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骁的生平

2024-05-19 12:00

1. 马骁的生平

马骁,男,1963年1月出生,四川苍溪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负责本科生教育、体育工作。分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体育教学研究部;联系会计学院、经济数学学院。1983年本科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原四川财经学院)财政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95年12月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2月任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系副主任,1995年8月任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1997年2月任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期间曾兼任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教学部主任、教务党总支书记。2004年7月任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2006年5月任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人民银行优秀教育工作者,兼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社会发展组副组长,四川省税务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财政基础理论与财政制度创新。独立、合作出版了6部专著,主编教育部统编教材2部,辞典2部,在《财政研究》、《经济学家》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多项。科研成果多次荣获省部级奖。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马骁的生平

2. 求一本都市言情小说,男主貌似叫马骁的,女主是小学老师,开头好像要带学生去军训还是夏令营了

我超级喜欢这本书,男主角叫马骁,女主叫杨念萁,这本书叫春风沉醉

3. 老大叫马骁晨,老二叫马骁腾,都是男孩,现在生一女孩应该取名叫马骁什么?前面俩个字都是马骁。。。

马羽丰: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成语“羽翼丰满”。
 
个人认为名字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好名字于内能熏陶孩子情操,暗示自我期待,激励自我完善,成为家庭教育完美第一步,于外引发他人注意和好感,留下先入为主的美好印象,增加孩子人生成功的机会,这些好处主要都是通过名字内在的丰富意蕴和文化气息以及外在的清新优美达到的。

老大叫马骁晨,老二叫马骁腾,都是男孩,现在生一女孩应该取名叫马骁什么?前面俩个字都是马骁。。。

4. 小说《琴声何来》的结局,详细一点

男主人公马骁驭作为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在一个雨夜突然被叫到医院,帮一个并没有什么交情的大学同学签字手术,由此拉开回忆的闸门。在裘山山的行文中,马骁驭关于父母关系、大学生活、个人婚恋这三条线的回忆交叉进行,看似只是他个人的生活经历,细细读来却不难发现贯穿始终的是中年人对婚姻、爱情的想象与实践。也是在这些想象和实践中,马骁驭化身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快速浏览他的生活的同时也悄然发现,对“他人”的观察同时是对“自我”的审视。或许我们不曾经历父母离异,妻子背叛,也不曾拥有白马王子似的大学生活,但我们都曾面对挚爱之人的逝去,曾面对工作生活的矛盾,曾面对难以招架的另一半,曾面对雨夜的孤枕难眠,曾面对对自己和对生活的严肃拷问。如果镜像阶段潜在在我们难以追忆的6—18个月,那么“共情”一定追随人的一生。
吴秋明的出现缓解了这个“王老五”雨夜的孤独,这个其貌不扬甚至有点丑陋的女同学让马骁驭发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裘山山在叙述了众同学对吴秋明的歧视之后对吴秋明还是偏爱的,除了样貌不出众,吴秋明几乎是“完美”的,性格、才华、学识、眼界、品质都到了让人钦佩甚至震撼的程度。庆幸裘山山没有把小说写成庸俗的麻雀变凤凰的逆袭故事,我们在暧昧的结尾中读解到了更有意义的指向。
小说中充斥着马骁驭个人的婚恋故事,也布满他和吴秋明关于心理学问题的讨论。在他们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其实携带着许多问题,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背负着太多疾病和扭曲。于是,当我们读到结尾的那封信,当我们明白吴秋明这么多年的人生选择皆源于那段伤感的儿时记忆时,不需要精神分析学的解读,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隐瞒真相背后的愧疚与孤独。我们不用专业知识去判断吴秋明到底是不是同性恋,或者有恋母情结,或者任何其他的心理疾病,我们仅仅关注这种隐瞒、愧疚及孤独本身。
吴秋明的隐瞒或许出于隐私的考虑,但她的匆忙婚姻,何尝不是对流言蜚语的恐惧与妥协。当我们怨恨世界对我们的极度苛责时,似乎也可以同时反思我们给予他人的包容,我们赋予自己的坚持。对于愧疚和孤独,文中在写马骁驭母亲的病时有这样一段话,“从家人查出癌症的那天起,你的所有决定都是错误的,怎么做都是错。因为你无法做两次选择,无法比较”,吴秋明和她的荷香姐也正是这样的困境,睿智如秋明,她何尝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但即使是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后,也依然无法在理论的指导下做出应然的选择,无法逃脱个人的情感魔障。那我们呢?如果马骁驭这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朝朝暮暮,吴秋明这面镜子,便照出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今生今世。拉康清除不了任何人的童年记忆,心理学掩藏不了最深沉的人类情感。当我们蹒跚着学会在镜中区分“自我”与“他人”时,却无法预测今后的漫漫人生何时要与“他人”遭遇至难舍难分。
文中多次提到周杰伦和费玉清合唱的《千里之外》,这首歌历来以周杰伦和费玉清风格迥异的合唱闻名,正如“自我”与“他人”,再多迥异依然可以交融,可以带来刻骨铭心的经历与创伤。“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方文山唯美的歌词在此被裘山山借用,琴声从何而来,琴声因何而来,正是通过这充满象征意味的琴声,裘山山赋予了这对中年男女的镜像以最普遍的人性、最独特的孤独,也赋予了镜像之外的男男女女,对包容与理解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