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9.2执德宜弘,信道宜笃!

2024-05-09 22:37

1. 赖辉东《论语史鉴》19.2执德宜弘,信道宜笃!

第2章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张:即颛孙师(公元前504年—?),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孔子四友”之一,受儒教祭祀。
  
       关于子张的家世,《吕氏春秋.尊师》中有段记载:“子张,鲁之鄙家也,颜琢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驭也,学于子夏。高河、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墨子。索卢参,东方之拒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
  
  
       由此可见,子张出身“鄙家”,还犯过法,本该受到刑罚,但是经过孔子教育后,成了名显于天下之士。
  
       子张虽然向孔子问过“干禄”,但未做过官,终生做学问,从事教育。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而“子张氏之儒”列在最前面,人称其有“亚圣之德”。可见他这一派在后儒中,势力是相当大的。
  
       除了学术风格之外,子张的性格也个性十足,他主张“尊贤容众”,被誉为“古之善交者”。
  
                                          
 弘:会意兼形声字,始见于甲骨文,古文字“弘”字从弓、从口,弓亦声,本义指发弓的声音,引申义为大,扩充,广大。《尔雅·释诂上》:“弘,大也。”
  
  
       另有一说:“弘”最初与“引”为同一字,字形像在弓背的隆起处加一斜线作为标志,后来斜线部分演变为“厶”,因为弓背隆起处是弓弯曲或伸张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弘”的本义是“扩大、发扬”,如《诗·大雅· 民劳》:“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论语》中有多次出现“弘”字,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意为:修德,但不弘扬。信道,但不笃厚。
  
       朱子曰:“有所得而守之太狭,则德孤;有所闻而信之不笃,则道废”。邢昺曰:“言人执守其德,不能弘大,虽信善道,不能笃厚”。
                                          
 亡:音wu,通“无”。无和有通常被用作哲学概念,如《道德经》:“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
  
       意为:道生出“无”,无是一种混元之气,纯粹的能量,无质无像,所以无名。“无”生出“有”,有质有像,始可有名,“有”生出万物,万物并作,参差各态,各命其名。
  
       道无色无味 ,没有物所以也没有象 ,看不见摸不着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不是无,也不是无和有的和。道生无,混元之气;无极生太极,无生有;太极生两仪,一生二;三生万物。
  
  
       老子其实在这里揭示了宇宙的起源。《道德经》还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个物体是混沌的、无限的、无象的、无声的、完整的,它早在世界开始之前就存在了。独一无二,无与伦比,遵守自己的规律,永不改变,运转的循环永不停止,它可以作为世界万物的根,甚至是天地之源。我不能准确地描述它的真面目,只能用“道”来泛泛而谈,勉强地形容为“大”。
  
  
      按照现在的科学来解释:“道”就是还没有地球时的宇宙,无就是宇宙大爆炸后形成地球,无生有,有生万物。
  
      儒家哲学中的“有”和“无”的概念又不一样,有可以指“有所为”,无可以指“有所不为”。有可以指“有恒”,无可以指“无恒”。
  
                                          
 全文理解为:
  
  
      子张说:“修德却不弘扬它,信道却不笃定,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到‘有’,又怎么能做到‘无’呢?”
  
      子张在本文强调人要“执德宜弘,信道宜笃。”不然的话,很难做到“有”和“无”。
  
      关于“焉能为有,焉能为无”一句,历代先贤们的解读都非常荒谬。
  
      朱子曰:“焉能为有无,犹言不足为轻重”。邢昺曰:“人之若此,虽存于世,何能为有而重?虽没于世,何能为无而轻?言于世无所轻重也”。
  
  
      意为:“执德不弘,信道不笃”之人,无足轻重,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从字面上看,“焉能”就是怎么能?“为有”就是做到有,整句是个设问句,和“无足轻重”搭不上边。
  
                                          
      从文义上来说,这样理解容易让人感觉子张在轻视“修德信道”之人,其实子张并没有这个意思,能做到“修德信道”已经不简单了,子张觉得只“执”而不弘,只“信”而不笃,则达不到“可有可无”的境界。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中发展的,人要要懂得权变,学会圆通,在变化中掌握规律。
  
     《易经》还有一句:“阴阳不测之谓神。”人要善于在不同的环境、场合灵活应变,才能创造神奇。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有和无,终和始,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老子》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总之,人一定要“执德而弘,信道而笃”才能做到既可“有”,又可“无”。既可“阴”,又可“阳”,既能“爱”,又能“恨”。这就是孔子说的“中庸之德”。
  
                                          
 子莫执中不执一
  
  
      有个典故叫“子莫执中”,很多人会误解为:“你莫要执中”。其实“子莫”是个人名,是颛孙师(子张)的儿子,子张氏之儒的第二代掌门。
  
      《孟子·尽心上》中有云:“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意为:杨朱(魏国人,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主张“为我”、“一毛不拔。”而墨子主张“兼爱”天下,不顾自身利益。而子莫则“执中”。只有“执中”才接近“道”。
  
                                          
      执中要学会“权变”,不然就变成“执一”了,执一就是固执,不是儒家所提倡的。
  
  
       孔子、孟子的中道讲究的是“执中能权”。权者,权衡,权衡之下,变也,通也。
  
       因此,中庸之道是一种古老智慧,其兼两通两,于两里取舍,乃全道,包有执一,贯通两端,故曰“一以贯之”。
  
      关于子张子莫父子俩的事迹,史料的记载不多,据说,子张曾在邹(今山东济宁邹城市)讲学授徒,其后人迁邹,邹人为其建有子张祠。
  
      广为流传的“叶公好龙”的故事,实乃子张所讲。据西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子张听说鲁哀公喜爱人才,就大老远去求见,但是,等了七天也没有见到鲁哀公,于是托哀公的仆人将叶公好龙的故事讲给他听。
  
                                          
      《邹县志》载:邹县东南五十里大莫亭,北宋末年建村,系颛孙子莫故里,有先贤申祥(子莫)故里之称。
  
  
        据说,莫亭是子莫死后的墓地。占地十余亩,门前建石人、石羊、石虎各二,用以守墓,东西两边建大小亭两座,用以看护墓地,东大西小,东大亭取名为大莫亭,西小亭取名为小莫亭。
  
       宋时某皇帝曾到子莫墓地亲自拜祭,故此墓又称御祭林。清未大学士康有为曾来此游览,为莫亭题词“先贤申祥故里”。现题词碑刻已遗失。
  
       子张之子申详,申详长子钟,申详对其子教导说“吾闻子思之告白也,夫之教必始于诗书,终于礼乐,而曲乐不与焉。”这番话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教化与礼乐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孔子的礼乐观是一脉相承的。
  
                                          
      《风俗通》和《尚友录》记载,颛孙氏是春秋时代的陈国公族,推算起来,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颛孙,从陈国到鲁国去做了官,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颛孙,称颛孙氏,颛孙氏得姓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颛孙姓的根在邹城北宿镇后万村,全村千余人几乎都姓颛孙。山东颛孙姓人的分布以邹城为圆心,大概有四五千人,在山东境内的汶上、兖州等地也有颛孙姓人居住。
  
       颛孙氏族谱记载的“家训”总目为:“宽宏处世,忠厚为本;勤俭廉正,耕读效国”。
  
       如今,颛孙子莫已远,颛孙后人繁盛,颛孙氏族的“家训”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子孙,以及子莫故里的人民。

赖辉东《论语史鉴》19.2执德宜弘,信道宜笃!

2. 赖辉东《论语史鉴》14.9历史上的三个子西!

第9章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产:姬姓,国氏(其父字子国,故其以国为氏,国氏始祖),名侨,字子产,因子产是郑穆公之孙,所以又被称为公孙侨。春秋末期郑国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贤相,他和晋国的叔向、齐国的晏婴并称春秋末期“三大名相”。
  
 惠人:给人民以恩惠的执政者叫惠人。“惠”字始见于西周中期,下面的“心”字是形符,表示跟人的心理活动有关,上面的“叀”字是声符,读zhuān。这是“专”字的本字。原指纺线的纺锤。叀和心这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指“专心致志地纺线”。
  
     甲骨文时期也用“叀”用作“惠”,后追加“心”旁而衍生出惠字,“叀”也可视为“惠”的声旁。“惠”字的本义指“专心纺线”。由专心纺线引申指“聪明”,这就是“聪惠”。这一字义被后来的“慧”字所代替。
  
                                          
    许慎的《说文解字》释“惠”为“仁也”,意为仁爱。仁爱的人心专一,所以“惠”由专心引申为仁爱。后又延伸为“实惠”、“恩惠”、“惠顾”等意。
  
  
    子产执政期间,进行了全面改革,限制贵族特权,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可以说,子产是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先驱。
  
    子产的政治经济改革宽猛相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在对楚、晋等国的外交方面,子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郑国在子产的推动下呈现出中兴局面。所以孔子评价他是“惠人”。
  
     但是,一百多年后的孟子却有不同的评价,他说子产曾用自己的车帮助百姓过溱水和洧(wei)水,这是小恩小惠,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如果要一个一个地去讨好全国人民,哪有这么多时间呢?执政者要往大局上努力,把政事治理好就可以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曾附会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子西:历史上有三个子西,一个是郑国名相子产的堂弟,另外两个都是楚国贵族。孔子在这里提到的子西到底是谁?一般认为,这个子西指的是楚国公子申,他是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的弟弟。
  
     本文描述的内容是有人向孔子咨询如何评价子产、子西、管仲三人,问完子产,再问他的弟弟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这个子西有可能是子产的弟弟公孙夏。
  
    但是,几百年后的《史记》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楚国的贤相公子申(令尹子西)和孔子有瓜葛,他和齐国的晏婴、宋国的司马桓魋一样,反对国君重用孔子,所以南宋时期今福建宁德蕉城区的一个理学家、教育家陈普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天地未开尧舜运,子西晏子亦桓魋。”
  
                                          
 彼:会意字,《说文解字》:“彼,往有所加也”。从彳、皮声。彳(chi第四声)指行走,彳和皮结合,意为“就像走在动物的皮上,此起彼落。”后延伸指“另一方”、“第三方”。如《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哉:形声字。从口,声。《说文》:“哉,言之间也。”(zai)从土从戈,有排兵列阵之意,和口结合,意为军队士兵集体发出的感叹声,比如射箭没有射中目标,围观者集体地感叹或者起哄:“哦”!后延伸指感叹词。如《易·乾》:“大哉,乾元! ”
  
  
 
  
 管仲:齐国名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尊王攘夷”,击败北狄、山戎等游牧民族的侵略,帮助燕国解兵戎之围,帮助邢国和卫国复国。
  
     齐桓公在称霸之后想要封禅,也就是想要称王时。管仲极力反对,引用上古封禅的“七十二帝王”之说,特意强调了受天之命,劝解齐桓公。可见,管仲不希望周王室的天子地位落入别人手中,他真心想维护的是周王室的权威。所以孔子称他为“仁人”。
  
 人:以人为人,把人当人,也就是“仁”也。 
  
 伯氏:齐国的大夫。名偃,时伯氏有罪,管仲相齐,削夺伯氏之地三百家也。
  
 骈邑:伯氏的采邑地,即今之山东临朐县。 
  
 疏:会意字,在篆文中由㐬(tū)和疋(shū)组成,疋也表声。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如“疏通”。
  
     后引申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关系远。人与事的关系远就是生疏、不熟悉,人与人之间关系远就是疏远,距离大就是不细密于是引申为粗疏。本文中的“疏”就是粗疏的意思。
  
    疏还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如《论语注疏》由三国时期的何晏注,北宋时期的邢昺疏。
  
                                          
 没齿:终身。没音mo第四声,齿是年龄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
  
 有人请教孔子如何评价子产。孔子说:“他是个能给人民以实惠之人啊”。请教子西如何评价。孔子说:“那个人啊!那个人啊!不提了。”请教管仲如何评价。孔子说:“他是个仁人啊。他处事公允,剥夺了伯氏家的骈邑三百户,伯氏只能吃粗茶淡饭,却至死都没有怨言。”
  
 
  
  
     清代的李光地(福建省安溪人)在他的《四书解义》中曰:“此一章是孔子就人论品,以一字之褒贬尽其生平,万世之公论由此而定。”
  
    《左传》曰: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荀子》曰:子家驹,续然大夫也,不如晏子;晏子,功用之臣也,不如子产;子产,惠人也,不如管仲;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以为天子大夫。
  
    南宋叶梦得(今苏州吴县人)的《石林叶氏家训》曰:盖九合诸侯、一正天下易,而能服伯氏之心难,故后言如其仁,而此谓之“人”也。
  
                                          
     朱子曰:子产之政,不专于宽,然其心则一以爱人为主。故孔子以为惠人,盖举其重而言也。桓公夺伯氏之邑以与管仲,伯氏自知己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穷约以终身而无怨言。荀卿所谓“与之书社(地名)三百,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或问:“管仲、子产孰优?”曰:“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子产之才,不胜其德”。然于圣人之学,则概乎其未有闻也。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俗名钟际明,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曰:“人也”,犹言“仁也”,可知“不仁”即“非人”也。使怨家无怒言,非仁者感化之深不能也。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今湖北襄阳人)曰: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清末著名学者、革命家康有为曰:管仲真有存中国之功,虽夺人邑而人不怨言,功业高深,可为一世之伟人也。孔子极重事功,累称管仲,极词赞叹。又曰:盖仁莫大于博爱,祸莫大于兵戎。天下止兵,列国君民皆同乐生,功莫大焉,故孔子再三叹美其仁。 
  
  
    孔子说的话是非常有分量的,他的话一般会成为万世定论。孟子曾说:“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孔子“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字之褒,荣于华衮”。
  
                       三个子西
  
      历史上有三个子西,一个是郑国贵族,名相子产的堂弟。另外两个都是楚国贵族,一个在孔子出生时已经去世了60多年,一个是孔子同时代人。
  
 第一个子西:公孙夏,字子西,公子騑(音fēi)之子,郑穆公之孙。与子产、子展(公孙舍之)同为郑穆公之孙,为同宗兄弟。
  
                                          
     前563年(郑简公元年),郑国内乱,父亲被杀,参与平叛。事件的余波延及前558年。前554年,司徒子孔(郑穆公之子)执掌政事专断引发郑简公的不满,也引起郑国人的担忧,于是子展、子西就率领国都的人讨伐他,杀了他并分了他的家产,时郑简公年幼,郑国人就使子展主持国政,子西处理政事,立子产为卿。
  
  
     前549年,为减轻贡品、讨伐陈国之事,郑简公朝晋,子西曾随从为相。前548年,郑简公再次朝晋,子展为相,子西再次讨伐陈国,于是陈国与郑国讲和。前547年,郑简公归郑,派子西到晋国聘问。
  
    前544年,子展去世、子西相继去世,子皮、子产继位。
  
                                          
 第二个子西:宜申(?-前617年):芈姓,斗氏,名宜申,字子西,若敖氏后裔。春秋时楚国司马(军区司令员)。前634年,斗宜申与令尹子玉(成得臣,斗子文之弟)一起率楚军灭夔(今湖北秭归县)。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时,子玉与晋文公交战,由斗宜申指挥楚军左翼,被晋军击溃,欲引咎上吊,恰遇带着楚成王赦令的使者赶到,阻止了自杀。战后,楚成王任命他为商公。后改任他为工尹,掌管百工。
  
     楚穆王杀父即位后,斗宜申等欲为楚成王报仇,策划杀死穆王,阴谋败露后被处死。
  
                                          
 第三个子西:楚平王即位后,任命伍举之子连尹(一种官职)伍奢为太子太师(太子老师),任命宠臣费无极为太子少师(太子老师助理),太子熊建尊重伍奢而嫌恶费无极。
  
  
     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太子建年十五岁,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太子建可以成家。楚平王为太子建聘娶秦哀公的长妹孟嬴为夫人,命费无极到秦国去迎亲。
  
    野心家费无极发现孟嬴貌美,劝楚平王自娶。楚平王好色,不管儿子作何感想,居然掉包,让一名齐女冒充孟嬴,自娶孟嬴为夫人。由此,楚平王对费无极就格外宠信。一年之后,孟嬴生下一个儿子熊轸(楚昭王),丑闻也开始泄露。
  
                                          
    公元前523年,费无极由于担心太子建登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建议楚平王派太子建去镇守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名义是派太子建管方城以外,由楚平王自己管方城以内。
  
  
     前522年,费无忌诬告镇守城父的太子建谋反。楚平王信以为真,派人去捕杀太子建。太子建闻讯后带着儿子熊胜逃到宋国。
  
     之后,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无辜受牵被杀,伍奢的次子伍员(伍子胥)逃奔太子建。不久,宋国发生内乱,太子建和伍员带着熊胜转入郑国。
  
                                          
     由于太子建接受晋国(都新田,位于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北)大臣收买,答应在晋国军队进攻郑国时充当其内应。郑国君臣获悉这一情况后,派人把太子建杀死。伍员带着熊胜历经险阻逃入吴国。
  
  
     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将军子常认为太子轸年龄还小,想拥立令尹(宰相)子西(楚平王庶弟)即王位。子西为人仁义,没有接受子常的意见。于是,他们拥立太子珍即位,是为楚昭王。
  
     楚昭王十一年(前505年),伍子胥带领吴军入侵楚国,并挖出楚平王尸体,鞭尸三百以泄愤。子西带着楚昭王出逃,后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复国。
  
     前489年,楚昭王去世,其子章继位,是为楚惠王,由子西辅政。
  
                                          
     前487年,子西念及熊胜长期流亡国外,派人把他从吴国接回楚国。由于太子建的母亲是巢邑(位于今安徽省巢湖市)人,故任命胜为巢邑大夫,号称白公,从此,熊胜也叫白公胜,子西让他镇守巢地。
  
  
     熊胜流亡国外一直对郑国心怀怨恨,虽然时光流逝,但他复仇的欲望却依然强烈。白公胜在巢地当权后礼贤下士,笼络人心,操练兵士,聚集力量,一心想攻打郑国,替他的父亲报仇。
  
     前483年,白公胜请求子西出兵讨伐郑国。子西没有同意,为此,白公胜对子西产生不满。
  
    前481年,晋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子西率军救援郑国,帮助郑国击退晋军,子西接受郑国丰厚的馈赠回到楚国。白公胜对子西领兵攻晋援郑非常恼恨。于是,他把对郑国的仇恨转移到子西头上,磨利宝剑,扬言要杀死子西。有人把白公胜的图谋报告子西,子西不以为然。 
  
                                          
    前479年六月,吴国军队攻打楚国慎地(今安徽省颖上县西北江口镇)。楚惠王令白公胜领兵反击,将吴军击败。七月,白公胜以向朝廷送缴战利品为名,带领勇士进入都城郢。白公胜乘群臣上朝之机,领着勇士石乞等人,将子西杀死在朝廷,同时劫持楚惠王。宫中侍从卫士屈固等人奋力拼搏,才将楚惠王救出。
  
  
     白公胜控制朝廷后自立为王。当年八月,叶公(沈诸梁、叶姓始祖)领兵从蔡地(位于今安徽省凤台县)攻入郢,平息白公胜叛乱。白公胜逃入山中自缢而死。
  
    子西有让国之贤,复国之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却被侄孙所杀,实在可惜。
  
                                          
    但是,《史记.孔子世家》却记载了一个嫉贤妒能的子西:楚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昭王想以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向昭王进言:“你有像子贡一样的外交家吗?你有像颜回一样的国相吗?你有像子路一样的将领吗?”楚昭王都说没有。子西又说:“如今孔丘祖述三皇五帝的法度,彰明周公、召公的事业,如果实行孔子的主张,就不会有今日楚国称霸一方的局面。让孔子及其弟子在楚占有土地,实于楚不利。”然后楚昭王反悔了。
  
   《文选》卷五三李萧远《运命论》:“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於子西。”后用“子西之忌”来比喻遭小人嫉妒、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