑换商的信用也即宣告破碎。英文“破产”为“Bankruptcy”,即源于此。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