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毛公鼎所刻文字应是什么文字

2024-05-11 15:02

1. 西周毛公鼎所刻文字应是什么文字

鼎内铭文长达497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
文字字体为大篆。
毛公鼎铭文显示的大篆书体高度成熟,表现出西周晚期纯熟的书写技法。

毛公鼎铭文是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全铭文辞精妙而完整,古奥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的第一段: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鼎铭记述周宣王诰诫。全文可分5段:
①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君臣相得,政治清平的盛况,接着用怆怀时事的语言,描述作鼎时时局并不宁靖。
②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
③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策命中着重申明凡未经毛公同意之王命,毛公可预告臣工不予奉行。
④为周王对作器者的告诫勉励之辞,着重诫勉他不要壅塞民意,不要鱼肉鳏寡。
⑤为明确毛公的职权,赏毛公以秬鬯、命服、车马、兵器。毛公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铭文以“王若曰”开始,是史官代王宣命;后面的4段,每段则以“王曰:父”开始。鼎铭既回顾了时弊,又申明了宣王任毛公以重要官职,及其孜孜图治的决心,对研究西周晚期的政治历史很有参考价值。

西周毛公鼎所刻文字应是什么文字

2. 毛公鼎上的甲骨文是商朝的还是西周的

首先毛公鼎的文字不是甲骨文,而是金文(铭文)。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内壁铸有铭文,32行,近500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毛公鼎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3. 毛公鼎是已发现的西周最早的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的文字,可能是①铭文②金文③帛书④小篆

  西周的时候只有金文这种文字,所以一定是金文,有关的解释如下:
  一、有关毛公鼎的简介: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可说是天差地远,然而,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毛公鼎是已发现的西周最早的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的文字,可能是①铭文②金文③帛书④小篆

4. 毛公鼎是哪个周王

指周宣王姬静。
相关介绍:
姬静:周厉王姬胡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3年在位。周宣王继位时,历经周厉王统治下的西周王朝吏治败坏、百姓离散,周宣王于是下令修复公室、广进谏言、安顿百姓、修缮武器。
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内壁铸有铭文,32行,近500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其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毛公鼎的铭文作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之作,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范和一种理性的审美趋尚,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
章法纵横宽松疏朗,错落有致顺乎自然而无做作,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艺术意趣。通过《毛公鼎》文字书写的完美布局,表现出西周晚期的文字书写形成了具有纯熟书写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形式和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公鼎

5. 毛公鼎与西周历史有何瓜葛

  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此鼎最后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张燕昌之子张石瓠曾巧见此鼎。后毛公鼎辗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
  咸丰二年(1852年),北京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之手购得,并赏给苏亿年1000两,此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1911年11月27日端方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

毛公鼎与西周历史有何瓜葛

6. 毛公鼎是已发现的西周最早的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的文字,可能是①铭文②金文③帛书④小篆

西周的时候只有金文这种文字,所以一定是金文,有关的解释如下:
一、有关毛公鼎的简介: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可说是天差地远,然而,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