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2024-05-10 02:34

1.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等的适度调节来修正财务报告,使报告赢余达到预期水平。会计准则是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比新旧会计准则体系前后的变化,不难看出,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起到了限制作用,但在另一些方面又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股东权益的范围
(一)股票本金,即按照股票的面值来对股票本金进行计算的一部分。
(二)资本公积,即股票的法定的财产重新估计增值、发行的溢价、接受捐赠的财产总价值等几部分。
(三)盈余公积,一般分为任意的盈余公积与法定的盈余公积两部分。后者是为了应对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风险,强制对企业税后利润额的10%进行提取;当法定的盈余公积总计达到了注册资本总额的50%时,便可不再进行提取。
(四)法定公益金,即对企业所有税后利润额的5%-10%进行提取,主要被用于企业福利方面的支出。
(五)未分配利润,即企业留置以后分配处理的利润额。
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二、子公司合并到母公司账务怎么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第九条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其账面价值计量。因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按照本准则规定进行调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计量。
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所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流量。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参与合并各方的内部交易等,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处理。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2. 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途径有哪些

(一)利用资产减值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除原先要求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以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以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资产,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提取减值准备。其中,除按新准则第8号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外,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均可以在减记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后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为管理当局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涉及到公允价值、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指标的确定,不管是对公允价值的估计,还是在计算现值过程中对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估计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方便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

(二)利用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规定
新准则把过去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允许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但对于开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公司是否具有完成该项目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公司是否能证明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存在市场等问题的确定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会计的职业判断主观性强,与盈余管理关系密切,为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三)利用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公司合并的非共同控制类型中和债务重组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虽然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进行了严格限制,但这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资产评估机构的报告,使公司管理当局可以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加大。

(四)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旧准则规定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仅指固定资产,而新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扩大了可资本化的资产范围,随之可资本化的借款范围,由专门借款扩大到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企业借入的资金大多是混合使用,确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究竟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确认资本化期间等问题需要进行主观判断,公司外部各方很难了解清楚,审计监管难度较大,客观上为公司增加了盈余管理空间。

(五)利用预计负债的计量
新准则规定预计负债的初始计量按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按当前最佳估计数作相应调整。规定中需要确定的“最佳估计数”没有具体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因此,在计量过程中涉及到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折现率、风险的估计和判断,为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增加了相当大的空间。

3. 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的规范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会计准则会盈余管理的规范。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个人谋取利益,而通过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的操控性行为(Schipper,1989)。这些行为既包含合法的操控性行为,也包括非法的或欺诈性的操纵行为,如有意识地“过度”或“不当”使用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来影响账面盈余,有意编造、虚构交易来调整账面盈余的行为等。狭义的盈余管理仅指非法的或欺诈性的盈余操纵行为。一般所说的盈余管理主要是狭义的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规范:

  新会计准则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并考虑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在以下几方面减少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大大压缩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1、较好地限制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调节盈余。新存货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当存货价格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则当期销售成本增加,利润虚减;当存货价格下跌时,则正好相反。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修订,使得企业的存货流转得以真实的反映,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费用,都以客观的历史成本反映,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控制了存货成本的人为调节因素,较好地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

  2、适当地堵塞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通道。建立资产减值准备,意在体现稳健原则,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却被许多企业当作企业盈余的“调节器”。当管理当局试图减少会计盈余时,就会大幅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当期费用;反之,则通过转回资产来增加当期盈余。

  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新会计准则的这一规定,限制了企业会计人员在使用谨慎性原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观随意性,使资产减值的“调节器”的功能由双向变为单向,缩小了企业滥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空间。

  3、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在关联方交易方面的盈余管理空间。新会计准则对关联方的定义作出了明确的扩展,凡对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三种类型的公司都构成关联方,并且明确指出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都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关系,规定批露的关系层次要具体到包括母公司、最终控制方、对外公开提供财务报表的最低中间控股公司。此外,新准则取消了关联方交易金额或比例披露方式的选择,要求企业必须披露交易金额,对重大交易,须同时披露交易金额和交易额占该类总交易额的比例;对未结算项目,要求披露详细信息及金额。新准则不仅加大了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和内容,还将以往较为概括的要求明确化和具体化,增强了关联交易的透明度,同时也意味着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方面的盈余管理空间越来越小。

  4、谨慎使用公允价值,避免上市公司利用企业合并调节盈余。我国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旧准则下合并计价形式是以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但操作过程中往往因人为因素的过多干预而使得公允价值难以实现,以致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合并重组一夜暴富的事例屡次出现。因此,新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双方的合并资产和负债按照被合并方原账面价值确认,不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也不形成商誉,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实现的净利润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单列一项反映,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与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双方自愿交易,讨价还价的结果,因此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可确认购买商誉。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程度,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有利于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和提高企业利润的可信度。

  5、有效控制了上市公司利用编制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调节盈余。与前会计制度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范围的确定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母公司需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包括小规模公司、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而不以投资比例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利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进行盈余管理是一些上市公司惯用的手法。母公司可通过改变投资比例使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变化,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这一变革使得一些企业无法通过降低经营状况不好的子公司的投资比例,将其从合并范围中剔除,或提高赢利好的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比例,将其纳入合并范围来提高企业集团整体业绩,以使盈余管理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券法规的建设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的规范是什么意思

4.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1.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处理的改变,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的研发划分成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当期计入损益,进入开发程序后,只要符合准则规定的相关条件就可以予以资本化。这无疑给企业的盈余管理开辟了一片天地。企业可以通过对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划分时点的把握来扩大或缩小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金额,达到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另外,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不再仅仅局限于直线法,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增加了企业调节各会计期间无形资产摊销额的余地。企业可以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和摊销年限来进行盈余管理。
2.债务重组中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新会计准则规定,其原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是作为资本公积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同时,债务人转出的非现金资产也要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处置收益。这一规定使一些高负债公司利用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蓄意包装利润变得更加容易。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企业的盈余弹性增强。此外,按公允价值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也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3.政府补助准则的出台,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新会计准则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对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接受政府补助,特别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最终转入收益,相对于原来增加资本公积而言,直接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政府补助是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利润的构成之一。这种损益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为其被操纵提供了可能,新准则的规定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4.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的变更,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折旧方法以及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时,应当予以调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这一准则为企业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改变各期折旧费用对利润进行调整打开了方便之门。且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的变更都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不再追溯调整。公司只要有证据证明其使用寿命及预计净残值与原估计数有差异,就可以轻易地达到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
5.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新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如果相关资产的构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以外的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超过专门借款的部分按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应予资本化的金额。即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一般借款的利息也允许资本化。新准则的规定给企业盈余管理带来了更多空间。企业可以在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大做文章,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5. 现会计准则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1.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处理的改变,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会计准则将企业的研发划分成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当期计入损益,进入开发程序后,只要符合准则规定的相关条件就可以予以资本化。这无疑给企业的盈余管理开辟了一片天地。企业可以通过对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划分时点的把握来扩大或缩小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金额,达到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另外,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不再仅仅局限于直线法,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增加了企业调节各会计期间无形资产摊销额的余地。企业可以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和摊销年限来进行盈余管理。
2.债务重组中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会计准则规定,其原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是作为资本公积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同时,债务人转出的非现金资产也要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处置收益。这一规定使一些高负债公司利用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蓄意包装利润变得更加容易。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企业的盈余弹性增强。此外,按公允价值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也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3.政府补助准则的出台,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会计准则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对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接受政府补助,特别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最终转入收益,相对于原来增加资本公积而言,直接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政府补助是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利润的构成之一。这种损益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为其被操纵提供了可能,准则的规定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4.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的变更,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折旧方法以及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时,应当予以调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这一准则为企业通过会计估计变更,改变各期折旧费用对利润进行调整打开了方便之门。且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的变更都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不再追溯调整。公司只要有证据证明其使用寿命及预计净残值与原估计数有差异,就可以轻易地达到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
5.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如果相关资产的构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以外的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超过专门借款的部分按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应予资本化的金额。即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一般借款的利息也允许资本化。准则的规定给企业盈余管理带来了更多空间。企业可以在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大做文章,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现会计准则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6. 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盈余管理(外文参考文献)

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盈余管理是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Paul M.Healy,James M. Wahlen,1999)。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司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适度盈余管理是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它可以同时使得公司契约的相关方都获利,但是滥用盈余管理则有损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为了约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20世纪90年代初财政部便提出了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总体目标,至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共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理念先进、体系完整,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以及对盈余管理有意识的遏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会计准则客观上扩大了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机 由于公司管理者与相关利益人之间利益的不一致,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契约的不完全以及利益主体的利己性,使公司管理者有动机也有可能为自身利益进行盈余管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有: (一)资本市场动机 股票首发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与公司的业绩相关,因此公司管理者将通过向上的盈余管理来推动股票价格。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估价和优化投资组合时,会运用公司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来决策,这样,也会导致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另外,当行业监管的执行需要运用到公司的财务数据时,公司会出于回避行业监管而进行盈余管理。有关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第一次出现亏损的年度有明显非正常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而在扭亏为盈的年度,又会存在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公司避税的需要 齐莫尔曼证明了财富转移的最直接方式是税收制度。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国家,公司为了避税的需要,也会在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下,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目前,公司的税收支出大部分是在利润基础上产生,利润少意味着少交税,只要公司管理层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利润,就可以通过转移部分利润达到少交税,同时又为下期利润目标做准备的目的,公司也向外部投资者呈现出了一个经营稳定、发展良好的形象。 (三)避免政治成本的需要 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是政府,他们会通过会计准则、税法等法律法规将社会财富所有权转移到政府手中。公司规模越大、盈利越多,政府越有可能对其征收高额税收或进行其他管制,公司所面临的政治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大,管理当局也越有可能通过选择能够递延确认利润的会计方法调整当期收益,实施盈余管理。反之,规模偏小的公司为了树立良好形象,往往会调增当期收益。 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 (一)减少了利用资产减值转回调节利润的可能性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必然增加公司的当期费用而减少当期利润,转回则相反,通过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可以调节公司不同会计期间的利润。据媒体对2004年度减值损失转回金额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转回前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同程度人为调整损益中,2家ST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32 495万元和4 500万元,占各自当年净利润的309%和581%,成功摘除了ST;4家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28 080万元、6 885万元、6 373万元和5 003万元,避免当年出现亏损;6家公司维持或提升了业绩。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限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收益的功能。另外,新会计准则虽然对一些资产特别规定可以计提减值准备和允许转回,但也作了严格限制,如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要求应当有“确凿证据”,还要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可能性。 (二)缩小了公司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范围 原准则规定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的成本进行计价。新准则取消了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对于那些存货数量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在存货价格下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将会减少发出存货成本,调增企业收益。新准则的规定使公司当期的存货都以客观的历史成本反映,更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消除了公司利用后进先出法人为影响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 (三)扩大了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新旧准则对合并范围的规定基本一致,但新准则强调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基于“控制”理念来定义子公司,包括小规模公司、特殊行业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这一变革使一些通过降低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的投资比例,将其从合并范围中剔除,或提高盈利的子公司的投资比例,将其纳入合并范围来提高集团公司的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被禁止。同时新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将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规则处理关于如何确定合并成本及其分配、如何确定作为对价付出的相关资产的相关损益或承担的负债等问题。这些新的规定将促使合并报表更加真实、公正,更真实地反映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限制了利用重组合并进行盈余管理。 三、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途径 (一)利用资产减值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除原先要求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以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以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资产,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提取减值准备。其中,除按新准则第8号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外,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均可以在减记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后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为管理当局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涉及到公允价值、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指标的确定,不管是对公允价值的估计,还是在计算现值过程中对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估计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方便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 (二)利用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规定 新准则把过去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允许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但对于开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公司是否具有完成该项目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公司是否能证明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存在市场等问题的确定都需要会计的职业判断。会计的职业判断主观性强,与盈余管理关系密切,为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三)利用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公司合并的非共同控制类型中和债务重组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虽然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进行了严格限制,但这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资产评估机构的报告,使公司管理当局可以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加大。 (四)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旧准则规定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仅指固定资产,而新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扩大了可资本化的资产范围,随之可资本化的借款范围,由专门借款扩大到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企业借入的资金大多是混合使用,确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究竟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确认资本化期间等问题需要进行主观判断,公司外部各方很难了解清楚,审计监管难度较大,客观上为公司增加了盈余管理空间。 (五)利用预计负债的计量 新准则规定预计负债的初始计量按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按当前最佳估计数作相应调整。规定中需要确定的“最佳估计数”没有具体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因此,在计量过程中涉及到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折现率、风险的估计和判断,为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增加了相当大的空间。 四、结语 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并非完全为防范盈余管理而设置,无法达到完全有效,因此公司管理当局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成为必然。过度的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甚至会导致资本市场的混乱。另外还应注意到,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虽暂定为上市公司,但其实施范围随时有可能扩大到非上市公司,其相关盈余管理的影响也会逐渐显现。基于以上认识,应认真分析公司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方法和途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Paul M.Healy & James M. Wahlen撰。王学军,肖华,译。曲晓辉,校。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0(11)。 [3] 沈烈,魏承玉。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分析。财会通讯,2007(05)。 [4] 帅兰明。盈余管理:动因及后果—兼与利润操纵的比较。财经理论与实施(双月刊),2006(09)。

麻烦采纳,谢谢!

7.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

1,现行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中获得豁免或少偿还的负债只能计入资本公积,而新准则规定,以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及债转股等方式偿还债务,其原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2,对于存货的计账方法,新准则中也做了调整。“后进先出法”被取消,对于原本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而言,转换计账方法,至少会引起毛利率的波动。而具体的影响,则还取决于其存货周转情况、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
3,具体准则方面:
  
(1)《债务重组》准则的调整。新的《债务重组》准则重新界定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定义中强调了“让步”的概念,新准则明确了只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的前提条件,才可以对获得债务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债务重组的结果计入当期损益,原《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对债务重组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而债务重组收益则计入资本公积,新准则改变了这种做法,将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而原准则规定采用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时,采用账面价值计量。
  
(2)《所得税》准则的调整。目前所有的a股上市公司,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方法只有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但是,新准则将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将改变所有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并导致净利润的改变。
  
(3)《资产减值》准则的调整。按照新准则,“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将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调节利润的情况。
  
(4)《存货》准则的调整。新准则中,取消了存货流转的“后进先出”法,主要考虑成本流与实物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同时新准则规定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计入损益。
  
(5)会计处理的调整。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调整,新准则中明确了企业合并的概念,对企业合并进行了分类,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大类,规范了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对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与合并相关的费用的处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对企业合并的披露进行了规范。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调整。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

8.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新增了两条困难影响利润的条款:
1.新引进的会计要素“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2.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样很有可能虚增利润.
 也封堵了两条调节利润的途径:
1.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是不可以转回,这 截断了上市公司调增利润的一大途径;执行旧制度时有不少上市公司都在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
2.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要求在债务重组交易中考虑重组债务的公允价值,并要求在利润表中确认相关损益;这避免关联方通过豁免债务方式输送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