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投资环境 论文

2024-05-19 00:39

1. 东南亚投资环境 论文

  您好,

  相关资料:

  东南亚改善投资环境 提高对外商投资吸引力

  多年来外国企业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直接投资,现在他们发现中国的东南亚邻邦同样具有吸引力。

  雷曼兄弟分析员苏巴拉曼(Rob Subbaraman)表示,该地区很可能即将迎来大量的外国投资。

  “谈到东南亚经济体,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其经济增长缺少的就是来自投资的推动力。”

  “这种情况正开始有所改变。近几年,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为5-6%,如果外商直接投资(FDI)猛增的话,他们没有理由不能持续以7-8%的速度增长。”更多迹象显示,涌入该地区的FDI在增加。

  打破只能投资于中国的神话

  全球最大手机晶片厂商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已表示,将在菲律宾兴建投资规模为10亿美元(15亿1000万新元)的工厂。一些行业高层人士认为,此举打破了在亚洲只能投资于中国的神话。

  越南自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FDI的吸引力大增。

  马来西亚去年批准的制造业吸引FDI规模达到创纪录的57亿8000万美元。今年首季,印尼的外商和国内投资申请规模也达到纪录高位。

  “企业界的看法有所改变,变得比6个月前更为正面,”菲律宾民间智库Wallace商业论坛的主管华莱士(Peter Wallace)说。

  腐败等阻碍投资的因素仍让人担忧,且分析员表示,FDI产生效益是一个长期过程。他们相信,FDI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据说,东南亚的外国投资增加是受以下几个因素推动:通货膨胀总体受控、国家财政状况改善、企业税税率调低、以及其他鼓励投资措施的出台。

  Centennial集团的经济研究主管巴斯卡然(Manu Bhaskaran)说:“不仅是FDI,该地区的整体投资形势正在改善——体现在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地产业景气好转,且制造业产能紧张,刺激对工厂和设备的投资等。”

  中国去年吸引约700亿美元FDI,令亚洲其它经济体相形见绌。亚细安10国去年吸引的FDI估计为450亿美元,2005年为近400亿美元。

  采取中国+另一国投资方式

  一位驻新加坡的加拿大经济师称,更多公司在采取“中国+另一国”的投资方式,即在中国保留一家工厂,但同时在东南亚国家再建立一家工厂,以控制成本。

  亚洲策略和投资咨询公司亚洲商业策略执行长杨龙龙表示,对希望扩大市场和降低成本的投资者来说,东南亚国家的高经济增长率为其平添了许多吸引力。“亚细安成员国等经济体拥有庞大的中产阶层消费群,这点任何投资者都无法熟视无睹。”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均在最新预算案中降低了企业税,印尼则在3月通过了对投资者有利的投资法,这应会帮助其结束FDI不足国内生产总值(GDP)1%的局面。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而言,FDI分别占其GDP的3%和逾15%。

  流入新加坡的FDI占东南亚地区吸引FDI的一半左右,不过其吸引的FDI增长率仍低于1990年代末的约14-15%。

  杨龙龙表示,亚洲总是会面临妨碍投资的因素,但其吸引投资的潜力很大。她指出,变化迅速的亚洲,不适合那些胆怯或是喜欢安逸的人,而那些寻找机会勇于征服的企业,将称霸亚洲。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东南亚投资环境 论文

2. 全球各地区投资环境评价

5.3.1.1北美地区投资环境评价
表5.6、表5.7给出了北美地区石油、天然气的投资环境评价值及排序。

表5.6 北美地区石油投资环境评价表


表5.7 北美地区天然气投资环境评价表

5.3.1.2非洲地区投资环境评价
表5.8、表5.9给出了非洲地区的油气投资环境评价值及排序。

表5.8 非洲地区石油投资环境评价表


表5.9 非洲地区天然气投资环境评价表

5.3.1.3南美地区投资环境评价
表5.10、表5.11给出了南美地区的油气投资环境评价值及排序。

表5.10 南美地区石油投资环境评价表


表5.11 南美地区天然气投资环境评价表

5.3.1.4欧洲地区投资环境评价
表5.12、表5.13给出了欧洲地区的油气投资环境评价值及排序。

表5.12 欧洲地区石油投资环境评价表


表5.13 欧洲地区天然气投资环境评价表

5.3.1.5前苏联地区投资环境评价
表5.14、表5.15给出了前苏联地区的油气投资环境评价值及排序。

表5.14 前苏联地区石油投资环境评价表


表5.15 前苏联地区天然气投资环境评价表

5.3.1.6中东地区投资环境评价
表5.16、表5.17给出了中东地区的油气投资环境评价值及排序。

表5.16 中东地区石油投资环境评价表


表5.17 中东地区天然气投资环境评价表


续表

5.3.1.7亚太地区投资环境评价
表5.18、表5.19给出了亚太地区的油气投资环境评价值及排序。

表5.18 亚太地区石油投资环境评价表


表5.19 亚太地区天然气投资环境评价表

3. 求高人描述一下东南亚各国家的投资环境,以及经济状况

一、 经济 

    1、走出金融危机,步入新的经济增长期。

    经过10年的努力,东南亚国家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重新步入新的增长时期。从一些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各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恢复或者超过1997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在1996年,即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年,东南亚10国的GDP总量为7254亿美元(按当前价格计算,下同),1998年大幅度下降到4725亿美元,2005年已经达到8843亿美元,已经略为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印尼和泰国在金融危机前的1996年,GDP总量分别为2273亿美元和1821亿美元,金融危机后第一年(1998年)分别下降到978亿美元和1127亿美元,到2005年,印尼已经略为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达到2802亿美元,泰国则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为1762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和外资是东南亚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两个方面均已经恢复或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1996年,印尼和泰国的出口总额分别为538亿美元和558亿美元,1998年则下降到488亿美元和494亿美元,到2005年则分别上升到856亿美元和1096亿美元。再看外资的情况。在1996年进入东南亚10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为258亿美元,2000年时下降到低谷,只有86亿美元,此后逐年恢复,到2005年达到380亿美元,远远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东南亚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国国内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有利的国际和地区经济环境,尤其是东南亚的两翼,印度和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带动东南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指标(2005年)

    国 别 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前价格计算) 商 品 贸 易 (亿美元)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量

    总额(亿美元) 人均(美元) 出口 进口 进出口总额 (百万美元)

    文莱 95.3 25751 63.7 15.0 78.7 288.5

    柬埔寨 55.2 404 30.9 28.2 59.2 381.2

    印尼 2802.7 1278 856.7 577.0 1433.6 6107.3

    老挝 28.7 479 1.7 7.0 8.8 27.7

    马来西亚 1308.6 5008 1404.7 1142.1 2546.8 3964.8

    缅甸 111.7 199 31.2 16.3 47.6 71.8

    菲律宾 984.1 1154 412.6 474.2 886.7 1132.5

    新加坡 1167.1 26880 2298.0 2001.6 4299.7 20080.5

    泰国 1762.1 2720 1096.2 1179.9 2276.1 4007.8

    越南 528.1 635 285.8 325.9 611.7 2020.8

    东盟10国 8843.5 1582 6481.5 5767.4 12248..9 38082.9

    资料来源:根据东盟秘书处提供的统计资料整理。

    2、近期和中期经济前景乐观。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从2002--2006共五年的时间里,东南亚整个地区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5%,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估计可以达到5.7%。在上一年,越南和柬埔寨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老挝的经济增长情况也超过了预期,与这三个国家相比,4个老东盟成员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则要逊色一些,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高油价、坚挺的利率等。印尼经济去年虽然面对高通胀率和高利率等不利影响,但仍然取得了5.4%的增长率,政府当局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抑制通胀率和降低利率,有助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好转,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可以达到7%以上。泰国在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为4.7%,主要得益于公共投资的温和增长与出口的快速增长,泰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在2007年可以提升至5.5%。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在去年为5.5%,今年预计为5.8%,私人投资和出口的增长,以及第九个马来西亚发展计划启动而带动的公共消费的增长,是推进马来西亚增长的主要动力。菲律宾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2006年为5%,主要是受农业歉收的影响,如果年成好,农业能够增产和增加投资,在2007年估计可以达到5.3%。受强劲的电子产品出口和国内需求持续恢复的刺激,新加坡经济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7.9%%,大大超过亚洲开发银行原来预期的6.1%。在去年和今年,越南可以达到8%以上的增长率,柬埔寨为6.3%,老挝在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3%,今年预计为6.5%。据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的研究,从中期看(2006--2010年),只要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印尼的经济增长速度估计可以保持在6%左右,泰国则在5-6%之间,马来西亚约为5.5%,菲律宾约为5%,越南则仍然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今后几年的平均增长率估计可以达到7.5-8%,老挝估计为6-7%,柬埔寨为6%,新加坡则会维持在4.5-6.5%之间。 

    与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的估计基本相同,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组织的专家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前景的估计也是比较乐观的,他们认为,今后几年地区和和经济形势向好,全球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之间,经合国家为2-3%之间,中国则高达9-10%左右,油价则稳定在50-60美元之间,从而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详见下表)。

    东盟国家经济形势预测

    2005(a) 2006(b) 2007(c) 2008(c) 

    文莱: 

    经济增长率(%) 0.4 - - - 

    通胀率(%) 1.2 - - -

    柬埔寨: 

    经济增长率(%) 5.8 5.4 5.0 - 

    通胀率(%) 5.0 4.2 3.8 -

    印尼: 

    经济增长率(%) 5.6 5.3 5.9 6.2 

    失业率(%) 10.3 12.5 12.3 12.9 

    通胀率(%) 10.5 13.2 6.9 6.1 

    老挝: 

    经济增长率(%) 7.3 7.2 6.8 6.5 

    通胀率(%) 7.2 6.2 5.8 4.9 

    马来西亚: 

    经济增长率(%) 5.2 5.6 5.3 5.4 

    失业率(%) 3.6 3.7 4.1 4.0 

    通胀率(%) 3.0 3.6 3.4 3.3 

    缅甸: 

    经济增长率(%) 5.0 2.6 2.5 2.9 

    通胀率(%) 9.4 21.4 27.7 26.7 

    菲律宾: 

    经济增长率(%) - 5.6 5.5 5.3 

    通胀率(%) - 6.4 5.1 4.9 

    新加坡: 

    经济增长率(%) 6.4 7.5 4.6 4.5 

    失业率(%) 3.1 3.1 3.0 3.0 

    通胀率(%) 0.5 1.0 1.0 1.1 

    泰国: 

    经济增长率 4.5 4.1 4.4 4.5 

    失业率(%) 1.8 1.8 2.0 2.0 

    通胀率 4.5 4.6 3.4 3.0 

    越南: 

    经济增长率(%) - 7.8 7.1 7.3 

    通胀率(%) - 7.5 5.1 4.9 

    a、实际数据; 

    b、估计; 

    c、预测。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组织编辑出版的东南亚各国国家报告整理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出现两个亮点,那就是越南和印尼。

    在2006年,经过11年的谈判与努力,越南终于成为WTO的第150个成员。在过去5年,越南的经济总量几乎翻了一番,过去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25%,2006年为8.2%,10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是亚洲国家中除了中国之外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许多经济分析家预测,越南加入WTO之后,将进一步促进越南外贸的增长和加速外资的进入,其经济增长率甚至有可能超过中国。即使是在加入WTO之前,进入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大大超过其东南亚邻国,包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一些经济分析家还指出,由于越南加入WTO之后,与各成员国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使外资在越南感到更加安全,而在另外一些东南亚国家,却出现了不利于外资的一些迹象,这就会使得一些原本在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外资也会进入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其他东南亚邻国相比,越南还有一个更加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说是更具竞争力的地方,那就是越南拥有大量的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据日本国际贸易组织在2006年的统计,越南劳工的最低月工资仅为50美元,比其他亚洲邻国要低得多,印度为74美元,印尼为92美元,菲律宾为135美元,泰国为110美元,中国南方为92美元。 在2006年5月15日至6月29日,越南第一届国会第九次会议在河内举行,会议批准了《2006--2010年越南社会发展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为越南基本建成现代化工业国家奠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2000年的2.1倍,5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7.8-8%,力争达到8%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050-1100美元(按照现行价格计算)。

    印尼近年来虽然遭遇许多天灾人祸,但经济形势却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强劲的出口和私人消费的刺激下,加上低利率的支撑,印尼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4%。出口快速增长是支撑印尼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印尼统计局的统计,在2006年上半年总出口量达46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14%。其中以未加工的原料占的比率较高。在上半年,棕榈油、煤炭、树胶及其产品的出口增长最快的,占整个上半年出口总量的46.69%。在2006年8月,煤炭出口量比上个月增加46%,出口价格增加9.8%;棕榈油出口量增加30%,价格增加3.95%,树胶出口量增加14.7%;价格增37%。 

    外资是促进印尼经济复苏的另一大发动机。近年来,进入印尼的外国投资出现恢复的势头,据印尼投资管理委员会的统计,在2005年,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18%,达到139亿美元,而邻国马来西亚只有22亿美元。同年,国内投资增加300%,达157万亿印尼盾(约173亿美元)。《亚洲在线》的记者这样写道:"强劲的出口和经济增长刺激印尼股市指数增长了55%,成为全球第三大最活跃的股票市场。尽管这个国家被人们称为恐怖主义的避难所,政府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总的而言,这个国家的政治已经趋向稳定,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得到改善,印尼有可能为2007年的整个地区经济与政治稳定带来积极利好的因素。" 笔者认为,今后几年印尼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这些条件包括:苏西洛政府基本上消除了危害政治稳定的各种隐患,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了政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尤其是实现地方自治,将极大地调动各个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一些资源丰富的外岛地区将有可能首先起飞;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印尼许多潜在的优势将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的动力,如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等等。

    二、 政治 

    近年来上台的新领导人,包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印尼总统苏西洛、马来西亚总理巴达威,已经逐步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他们的统治艺术逐渐变得娴熟,驾驭国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逐渐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担任第二届国家领导人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和柬埔寨政府首相洪森在政坛上可谓驾轻就熟,如鱼得水。越南共产党加快了干部年轻化的步伐,党政领导人又出现了新面孔。泰国发生了没有流血的军人政变并且迅速成立了过渡时期的政府,军人政府答应会尽快举行新的选举,把政权交还给文官。缅甸军人政府在迁都之后,与外界的交往更加具有了神秘的色彩,最近又传闻在高层领导人之间出现不和。

    2007年的东南亚政治有两大热点值得关注,即印尼和泰国。

    观察东南亚政治,首先还是要看印尼,作为东盟的最重要的成员国,如果印尼实现了政治稳定,整个东盟和东南亚地区也就基本稳定了。苏西洛总统执政已经两年,在他执政期间,经济逐渐走向复苏,随着亚齐问题的和平解决,地方分裂势力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苏西洛在内政与外交各方面均逐渐走向成熟,人民已经接受了他。印尼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在2006年10月举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苏西洛政府的满意度达到67%,同一家机构在上一次(2006年4月)的一次民间调查结果中,民众对苏西洛政府的满意度只有55%。 民众满意度的提升对苏西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苏西洛所在的政党民主党(DPR)在国会中是少数党,民众满意度的提升表明他的执政基础得到了巩固,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外国分析家认为,苏西洛政府的民众满意度提升主要源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困扰印尼中央政府的亚齐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二是他在反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得到了人民赞赏。但是,人民对他的支持并不是永远的,也并非无条件的。2007年是其执政的第三个年头,这是一个关键的一年,人民继续支持他的条件,是他能否继续促进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改进社会福利。今后几年,对苏西洛政府的考验可能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消除贫困。印尼经济近年来虽然能够保持平衡增长,但是,政府在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减少贫困方面却乏善可陈,受到广泛的批评。反对派批评道,苏西洛政府曾经许诺要在任期内使贫困率有显著的下降,但是,现在他的任期已经过半,这方面却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印尼22000万人口中,目前仍然有42%的人每天收入只有1-2美元。  因此,如果在近年内,苏西洛政府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摆脱贫困,人民在下一届大选时,就会以选票来发泄自己对现政府的不满,苏西洛连任的可能性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如果苏西洛政府能够在最近两年内在经济上取得突出的成绩,实际上就是为竞选连任下一届总统作了最好的准备。

    二是如何赢得2009年大选。按照印尼的宪法,印尼将在2009年选举新一届的总统和进行国会改选。苏西洛政府的现任副总统卡拉可能是苏西洛竞选连任的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卡拉是现在的国会中最大政党专业集团的主席,苏西洛请卡拉出任副总统,与国会中最大的政党结成执政联盟,从而壮大了执政力量。但是,在另一方面,卡拉也对苏西洛形成了很大的掣肘,因为苏西洛所在的政党民主党是一个小党,而专业集团是一个制度化程度很高的老党,如果卡拉不配合,苏西洛便很难有所作为。卡拉和他领导的专业集团是否合作,不仅对现任政府如何运作有重大影响,而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009年大选。印度尼西亚大学政治研究中心资深学者Eep Saefulloh Fatah 认为,"卡拉是一把双刃剑"。"掌握了专业集团,是苏西洛--卡拉政府重要的政治资源,卡拉领导的专业集团,离开了与斗争民主党结成的民族联盟,投向支持政府的人民联盟,民族联盟因此散伙。专业集团在国会是支持政府各种措施的最大力量,包括不受民众欢迎并带有高风险的政策, 比如说抬高燃油价。专业集团联合其它支持政府的政党,使斗争民主党和民族使命党变成边缘化和没有力量的反对派。卡拉证明了他拥有重要的政治资源, 而且他还是领导者。这一资源扩大和增强了政府在国会的政治地位。但是,这并不是免费的反而是昂贵的。……从政治上,苏西洛更需要卡拉,而不是相反。对苏西洛来说,卡拉是双刃剑,一刃对着政府的政治对手,另一刃却对着苏西洛自已。卡拉对苏西洛是重要和有用的政治资源,但也是必须警惕和危险的政治威胁。从特殊的政治地位来看,卡拉是苏西洛最好的搭档,也是2009年大选有潜力的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谈的不是卡拉个人,而是他背后的政治资源。卡拉个人在2009年大选,可能并不太有希望,他也不是苏西洛的竞争对手,但是,作为专业集团的'驾驶员',卡拉是苏西洛的最大威胁和民主党的绊脚石。" 

    三是如何应对在地方自治的过程中出现的权力再分配,在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根据新的有关法律规定,印尼各级地方政府首长均通过选举产生,实行地方自治。到2008年年底止,将在33个省、354个区和91个市举行地方选举。从2005年1-6月,已经举行了213场地方选举,包括7个省级选举和216个区与市级选举。从2005年6月开始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2007年将在另外7个省和78个区、市举行地方选举。在地方选举中,传统的民族主义政党占有较多的优势,伊斯兰政党则稍逊一筹。竞选各方并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个人的形象和魅力在竞选中仍然发挥主要作用。迄今为止,在已经举行的地方选举中,专业集团是主要的赢家,它赢得了约三分之一地方首长席位,但专业集团主要是在印尼东部地区取得了胜利,而在爪哇的政治心脏地带却没有明显的收获;斗争民主党在几个重要的地区有较大的收获,包括西苏门答腊、北苏威拉西、中加里曼丹、东爪哇的重要城市泗水、马鲁古的安邦;在伊斯兰政党中,只有正义党(PKS)表现比较突出,在首都雅加达特区管辖下的一个郊区城市-德波市(Depok)取得胜利。各个政党在地方选举中的权力分配也大致反映了这些政党在全国的力量对比关系。

    泰国军人政府是东南亚政治的另一个热点。2006年9月19日,泰国军方发动了泰国近代历史上74年来的第18次政变。已经长达15年没有干预政治的泰国军方又重新走向政治舞台,掌握政权。泰国军人有干预政治的传统,但是,这个传统在1992年民主运动之后中断了,从此,一直是由文官执政,在这10多年时间里,军人没有再跑到前台来干预政治。许多研究泰国问题的学者据此断言,泰国已经结束军人执政的历史,军人告别政坛,回到军营中去,泰国政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民主的时代。上述判断的最大失误,就是低估了泰国军人干预政治的能力与传统,过高估计了泰国民主政治的力量与稳定性。在泰国政治发展史上,泰国军人一直有干预政治的传统,而民主的基础却非常脆弱。不管是民主政体还是君主立宪政体,抑或是军人政体,都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的一种方式,当统治阶级没有办法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维持自己的统治时,就一定会改变治理的方式。在泰国,当民主派与他信政府的对立发展到势不两立时,军人出来收拾局面,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军人执政虽然名声不好,但总比国家与社会失去控制和处于无序的状态要好得多。

    在成功地夺取政权之后,由军方领导人组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表示,给他们一年的过渡时期,以恢复国家的团结和制定新的宪法。军方迅速组成了以前退休将军素拉育为总理的过渡政府,从该政府在最近几个月的表现看,内政方面差强人意,外交方面则很难有所突破。军方表示,将在2007年底重新举行大选,以选举产生新的文官政府,恢复民主政治。西方分析家认为,"泰国政治前景仍然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

    泰国军人政权面临如下三大挑战:

    1、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军事政变及素拉育政府最近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开始对外资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外商抱怨军人政府的经济政策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邻国越南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上升,估计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外资会对泰国持观望态度,原本打算去泰国投资的资本有可能会流向越南。外资一旦减少,必然会对支撑泰国经济的另一个支柱――出口产生严重影响,这样一来,泰国经济能否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就值得怀疑。

    2、他信前总理的社会基础-农民是否接受军人政权。前总理他信之所以能够连选连任泰国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支持,所以,有一些学者把他信与反对他的民主派之间的斗争形象地比喻为农民与城市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军人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并没有解决上述利益冲突,而只是掩盖了这种冲突,一旦进入正常状态,这种利益冲突还会爆发。因此,军人政权面临的一大考验,是如何安抚严重不满的农民。

    3、民主派是否继续保持沉默。从本质上看,军事政变和军人政权与民主政治是水火不相容的。泰国的民主力量当前没有与军人发生直接的冲突,是因为他们在反对他信的过程中事实上与军人结成了同盟,他们在长达一年的抗议示威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的,军人在一夜之间就实现了。军事政变这种手段是民主派不能接受的,但是,军事政变所达到的目的与民主派所追求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把他信赶下台,因此,民主派容忍和接受了这一现实。然而,民主派不会长期容忍这种现状,如果军人当局不能兑现原来许下的诺言,即尽快还政于民,那么,民主派一定会重新走向街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民主派与军人对立的一幕又将重现。 正如一位西方分析家所说的:"泰国政治目前趋于平静,但国家仍然处于分裂的状态,素拉育将军不得不在两个方面同时作战。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他们是他信的坚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是城市中产阶级,他们走向街头举行各种抗议活动,直接导致他信的下台。……然而,有迹象显示,公众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民主运动人士呼吁军人当局全面取消军事管制法(目前为部分撤消),但是,军人当局声称,只有当威胁和平与稳定的因素全部消除之后,才能全面取消军事管制法。国家安全委员会(CNS)还面临着失去他信的反对者的强烈支持的危险,因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没有采取有效行动以调查他信及其联盟的腐败行为。" 

    三、 国际关系 

    在地区内部关系方面,东盟正在加快内部整合的步伐,《东盟宪章》估计在今年年底在东盟首脑会议上将正式出炉,这部宪章如能顺利通过,将对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东盟将放弃过去实行了40年的"东盟方式",转而实行欧盟模式。在地区外部关系方面,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已经连续举行两届的东亚峰会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哪些效果;二是日本与中国在东南亚争相扩大自己的存在和影响力。 

    1、 东亚峰会。 

    由东盟发起并且主导的东亚峰会已经连续举行了两届,第一届东亚峰会在2005年12月1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通过并发表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和《关于预防、控制和应对禽流感的宣言》。参与这次会议的有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6个国家。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合作,增进友谊,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舆论认为,这是亚洲一体化进程中"分水岭式的事件"。2007年1月15日,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开幕。上述16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人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迄今为止,以东盟为主导的地区合作形式包括: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地区论坛、三个10+1(即东盟分别与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合作)、10+3(即每年在东盟非正式首脑会议之后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首脑会议)、欧亚会议、东亚合作高峰会议(简称东亚峰会)。

    这些会议形式上看起来非常热闹,各国领导人忙于出席各种会议,热衷于首脑会晤,频繁地发表连篇累牍的合作宣言和文件,但是,冷静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合作形式真正收到实效的却很少。东盟为什么对举行这些会议那么热心而且乐此不疲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东盟内部缺乏凝聚力。长期以来,东盟内部的合作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非常热闹,但真正收到实效的则不多,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从1992年提出到今,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但东盟内部贸易的比重却一直无法提升,总是在25-30%左右徘徊。东盟内部的安全合作也很难真正开展,因为东盟内部缺乏信任,互相猜疑。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就曾经说过,新加坡与东盟外部的国家的合作比与东盟内部国家的合作要容易得多。这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东盟内部缺乏合作的动力与诚意。

    第二,东盟担心被边缘化。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浪潮中,东盟担心被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所取代,东盟对美国和日本也保持戒心,因此,东盟希望牢牢地掌握地区合作的主导权,用这些机构和会议来束缚其他大国的手脚,让各个大国愿意而且乐于接受东盟的各种安排。由于东亚地区的大国缺少互相信任,彼此相互猜疑,因此,东盟这种角色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接受,并且被一直被奉为领导者。然而,随着地区合作进程的深入,加入地区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东盟这位司机会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难于驾驭地区合作这列正在飞速前进的列车。早在第一届东亚峰会举行前夕,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就表示了这种担心,"东盟这个代表本区域经济体的声音,以后还会有人重视吗?""诚然,随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经济引擎的开动,东亚经济将是接下来一股强大力量。然而,东盟在同东亚其他国家洽谈时,作为一个共同经济体的力量,将远远超越10国各自进行谈判的能力。作为彼此的左邻右舍,东盟日后的整体发展也就取决于成员国是否能相互依存、扶持和信任,以同其他强大经济体竞争。东盟标志上紧束在一起的稻穰一旦松梆分散,必然会被刮起的大风吹得无踪影。" 现在看来,东盟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求高人描述一下东南亚各国家的投资环境,以及经济状况

4. 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按照出现的早晚,国外跨国投资经营理论有如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优势论、区位优势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69年美国学者伯特提出用等级尺度法评价投资环境,东道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和鼓励政策是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在等级尺度法中被分为8类,其中每一类又被分成若干个不相关的因素,之后分层打分求和。Talukdar et al.( 1984 ) 研究了油气资源储备发展在变化环境下的投资决策,从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现金流出模型、经济分析、油气储备风险分析,探索油气资源储备的投资开发战略。Donald Davis,Robert Baumann (2001) 分析了路易斯安那州河口环境的石油发展模式,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发展。Bo Qi-Liang,Zhang Ying-Hong et al.(2005) 认为跨国石油公司在研究和制定其全球战略时会重点关注和评估国外的政治经济环境,并分析了目标规划和投资规模这两个变量的制约因素、经济吸引力和投资风险,按照利润平衡曲线估计经济吸引力指数,然后分析风险指数,最后对各油气资源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和排名。S.Nelskamp et al.(2008) 在对荷兰沉积盆地选井过程中综合比较了油气资源埋藏历史、成熟度、历史温度。
进入21世纪后,国内的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研究逐步增加和深化。朱伟和刘益超(2000) 使用现金流量模型与蒙特卡洛仿算法,分析了石油建设项目的前期风险。郝洪(2001) 研究了油气投资项目中的经济评价折旧方法、所得税计算以及目标收益率的估计问题,认为:油气投资项目中的折旧应该采用税法允许的折旧方法而不是企业会计报告的折旧方法;所得税的计算应该以企业为主体而不是以项目为主体;目标收益率应该根据不同的评价要求来制定。邢云 ( 2003 ) 采用专家咨询和调研的方式,整理了国际油气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各自的相对重要程度,将国外的油气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依据各自的重要性,主要投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油气资源丰富程度、自然地理条件、语言与文化背景、石油法规完善程度及利润分配模式、政治稳定性、经济富裕程度、与投资国的友好及被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健全程度、油气市场成熟程度”。葛艾继和郭鹏(2003) 分析了利比亚的油气勘探生产、石油政策、油气对外经济合同等油气投资环境影响因素。李玉顺等 (2003) 研究了土库曼斯坦油气投资环境概况,从土库曼斯坦的国家概况、政治环境、民族宗教、对外贸易状况、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油气资源及勘探开发状况、油气开发基础设施及油气外运管线状况等方面全面地评估了土库曼斯坦的投资环境。李友俊和徐可达 (2005) 认为目前的投资经济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运用上都存在缺陷,影响了项目投资经济效益评估的客观性。目前的评价体系以动态性经济评价为主,静态性经济评价为辅。通过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净现值、现值指数、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和基准折现率等动态评价指标,同时,辅以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静态评价指标的估计,从而全面衡量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可行性。通过分析国外油气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提出了国外油气开发项目经济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薄启亮等 ( 2005 ) 分析了跨国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经济吸引力”和“投资风险”,研究了油气资源国“经济吸引力”的成本特征、外资管理、油气市场环境、财税制度和“投资风险”的政治、法律、人文环境。徐小杰等 ( 2005 ) 对中东、非洲、中亚和俄罗斯、中南美洲国家、东南亚/南亚太地区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利用的油气资源”的概念,并指出影响“可利用的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立法和对外开放政策、基础设施、竞争状况、合同条款、国际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刘增洁 (2005) 分析了非洲的油气资源潜力、油气生产及贸易,重点分析了非洲的投资政策,并介绍了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情况。彭新媛 ( 2006 )从哈萨克斯坦的政治局势、经济发展、油气工业发展概况、投资优惠政策、石油合同的主要条款等方面,分析了哈萨克斯坦的油气投资环境,并且分析了中哈的合作投资情况。尹赐舜 (2006) 从国家概况、油气资源概况、石油管理体制、对外招标与合作、政治体制、外交关系、经济环境、外国投资,分析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油气投资环境。安海忠等(2007) 从国家和公司两个角度构建了国际能源合作环境的指标体系,认为国家层面的能源合作评价指标包括资源潜力、资源体制、政治环境、财税政策、经济技术水平、市场和运输条件、与中国关系、地缘政治,公司层面上的能源合作评价指标包括资源潜力、资源体制、政治环境、财税政策、经营环境 (作业环境、销售环境)、收益回报 (承包商收益比、利润标准)、成本风险 (市场和运输条件、勘探开发成本)、社会风险和商业机会。李鸿飞和李宁 (2007) 探讨了目前国内外跨国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及不足,根据风险最小化、获得原油供应、最低成本原油供应获取等投资目标的不同,设计了石油企业的跨国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李敏杰 (2007) 基于投资评估理论,将风险理论、线性规划、社会成本效益等投资理论引入石油投资的经济评价体系,创建了石油投资母公司标准收益率这一新的理论,对现行评价体系进行了改进。
王越 (2008,2009) 对非洲地区的油气资源及投资环境进行了研究,为中非的合作提供了依据。宋勇 (2008) 研究了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评价体系。苏永强 (2010)评价了中亚——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苏文等 ( 2010 ) 整体评价了委内瑞拉油气资源的投资环境。屈耀明等 ( 2010 ) 分析了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系统,并设计出相应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Fan Ying et al.( 2010 ) 通过实物期权理论构建模型对石油资源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曾金芳 ( 2011 ) 应用熵权法研究了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综合评价问题。安海忠教授团队成员分别对亚太地区 (何波等,2012 )、南美地区 (陈玉蓉等,2013 ) 及全球 (何波等,2013 ) 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

5. 在分析国际企业投资环境时如何分析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与技术环境?

国际企业投资环境的时候,分析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和技术环境,主要是看市场环境,国家政策以及技术发展水平。

在分析国际企业投资环境时如何分析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与技术环境?

6. 投资环境评价优选方法

投资环境评价优选的方法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要有准数分析法、参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 AHP)、专家调研法、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法、熵权法、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评价优选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评价优选法等。根据评价目标、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综合考量评价对象的特征,选择适当的评价优选方法,以得出客观的评价优选结果。
(1) 参数分析法
这种方法的分析过程如下:①选择能够反映地区投资环境全貌的一组数据,比如投资系数、投资乘数、边际耗费倾向、投资饱和度、基础设施适应度、投资风险度、有效需求率、国民消费水平、资源增值率和优化商品率;②估计各参数的数值并将估计结果与投资环境良好的地区的同类指标进行比较;③分析比较结果的相似点和差异性,从而决定投资环境的好坏 (相似则说明投资环境不错)。此方法的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和客观性,但对“公认的投资环境好的地区”没有明确的说明,很难确定。
(2) 准数分析法
准数分析法将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分为投资环境激励系数K、城市规划完善因子P、税利因子S、劳动生产率因子L、地区基础因子B、汇率因子T、市场因子M、管理权因子F。每一类因子又可以再分成若干子因子,加权评分这些子因子后,求和得到该类因子的总分。为了反映某一个因子与其他因子的有机联系,通常采用综合性的准数来衡量投资环境,以克服机械评分法的不足并得到比较全面的评价结果。
(3)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由美国匹兹堡大学运筹学家T.L.Saaty于1980年提出。这种方法以系统论中的系统层次性原理为出发点,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有序的、条理化层次的简单问题,是一种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方法。它将相对于原问题更加简单的问题在另外一个层次上进行分析、比较、量化和排序,然后再逐级地进行综合评价和优选,以形式化方式处理人的主观判断。层次分析法这种多因素评价优选方法是一种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层次分析法有以下5 个步骤,分别为: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其中后3个步骤是逐层地进行。层次分析法具有如下4个特点:
1) 原理简单。层次分析法建立在试验心理学和矩阵理论之上,易于接受;其原理清晰、简明,使用方便;对定量信息要求不多。
2) 结构清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把复杂的问题拆分为多个有结构和层次关系的简单问题,而后对简单问题求解。
3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AHP方法是在通过专家调研 (如德尔菲法) 等方法确定判断矩阵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定量方法来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最后进行综合评价优选。
4) 层次分析法适合分析投资环境这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中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它可以有效地将系统工程中使专家的主观性判断客观化,能够解决只用定量方法不能处理的问题。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决策分析中广泛使用。
(4)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 是“将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数学中的线性变换转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它按照方差递减的顺序排列新变量,减少了指标体系中各因子指标间的干扰,方便找到主导因素,使评估过程简化。
主成分分析法是在确保数据最完整的原则下,降维处理高维变量空间,即对多变量数据进行最佳综合简化,其优点在于可以得出客观的权数,以及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缺点是纯数学计算时没有将经济因素考虑在内,很难根据客观实际对主成分的经济含义做出合理的解释;忽略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获得的指标权重与预期的相差太大,其提取的原始指标信息都是数据的差异信息,而不是指标的含义、重要性等更为重要的信息。
主成分综合评价优选法是一种相对评价优选,其评价优选标准 (评价函数) 与样本的选取有关。评价优选单位的多少、增删都会影响评价优选结论。而且,指标重叠信息是主成分综合评价优选法不能消除的。它很容易受到指标重叠的影响,造成综合评价优选的结果与指标相关性结构的影响过于密切。
(5) 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扎德 ( L.A.Zadch) 创立的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法,是以模糊数学和与之对应的模糊统计法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影响某事物的诸多因素,定量描述一些边界不清、不容易定量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评价优选的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法包括:①明确综合评价优选体系 (设有P个指标),也就是因素论域U;②明确评语等级论域V(设有M个评语等级);③确定指标权数W;④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⑤计算模糊合成值B;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优选,将评价优选结果转化为可排序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排序或进行分类评价优选,即模糊类别识别。
有关专家在应用实践中不断演进模糊 ( fuzzy ) 综合评价优选法,其运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各种与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法相结合的方法正向多个领域扩张。由于领域非常复杂,模型会区别很大,造成模型越来越纷繁复杂。
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法的优点是:处理多层次复杂问题的评价优选和多因素的综合判断问题时,将各个因素对总体的影响综合考虑,并能用客观数字反映人的主观经验。
但是在对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时,有可能会丢失因素所携带的信息,定量化后的因素与未定量前的因素差异甚大。
(6) 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评价优选法
首先将评价优选对象做聚类分析以区别其影响,接着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算出被评价者的优选值,并按照优选值类内排序及类间排序。这种方法考虑了评价优选的特定目标,使评价优选指标间的相关影响得到最大的消除,同时考虑了重要的显著性指标,又使指标权重确定中的主观性误差降到了最低,进而使评价优选结果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但是该方法必须提前设定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评价优选因素,根据这类因素聚类,且对指标的量化要求高。
(7) 层次分析法 (AHP) 与模糊综合评价优选相结合评价优选法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获得权重之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各个因素的评价优选值,进而得出综合评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法相结合,很适合区域内风险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这种方法把风险投资环境因素的多层次和复杂性考虑在内,对于整个区域的风险投资环境评价优选是不适用的。
(8) 熵权法
“熵”( Entropy,意思是变化的容量),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 ( R.J.E.Clausius) 1864年在研究热循环时提出的。1948年,维纳 ( N.Wiener ) 和申农 ( C.E.Shannon ) 创立了信息论,申农把信息源传播信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称为信息熵,表示选择和不确定性与随机实践的关系,解决了定量描述信息的难题。熵值增大,意味着信息丢失;系统越有序,熵越小,信息量越大;熵越大,信息量就越小。1967年,Theil研究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时,首次提出Theil指数。它是用常数LgN减去信息熵值H得到的。这种方法以信息论和系统论中熵在不同概率事件中所反映信息量的不同作为权重设置的理论依据,即对一个由若干指标值构成的系统,指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则该指标的信息熵值就越小,所反映的重要程度就越大。
熵权法是以各因素提供的信息量为基础,根据信息量来计算综合指标的数学方法。它是一种客观综合定权法,以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作为依据。

7. 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1、“冷热”因素分析法美国的伊尔·A·利特法克(Isiah A.Litvak)和彼得·班廷(Peter M.Banting) 在《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框架》一文中提出。1)政治稳定性。若一国的政治稳定性高时,这一因素被称为“热”因素,反之被称为“冷”因素。2)市场机会。若市场机会大,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3)经济发展和成就。若一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运行良好,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4)文化一元化。若一元化程度高,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5)法规阻碍。若法规阻碍小,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6)实质阻碍。如实质性阻碍小,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7)地理和文化差距。如果地理和文化差距小,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2、等级尺度评分法1969年,美国的罗伯特·B·斯托伯(Robert B.Stobaugh)在《如何分析国外投资气候》的文章中提出。该方法主要从东道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的角度出发,把投资环境的内容划分为八大因素:资金抽回限制;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管制和歧视程度;币值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本供应能力;近5年通货膨胀率。再进一步对上述因素分别划分出子因素。然后根据每一个子因素对投资的有利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最后将分值汇总,根据分数的高低综合反映投资环境的优劣程度。3、多因素评估法由香港中文大学的闵建蜀教授提出,把投资环境因素分为11类,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财务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技术条件、辅助工业、法律制度、行政机构效率、文化环境、竞争环境。每一类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构成。在评价投资环境时。先由专家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据此对该类因素作出优、良、中、可、差的判断,最后计算投资环境总分。投资环境总分的取值范围在11—55之间,愈接近55,说明投资环境愈佳。反之,愈接近11,则说明投资环境愈劣。多因素评估法考虑到的因素比较细致全面,由专家进行评分简便易行,但对各个因素的权重的设定需要认真分析确定。4、抽样评估法抽样评估法是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的抽取或选定若干不同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由调查者设计出有关投资环境的评价因素,由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要素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估,根据综合后的意见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方法。在进行具体评估时,通常采取问答调查表的形式。5、相似度法相似度法,是以若干特定的相对指标为统一尺度,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确定评价标准值,得出一个地区(城市)在诸指标上与标准值的相似度,据以评判该地区(城市)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6、准数分析法这种方法是由我国学者林应桐提出的。按各种投资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对其进行分类如下:投资环境激励系数K,城市规划完善因子P,税利因子S,劳动生产率因子L,地区基础因子B,汇率因子T,市场因子M,管理权因子F,并把每一类因子分成若干子因子,再对子因子进行类似于多因素评估法的加权评分,求和得到该类因子的总分。7、国家风险等级法该方法是将投资东道国政治因素、基本经济因素、对外金融因素、政治的安定性等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的大小分别打分量化,然后将各风险因素得分汇总起来确定一国的风险等级,最后进行国家之间的投资风险比较。

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8. 矿产投资环境风险评价计算

(1)基于AHP的矿业投资环境评价
首先,根据表9.3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层次分析软件yaahp4.0中构建层次结构图(图9.9)。

图9.9 层次结构图

根据层次结构图,采用1~9标度法,表9.4判断矩阵表用专家打分法建立判断矩阵(表9.4)。
表9.4 判断矩阵表


用和积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W 为
W=(W1,W2,W3,W4)T=(0.6328,0.2421,0.0756,0.0494)T
进一步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4.25212,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为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因为C.R.=0.0845﹤0.10,所以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同理,可以求出各个子目标层相对目标层的各自权重及层次单排序(表9.5)。
由于综合评价体系包含的指标很多,并且各个指标单位不同,而且有的数据差距较大,这样就要求在进行综合评价值计算之前,首先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否则无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本书利用SPSS16.0软件对原始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标准化。
表9.5 各项评价指标层次单排序


在评价各个国家的综合矿业投资环境得分时,本书采用的模型是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式中:Z为各个国家各因素最后综合评价得分值;Wi为各个指标因素权重;ηij为标准化后的数据值。
根据上述评价过程,得出我国周边主要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指标综合得分(表9.6)。
表9.6 层次分析法各指标因素得分及综合评价结果排序表


续表


根据表9.6绘制柱状图(图9.10)。

图9.10 我国周边19个主要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排序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周边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总体水平差异明显。矿业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得分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综合得分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越南、阿富汗和尼泊尔。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俄罗斯,得分最低的是尼泊尔。另外,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东南亚地区综合评价得分水平一般,处在中等水平。综合评价得分较低的国家,主要是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加上国内矿业资源的匮乏,矿业投资环境相对也较差。
(2)矿业投资环境计算结果分析
从上述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周边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总体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别。具体分析,在资源因素、政治政策环境、经济因素,以及基础设施因素上,我国周边国家的得分差异也较为明显。
我国周边国家的资源要素得分总体差异较大(图9.11),这说明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并不均衡。资源因素得分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得分排在后5位的依次是伊朗、泰国、阿富汗、越南和尼泊尔。俄罗斯固体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铁矿、铜矿和铅锌矿的储量巨大,加上俄罗斯国内较为完善的地质勘探工作,使得俄罗斯的资源禀赋极具优势。而蒙古的锰矿、铜矿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哈萨克斯坦铁矿的储量和产量都在中亚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伊朗的铜矿和锌矿储量丰富,伊朗铜矿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8%左右,排名世界第6位;但是伊朗铜产量却只有世界总产量的1%,主要原因是缺乏投资以及勘探的力度不够。伊朗非常注重和支持吸引国外资金,因而伊朗矿业投资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图9.11 资源因素评价得分排序图

在政治政策环境上,得分最高的是乌兹别克斯坦,0.125;得分最低的是印度,-0.1694(图9.12)。得分排在前列的国家为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马来西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得分较低的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印度。得分较高的主要是中亚地区的国家,而中东地区相应得分较低。这是由于近年来中亚国家政局逐渐稳定,而且为了鼓励国外资本进入本国共同开发矿业,中亚国家采取了很多优惠政策,对国外投资采取鼓励的措施。而中东地区的国家,比如阿富汗由于战乱不断,政策缺乏连续性,对国外资本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由于也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为优先保证本国供应,政策上严格限制国外投资矿业领域,因而外资进入存在着较大的政策障碍。
在经济环境上,印度得分最高,整体经济环境较好(图9.13)。排在后面的依次是蒙古、越南、巴基斯坦、泰国和缅甸,其余国家的经济环境得分较低。得分排在前列的国家,主要是国内宏观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很好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使得经济取得稳定的发展。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亚一些国家,虽然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却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出现了“两高”现象。比如塔吉克斯坦2008年保持了7.8%的增长速度,但是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却达到了19.7%,这些都是经济发展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另外失业率也居高不下,这些都对经济投资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图9.12 政治政策因素评价得分排序图


图9.13 经济因素评价得分排序图

在基础设施因素上,得分最高的依然是印度,其次是俄罗斯、越南、蒙古、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其余国家得分较低(图9.14)。从基础设施要素中的详细评价指标可知,在铁路、公路覆盖率两项指标上,印度的得分都是最高的,因而印度矿业投资环境有着完善的硬件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印度的信息网络也较为发达,信息化程度较高,这些都是印度较其他国家优势明显的要素。而得分较低、排名靠后的,主要是中亚地区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的交通运输线路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不符合现代使用技术标准;而且有的矿区位于偏远地带,运输极为不方便,也增加了简介投资成本。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极大地制约着矿业的开发和勘探,也不利于吸引国外投资。

图9.14 基础设施因素评价得分排序图

总的来看,俄罗斯、中亚诸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其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其他周边国家相对较差。一些国家甚至连年战乱不断,地雷现在尚未排净,如柬埔寨、阿富汗、老挝等。这是在评价一个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3)矿业投资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17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输入SPSS 16.0软件中运算,方差解释的结果截图如下(图9.15)。

图9.15 SPSS方差解释结果截图

由图9.15可知,前6个变量的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为88.922%,该值大于85%,故取前6个变量作为主成分。进而根据因子荷载矩阵,建立如下的综合评价计量模型:
F=F1×44.365%+F2×15.721%+F3×10.489%+F4×7.882%+F5×6.199%+F6×4.266%
最后计算结果见表9.7。
表9.7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分表


(4)矿业投资环境风险分析
1)层次分析法。
根据对我国周边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的评价计算结果(表9.6),对得分加以聚类,绘制出雷达图。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周边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的不同聚类分布(图9.16)。
从表9.6和图9.16可以看出,按照综合得分排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列综合评价的前5名,而且俄罗斯的综合得分远远高于位于第2位的哈萨克斯坦,位居后3位的国家分别是越南、阿富汗和尼泊尔。
从各个国家影响矿业投资环境的相关因素的得分及所处位次来看,综合得分居后的国家,在各评价因素上的得分也都比较靠后。而综合得分居前的5个国家,也相应的都存在一些弱项。例如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因素、塔吉克斯坦的基础设施因素得分分别为-0.0147,-0.0309,排在所有国家中较靠后的位置。而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菲律宾和印度,虽然资源因素得分较高(分别为0.0814和0.2058),但是由于矿业对外引资的政策限制,加上与我国存在较大的竞争性,因而综合得分并不靠前。
由雷达图可以看出19个国家得分差距明显,呈现一定的分层。若以0.6分为基础单位,可以将19个国家分成4个档次,并根据得分区间将投资环境定义为优、良、一般、较差,及对各个国家的综合矿业投资环境加以分级(表9.8)。

图9.16 我国周边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得分雷达图(AHP)

表9.8 19个国家综合矿业投资环境评价分类


2)主成分分析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的结果见表9.9,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的结果也呈现出一定的分层和聚集(图9.17)。
表9.9 19个国家综合矿业投资环境评价分类



图9.17 我国周边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得分雷达图(PCA)

同样,我们在这里以2.5分为基础单位,将19个国家分成4个档次,并根据得分区间将其综合矿业投资环境定义为优、良、一般、较差,及对各个国家的综合矿业投资环境加以分级(表9.9)。
从表9.8和表9.9可以看出,虽然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有某些差异,但是两种方法最后的结果整体比较接近。在运用AHP分析得出的矿业投资环境评价为优和良的11国家中,运用主成分法得出的是8个国家,结果相似度为72.7%。因而,可以认为,分析计算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实际情况。
(5)综合分析结果
矿业是基础产业,矿业投资具有超前期、高风险、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一方面,矿业投资环境的改善需要各国政府进一步完善矿业投资环境,加强交通、通信、动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为投资者在当地投资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投资环境情况不像矿产资源状况,前者是动态的,后者是相对静态的。目前我国周边国家大部分均在努力改善其矿业投资环境,吸引外国矿业投资,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是当务之急。因此,对我国周边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还需要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分析,这样才能作出及时合理的决策。
综合上述分析,同时考虑到文化背景、民族习惯、环境压力,以及人民感情等方面的因素,研究认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综合矿业投资环境为优,是我国矿业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理想投资目标国;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老挝、缅甸、塔吉克斯坦等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也可作为矿业投资的合作对象;印度尼西亚和塔吉克斯坦两国的资源及政策相对较好,从第三级调到第二级;而印度由于和中国同属矿产资源需求大国,政治关系竞争多于合作,故将其调为第三级;缅甸、阿富汗和尼泊尔综合矿业投资环境则较差,同时由于政局动荡、国内政策的不连续,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因而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
总之,我国周边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投资环境好的国家,相应的矿业投资风险较小;而投资环境较差的国家,在进行矿业投资时存在着较高的风险(表9.10)。
表9.10 19个国家综合矿业投资环境评价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