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融危机会导致我国国内市场消费不足?

2024-05-10 02:18

1. 为什么金融危机会导致我国国内市场消费不足?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发展衰退,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停滞、衰退,国外居民收入减少,导致国外居民消费下降,而我国目前主要靠出口带动经济,由此导致致我国出口大幅减少,国内企业定单不足,生产量下降,员工收入也跟着减少,意既国内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量下降。由此进一步造成国内市场消费不足,就是产品卖不动。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血汗工厂生产东西,卖给国外,我们的工人挣了钱又买东西。可现在国外没钱买我们的东西了,我们的工人也没工资花了,于是就出现了国内消费不足。(这里这个国内市场消费不足实际指的是没钱花,或是有钱不敢花。)
更加导致国内经济疲软。所以要促消费,投资4万亿。

为什么金融危机会导致我国国内市场消费不足?

2. 从金融的角度阐述居民消费低迷的原因

1.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长期偏低,一直没有跟上GDP的增长步伐【摘要】
从金融的角度阐述居民消费低迷的原因【提问】
亲亲,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 需要一点时间帮您查询整理,请您稍等,马上为您解答哦~【回答】
1.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长期偏低,一直没有跟上GDP的增长步伐【回答】
2.我国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大,严重妨碍了我国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回答】
3.我国社会制度保障还不健全,保障面比较窄【回答】
4.我国经济运行的腐败成本过高,已成为民穷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根源【回答】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感谢您的咨询~【回答】
谢谢【提问】
应该的哦,期待您的5颗小星星呢~【回答】

3.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调查报告)

一、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行为  相对于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危机时期不但会对消费者造成诸如收入减少、失业等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消费者的预期:比如收入会继续下降,就业机会将更少,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导致消费者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消费策略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1. 消费者的产品偏好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的产品偏好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消费者会注重节约,减少奢侈品的消费数量。据统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80 %的消费者减少了他们在休闲、购买衣服和请客的花费。在泰国,58 %的泰国人不再购买时装,45 %和46 %的人不再购买whisky 和杂志。除了有形的奢侈品的消费数量下降以外,消费者还会减少在诸如旅游、休闲等无形服务的花费。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某些奢侈品消费可能并不是消失,而是转移到次等的奢侈品上。比如,经济危机时期,奔驰、宝马这些豪华车的销量会遭到严重冲击,而那些二线的产品比如现代、丰田等的销量反而会上升。或者,人们会从一些别的奢侈品中去寻找安慰,比如高档香烟和啤酒等。  相对于奢侈品而言,实用油、盐等必需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因为产品的替代性,某些必需品的需求还会上升。另外,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父母比较注重家庭和对孩子的培养,即使牺牲自己的一些需求也愿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 需要的一些消费品,即使是奢侈品对父母来说也是必需品。同样,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在泰国进行过一次品牌忠诚度的调查发现,营养品和牛奶的品牌忠诚度最高,分别为89 %和97 % ,而这两者都是儿童食品。这也就是说,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食品也没有改变和降低。  第二,消费者会转换产品品牌。这有两种可能。(1) 从外国品牌转向本土品牌。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认为本土品牌比起国外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而价格却便宜很多;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会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消费者认为购买本国产品会挽救本国的经济,因而会倾向于购买本国的产品。(2) 从相对高档的品牌转向普通品牌。这个过程一般会有两个阶段,首先转向竞争对手的品牌,然后才是购买相对低档的品牌。当然,对于某些产品转换品牌并不那么容易。比如,对于那些具有关键作用的产品,如果出现失误则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那么转换品牌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  第三,消费者对产品的包装大小会有偏好。在 1990~1991 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消费者都喜欢买大容积和大批量的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比较省钱。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国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仅限于那些经济受影响不大的家庭,而那些受经济危机影响比较深的家庭却比较偏好小型包装的产品。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析:一方面,消费者只买得起那些小型包装的产品,而大容积的产品对他们来说太贵了;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来讲,人们认为买小型包装的产品能减少使用时的浪费。  2. 消费者的价格偏好  一般来讲,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产品的价格(包括购买价格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维护费用) 会更加敏感。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8. 6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关注产品价格(Shama ,1978) .他们在做出消费决策前,会进行特别仔细的调查和比较,而在购买过程中还会有特别激烈和反复的讨价还价行为。同时,也会重点考虑到产品的功效、耐用性等,即产品的性价比。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会比单一功能的产品好卖。而那些耐用而且比较容易维修的产品更会受欢迎。比如,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有厂商推出一种新式口红,这种口红两头都可以用,可以涂两种不同颜色,结果很受欢迎。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的感知和判断受经济危机影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如果经济危机不是特别严重,消费者会比较注重产品的性价比, 并且受自身的偏好影响比较大;如果经济危机特别严重,比如俄罗斯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极度贫困,因而消费者对产品的惟一判断标准就是价格,对于耐用性、功能可能根本不会去考虑,因而很多购买行为都是考虑性价比以后才实现的。  3. 消费者的促销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消费者对于厂商的一些促销方法的反应会变得跟以前不一样。比如,对于广告,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非常努力、非常紧张地收集购买方面的信息, 因而会更加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用途、耐用性和方便性等等,而对于那些仅仅是为了提升产品形象方面的广告,消费者会认为那是一种浪费,进而怀疑其产品的性价比,甚至会由此激发一种逆反心理:认为企业缺乏对消费者的一种必要的同情,使得其产品形象大打折扣。  而对于企业的一些具体的促销措施消费者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此时的消费者特别理性,在购买某个产品的时候,总是会仔细地计算厂商可能从他那里获得的利益,如果厂商不能够让消费者很有信服地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时,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比如,此时的消费者可能会宁愿用较低的价格买某个产品而不用较高的价格买一些能够获得赠品的产品(MarkPlus International ,1998) .在金融危机下的印尼消费者的这个比例是92 %.而对于一些抽奖机会,消费者可能兴趣也会减弱,因为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不确定性。  4. 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的渠道策略有两个明显改变。(1) 消费者购物的频率明显增加。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3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经常地购物(Shama ,1978)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购物本身也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娱乐活动。(2) 消费者购物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因为此时的消费者相对偏好一些低价格的品牌,因而购物的地点一般来说也会由以前相对高档的商店转向比较大众化的商店,比如,大型超市、折扣店和直销店等。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79. 7 %的消费者去批发商和折扣店购物的次数明显增加(Shama ,1978) ,而那些位于市中心的高档购物中心就不会太受欢迎,即使有人去逛,但真正购物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少。  1. 企业的产品策略经济危机时期市场疲软,产品(尤其是奢侈品) 的需求量下降,大部分企业会出现利润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那么这部分企业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1) 从薄弱的市场退出, 缩减产品线的宽度,巩固和加强企业已有的强势市场。企业的强势市场指企业的产品拥有领先或强力挑战者地位的市场,对该市场来说,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最好的品质和最低的价格等。一般说来,企业的强势市场获得的利润占了企业经营利润的大部分,而且相对稳定。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会凸现,因而更加容易增加市场占有率,这对于企业渡过难关是相当重要的。因而此时企业应该从自己的弱势市场退出,把自身有限的资源(人力资源、资金和营销渠道等) 集中用到维护和加强自己强势产品的推广上。而实际上1973 年的石油危机使得76 %的美国企业缩减了其产品线 (Shama ,1978) .(2) 管理好并保护好企业的核心品牌,适时地根据环境改变产品的定位,但必须要立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Zipoc 将其生产的食品袋的定位由经济危机前的“密封袋”转变为“保存剩余食物的密封袋”;Volvo 在经济危机时期将其生产的汽车的定位由“安全”转变为“将你的资产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些都是很成功的例子。(3) 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会逐渐转向比较便宜的品牌,因而企业会陷入提高市场份额和保持品牌形象的两难境地。解决办法就是企业推出一些跟一线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但价格要相对便宜的二线品牌,这样既保护了原有品牌的形象,又有助于打击一些边缘品牌,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一举两得。 1990 年南斯拉夫经济危机期间,24 %的企业推出了替代产品(Shama ,1992) .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将产品的包装改小,这样也可以降低产品的价格,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1998~1999 年俄罗斯经济危机期间,吉列公司为了适应消费者收入减少的实际,减少了每个包装袋的刀片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调查报告)

4. 金融危机背景下城市居民收入的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城市居民收入增长 消费需求趋旺作者:地调队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3   更新时间:2009年08月04日 【字体:大 中 小】      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国内诸多困难,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齐心协力战危机,全力以赴促发展,有效地保障了我市城市居民收支的稳步增长。据城市居民抽样调查: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8.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人均消费支出达到550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5%。     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突破7000元     1、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体     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659.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78.3%。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5539.0元,同比增长11.1%。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今年年初我市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陆续增补发地方补贴。二是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阳光工程等措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10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2307人,由于居民家庭就业人数的增加,居民家庭收入也得到了增加。三是受部分企业生产利润较快增长支撑了在岗职工工资的增长;四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再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我市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以来,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使低收入家庭收入有所增加。     2、惠民政策使城市居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928.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其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增长14.7%,捐赠收入增长56.7%。转移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今年我市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标准,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等,促使城市居民转移性收入大幅度增加;二是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之间逢春节、婚庆等重大活动现金赠送较为频繁,致使城市居民捐赠收入增加较多。     3、经营净收入成为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新动力     近年来,三门峡市认真贯彻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不断优化服务,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为创业者搭建平台,大力推动以创业促就业,私营经济空前活跃,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拉动城市居民个体经营净收入较快提高。今年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77.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0%。     二、消费支出稳定增长,呈现四大亮点     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5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我市居民消费呈现四大特点:     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迅速     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人均支出 494.1元,同比增长38.0%。其中,耐用消费品人均支出333.2元,同比增长31.6%。耐用消费品需求突出变化是向发展性和享受型方向转变,以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为代表的传统家庭设备耐用品在拥有量呈饱和状态后,消费目的多为更新和档次、功能升级。而各类方便、实用的小家电需求也在不断升温,居民家庭耐用品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     2、医疗保健意识增强,支出快速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自身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平安是福,健康是金”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各类医疗保健器材、滋补保健品以及医疗服务走入千家万户,加之医疗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使城市居民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稳步增长。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57.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其中滋补保健品、保健器具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7倍和3.1倍。     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我市城市居民在进行文化娱乐用品消费的同时,把更多的消费目光投向了文化娱乐服务消费,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更加注重子女和自身教育的投资及提高家庭生活品位的休闲观光旅游支出。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人均消费支出602.4元,同比增长34.5%。     4、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大幅度增长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个人仪表,女性的爱美之心逐渐得到满足,男人享受的愿望也逐步得到实现,购买金银珠宝饰品、化妆品、美发、洗浴保健的支出多了,档次也高了。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259.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7%。其中,金银珠宝饰品、化妆品、理发洗澡费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1.2倍、10.0%。

5.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务院要求各地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

答案C
本小题考查的是消费需求。国务院要求各地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主要原因是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务院要求各地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

6.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务院要求各地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

     C         本小题考查的是消费需求。国务院要求各地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主要原因是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7. (11分)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消费物价连续下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刺激居民消

     (11’)(1)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3分) (2)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兴起,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消费可以创造新的劳动力,可以调节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4分) ②材料中通过投资拉动消费,以及扩大内需,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消费不旺,会阻碍生产的发展,最终将阻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4分)         略    

(11分)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消费物价连续下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刺激居民消

8. 金融危机对消费的影响

消费心理的角度,消费者也会出现内部的结构分化,比如在现在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消费者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不为所动型,收入水平比较高的(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或拥有稳定工作的人,如政府公务员、私营业主、企业高管属于这种类型,他们由于有稳定的收入基础,因此暂时还不会认真考虑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种类型,信心下降型,主要是工作不太稳定、收入偏低,个人和家庭处在发展阶段的城市低收入户、农民工群体,这部分群体目前将会追求自身的安全,以及担心生活的稳定性,金融危机对这部分群体的打击也比较大;
第三种类型,投机消费型,一些拥有一定收入的中间阶层,会在这个阶段寻找一些投资机会,比如购买一些质优价廉的产品,选择进股票市场抄底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危机中存在机会;
第四种类型,理性谨慎型,白领和收入水平一般的消费者(城市工薪阶层)在消费上会比较谨慎,会认真分析现有的一些市场现状,然后谨慎的对家庭收支进行计划,持有现金会是这些群体的突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