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佛教的介绍

2024-05-10 01:04

1. 台湾佛教的介绍

佛教在我国台湾省的信仰人口约548.6万人,占2300万人口的23.9%,不过,其信仰人数可能与道教、儒教或其他台湾民间信仰有重叠的情况。据美国国务院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台湾有多达80%的人口信奉某种形式,掺杂有佛教信仰因素的传统台湾民间信仰或台湾宗教。因此就广义而言,在台湾,与道教混淆的佛教人口可说广达80%。

台湾佛教的介绍

2. 台湾四大佛教圣地

台湾四大佛教圣地

3. 台湾佛教的历史

 清朝统治中国后,大力提倡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因此,闽南粤东地区信仰发生重大变革,除了产生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福建道教闾山派之外,也衍生出适合汉族(闽南粤东人)民情的佛教。此阶段,观音菩萨为佛教中,最容易被汉人所接受的信仰。观音菩萨中的“菩萨”其实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众生,菩萨则是觉悟有情的老师。而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则是闽南人佛教的一大特征。18世纪之后,观音菩萨为主神的佛教庙宇,大量兴建于泉州、漳州移民为主的台湾省。此种佛寺又以岩仔居多。至于丛林系统的佛教,则始于郑成功时期,台南竹溪寺为最早修建寺院之一。 1895年,台湾省被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开始。在治理台湾所需要的宗教扶持上,台湾“总督府”舍弃19世纪末因对外战争胜利而兴起的国家神道教,而选择了已经在台湾稍有根基的佛教。这种与西方世界以基督教治理殖民地的“宗教殖民”不同的“宗教感化”思维模式,也让汉人与台湾原住民居多的台湾,同化于日本的速度加快。20世纪初,大量日本佛教派系来台宣教,直至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前,共有八宗十四派的日本佛教支派来台传教,其中又以真宗本愿寺派发展最佳,不过较符合台湾民情,以菩萨神化为主的曹洞宗、日莲宗、净土宗等三佛教宗派也颇有发展。例如,曹洞宗就曾自费于台北观音山的山路上(今凌云路)设置沿路有三十三座石观音像的礼佛古道。为因应现实环境,台湾汉族与在台日人合作,并以寺庙改建、增设佛像(如地藏王菩萨)等方式于台湾各地设立许多寺院及布教所。起初各宗派与本地佛道教传教者,虽需为增加信徒竞争,使甲宗信徒归向乙宗,因而其间发生少数争执。不过台湾佛教或民间信仰人口大增后,加上汉化且放弃原本纯巫教的大量平埔族,使各佛教教派都具有一定信徒数量,在此情况下,各派“不以信徒多寡为唯一之目的,故各宗派间不再出现任何倾轧,颇为圆滑。” 1941年,全台湾人口共500多万,而光是积极参与日本佛教的信仰人口就达到8万人。其中,仍以真宗本愿寺派、曹洞宗、日莲宗、净土宗等派为主。八宗十四派之八宗系指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临济宗、曹洞宗、净土宗、净土真宗、日莲宗;十四派系指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高野派、真言宗醍醐派、临济宗妙心寺派、曹洞宗、净土宗、净土宗西山深草派、真宗本愿寺派、真宗大谷派、真宗木边派、日莲宗、本门法华宗、显本法华宗。台湾省被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有所谓四大法脉、四大道场。其中基隆市灵泉禅寺开月眉山派,由江善慧主持;台北县五股凌云禅寺开观音山派,由沈本圆主持;苗栗县大湖法云寺创法云派,由林觉力主持;高雄县冈山超峰寺开大岗山派,由林永定等人开山。四大法脉在战后的发展不如在日治时代兴盛,不过,是仍在发展中的佛教系统。

台湾佛教的历史

4. 台湾的佛教集中在哪个区

台湾宗教信仰普偏,并没有特别集中在哪个区域。
庙宇在城市或乡镇,随处可见。
 
但是,北、中、南、东四个区域,有四个较大的道场。
北部是法鼓山、中部是中台禅寺、南部是佛光山、东部是慈济。
换言之,该区域佛法的传布、志业、生活应用概况等,这四个道场颇具代表性。

5. 台湾的宗教都有哪些

台湾人民对于各类宗教信仰接纳度颇高,且政府与宗教之间属于政教分离状态,举凡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皆有一定的追随者。就信仰人口而言,佛教与道教(包含民间信仰)为台湾两大宗教,而其它宗教虽然较不普遍,但也拥有不少的信众,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一贯道。此外,新兴宗教、气功法门等广义的宗教信仰,在台湾也各有不少的信徒,并常有相当活跃的传教活动。

台湾民间信仰普遍祭拜着妈祖、土地公、关公、城隍、孔子等神祇。如今,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在台湾的区分已经非常暧昧,他们相互影响融合而成为多神教,在寺庙中各种不同宗教的神灵被共同祭祀也是常见的事。然而在原住民部落则普遍信仰基督教。在台湾,民间宗教对社会生活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比方说旧历(俗称农历)正月6日三峡祖师庙,清水祖师诞辰祭典、3月23日的妈祖诞辰,5月10日的东港王船节,7月15日的中元节和10月22日的青山王诞辰;每逢这些节日皆有许多民俗活动传承举办着,热闹者更可达两天三甚至更久。

台湾的宗教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