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将迎转折点?高端化在途,北汽蓝谷寄望产业资本双突围

2024-05-12 21:58

1. 新能源汽车将迎转折点?高端化在途,北汽蓝谷寄望产业资本双突围

  当前正处企业战略转型与产品结构转型期的北汽蓝谷,仍处在战略性亏损阶段。在强大“朋友圈”及高质量产品加持下,在一系列改革组合拳锤炼下,该公司有机会实现高端转型以及产业和资本上的双突围 
     
        
    《投资时报》研究员 周运寻 
     
   新能源 汽车 作为长期增长趋势明确的产业赛道,一直为资本市场投资者所看重。自2020年3月末起,A股新能源车指数(399417.SZ)逐级攀升,一举从1763.28点大幅上涨至2021年1月27日的3860.75点,增幅达119%。
     
   产业链上诸多公司同期股价也大幅走高,如比亚迪(002549.SZ)、长城 汽车 (601633.SH)期内股价上涨超三倍,江淮 汽车 (600418.SH)、长安 汽车 (000625.SZ)、北汽蓝谷(600733.SH)等整车制造企业股价涨幅亦接近翻番。
     
   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利好推动下,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中技术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的细分行业和公司,将在2021年全球电动化同频共振的背景下,跟随产业链进入新一轮成长。
     
   然而,正如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在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21)上所言,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更需要创新思路、持续推动。而这正暗合北汽蓝谷目前的发展阶段。
     
   2021年1月29日晚间,北汽蓝谷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年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亿元到-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亿元至-67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北汽蓝谷方面表示,2020年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叠加补贴持续退坡,加重了公司的业绩压力。面对消费升级,公司提早规划、主动应对,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新产品,并加大对私市场营销力度,市场转换短期带来公司业绩下滑。同时,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保持大力度研发支出,导致2020年研发费用增加。
     
   分析人士认为,北汽蓝谷作为一家整车企业,处在产业链中游,其既要承担上游转嫁的成本压力,又要接受下游的竞争挤压,作为一家处于急速转型中的企业,亏损已在意料之中。
     
       
   上述一系列运作,在帮助北汽蓝谷整合产业链的同时,也可促进成本端的降低并提升该公司的竞争力,这无疑为其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行业政策利好 研发成果显著 
     
   近期,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频频传出利好消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需达到25%。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创 历史 新高。
     
   同时,地方层面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 汽车 消费。国家与地方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型,给予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极大的支持。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21)上,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亦提出,电动化是 汽车 动力百年来的重大技术变革。在种种技术突破的助推下,新能源 汽车 即将迎来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以电池应用为例,经过多年研发攻关,北汽新能源50kWh级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能达到180Wh/kg以上,已经实现能量密度提升100%。2020年10月,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ARCFOX极狐首款量产车ARCFOX极狐αT正式上市,其电池系统最大容量为93.6kW·h,能量密度达到行业领先的194Wh/kg,NEDC综合工况续航达到653km,彻底打消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应对冬季续航的问题上,北汽新能源也跑在行业前列。2020年1月,北汽新能源成功完成极寒环境下新能源 汽车 关键技术验证工作,让我国新能源 汽车 在全气候电池、低温增焓空调、全气候整车控制三项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无疑为新能源 汽车 突破严寒禁区、加快推广普及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尽管现阶段面临经营挑战,但该公司仍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保持了较高的投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
     
   事实上,北汽蓝谷的研发成果已经开始“走出去”。
     
   2021年1月13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拟就其基于BE21纯电动 汽车 产品平台所开发的ARCFOX α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与斯太尔美国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技术许可协议》,许可斯太尔美国使用E/E架构知识产权。据悉,斯太尔美国是麦格纳国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技术许可费的固定价款为1.92亿人民币。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此次知识产权技术许可,标志着北汽新能源电动 汽车 相关技术得到了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的认可。这也有助于北汽蓝谷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国际化进程推进,利于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共享及深化发展。
     
    牵手行业巨头 转型中急流勇进 
     
   新能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互相联动、共同发展。而北汽蓝谷作为一家整车企业,处在产业链中游,其既要承担上游转嫁的成本压力,也要接受下游的竞争挤压,对于处在急速转型中的该公司来说,业绩压力不容忽视。
     
   2016年北汽蓝谷就已坚定不移地走上高端化发展路径,虽然要经历战略升级、产品迭代的痛苦蜕变,但急流中勇进,北汽蓝谷已与麦格纳、华为、宁德时代等建立深度合作,为公司实现质的飞跃提供支撑。
     
   为了对标国际一线标准、打造世界级的电动车平台,北汽蓝谷选择麦格纳,成立了蓝谷麦格纳高端制造基地。
     
   该基地是麦格纳在全球布局的第二个工厂,基于北汽镇江工厂升级改造而成。基地全面导入了麦格纳MAFACT(Magna Factory Concept)生产制造体系,可通过标准化流程及目标管理,将欧洲百年制造核心工艺与管理技术进行100%复制,在硬件层面充分保障产品的世界级品质。
     
   整车制造牵手麦格纳之外,软件方面,北汽蓝谷亦与华为合作,深度 探索 自动驾驶领域。在电池技术方面,北汽蓝谷则与宁德时代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1800伏特创新实验室”,围绕行业痛点打造高性能高安全动力电池产品。
     
   上述一系列运作,除了可以帮助北汽蓝谷实现产业链整合外,也可助力公司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持续贯彻落实“产品向上、品牌向上”战略目标的北汽蓝谷,聚合全球优质资源打造出的高端智能新能源 汽车 品牌ARCFOX极狐,自“出生”就已自带光环。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前述提到的极狐品牌首款量产车型ARCFOX αT已于2020年10月底正式上市,目前正处交付后销量爬升阶段。该车型搭载了全球首个商业5G技术架构—IMC架构,拥有653公里超长续航、4.6秒百公里加速、哈曼4K超大屏影音系统以及华为5G 科技 互联等配置。
     
   北汽蓝谷总经理刘宇表示,“伴随着ARCFOX等新产品陆续投放,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会有所回升。而在2021年上半年,北汽蓝谷旗下又一款新车ARCFOX αS即将上市,两个产品先后推出可有效衔接拉高销量。”
     
   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当前处于企业战略与产品结构转型期的北汽蓝谷,仍处在战略性亏损阶段,重构核心业务为的是谋求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随着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在强大“朋友圈”及高质量产品的加持下,在一系列改革组合拳的锤炼下,北汽蓝谷有机会实现高端转型以及产业和资本上的双突围,向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中心和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企业迈进。

新能源汽车将迎转折点?高端化在途,北汽蓝谷寄望产业资本双突围

2. 北汽蓝谷巨亏损29亿,只因销量下滑所致?

10月29日晚间,北汽蓝谷(SH 600733)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22亿元,同比下降7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28.84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3.13亿元,同比明显扩大。

10月30日,北汽蓝谷盘中快速上涨,5分钟内涨幅超过2%。截止14时,报6.66元/股,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6%,换手率为1.97%,流通市值121.5亿元。

对于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北汽蓝谷在三季报中称,主要系公司销量同比下滑所致。
据北汽蓝谷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公布的产销快报显来看,今年1-9月,北汽新能源合计销量为21086辆,同比减少78.57%。
分析师认为,曾连续7年成为国内纯电市场的第一名如今,北汽新能源销量暴跌八成,很大程度上和北汽新能源发展战略有关。据悉,起初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而北汽新能致力于在网约车、出租车及出行市场大肆扩张,如今这部分市场已经逐渐饱和。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北汽新能源现在的销量困境,是汽车市场持续下行,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急剧大幅退坡,以及外资品牌、新势力、国内传统汽车企业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所致。这样的局面使得失去B端主力市场的北汽新能源路更加艰难。
另外,受宏观经济形势及上半年疫情因素影响,车市销量整体下滑。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为73.4万辆,同比下降17.7%。其中,9月份北汽新能源产量仅为221辆,销量为2245辆。
“内忧外患”如何破局?
不仅如此,在上市两年多的时间里,北汽蓝谷已经三次变更总经理。2019年2月1日,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离职,马仿列出任北汽新能源蓝谷董事、总经理。2020年7月24日,原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宇入主北汽新能源,任总经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频繁换帅对北汽新能源销量成绩没有太大起色。
在如此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北汽的高端品牌ARCFOX推出了旗下首款量产车型ARCFOX?αT。据悉,新车由北汽蓝谷联合麦格纳共同打造,已于10月24日上市。
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市场的需求已从工具需求向高品质出行的消费升级。有行业专家分析称,高端化一直是中国品牌市场突破的重点。未来中国品牌高端化线路会在纯电动车市场上越来越宽广。
从乘联会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市场高端化趋势明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32.9万辆,其中 A00?车型占比从 2017年的54.4%下降到2020上半年的15.0%,B级车占比从 2017?年的4.3%持续提升到2020上半年的27.3%。
但目前ARCFOX?αT的成绩尚未得到市场验证,同时高端车型向头部企业集中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如此看来,北汽新能源仍面临较大困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新能源汽车大潮退去,下半场北汽蓝谷能否继续保持领先?

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平静。刚进入七月,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就因未平衡好生产交付能力与产品迭代升级之间的矛盾而遭到老车主维权。最终该事件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公开道歉,向老车主提供多种赔偿方案收场。

同时,随着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影响,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成为近几年来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的月份。
不论是从销量数据,还是政策补贴上来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潮终于开始退去,该领域内的企业今后都将面临越发严峻的市场环境,“裸泳”的企业也将面临生死难关。            在这样的大势下,主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情况,就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缩影。而其中重要企业的状况,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而北汽新能源旗下的EU系列,也位居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
上述EU系列热销、多项同比大增的数据意味着,北汽新能源旗下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自推出以来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被市场所认可。根据7月8日北汽蓝谷发布的北汽新能源6月份产销快报,在6.5万辆的累计销量中,售价12万以上的EU5、EX5、EX3等中高端车型,占比达90%。

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在补贴退坡、增速放缓的市场逆境下,顺利完成了一次由EU5领衔的从量到质的转型,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成效已现端倪。
因此,北汽新能源近期上市的EU7,EC5等新款车型,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望减缓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带来的冲击,推动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保持正增长。

新能源汽车大潮退去,下半场北汽蓝谷能否继续保持领先?

4. 北汽蓝谷为什么被注资

因为北汽蓝谷是北汽旗下分拆出来上市的新能源业务板块,故而反映出了新能源造车的巨大投入现状,才引起了很多人的特别关注。

事实上,新能源造车投入大于收益,已是行业现象,就以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来看,每年仅在研发上的投入在30亿至50亿元左右。要想通过卖车来回本,还需要时间。

再看世界龙头特斯拉,根据财报数据披露,其在2010年上市到2020年间,包含技术研发、厂房设备、营销管理等方面累计投入则超过2300亿元。

可以说,能够显露头角的新能源造车势力,均伴随着一定的亏损情况,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家的成本投入也会更多,资金需求会越来越大。

要说新能源造车势力比拼的是什么呢?是产品的未来市场空间,以及企业的成长预期。

那么,北汽蓝谷的优势在哪里呢?

先看产品的未来市场空间。如今北汽蓝谷在高端市场的当家产品是极狐系列(极狐阿尔法S和极狐阿尔法T为代表)。在这两年的市场检验中,极狐车的口碑算不错。在一些汽车专业媒体的测评中,极狐车的安全、续航和驾控性能可圈可点。

如果查阅一些正规行业奖项,我们也能发现极狐。在不久前的2021中国汽车安全大会上,极狐阿尔法S就得到了“2021中国十佳车身”和“2021中国十佳车身最佳材料”两个奖项。

最后,再看企业的成长预期。在这方面,北汽蓝谷的智能化转型可圈可点。

5. 新能源汽车形势一片大好,北汽蓝谷的日子却不好过

  作者:龚进辉 
     
   新能源 汽车 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似乎与北汽蓝谷无关,因为它的日子并不好过。
     
   前不久,北汽蓝谷发布2021年半年报。财报显示,其营收为24.37亿元,同比减少21.69%,净亏损为18.1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缩窄2.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20.9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扩大5.43%。更为扎心的是,北汽蓝谷扣非净利已连续8年负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年上半年,车企普遍从疫情影响中复苏,实现财务业绩的显著回升,而北汽蓝谷依然处于低谷状态,未能止跌回稳。当然,产销量未达预期,更能直观地反映出北汽蓝谷的尴尬处境。
     
   今年7月,北汽蓝谷仅生产 汽车 350辆,同比下滑68.77%,销售 汽车 3491辆,同比增长73.77%;其中,被寄予厚望的ARCFOX极狐在7月交付525辆,环比上升90%。今年1-7月,北汽蓝谷累计生产 汽车 2507辆,同比减少73.81%,累计销售 汽车 10450辆,同比减少37.46%。
     
   而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95.8万辆和94.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7倍和1.6倍。整个行业稳中向好,北汽蓝谷却交出如此差的成绩,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同时,北汽蓝谷产销严重失衡,代表其在今年销售的大部分车辆是清理此前的库存,并暴露出产能明显过剩的弊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产能利用率仅为5.35%,不敌2020年的9.96%。
      明眼人都看得出,今年前7个月,北汽蓝谷产销大幅下滑,是营收和扣非利润衰减的一大直接原因,背后是其正在进行一场无比艰难的转型。今年2月,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透露,改革是北汽蓝谷的重点,“2020年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年,但目前公司正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无论是转型还是改革,经历阵痛在所难免。入市较早、加上有政策扶持,北汽蓝谷连续7年成为国内纯电动 汽车 市场的销量冠军,2019年销量突破15万辆,但短短1年便跌入谷底,2020年销量暴跌至2.59万辆,根本原因在于销售结构的调整并非易事。
     
   北汽蓝谷的销量构成大部分由B端市场消化,长期依赖于租车市场、网约车公司、公务车等B端用户,而C端消费者购买的比例并不高。以2019年15万辆的年销量为例,约70%是对公业务,剩下30%是私人车主,总销量中占比最高的车型是EU5,年销量达9万多辆,其中有7万多辆是对公销售。
     
   事实上,北汽蓝谷过度依赖B端市场存在不小的隐患,弊端显而易见。一旦政策或行业出现变动,其自身发展就会受限。2020年,占比较高的对公销量受疫情影响严重,加上政府补贴大幅退坡、新能源 汽车 销售从公共用车转向私人用车,北汽蓝谷未能抓住行业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机遇,提高产品力和品牌力,导致迅速走向衰落,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直到今年上半年仍未见好转。
     
   当然,自2020年以来,北汽蓝谷销量一蹶不振,并不代表其并未推动转型,充其量只能说转型不顺,短期内很难见效,急是急不来的。目前,北汽蓝谷旗下有ARCFOX极狐和BEIJING两个品牌。其中,前者为高端品牌,已上市阿尔法T、阿尔法S两款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后者为经济型品牌,主要产品有EU、EX、EC系列,涵盖A级到A00级全系列车型。
     
   其中,ARCFOX极狐是北汽蓝谷抢夺C端消费者的一张王牌,各种优质资源向其倾斜。一大实锤便是,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仍保持高额亏损,一个原因便是推进ARCFOX极狐品牌提升和渠道建设,向特斯拉、蔚来学习,与过去切割,全力 探索 直营模式。
     
   刘宇给ARCFOX极狐定下的目标是今年销量达到1.2万辆,接近去年销量的一半,野心勃勃可见一斑。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数据显示,今年1-7月,阿尔法T累计批发销量是1191辆,阿尔法S累计批发销售604辆,加起来仅有1800辆,即便下半年是 汽车 销售旺季,ARCFOX极狐也难以完成既定目标,毕竟差距实在太大。
     
   话说,ARCFOX极狐无法达标,强敌环伺之下艰难突围,北汽蓝谷用3年重回第一阵营这个目标更加难以实现,刘宇立下的Flag可能被残酷现实打脸。要知道,论年销量的话,北汽蓝谷连在造车新势力中都排不上名号,更别提与上汽、比亚迪等传统车企巨头相比,重回第一阵营难度极高。
      而随着百度、小米、滴滴、创维等玩家的争相入局,使新能源 汽车 市场竞争加剧,北汽蓝谷更加难以突围,未来前景存在较大变数。对此,其制定的竞争策略是,短期内不再追求规模领先,但在技术、产品、用户运营等核心能力上对标领先。恕我直言,别的不说,论技术的话,北汽蓝谷达到行业领先太难了,原因有二:
     
   一是研发投入远低于同行。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94%至4.08亿元,而同期蔚来、小鹏研发费用分别为15.7亿元、13.98亿元,是北汽蓝谷的3.84倍、3.43倍。试问,北汽蓝谷研发投入与同行不在一个量级,凭什么保证技术的领先性?
     
   二是核心技术依赖外部合作而非自研。鉴于行业竞争加剧,北汽蓝谷开始转变思路,更聚焦于市场销售端和产品开发端,并联合华为、百度等合作伙伴提升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比如,阿尔法S华为HI版车型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它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 汽车 。
     
   同时,ARCFOX极狐与百度联合推进Robotaxi项目,完成Apollo自动驾驶系统在极狐 汽车 上的系统搭载、产品验证、系统集成联合测试,按计划实现产品交付。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 汽车 的核心技术,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车企通常选择投入重金和人力自研,像北汽蓝谷这样假手于人、仰仗合作伙伴的玩家少之又少。核心技术不自主拥有,北汽蓝谷很容易在发展中受制于人。
     
   从现实层面来看,尽管阿尔法S与华为合作占据先发优势,但不会持续太久。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透露,华为未来将与车企合作陆续推出3个 汽车 子品牌。这意味着,阿尔法S并非华为唯一的合作车型,届时其独特价值将不可避免被稀释。而ARCFOX极狐与百度无人车的合作,短期内又无法给公司经营带来实质性效果。
     
   由B端转向C端受阻、技术难以领先,当下北汽蓝谷处境十分艰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其仍免不了过苦日子,销量、营收、利润等关键经营指标的改善注定任重道远,3年可能不够。鉴于此,北汽蓝谷应该保持战略定力,做时间的朋友,坚定推动改革,才能真正享受到新能源 汽车 蓬勃发展的红利,而不是沦为违背大势的局外人。

新能源汽车形势一片大好,北汽蓝谷的日子却不好过

6. 极致,北汽蓝谷的转型之道和态度表达

 极致,字面上的意思是自我要求标准极高者,往往都会不断地自我加压,以达成自我价值的完美实现。任何事做到极致,都是一门艺术。换句话说,极致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锤炼,一种态度表达,也是走向成功的修行之道。
      现实中,有很多极致者取得成功的案例。比如北汽蓝谷,身处新能源 汽车 市场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尽管一路走来颇多艰辛,但其前不久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北汽蓝谷去年营收88.53亿元,同比增长6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同比减少12.4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89亿元,现金流转正。由此可见,企业呈现稳健发展趋势的北汽蓝谷,指标回暖,未来可期。而这所有的一切,在“高氏观市”看来,正得益于一直以来所坚守的极致的企业态度。
       匠心,只为造出极致好车 
   造出高品质的极致好车,是每个负责任的车企的终极追求,北汽蓝谷也是如此。当然,想要造出极致好车,必得在研发、制造等多个领域,完成极致的持续修炼,才能实现打造顶级品质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北汽蓝谷凭借十几年电动 汽车 发展经验及技术积累,构建了以高安全、强智联、高效能为技术特点的整车电子电气E/E架构,并引入豪华车制造专家麦格纳,联手搭建出首款全冗余架构的电动硬件平台——BE21平台,其超级拓展、智能、交互、进化四大特色,使旗下的极狐车型先天拥有了高品质特性,在安全、续航和驾控等方面有着出众的表现。
      不仅如此,北汽蓝谷还与麦格纳一起,打造行业前沿的高端制造平台,全面导入麦格纳MAFACT生产运营管理体系,以一线豪华车同级的世界级制造标准,带来全面可靠的高端品质保证。或许,这种笼统的表述有些抽象,但通过以下几个例子,当可帮助我们更加具象化地窥斑见豹。
   北汽蓝谷旗下的极狐车型,采用上钢下铝的混合车身,这种车身的制造过程要比全铝车身更复杂,因而需要更先进的工艺,但也因此实现了更佳的车身轻量化;为使整车扭转刚度达到行业最高水平,极狐车型采用了笼式框架结构,最关键的A、B柱均采用1500MPa以上的热成型钢,这种钢材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吨以上、相当于两只成年大象体重的压力;在涉水深度方面,极狐车型在水深800mm时,仍可达到涉水试验的优秀水平,远超轿车300mm的行业标准,从而规避了电池进水引发事故的风险,更好地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不难发现,极致的北汽蓝谷,在产品研发、制造方面的投入可谓不计成本。也正因此,极狐车型在选材、制造、测试等全流程做到了精益求精。此前,极狐车型斩获“中国十佳车身”和“最佳材料”双料大奖,以及CA-CAP首批耐腐蚀性能测评白金等级,则成为行业及消费市场对其顶级品质的最佳认证。
    追求极致,构建起高端产业链生态 
   极致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对自身有着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从而促成进步和发展。
   具体到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智能网联电动车时代,智能化和网联化已经成为新能源 汽车 的刚性指标。虽然北汽蓝谷在电动 汽车 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优势明显,早已跻身领军阵营,但在行业变革的大势之下,喜欢极致的北汽蓝谷,仍然主动拥抱变革,为了规避传统车企在芯片、算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能力盲区,引入重要合作伙伴,积极向ICT企业转型。
      这其中,既包括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联手打造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成为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首款具备城市通勤能力的智能驾驶量产车,具备高阶智能驾驶水平和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技术能力,也包括与百度携手,开展共享无人车测试研究。基于极狐阿尔法T打造的Apollo Moon,应用百度最新一代共享无人车技术第五代Robotaxi,具备真正智能驾驶能力。根据规划,北汽蓝谷将于未来三年在30座城市投入3000台Robotaxi,组建一支全球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车队。
      北汽蓝谷在智能化领域的合作还不止于此,为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针对当前新能源 汽车 用户面临的补能难题,北汽蓝谷与国网电动合作,积极推进智能化充电技术开发和充电平台开发建设项目。随着极狐专属超充站、移动超充服务车,以及覆盖22座城市的1000座认证充电站的投入运营,用户充电体验有效提升。
   看得出,北汽蓝谷正在加快全面数字化步伐,并构建起了涉及研发、制造、客户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优良生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部力量的加持,不断实现更高的标准,满足市场更高的要求,旗下极狐车型在豪华纯电智能 汽车 成功占位的同时,企业发展也进入良性态势。
       极致口碑营销,只为用户至上 
   菲利普·科特勒说,营销的本质就是发现并满足需求的过程。这一观点的核心,用一句我们都熟悉的话说,其实就是“用户至上”。不少车企在这方面也是各施神通,花样迭出,但北汽蓝谷的营销依然呈现出极致的特质,甚至到了几近苛刻的程度。
   比如围绕用户及销售场景,北汽蓝谷推进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并创新开发出直销、分销及数字化营销业务;在渠道建设层面,面向高端市场推进直营店、经销店、服务的网络建设;在能力提升层面,深度提炼店端运营各场景体验流程,支持全国店端编制业务指导手册,协助经销商提升客户运营体验及运营能力。
      截止2021年底,极狐 汽车 已累计完成授权的建设网点超过120家。尤其是在高端纯电市场销量占比80%以上的15个重点城市,已实现100%覆盖;对具有潜力的21个城市,也已完成35家店面的建设。预计今年营销店面达到150家,并计划在2025年做到覆盖100+城市、380+家网点的营销服务网络规模。而在服务方面,极狐已经授权73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54个城市,极狐直属团队24小时在线服务,确保覆盖多渠道全场景用户用车生活。
   具体的营销行为方面,北汽蓝谷的发力点也集中在高水平、高标准上。2021年,极狐 汽车 全方位的整合营销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其中极狐行动、冰临城下、山顶咖啡、极狐星球街头派对都已经成为行业内的著名IP。
   透过上述的数字和案例,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北汽蓝谷为了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其极致营销与服务实质就是用户思维的体现,它所推行的一切营销行为和手段,最终落点都在于唯用户至上。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其实造车也是一种不断锤炼自我的修行,而北汽蓝谷的这种修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持续进行的极致追求。北宋理学奠基者、哲学家程颢说:“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而已经从“艰阻”中走出并且善于“反求诸己”的北汽蓝谷,未来必会在这场修行中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顺。

7. 华为“造车”拨云见日,北汽蓝谷率先下线合作量产车型

 当新能源 汽车 的故事讲了十多年,凭着清晰的故事逻辑和可行的商业模式,往往就能得到资本青睐。
   时至今日,新能源 汽车 行业早已完全揭开面纱,对于任何故事,资本并不只想获得一个关于长期目标的故事,更希望通过一些准确信息(短期策略、财务情况、产品进展、人员配比)来判断结果。
   比如,针对现在备受瞩目的智能驾驶之争,多方关注的焦点已从车企的远景布局,转向实际量产,毕竟只有当产品到达市场,才算迈出第一步。
   于是,很多人特别关注近期的一个消息:有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下线。
   新车下线并不算是大新闻,更何况只是产线验证车,这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究竟有何意义?
    集中落地,华为技术告别概念阶段 
   今年的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一直延续增长势头,并出现了一块“新战场”——华为、百度、苹果等 科技 巨头纷纷布局造车,目的是逐步推出搭载更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电动新车。由此 科技 加持,新能源车的智能化成为未来的投资主线。
   其中,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受到较高关注。由于不直接参与造车,华为便通过自身技术与车企合作。包括广汽集团、长安 汽车 、北汽蓝谷在内的一系列合作者,与华为陆续推出合作车型。
   此前提及的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即华为和北汽蓝谷联合推出的车型。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作为重点车型亮相。该车是全球首款搭载鸿蒙OS系统和3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也是首款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的量产车型。
   重点是,这是首款实现量产的华为元素智能车型。北汽蓝谷在稍早前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期间,与华为联合开展的项目正在持续推进,旨在保证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在下半年实现量产。
   据了解,北汽蓝谷和华为在合作之初,就将产品标准设置得高于行业标准,使产品安全性普遍高于行业。至于这种高端车型,离不开大量渐进式的验证工作。
   这种验证工作涉及数据安全、硬件质量等多维层面,工作量繁重,至8月31日,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下线,即将全面公开道路测试。据悉,今年10月还将有一批产线验证车下线,意味着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生产线已经趋于完善,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开展小批量产交付。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智能驾驶格局远未确定,仍有众多潜在新入局者,但在短时间达到量产水平的车型不可小觑,至少它拥有在市场中的先发优势。
    量产背后的“大动作” 
   在智能驾驶之争中,华为、百度、苹果等 科技 巨头输出了技术,而传统车企也在加速转型。选择合作者时, 科技 巨头往往看重两点:造车能力和搭载智能技术能力。
   造车能力方面,北汽蓝谷在今年集中展示了自己的长处。在成都车展上,极狐展台的参观者多会提及不久前的一次“碰撞测试”。
   在一个业内平台举办的“碰撞测试”中,极狐表现出的强耐碰撞性,让更多消费者意识到,新能源 汽车 的安全性能并不由某一个部件决定,而源自体系化的安全设计。
   比如说,为保证极狐的安全性能,北汽蓝谷对其全系列产品采用了钢铝混合的车身结构,在有效降低车身总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产品的刚性。在“笼式框架”的整体结构基础下,产品车身A、B柱及门槛等关键位置使用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提高车体承受碰撞的能量,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
      这款高安全性产品就是极狐阿尔法S,集中反应了北汽蓝谷的造车能力,这也是华为与之合作的重要因素。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产生,正基于此高度契合。
   事实上,北汽蓝谷在近两年一直加速高端制造。透过2021年半年报可见,北汽蓝谷构建了BE11、BE22、BE21三个整车研发平台。其中,BE21正是制造极狐产品的平台,其涵盖了全新开发的高端智能、全冗余架构纯电动 汽车 技术,支持车型轴距从2.75米到3米的轴距拓展,支持L4级别智能驾驶,具备超级拓展、智能、交互、进化四大特色。
   在上述高端制造元素的发力下,消费者将在今年购买到华为智能驾驶技术产品,并在日常驾驶中深度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将在更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曾经,华为参与造车被业界寄予厚望;当前,首批华为元素的智能车即将量产;未来,能否有条不紊却兼具速度地实现量产,将成为资本判断智能车价值的重要标准。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华为“造车”拨云见日,北汽蓝谷率先下线合作量产车型

8. 市场销量持续回暖,北汽蓝谷卡位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

在持续反复的疫情笼罩下,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巨变中超车前行。根据中汽协的预测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有望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7%。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已历经1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洗礼的北汽蓝谷,又将如何应时而动、提前卡位?
2021年,北汽蓝谷毅然按下转型变革的加速键,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在组织架构、品牌定位、产品结构等方面全面发力,走出了一条浴火重生的“二次创业”之路。

2022年伊始,北汽蓝谷在市场层面进一步发出积极信号,将“反守为攻”作为2022年的战略主旋律,计划2年内推出9款全新车型,包括极狐A+级SUV/轿跑以及阿尔法T 华为HI版等。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表示:“北汽蓝谷2022年的销量目标为10万辆,其中含极狐4万辆,未来争取冲击30万辆。”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北汽蓝谷实现总销量2,122辆,同比大涨97.95%;其中极狐阿尔法T增速最高,上险量同比暴涨157%。2021年全年,北汽蓝谷实现销售量26,127辆,同比微增0.82%。拆分到每个月,2021年下半年的销量好于上半年,也明显好于去年同期。2022年1月同比接近翻番销量数据,进一步佐证,北汽蓝谷市场销量逐步回升态势明显。

大力构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生态,迎战产业下半场
在科技竞争时代,能否构建以人为本的技术生态,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北汽蓝谷的改革转型,正是从人才战略与管理团队重塑开始。2021年以来,北汽蓝谷着手优化管理团队,启用优秀的年轻人才,确立了全新的领导班子。2021年1月,刘宇接任北汽新能源董事长。4月,北汽新能源工程院时任副院长代康伟被任命为北汽新能源总经理。10月,樊京涛正式出任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
在优化人才战略凝聚人才的同时,北汽蓝谷正通过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来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厚度,拓宽拓深企业技术护城河。2022年1月28日,北汽蓝谷发布上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元至-53亿元,与2020年相比,预计2021年减亏11.8亿元至16.8亿元。北汽蓝谷同时表示,2021年,“公司持续构建自主技术能力,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对公司业绩影响金额约为11亿元。” 
在产业生态化时代,企业不仅要全力掌握核心技术,更要善于整合产业链各领域的优势技术资源。“新四化”时代的智能汽车,已不仅仅是专注制造技术的传统机电平台,更是融合三电核心技术、智能平台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超级智能化终端平台,汽车主机厂必须转变运营思维,通过全产业链的创新合作,聚合产业链各领域的技术优势,以构建符合汽车智能化时代需求的产业链生态。

正因为此,北汽蓝谷近年来多方运作,与华为、百度、麦格纳、滴滴、宁德时代等产业链行业技术巨头携手,建立起面向行业未来的产业共同体。自2017年至今,北汽与华为4年里已4次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深化双方合作。双方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并不断完善合作管理机制、加强产品研发、联合品牌营销,形成了互为优先的伙伴关系,以高度协同发展模式,共同打造具备行业领先优势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
2021年,北汽蓝谷投入巨资建设的试验中心二期正式投入使用,为持续提升研发技术能力提供支撑。北汽蓝谷全冗余架构电动平台BE21的电子电气EE架构及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实现向海外企业的技术输出,开中国汽车行业先河,引领全球新一代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

资本运作层面,2021年5月,北汽蓝谷定增募资55亿元,全面发力“新四化”,强化自身技术竞争力,资金主要投入极狐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以及换电业务系统开发。
全力打造高端品牌ARCFOX极狐,已实现核心市场全覆盖
当近些年“PPT造车”在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中盛行一时,已在这个产业中耕耘12年的北汽蓝谷,展现了自身深厚的体系、技术、产品积淀,和强大的战略执行能力。北汽蓝谷与华为携手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2021年上海车展亮相,广州车展正式量产落地,开始接受预订。一连串的快速行动,令业界惊叹。

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在上海城市道路上实现无干预智能驾驶,引起轰动,被舆论视为高等级辅助智能驾驶元年到来的标志。它不仅是全球第一款量产的华为ADS智能驾驶车型,还是第一款搭载华为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的高端纯电量产轿车;第一款750V高压平台超级电动产品;第一款无线充电量产产品;第一款全冗余架构量产车。它以如此之多的“第一”,当之无愧地成为广州车展的明星车型和2021年度热门车型。

作为北汽蓝谷着力打造的高端品牌,极狐品牌两款车型阿尔法S和阿尔法T已正式上市交付,其高品质特性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在2021中国汽车安全大会上,阿尔法S荣获“中国十佳车身”和“最佳材料”两项大奖。同时,阿尔法S和阿尔法T在多次海内外专业媒体的测评中,表现出过硬的安全、续航和驾控品质。2021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阿尔法S、阿尔法T交付量环比增长183%。
2021年全年,极狐汽车在车展等各种场合,布局了多次“技术日”活动,使其“极智安全”的车身架构、电池科技以及智能化属性深入公众人心。同时,极狐行动、冰临城下、山顶咖啡、极狐星球街头派对等营销行动,都已经成为行业内的著名IP。

在渠道网络建设上,截止2021年底,极狐汽车已累计完成授权的建设网点超过120家。尤其是在高端纯电市场销量占比80%以上的15个重点城市,已实现100%覆盖。预计2022年,极狐汽车营销店面达到150家。服务网络方面,极狐已经建立75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53个城市。
在2021年度业绩快报中,北汽蓝谷表示,为了实现产品向高端化转型,全力推进ARCFOX极狐品牌提升和渠道建设,公司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广告宣传及运营等销售费用增加,对公司业绩影响金额约为17亿元。正是这种大手笔的投入,让极狐汽车在1年的时间内,便实现了初步的渠道布局。

加速新能源生态链产业布局,拓展换电业务破解行业痛点
在过去一年,北汽蓝谷能够令外界耳目一新,关键因素之一,无疑是企业削减中低端产品序列、加速极狐品牌高端产品投放的高端化布局。2022年,北汽蓝谷将加速新产品投放,并持续拓展换电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汽车行业低碳减排的先锋,北汽蓝谷在节能减排方面也积攒下诸多宝贵经验。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产品碳排放的计算和追踪体系,实现碳排放的数据透明化和可追溯化,以方便展开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行动。截至2021年11月底,北汽蓝谷销售车型保有量已经超过五十三万辆,累计行驶总里程达230亿公里,综合节能减排393万吨,相当于种植树木1400万棵。

此外,北汽蓝谷持续拓展换电业务,为破解行业痛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助力。目前,北汽蓝谷已在北京、厦门、兰州、广州等22个城市投放约3.3万辆换电式电动车,累计建成配套换电站277座,数量全球第一。其中,北汽蓝谷在北京市投放换电出租车2.4万辆,建成165座充换电站,城区平均服务半径2.78公里、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营。接下来,北汽蓝谷换电业务将在11个试点城市重点发力,同时推动各省会城市的落地推广。
前IBM董事长路易斯·郭士纳曾以《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讲述一个昔日的产业引领者成功转型的故事。北汽蓝谷则正在为我们讲述另一个关于“大象跳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