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行业市场现状是怎样的?

2024-05-11 12:55

1. 中国制药行业市场现状是怎样的?

国内化学制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化学制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上海医药(601607)、恒瑞医药(600276)、复星医药(600196)、科伦药业(002422)、国药现代(600420)、华润双鹤(600062)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化学制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中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中国化学药品主要剂型产量、中国化学制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情况、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销售额及占比情况
化药生产规模先降后稳
药品生产是从传统医药开始的,后来演变到从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天然药物,进而逐步开发和建立了化学药物的工业生产体系。化学制药行业由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两部分组成。化学原料药是化学药品制剂的上游产品,是进一步制成药物制剂的原材料。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化药生产企业规模整体保持稳定,规上企业数量保持在2400家左右,其中原料药生产企业1270家,制剂企业1123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制药行业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行业转型升级。2018年,中国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原料药低端产能出清进程加速。受此影响,2018年我国化药产量发生大幅下降,2018年我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为230.37万吨,同比下滑35.19%,同时各种化药制剂产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2018年以后,我国化药产量开始保持稳定发展。


化药生产企业营收规模保持稳定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医药行业的改革政策以来,药品价格得到有效调控,我国化学制药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企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从化药生产企业经营情况来看,2016-2020年我国化学制药行业规上企业营收规模整体保持稳定,营收规模保持在12500亿元左右。

2020年终端销售规模下降
从下游需求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卫生医疗费用稳定增长,也推动了我国化药市场的需求。根据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药品销售额从2015年的1071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759亿元,其中化学药占据了70%左右的份额,其销售额从2015年7449亿元增长到2019年9686亿元;2020年受疫情冲击以及国家医药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化学药销售额约为8281亿元,同比下降15%。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制药行业市场现状是怎样的?

2. 中国制药行业市场现状是怎样的

目前中国医药制造行业仍面临多种问题,如技术水平低、行业集中度低、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研发能力弱等。且从企业数量来看,2010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不断扩大,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但大部分都是规模小,竞争力弱。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药制造行业还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大。不过,由于近年来基础化学原料和中药材价格均有所波动,预计未来制药原材料采购成本仍存在一定压力。

扩展资料
药品监管下的机会
药品的质量监管越来越严格,药企必须规范生产行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而质量的提升需要工艺、装备的更新,为满足药品高质量的生产需求,制药装备只有重置更新才能有市场,这也将带动我国制药装备朝着质的方向发展,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传统、落后、低水平重复生产的装备将会被淘汰。
随着国内制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产品种类的日趋丰富,中国的制药装备几乎涵盖了国际制药装备市场上的所有规格产品,借助“一带一路”春风,出口市场成为了不少制药装备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3. 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的历史沿革

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前身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成立于1964年,是当时国家试办的12个全国性专业公司(托拉斯)之一,代表国家对全国医药工业企业行使管理权。1978年,国家医药管理局成立后,公司成为分管全国化学医药工业的专业性公司。1986年,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转变为企业。1998年,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立,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04年,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改制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56亿元。2009年,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1.36亿元,净资产为23.31亿元(不含少数股东权益)。

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的历史沿革

4.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发展历史

协会自成立以来,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开拓,热情为会员单位服务,注重调查研究,反映会员单位的正当要求、意见;向政府部门提出有利于我国制药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为会员单位提供有价值的经济、技术、政策等国内外信息,开展咨询服务;组织技术经济交流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活动。协会活动从初期以推进技术进步为主转向以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相结合,近年来在药品价格、药品招标采购、医保药品目录、药品注册与市场规范、绿色环保及节能减排等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上组织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对话,加强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一方面引导会员单位正确认识、理解并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医药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为政府部门解读政策及制定初衷、了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平台。协会同时积极促进行业自律,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行业协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作用空间。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协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围绕国家经济工作中心,针对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诸如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进行研讨和开展工作。2008年10月,协会在北京举办了隆重而简朴的“医药行业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成立20周年庆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协会名誉会长桑国卫到会祝贺并作重要讲话。2008年5月,与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在大连合作主办了“第60届API China主题论坛——科技创新、健康发展”;同年12月,再度联合并携手相关医药行业协会在成都共同主办“中国医药工商界领导人聚会”,探讨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药业的影响与对策。协会多年来运用民间渠道开展对外交流与交往,先后与东南亚、西欧、北欧地区的制药工业协会建立联系与友好往来,与周边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印度制药工业协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2006年8月协会组团访美,由郑鸿会长带队拜会了美国制药研究与生产商协会并进行交流;2007年10月,协会组团对俄罗斯的制药企业进行了考察访问。协会以其积极的工作和卓著的成绩得到会员单位的拥护和政府部门的认可。1994年、1998年和2003年三次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全国先进工业行业协会,2003年被民政部授予“抗击‘非典’ 先进全国性社会团体”奖牌,2007年获准成为全国整规办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开展的行业信用评价工作首批44家试点协会之一。协会坚持企业和企业家办会。2008年4月顺利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七届领导班子: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郑鸿任会长,协会第三、四、五届会长李舜年任执行会长,聘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名誉会长,聘请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高级副会长顾家麒为特邀高级顾问,聘请原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于明德为特邀顾问。经换届加强了协会领导班子力量,副会长中有大型重点国企、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有地区性医药行业协会的会长,有知名医药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或总裁。协会将在全体会员单位、理事单位、会长及副会长单位、各工作机构、各地区性医药行业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坚持服务、勇于开拓、多办实事、讲求实效,为我国制药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积极做出贡献。

5. 制药工业的发展简况

药品生产是从传统医药开始的,后来演变到从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天然药物,进而逐步开发和建立了化学药物的工业生产体系。化学制药工业发源于西欧。19世纪初至60年代,科学家先后从传统的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纯的化学成分,如那可丁(1803)、吗啡(1805)、奎宁(1820)、烟碱(1828)、阿托品(1831)、可卡因(1855)等。这些有效成分的分离为化学药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还先后出现了一批化学合成药,如乙醚(1842)、索佛那(1888)、阿司匹林(1899)等。与此同时,制剂学也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19世纪末,化学制药工业初步形成。其发展经历了如下5个重要阶段:①有机砷制剂的发明。1910年有机砷制剂胂凡纳明(即“606”)和1912年新胂凡纳明(914)的发明,开创了化学药物治疗的新纪元。②磺胺药的发明。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磺胺药的发明,成为化学药物治疗的又一新的里程碑,从此人类有了对付细菌感染的有效武器。③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和分离提纯以及不久实现的深层发酵生产,使人类有了对付细菌性感染更为有效的武器。接着许多其他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相继出现,并投入生产和应用。1959年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分离成功,为一系列半合成青霉素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头孢菌素C的发现推动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开发。④其他一些重要进展。对化学制药工业曾作出贡献的尚有:胰岛素和其他生物化学药的提取和精制;抗疟药的研究和生产;维生素的人工合成;激素的人工合成和生产。其后,各种抗结核药、降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抗精神失常药、合成降血糖药、安定药、抗肿瘤药、抗病毒药和非甾体消炎药等相继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制药工业的发展。⑤制剂加工技术的发展。2013中国(南昌)国际制药工业及技术展览会江西省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生物和新医药产业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省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96.25亿元,比2005年增长4.27倍;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93.53亿元,比2005年增长2.92,增幅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产业规模显著扩大。预计到2015年,全省生物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800亿元,保持年均增长30%以上,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强力助推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昌小蓝工业园、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湾里药谷、宜春袁州医药工业园、樟树福城医药园、吉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萍乡宣风生物产业园、进贤医疗器械产业园等重大核心园区的发展。“十二五”及至2020年期间生物和新医药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它产业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江西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CCPE展会概述CCPE中国(南昌)国际医药工业及技术展览会是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重要产业商贸平台。旨在更好的宣传服务江西省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推动生物制药的发展及技术进步,为江西省的生物医药企业搭建一个高新技术交流平台,展示国际生物制药行业最新技术设备,与国际高新科技的进步保持密切的联系。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促进会、江西省医药行业协会联合于2013年9月11日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以展会为平台,论坛为支点、企业为主体,推进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领先的制药行业论坛。INTERPHEX是拥有28年业界领先地位的老牌盛会。大会每次都能吸引一批精英专业人士,他们来自生产、设备、信息技术和采购等领域,对先进的技术、创新的经营战略、市场趋势和政策保持着敏感的嗅觉。 INTERPHEX是掌握最新趋势、了解专业教育状况以及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全世界最可靠的来源,推动着制药生产和包装领域革新战略的发展。为INTERPHEX的参展商,您将得到您最想要的订单——来自世界上最成功、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生命科学公司,包括大型医药公司、最大的和正在崛起的生物制药公司以及很多大的仿制药公司 INTERPHEX2011将涉足一个新的工业部门,它将与欧洲最重要的生物技术展览和会议BIOTECHNICA在一起举行,汇集了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先进技术以及最新的医疗设备和生物医疗产品技术,使广大的生命科学专业人员获益匪浅。

制药工业的发展简况

6. 制药工程的发展沿革

在正式出现制药工程专业这个名称以前,国内的高校依据自身的条件已经设置了与此相关的专业,譬如化学制药专业、中药学专业、抗菌素专业、精细化工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等。这些专业有的是设置在医药科大学,有些设置在综合性大学,更多的是设置在理工科大学内。当然,由于主管院校性质的不同,这些专业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从专业面讲,新设的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它涉及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等领域。在1998年以前,国内曾经出现过与制药工程专业类似的专业,譬如抗菌素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等,这些应该都与制药工程专业的产生有很大的渊源,原本已有的化学制药专业当然毫无例外地转为制药工程专业。一些医药类院校设置有微生物制药专业,从教育部的归类来看,该专业应该并入生物工程专业,事实上,一些院校还是选择了与此更相近的制药工程专业。1997年,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中医学院联合创办了五年制制药工程专业,实行在两个学校分别学习的制度。这是我国第一个制药工程专业。合肥工业大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先驱者,为本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1998年颁布本科新专业目录的时候,也就是在制药工程专业出现于本科专业目录的同时,在化工类专业中的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精细化工专业却从该目录中消失了。据统计,那时全国至少有174所高校设有精细化工专业,其中有不少精细化工专业都把化学药物的合成制备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尽管按照新的专业目录,精细化工专业应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名义招生,但事实上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精细化工专业看准了制药工程方向,改建成制药工程专业。在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初期,能赶上这个节拍的高等院校并不多,主要是一些原来设有化学制药的工科类大学和原来设有药学类专业的理科类大学。随着人们对“药”这个特殊产品越来越重视,不少高校非常看好这个专业,通过转型或新建形成了制药工程专业。截止到2015年,我国开设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从当初的1997年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中医学院合办的第一家,发展至今已有近280家,其中属国家级特色专业的有15家,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有15家,通过国际等效工程教育认证的有5家。截至2015年6月,集三者于一身的只有华东理工大学和 合肥工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 。

7. 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制药企业总体创新能力有限。创新是医药行业的命脉。医药行业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健康不断面临着各种新疾病的威胁,医药行业必须不断拓展自身开发的领域;二是细菌和病毒的变异使传统药物的疗效降低,这就促使人类加快药品升级换代的步伐。医药行业又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由于医药行业一直面临着不断创新的巨大压力,因此医药企业就必须得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发达国家医药业将销售额的10%~20%用于新药研究与开发,其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化学合成药耗资2-3亿美元以上。而我国2003年的医药产业的总产值是1200亿人民币,不如国际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一年的产值,而我国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几年来都只能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徘徊。医药产品以普药为主且技术含量低。普药,是指较为普通的药物,具有临床应用普遍、疗效确切、用量较大、价格较低的特点,并且大都为国家基本药物,普药的生产厂家大多为缺乏资金实力、研发力量、营销网络等基础的中小企业,所以,与新药、特药相比,其技术含量低,由此导致附加值也很低。从总体上看,我国制药水平还明显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制剂附加值与原料药的比值是3:1,仅是美国同类比值的十几分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普药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较差。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我国制剂生产落后,以仿制国外新药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着的国产药品基本都不是原创新药,生产非专利药(仿制药)一直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支点。事实上,除中药之外,我国目前的药品中几乎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

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8. 制药厂的发展历程

这类工厂1982年在中国总数为1833个,其中化学原料药厂83、制剂厂407、原料药兼制剂的药厂354、生物化学制药厂133、综合利用兼产药品的工厂358、中药厂478、其他类型厂20个。世界闻名的许多药厂,如赫司特制药公司、拜耳药厂、罗氏药厂,实际上都是大型跨国化工公司的一部分,并由许多大、中、小型工厂或子公司组成。这些公司原料药生产一般集中于少数几个生产点,规模较大;制剂的生产大多是规模较小的制剂厂,散布在世界各地。基于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各具特点,原料药厂宜选择在接近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地、交通运输方便、有充足水源以及有利于三废治理的地方;制剂厂宜接近销售市场,其生产规模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宜。随着中国制药工业的发展,许多化学原料药厂(表1)设置制剂车间,而制剂厂也建起原料药车间,均朝着综合性药厂的方向发展。 制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