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主题是什么?

2024-05-12 21:00

1. 《挪威的森林》主题是什么?

通过查询得知《挪威的森林》是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创作的一部长篇恋爱小说。
小说的名字“挪威的森林”取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一首同名乐曲。歌词表现了青春的“我”与一位女孩在挪威木屋里约会的场景,这是一只静谧、忧伤、又让人沉醉的曲子。
《挪威的森林》讲的是男主角渡边与直子和开朗活泼的绿子两个女孩之间的爱情纠葛,同时渡边经过迷茫和彷徨也获得了成长的一个青春故事。村上春树大部分作品,都呈现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但这部《挪威的森林》却是例外。他采用舒缓平静,又极其通俗的笔调来刻画青春里刻骨铭心的风景,以及描绘主人公失落孤独的心境。

《挪威的森林》主题是什么?

2. 《挪威的森林》的主题是什么啊

读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抑或是他的大多数作品,我们都要对村上所处的时代,村上生长的环境有一个充分地暸解。村上是战后出生的新一代日本作家。他对于学校没有什么好感,大学时代经常逃课,开了自己的爵士酒吧,但他酷爱看书,工作间隙开始创作。60年代的日本正是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时期。当时日本的学生运动的失败为整整一代青年带来了终生难以磨灭的挫折感,参加了这场学生运动的村上春树也未能幸免。激昂的政治热情转瞬之间变成了无尽的失落,孤独,空虚和惆怅。同时二战战败畱下的隂影,过早的近距离接触亲友的死亡,以及深切感受到政治的欺骗性,这些都超过了他们所能承受的社会感知,因此他们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人类的力量,热情,激情在严酷的社会机制下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渡边,木月,直子,永泽,初美还是绿子,他们对于命运都有着超越一般人的感知力,并且对于人类的前景表现出极专的悲观,他们找不出任何现成的办法来逃避这种命运的摧残,只能以放弃生命来求得灵魂的永生,来求得将儿时的欢愉凝结成记忆的永恒。木月,直子,还有初美对于死亡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他们精心地设计死亡,因此死亡也就不仅仅是一种丧失,还体现了它的唯美,表现了年轻人对于生命的感知:永生与涅槃。木月的死使村上认识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长期的虚无,失落,困惑对于生命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才能永远的摆脱这种虚浮。木月的死,没有人知道原因,其实木月很难在这个混浊的世界为自己找到一种生存的理由,因此死也就成了生的理由。他一直不愿过多地接触他人,深深地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三人的快乐世界里,徬佛这裏就是他灵魂的归宿,然而巨大的空虚感吞噬了他的心灵,因此就不难理解木月的最终抉择。而直子和初美,两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宗教,那就是她们的所爱:木月和永泽。她们都有自己心中的困惑,而这种红困惑最终淹没了正常地理性思考。《挪威的森林》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彻底地颠覆了以往人们的创作糢式,呈现出的不是一种甜美的爱情,青春的印记,而是一种将人拖曳到生命的谷底,拖曳到毫无意义的状态之中,拖曳到黑暗的荒原。小说中多次呈现出了性爱的描写和对爱情的质疑,审视,破析和否定,呈现了一个被遗忘的迷茫,困惑,空虚和颓废的时代主题。

 

放下村上的书已有几天了,但是心中总是畱着某种莫名的思恋:凄美的爱情,伤感的音乐,阴郁的青春,困惑的存在,还有莫名的死亡。《挪威的森林》就像一个无与伦比的巨大黑洞,你很难单纯地以一个徬观者的身份来读,一旦书本打开,你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个性存在。

3. 挪威的森林简介

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
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
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
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危机也与日俱增。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的欲求膨胀,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心理距离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像无根的浮萍,孤独、虚无、失落,却又无力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都市的繁华,掩饰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
甲壳虫乐队唱出的曲子《Norwegian Wood》给了作者很大的灵感。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1987年村上春树就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简介

4. 挪威的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挪威的森林》 
  
   披头士。怀旧。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危机也与日俱增。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的欲求膨胀,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心理距离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像无根的浮萍,孤独、虚无、失落,却又无力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都市的繁华,掩饰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  而甲壳虫乐队唱出的曲子《Norwegian Wood》给了作者很大的灵感。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1987年村上春树就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
  
   具象化?    象征?  
  
 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歌词的内容是叙述一名男孩,原以为在街上很顺利把到一名女孩,最后却被对方甩了的悲伤故事。原本男孩高高兴兴地要去女孩家,参观像挪威森林一样的女孩房间,结果隔了一个晚上,醒来一看,房间里早已是空无一物,不见伊人芳踪。那房间就像是挪威的森林一般,冷冷清清的。仔细回想,昨夜让自己如此心动不已的究竟是什么?会不会充其量只是自己喝醉了酒所做的一场梦而已?那位令人魂牵梦萦的女孩,是不是就像都会中微弱的萤火,转瞬间就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村上将这种空落的感受具象化了。
  
 “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这些组成了村上春树的世界。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贴己而朦胧,撩人又莫名。
  
 「挪威的森林」正是象征着这样一种感受。
  
  直子 
  
  - 与 - 
  
  绿子 
  
 村上春树小说里,两个永恒的招牌符号。
  
 Memories of high school came to mind. These two dis-tinct types were to be found in any class. The elegant beauty and the quickwitted mink.
  
  ——英文版《舞舞舞》。 
  
 高中记忆浮上心头。每个班级都有这样两种类型的女孩子。
  
 优雅的美女,灵动的俏女。
  
 村上春树许多小说都有这种模式:一个安静的。
                                          
 一个活泼的。
                                          
 几乎永远有这么一对女性,翻来覆去的出现。一个导向安静和黑暗世界,一个趋向蹦跃与活泼世界。村上春树通常会与前一个沉静型的睡觉(直子、由美吉、妻子、图书馆女郎),和后一个活泼系的调情。因为他的小说,总是在此侧和彼侧之间摇荡。主角迷恋黑暗的彼侧世界,但需要此侧的活泼的姑娘拯救他。
  
 比如,《挪威的森林》里,绿子一直在用她的热情,把主角从幽暗的世界拯救出来。
  
  《挪威的森林》:优雅娴静的直子。活泼烂漫的绿子。 
  
  《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优雅娴静但是能吃的图书馆女郎。思维跳跃还会开枪的胖姑娘。 
  
  《舞舞舞》:优雅娴静的由美吉。飘忽不定的雪。 
  
  《奇鸟行状录》:沉静自持的妻子。无厘头的笠原may。 
  
  《1973年的弹子球》:心思重重的女同事(后来的妻子);一对没谱的双胞胎。 
  
  性 
  
  - 与 - 
  
  爱 
  
  - 第二天桌上的半块蛋糕 - 
  
 渡边与直子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性爱。
  
 “这天夜里,我同直子睡了。我不知这样做是否正确。即使20年后的今天仍不知道。大概永远不会知道。不过那时候却只能这样做。她情绪激动,不知所措,希望得到我的抚慰。我关掉房间的电灯,缓缓地轻轻地脱去她的衣服,自己也随之脱掉,然后抱在一起。那是个温和的雨夜,我们赤身裸体也未感到寒意。我和直子在黑暗中默默相互抚摸身体,吻着嘴唇。她的下部温暖湿润,等待着我。然而当我探进去时,她却说很痛。我问是不是初次,直子点了点头。这倒使我有点不解了--我一直以为木月和直子早已睡过。我一动不动,久久地紧紧抱住她,等她镇静下来……最后,直子用力抱住我发出呻吟声,在我听过的最冲动时的声音里边,这是最为凄楚的。”
  
 全部结束之后,我问她为什么没和木月睡过,其实是不该问的。直子把手从我身上松开,再次啜泣起来。我从壁橱里取出被褥,让她躺好,一边吸烟一边看着窗外的绵绵春雨。”  这一段描写渡边与直子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性爱。
  
  - 那些萍水相逢 - 
  
 陌生女孩,都不如直子。
  
 “我自己其实并不大喜欢同萍水相逢的女孩同床共衾。作为疏导情欲的一种方式固然惬意,而且同女孩拥抱着相互触摸身体也颇开心。我所不快的是早上分别的时候。醒来一看,一个陌生女孩在身旁酣然大睡,房间里荡漾着酒气。床灯、窗帘等等,无一不是情人旅馆特有的那类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东西。隔夜未消的酒意仍弄得头脑昏昏沉沉。片刻,女孩也睁开眼睛,窸窸窣窣地到处摸内衣内裤,还一边穿长简袜一边说:"喂,昨晚真把那个东西放进去了?我可正是危险期哩!"然后又一边对着镜子涂口红沾眼睫毛,一边嘴里自言自语地絮絮不止,什么头痛啦、化妆化不好啦等等--这些都让我心生不快。”
  
  - 绿子 - 
  
 疑问。
  
 “咦,这里的人莫非全都自己作乐不成?一下一下的?”绿子扬头看着宿舍楼说。
  
 “差不多吧。” “男人们一边想着女孩儿一边搞那个?” “基本上。”我说,“总不至于有一边想什么股票行情、什么活用动词、什么苏伊士运河,一边手淫的男人吧。一般来说,恐怕还是边想女孩儿边搞的。”
  
  - 床 - 
  
 渡边和绿子。
  
 “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绿子问。“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溶化成黄油。” “嗯——”绿子略显满足,“能再抱我一次?”
  
 我和绿子在她房间的床上相抱而卧。我们边听滴雨声边在被窝里亲嘴。接着从世界的构成一直谈到煮鸡蛋的软硬度,简直无所不谈。
  
 “下雨天蚂蚁到底干什么呢?”绿子问。
  
 “不知道,”我说,“估计是打扫洞穴或整理贮藏物什么的吧。蚂蚁很勤快。”
  
 “那么勤快为什么还不进化,为什么从古至今一直是蚂蚁?”
  
 “说不清。大概身体结构不适合进化——同猿猴相比。”
  
 “想不到你也有这么多一问三不知。”绿子说,“我还以为渡边其人大凡世事无所不通咧!” “世界大无边。”“山高海又深。”说罢,绿子把手从我的浴衣下摆伸进去,屏息道,“喂,渡边,可别见怪,老实说真的不成。这么大!”  “开玩笑吧?”我叹息一声。“是玩笑。”绿子吃吃笑着,“不要紧,放心好了。”
  
 绿子缩进被里,摆弄了好半天。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她同直子手的动作相当不同。两者都充满温存,妙不可言,然而总有的地方相异,使我觉得是在经受迥然有别的另一种体验。 “喂,渡边君,又在想别的女人吧?”
  
 “没想。”我撒谎道。
  
 “真的?”
  
 “真的。”
  
 “这种时候可不许你想别的女人。”
  
 “想不成的。”我说。
  
 傍晚时分,绿子去附近买东西,做了晚饭。我们坐在厨房餐桌旁,喝啤酒吃炸虾,最后是吃青豆饭。“吃得饱饱的,造得多多的。”绿子说,“我替你好好排放出去。”
  
 对比一下这几段引文,作者在描写性爱场面的时候明显是想表达不一样的东西,与直子的那一段浪漫而伤感,满含深情;与陌生女孩一夜春宵后的空虚;与异性好友对性爱稀松平常的谈话;最后与可爱的绿子这段纯真可爱的床戏描写,不一样的态度透出不一样的情感。
  
 简单地说,村上并不是一位执迷于性爱的作家,性爱描写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其他的东西。文笔简洁而且客观,几乎不带有任何欲望、煽情或者道德观念的成分,将性爱作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来描写。
  
  - 经典语录 - 
                                          
 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 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2、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3、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4、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5、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6、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7、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8、“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9、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10、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11、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
  
 12、或许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对人一往情深。
  
 13、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曾这样存在过。
  
 14、“我真希望拥有真爱,哪怕一回都好”
  
 “你想要什么样的真爱呢?”
  
 “比方说吧,我跟你说我想吃草莓蛋糕,你就立刻丢下一切,跑去给我买,接着气喘吁吁地把蛋糕递给我,然后我说‘我现在不想要了’,于是你二话不说就把蛋糕丢出窗外,这,就是我说的真爱。”
  
 “我觉得这跟真爱一点关系都没有嘛”
  
 “有啊,我希望对方答道‘知道了,都是我的错,我真是头没脑子的蠢驴,我再去给你买别的,你想要什么?巧克力慕斯还是芝士蛋糕?’”
  
 “然后呢?”
  
 “然后我就好好爱他。”
  
 15、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16、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总会一次次不知觉望向远方,对远方的道路充满憧憬,尽管忽隐忽现,充满迷茫。有时候身边就像被浓雾紧紧包围,那种迷茫和无助只有自己能懂。尽管有点孤独,尽管带着迷茫和无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对,因为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别人的,只属于我的。
  
 17、任凭怎么解释,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争扎,我们的处境越是狼狈。(玲子语)
  
 18、if you're in pitch blackness, all you can do isit tight until your eyeget used to the dark.
  
 如果你掉进了黑暗里,你能做的,不过是静心等待,直到你的双眼适应黑暗。
  
 19、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话,恐怕只会失望而已。
  
 20、迷失的人就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21、说不定我体内有个叫记忆安置所的昏暗场所,所有的宝贵记忆统统堆在哪里,化为一摊烂泥。
  
 22、一切都清晰得历历如昨的时候,反而不知如何着手,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有时反倒因其过于详尽而派不上用场。但我现在明白了:归根结蒂,我想,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

5. 挪威的森林

一、政治背景 
  
 《挪威的森林》写于20年以前,时代背景设为40多年以前的日本。
  
 说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日本社会形态,得从二战结束之后说起。
  
 二战结束以前的日本是由天皇领导的君主专制国家,天皇制度下的日本军国主义横行,崇尚武力扩张,国家完全有军事机构掌控,将穷兵黩武的侵略作为立国之本。
  
 二战后,美国占领日本,天皇走下神坛。美国掌控日本后,对日本宪法进行了深入改革。从此日本民众由对天皇的个人崇拜逐渐转向民主意识的苏醒。日本民众的意识形态由极端的黩武主义转向厌战,放弃战争,宣扬和平的呼声日渐强烈。
  
 在美国的带领下,战后日本的经济逐渐恢复。
  
 美国是一个神权国家,也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而共产主义反对神权,是一种无神论的信仰,与美国背道而驰。这时的美国为反共,将日本作为反共的据点。美国将日本当做棋子,这时民主与不战原则被反共色彩覆盖,和平的旗帜渐渐褪色,美国控制下的日本政府日渐偏离民主道路。于是日本出现了右翼势力,日本右翼希望恢复民主,重新阐述发扬和平理念,意图捍卫曾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
  
 1968年后日本范围内涌出了大大小小的学潮运动,被称为“全共斗”。右翼分子希望发动学生的力量与政府对峙,学生在右翼分子的鼓动下开始罢课,游行。最后政府发动警察镇压学生,无数学生在学潮中牺牲。失败收场。
  
 随后日本的大学开始恢复秩序,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日本经济在资本主义下开始飞速发展。然而经历了这场政治风波的大学生们精神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痛苦。在全共斗的失败后,大学生们开始发现无论如何的坚持理想,也无法和政府和权力抗衡。在闹剧逐渐平息之后,日本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变得一片荒芜,当他们进入社会以后,伴随而来的是不安和焦虑。于是他们丢弃了理想,登上了时代的列车,日本的经济发展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这些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同样也被高速发展的日本社会牵着鼻子走。
  
 精神世界空洞的大学生们,进入社会后很快就被日本表面上的繁华迷住了心窍,完全丧失了斗志。出生较好的人夜夜笙歌,纸醉金迷。而家里条件不太好的那部分人则日渐消沉。
  
 资本主导下快速发展的经济必定带有巨大的泡沫,而泡沫终有破灭的一天。在70年代这个精神荒芜的时代是承载不住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的。到了90年代,当初失去斗志的大学生们已成为日本的中流砥柱,当这帮人开始主导日本社会后,泡沫破灭的理所当然。日本很快迎来了“失落的二十年”。
  
 
  
  
  二、大时代的背后 
  
 1968年的日本举国上下充满反抗的氛围
  
 在有共产主义的地方反对共产主义,在有资本主义的时代反对资本主义。
  
 人人以反抗政府为荣,反抗成了大学生里的一种时尚。
  
 而主角渡边君则拒绝一切的学潮运动,并且嗤之以鼻。
  
 在他认为,学潮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看似大家都在反抗政府,呼喊变革,仿佛变革席卷了每一个角落,然而这些都是虚构的毫无意义的画面。
  
 学潮本是理想主义者发起的革命,而当反抗成为一种时髦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学潮成为了虚伪的跟风者狂热的理由和筹码。这些跟风者们一受到压迫,便投敌变节,将筹码尽数交到了对手的手中。
  
 学潮结束后,那些“前罢课领导”若无其事的回到教室上课。前两天他们还在对着校长竖起中指,现在却又乖乖的进教室。未来,他们将到他们曾经竖起中指的房间人魔狗样的继承工作。
  
 作为主角的渡边君并没有参与游行和罢课,但他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在这个人人都以反抗为荣的时代,渡边君拒绝了反抗,便是拒绝了投敌变节。这个历史作为“背景画面”写在书中,并没有将它成为书中的主线,正是在告诉我们,对一个荒唐的时代最大的反抗就是反过身来背对它。批判一个时代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抒胸臆的叙述和发泄,而是转化为绵绵的情话送进恋人的耳朵,用屁股对着这个荒谬的时代。
  
 
  
  
 
  
  
 《挪威的森林》是悲剧性的。
  
 渡边君要通过和时代对抗而成长,但和世界的对抗无可避免是失败的。
  
 整本书贯穿着自杀的阴霾,直子和她的叔叔、姐姐,木月君,初美。每个角色的自杀都在救赎在世者,但最后并没有成功,他们随后也跟着丢去生命,唯有渡边君作为与他们和这个世界存在的一丝联系,一直活了下去。
  
 这本书的悲剧性在于,自杀者们承受伤害,抑郁自杀并非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只是因为他们更真实,更实诚而已。
  
 旁人都爱指责抑郁症患者不能适应这个世界,而这些本就不是他们的错。
  
 我们都在为了摆脱孤独而结伴同行,但走着走着却发现走向了更孤独的深处,最终我们迷失在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中无法自拔。
  
 在孤独中出世,与人结伴而行,最终还是孤独的离世。
  
 直子自杀后,渡边君独自背上行囊在外风餐露宿了一个多月。
  
 “我在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挪威的森林,就像一个雾重重的迷宫,让人迷失在里面。

挪威的森林

6.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
  
  
 
  
 
  
 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
  
 渡边,直子,木月,玲子,绿子,初美,永泽。
  
 读完我就在想,究竟是村上春树的语调太过寂寥,还是人生本就如此孤独。不论是一直不卑不亢的自我矛盾的渡边,早逝的吵闹的木月,深陷病魇的痛苦不堪的直子,才华横溢却潦倒不幸的玲子,美好的如梦一般的初美,还是顽强抗争极力乐观的绿子,以及自我强烈一生明确的永泽。他们都有年轻,他们都极力生活,他们也都寂寥。就如永泽说自己,不希望别人理解自己。渡边补充说,除了一些必要的知己,其他人再怎样都无所谓。
  
 渡边是挪威的森林的唯一的视角,他好像清晰,好像也迷茫,他读书听音乐学习,也泡吧把妹享受青春。喜欢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由它来交识朋友,因此认识了永泽,永泽并没有改变他,而是让他认识了自己。他还是孩子,一个半熟的孩子。
  
 而永泽不是,永泽清晰明确的知道自己生来是为了什么,要追求什么。他并不将人生怀有的恐怖感作为前提条件来加以承认。他要百分之百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达到极限决不罢休。想拿就拿,不想拿就不拿,就这样生存下去。如果不行,到不行的时候再另行考虑。他努力,绝不是毫别无选择的努力,而是主动而有目的活动。他是本书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他明确好学也积极争取,他的人生自己把握的很好,连散漫的放纵也有清晰的认识。
  
 与直子的相识是因为木月。三个人的友谊两个人的爱情。木月的死去让两个孤独的灵魂靠近,他们之间的连接只是木月,而心灵的靠近使渡边爱上了直子,直子却始终不愿面对和承认彼此日益萌生的感情。他们对于木月始终心怀有愧。绿子不然,她爱的坦荡,发现了真正的挚爱之后立刻与前任割扯干净,她爱渡边那么深,就如渡边爱直子一样。她把自己当做大人一般,承担着背负着世上的艰难,她极力乐观极力成长,可也从未引人怜惜。绿子太懂事了。
  
 直子和绿子是作为对比描写的。在渡边眼里,直子给他的是娴静典雅而澄澈莹洁的爱,而绿子是截然相反的,站立着的,在行走在呼吸在跳动,在震撼身心的爱。以至于最后超越了塔和直子病态的相互依靠,震撼着渡边,使他心乱如麻不知所措。而后直子死去。
  
 在二选一里纠结的渡边被上天开了玩笑。我不禁会想,二选一这种左右为难的命题出现,本来就是毁灭两者的,什么也得不到。世事无常的宿命本就如此。
  
 最后是初美。高贵美丽,楚楚动人。与她的形容我想是梦中情人一般让人向往吧,借以渡边的视角:比初美漂亮的女子不知会有多少,永泽不知会搞到多少这样的女子,但初美这位女性身上却有一种强烈打动人心的力量,而那绝非足以撼倒对方的巨大力量。她所发出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力,然后却能引起对方心灵的共振。车到涩谷之前,我一直注视着她,一直在思索她在我心中激起的这种感情震撼究竟是什么东西,但直到最后也未能明了。而当我恍然领悟其为何物的时候,已然是十二三年以后的事了。那时,我为采访一位画家来到新墨西哥州的圣菲城。傍晚,我走进附近一家意大利比萨饼店,一边喝啤酒嚼比萨饼,一边眺望美丽的夕阳。天地间的一切全都红彤彤一片。我的手,盘子,桌子,凡事目力所及的东西,无不被染成了红色。就在这种气势夺人的暮色当中,我猛然想起初美,并且这时才领悟她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之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很长时间里我连它曾在我心里存在过都没有记起。
  
 木月,初美,直子。挪威的森林里离不开死亡,它献给祭日。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在木月死后渡边迷茫着思考出这么一条真理。而在直子死后,渡边更知道了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美人初美的香消玉殒我更愿意理解为美的永存。
  
 在此中,渡边同初夜的女友睡觉,同酒吧的女子睡觉,同失恋的陌生女孩,同直子,绿子。永泽同初美,同陌生女人。而这些,都不尽是因为爱,村上春树由此将爱与性分离。也许是某个情窦初开的冲动,也许是醉酒后的深夜,也许是相拥慰藉的傍晚,也许是欲望,也许仅仅只是为了做爱。可不管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是如此孤独的个体。看似互相理解,却难以慰藉。
  
 也许是渡边视角的作用,我始终无法把握住这个人,他看似风轻云淡,又恍如最为踌躇不得。这便是青春吧?
  
 村上自己说的,爱情小说咯。

7.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的书名源自甲壳虫乐队的同名乐曲《Norwegian wood》,我在网上找来听。
  
 一个女孩带男孩回家,女孩让男孩随意坐,但女孩家中却没有椅子,于是他们坐在地毯上,喝酒聊天到深夜,女孩说第二天还要上早班,男孩便懂事的去浴室里睡。当男孩醒来的时候,女孩已经走了,只剩下一个如挪威森林般清冷的房间。
  
 
  
  
  一、空房间 
  
 这是渡边与直子的关系,渡边从未拥有直子,却把自己交给了直子。
  
 “我所把握的,不过是空不见人的背景而已。”
  
 直子依赖渡边,渡边是她与世界最后的联系,在渡边的回忆中,直子抓着渡边的手,告诉渡边:“现在我这么紧靠着你,就一点儿都不害怕。就是再黑心肠的,再讨人厌的东西也无意把我拉去。”
  
 直子畏惧集体生活,自从木月死后,她似乎也死去了,只有在渡边这里,她能够获得短暂的内心中的安宁。但她却心知肚明,她只是在渡边处重温木月仍在时的情愫,她与渡边之间的情感,有多少是靠木月的死维系的呢?
  
  二、不完整的人 
  
 《挪》只适合少部分人读。敏感易碎的人,时时刻刻在与外界碰撞以至于快要破碎的人,为了保全自己的纯澈和完整而饱受痛苦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村上所说的:“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中”,因此,死也成为了一种选择。
  
 木月与直子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他们互相属于彼此,因为太过契合,像是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他们自幼就看过对方的身体,互相爱抚,对方的身体就像自己的一样。他们没有经历发育期的孩子所体验的性压抑和难以自控的苦闷,但也付出了代价,他们无法做爱,直子在面对木月时,那里始终是干的。
  
 同时因为他们系结在一起时过于完整,反而却无法将自己同化到外部世界中,只能通由渡边这根与外部世界连接的的链条,才能够继续正常的生活下去。但是在木月死后,这种平衡被打破,直子一个人被抛在这世界上,她总感觉木月在黑暗处向她招手:“喂,直子,我们可是分不开的哟!”
  
 人因为不完整而走向社会,寻找伴侣,而直子与木月本是完整的一体。木月死后,直子成为一个不完整的人,又无法在外部世界寻找缺失的部分,成为了“没有木月的我”。最终,死亡俘获了她。
  
 “要是我现在就把肩膀放松,会一下子土崩瓦解的。以前我是这样活过来的,往后也只能这样活下去。一旦放松,就无可挽回了。我就会分崩离析——被一片片吹散到什么地方去。这点你为什么就不明白?”
  
  三、死亡 
  
 《挪》中有四个人自杀,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以及初美,他们都是死亡投射在这世上的阴影,他们有着超越常人的敏感,能察觉自己与外界的格格不入,在与外界对抗的过程中不断破碎,却又无力阻止这一过程。因此死亡诱惑着他们,像村上回忆中的那口井,井中是浓密的黑,那种黑暗预示着一种宁静,让自己可以得以保存完整,他们最终都选择了这条道路。
  
 当直子还活着的时候,她努力地去修补自己,依凭着思念木月的本能,直子与渡边再次相遇。在渡边处,她的心安定下来,不至于让自己成为大海上被风浪吹打的孤舟。但是在20岁生日的那个晚上,直子发现,即使是与渡边在一处,她依旧无法挣脱死亡的诱惑。
  
 那晚,直子和木月喝着酒在榻榻米上聊天,直子说起许多小时候的事,都讲的很长,详细得像一幅工笔画。直子对儿时的记忆如此之深,她一直活在过去之中,活在与木月一同度过的岁月里,当直子像渡边讲述这些时,其实是直子把残缺的自己慢慢打开,完完全全地展示给渡边。
  
 直子的讲述中避开了木月,也许是无意的,也许是有意的,在回忆中将她最重要的部分——渡边——割裂出来,是她在回忆中探寻如何离开木月而存活的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那一晚的直子将自己坦诚的交给了渡边,希望渡边能够代表这个世界重新接纳这个不完整的她。
  
 而渡边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听直子讲述时,他只感觉直子在就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不厌其烦地喋喋不休,他没有倾听直子的倾诉,也没能接纳直子。他打开了唱片,从《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听到《献给黛比的华尔兹》。六首唱片听完后,指针指到十一点时,渡边沉不住气,打断了直子:“该回去了,电车也快到时间了。”
  
 这是多么的残忍啊!虽然我不是直子,未曾经历过那样的时刻。但是当一个人遭受不幸,向同伴倾诉却发现同伴只是敷衍时,那种不被理解的二次创伤,我是能够感同身受的,而直子在那一刻所感受到的,何止是百倍于此。
  
 “直子微微张开嘴唇,茫然若失地看着我的眼睛,仿佛一架被突然拔掉电源的机器,双眼雾蒙蒙的,宛如蒙上了一层不透明的薄膜。”
  
 “她眼里涌出泪珠,顺着脸颊滴在唱片套上,发出很大的声响。泪珠一旦滴出,随后便一发不可遏止。她双手拄着草席,身体前屈,号啕大哭起来。如此剧烈的哭,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而后渡边和直子做爱了,渡边认为直子情绪激动,不知所措,希望得到他的抚慰。而直子只不过是意识到自己再一次被世界抛弃了,她在今晚所做的一切努力,被渡边漫不经心的话语打破,随之打破的还有她经由渡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这种强烈的与世界的割裂感让她不知所措,像是婴儿被抛弃在河流中的摇篮里,无依无靠,无法靠岸。
  
 这是直子第一次湿润,也是最后一次,在这个夜里,她想放开自己,融入世界,却被无情地再次打碎。这一次做爱,是直子与渡边的唯一一次结合,也是直子与世界的最后一次交融。
  
 全部结束后,渡边又问直子,为什么没和木月睡过。这个问题彻底碾碎了直子,她再一次清晰地看见不完整的自己,她应当与木月永远的待在一块。在这个问题之后,直子彻底封闭了自己,再也不能像世界迈出一步了。
  
 “早上,雨已停了。直子背对我睡着,说不定昨晚她彻夜未眠。睡也罢没睡也罢,她的嘴唇已失去了一切语言,身体冻僵一般硬挺挺的。我搭了几次话她都不做声,身体纹丝不动。我久久地看着她裸露的肩膀,无可奈何地爬起身来。”
  
 那一夜后,直子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四、硬壳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正常的生活在这世上,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我们不用经历直子所承受的苦楚,不幸的是我们对着世界的观感太过迟钝,就像裹着硬壳的乌龟,用锤子敲都没有反应。
  
 敢死队就是这样的人,他有洁癖,要将房间收拾的一干二净,每天清晨六点,他随着《君之代》的歌声起床,刷牙洗脸,一丝不苟地做一套广播体操,他热爱绘制地图,在国立大学攻读地图学,要将一生奉献给绘图。他在这世上,清晰地知道要干什么,该做什么,活的一板一眼,也许敢死队从不会感受到自己与外部世界有何冲突,像这样的人,原本就是世界运行体系中的最完美最契合的一小部分。
  
 而永泽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永泽和渡边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而相识,永泽不喜现代文学,看的尽是些巴尔扎克、但丁、狄更斯的作品。他是世俗意义的天才,不费吹灰之力考进东大,家世和学业均是上佳,为人又仪表堂堂,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外务省,当外交官。任何人看他一眼,都会察觉到他身上非凡的气质,生出敬畏感。而渡边却不这么想:
  
 “永泽是一个集几种相反特点于一身的人,而这些特点又以十分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他热情得无以复加,连我都险些为之感激涕零,有时又极尽搞鬼整人之能事。他既具有令人赞叹的高贵精神,又是个无可救药的世间俗物。他可以春风得意地率领众人长驱直进,而那颗心同时又在阴暗的泥沼里孤独地挣扎。一开始我就清楚地觉察出了他这种内在矛盾,而其他人却对此视而不见,委实令人费解。他也背负着他的十字架匍匐在人生途中。”
  
 说起来,只不过是超脱常人的机敏让他洞察了世界的真相,以一种浪子姿态选择了游戏人间罢了。他在东京的夜场寻找女孩一同上床,对他来讲只不过是一种儿戏,他选择进入外务省,是想看看自己在这样一个精密运行的系统里能够爬到多高的地方。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渴望而存在,当他与世界冲突时,他的处理方式即是回避,用一种高傲的、将周围的一切都踩在脚下的姿势去回避。
  
 他也曾经迷惘和痛苦过,据他自己说,通过某种训练来减轻了自己所受的伤害,也许和他上过床的七十多个女孩就是他训练自己的方式,通过某种重复让自己麻木,不再敏感,也就不易碎,能够用坚硬的外壳,摆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去与生活近身搏斗。因此他拒绝了初美,他认为初美是完美的,这样的女孩不应该属于他。
  
  五、性与爱 
  
 性爱是探究存在的意义的某种方式,是疑问,偶尔也是回答。
  
 “我在同你交欢,进入你的体内。但实际并没有什么,本来就是无所谓的,无非是身体间的一种接触罢了,我们不过是在相互诉说只有通过两个不完美的身体的相互接触才能诉说的情感而已,并以此分摊我们各自的不完美性。”
  
 全书有两次完整的做爱,第一次,渡边与直子,是直子与世界的告别仪式;第二次,渡边与玲子,是给直子的葬礼,也是生者在世上的互相安慰。前者是渡边与直子共同拥有木月的死亡,后者是渡边与玲子共同拥有直子的死亡。
  
 每个人都是不健全的,都是难以被理解的,在这世上,都是孤单的。因为孤单,有时会感到寒冷,而性爱就是一种互相取暖的过程,有时也未必需要做爱,只是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两人之间营造出温情的氛围,让双方都觉得被慰藉了,获得短暂的喘息。
  
 就像绿子和渡边的初吻一样:
  
 “那是一个温柔而安稳的吻,一个不知其归宿的吻。加入我们不在午后的阳光中坐在晾衣台上喝着啤酒观看火灾的话,那天我恐怕不至于吻绿子,而这一心情恐怕绿子也是相同的。我们从晾衣台上久久地望着光闪闪的房脊、烟和红脑袋蜻蜓,心情不由变得温馨,变得亲密,在无意中想以某种形式将其存留下来,于是我们接了吻,就是这种类型的吻。当然,正像所有的接吻一样,我们的接吻也不是说不包含某种危险。”
  
 我想,这危险指的便是不知道以这种方式取暖,余温会延续多久,又变得寒冷后,想要再次相拥取暖,是否又会两相生厌呢?
  
  六、绿子 
  
 绿子是全书唯一的亮色,我将她视作直子的另一面,我认为生活中只存在两种人。一种,也是大多数,都如同敢死队那般活着;另一种人,他们的身上既有直子,也有绿子,一体两面,才得以在这世上继续活下去,在生与死中拉扯,在希望与绝望中求存。
  
  七、渡边 
  
 关于渡边,我并无一字可说,他只是一个可怜的人,感受最多,却又最弱,缺乏能力,也缺乏勇气,他在这世上,只能承受。
  
 
  
  
 by龙荒

挪威的森林

8. 挪威的森林

一直听别人推荐这本《挪威的森林》,听名字以为是一本很无趣的书,前几日从图书馆借来,不算太薄的一本书,半日就看完了。
  
 倒不是因为我看书喜欢囫囵吞枣,实在是内容太过精彩,让人不由得想知道故事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就这样,原本应该在图书馆复习考试的我,硬是一上午没看课本,也没看手机,捧着一本《挪威的森林》,在图书馆呆坐了一上午。
  
 这本书堪称经典,但我不推荐高中生或者初中生看。一来故事情节深奥,年龄太小看完以后不一定能理得清自己的思绪,二来这本书讲述的是爱情故事,少不了有些少儿不宜的文字,所以中学生还是不看为妙。
  
 但作为大学生,我觉得我们可以借来看看。里面写的渡边君和直子,也是大学生的爱情。
  
 直子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对象,是从小到大的好玩伴,他们彼此也都认为自己属于彼此,在别人眼里像是早恋,他们却不是,只认为自己就是为对方而生。
  
 本该是完美的爱情故事,不幸的是在高中的时候,那个男生自杀了,留下了直子。而渡边君是那个男生的好兄弟,自然和直子也是朋友。
  
 后来上了大学,直子经常来找渡边君散步吃饭,时间一久,两人亲密无间,却谁也也不提两个人到底算什么关系。就这样,渡边君陪伴了直子一年多,直子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渡边君,而后消失。
  
 后来,渡边君认识了绿子。绿子很是喜欢渡边君,而渡边君的心中却始终放不下直子。
  
 绿子的母亲早年因癌症去世,现在,她的父亲也和母亲一样,即将离开人世。她却比谁都坚强,一边上学,一边经营着父亲留下的书店,一边还要抽空去医院照顾身患重病的父亲。这担子放在谁身上,估计都快被压垮了,但这个女孩,却格外的坚强。
  
 后来,渡边君得知直子在一个疗养院,大概是因为小时候亲眼目睹自己的姐姐在房间自杀,又亲身经历了青梅竹马恋人的自杀,大概是受不了这一系列的打击,精神早已奔溃了。
  
 后来的直子还是没能康复,走上了和她姐姐一样的道路。而这时的渡边君,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真正爱的人好像不是直子,他早就爱上了绿子。
  
 故事的结尾是,渡边君打电话给绿子,说有好多好多话想对她说,绿子问,你在哪儿?渡边君抬起头,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男女,一脸茫然的问自己,我到底在哪?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仿佛还有很多情节即将倾泻而出,却又就此打住,让人还沉浸在故事情节里,却又突然被拉回现实。
  
 正处大学的美好时光的我们,青春正好,爱过几个人,又被几个人爱过呢?大概爱情最好的模样,就在青春吧。
  
 曾经以为爱的死去活来的人,其实早就在你的心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曾经你以为不可能喜欢的人,其实早就在你的心里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人生大概就是这么奇妙,我们总会遇见很多很多错的人,最后才能见到你的白马王子。我们总在憧憬着爱情的样子,却在不经意间与爱情擦身而过,感叹道,原来爱情不过如此。
  
 那只是因为你没有遇到好的爱情。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脱单似乎是比挂科还容易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好像觉得这个世界太孤单,需要一个人来陪伴,于是出现了这么一个人,随便撩你几句,陪你通宵聊天,带你上王者,你就以为这是爱情了。
  
 我很喜欢一首诗,分享给大家。
  
 从前,
  
 日子很长,
  
 车马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