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

2024-05-07 07:16

1.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精选3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1    寒假期间,我在网上调看了大量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料。了解到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农民保障制度所做的一些成就我决定利用寒假对我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进行简单调查。我简单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调查问卷,查阅了关于新农合的知识,分析了农民对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总体了解如下: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X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预计到XX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农民大病统筹工作改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不能低于30元/人,其中县财政补助10元,乡镇财政补助5元,农民筹资15元。归纳起来是筹资提高,政府补助多,农民受益面大,为患大病的农民建立了保障,最高给付额达到200元。
     二、建设新农合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XX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xx”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三、历史弊端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自19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剔除物价因素,1985—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3.1%,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5%,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为9%。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90—1993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1.4%。但与此同时,农民医疗支出大幅上升。以安徽省为例,XX年前三季,农村人均医疗支出42.82元,与上年同期37.69元相比,上升了13.6%;其中医疗卫生保健人均支出19元,已接近上年人均全年支出20.2元。1990年人均全年压疗支出14.41元,1998年历史最高为52.11元,1999年为51.65元,XX年间增长了2.52倍,而XX年间农民纯收入增长也仅是2.52倍。而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题,保障基本医疗服务。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解体。
     四、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1、社会满意度低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保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有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要农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毕业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以上都是我在大量阅读了相关资料后,结合工作中和调查中了解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此次全国性的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些看法。在此次的暑期实践中工作的同时我也深深的被打动着,我国对三农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家一步步的免除了农业税,学费,还有现在进行中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听卫生室的护士说现在好多种疫苗也是免费为儿童接种的。顺便提议一下,我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个弊端:医生拿过来让我录入电脑的纸质联单都是很复杂的多张联单。我觉得既然已经录入电脑保存就不需要浪费大量的纸张来开四联单了,一张存单就可以了。对此医生也甚感烦琐,毕竟在惠民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环保。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2     一、调查时间: 20xx年7月20日---20xx年8月25日
     二、调查人  : xxx、xx
     三、梁城村基本信息: 
    1、村庄状况:梁城村辖9个小队,总面积3200亩,总耕地面积2200亩,人均耕地2亩,其中水稻面积1100亩,旱地面积1100亩,
    2、人口状况:本村人口2040多人,农业人口1500多人。
    3、经济状况:本村经济发达程度位于所在办事处中上等水平,全部是农业区。
    4、村中共4位干部,全年个人工资为8000到10000元,村中有诊所一个,图书屋一处,村中有固定办公场所。
     四、调研背景及调研内容 
    我也是从农村贫穷家庭出来的,所以我对于农民患者“看病难”问题曾有过很深的了解,因此,当我成为一名大学生后,我更加关心这一问题,并把他纳入我的调研课题。
    目前我国把看病贵列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之一。多数农民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与此同时,他们由于缺乏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恶性循环。医疗保障的缺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再此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02年10月诞生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自2003年开展至今,在全国已经有了多个试点,合作医疗制度正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我这次调研的内容便围绕合作医疗展开,通过了解农作医疗的实施情况以及村民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以求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而作为国家提出的一项惠民措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确实给农民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中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对本村有关合作医疗方面事宜进行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对本村合作医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实施中出现的优缺点进行初步总结,以便对总体情况作大概的统计!
     五、具体工作 
    在调研期间我以走访的形式了解有关合作医疗方面事宜,然后以入户访谈的形式进行具体了解,并总结出了我村有关合作医疗的详细信息。我村有一家合作医疗定点诊所,在村中心地段,村民大部分看病在村中诊所进行。村医疗诊所的医生都有行医证,农民在村卫生所看病都有保障。我们与医生交谈时得知:“农民所交的保险金额全部归农民所得,所交保险费用完以后另外每人还可以享受200的报销。在镇医院住院病人可以享受80%的报销,到市级医院的住院病人可以享受50%的报销。到省医院住院的可以享受40%的'报销。”
    我们在于农民交谈的时候得知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都非常满意。他们说:“现在看病方便便宜,乡村医生服务态度好,村民们看病放心,现在也不愁生大病,国家可以报销。”以上是我们交谈及作调查问卷时他们提及的,其中的道理就由大家来思考吧!
    比例由07年的90%上升到08年的95%,我村的合作医疗宣传力度逐年增大,宣传方式也不断增多!同时由于07年有一部分受益家庭,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宣传作用,而国家的支持更是此项制度不断扩展的坚实后盾。
    报销问题是合作医疗中的一个大问题。开始大部分村民表示怕麻烦,怕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不愿去报销:也有村民说报销要走“后门”,而自己又一没钱、二没权,还是不要吃这个苦为好“也有村民认为家里人身体都很好,没有也不会遇到报销的事,因此对此事漠不关心;还有一部分村民这样解释不了解报销比例、报销流程的事,不好意思询问那些办过报销的家人,认为那是隐私的侵犯。部分得到报销的村民说旗医生服务态度好,每天的单子都会给你填好,你要是有不清楚的地方,他们会给你指点。后来,通过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密度,村委会班子人员商们讲解,让群众了解合作医疗的好处,村干部帮助农民到镇合作医疗站点报销。群众们逐步了解到了合作医疗的好处,由不愿参加合作医疗转变到自愿参加。
    我们从报销较多一户了解到,夫妻二人同时患病,治病使其欠下债务,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虽说补偿的较少,不足以填补其家庭空缺,但从一方面可以使留下的人得到一丝安慰,也算是国家给咱们的交代。从此可见,因病至贫的事在农村还是较为普遍,想要彻底实现合作医疗的最终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从其他村民口中了解到大家对国家补偿这件事还是相当满意的。
     六、调研分析 
    经调研发现新农村合作医疗在梁城村有了很好的开头,而98%的参合率更能说明此项政策的可行性。同时我们也应从实际中找出潜在的问题。
    1、仍有个别农民未参加合作医疗,任然对合作医疗存在质疑。有两户较为特殊:一户是退休老教师,国家补助较好,且女儿远嫁在外,老人家身体很好,因此对合作医疗很不在意。另一户是认为平常没有生什么大病,不需要看病就医,于是就不办合作医疗证。由此可见,第一:宣传到位,解释不到位。虽说都知到这项政策,但具体实施过程和实施内容并不为农民清楚。大部分人还是随主流的加入,并不关心细节,容易吃哑巴亏。第二:”没必要“我家有钱,家人身体都好,不需要加。第三:政府给着我补贴,你却让我出钱参合,这赔本生意我才不做呢!再说,谁知道钱落到哪里了。
    2、村民维护自身权益意识不强,不能及时了解政策变动,上面说到有一家两年都没用合作医疗本,却没要求村干部开证明,导致看病和不加合作医疗一样,这就导致政策实施时有障碍,自身权益得不到实现。而有的村民看病从来不拿合作医疗本,问其原因,要不说忘记带了,要不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3、医生素质有待提高,药品价格应明码标价,对上面提到的拿合作医疗本就涨价的现象,一方面应明码标价,防止不法人员从药价上打人民的主意。另一方面要加强医生素质的培养,严格把住人才关。
    4、报销比例小,范围窄,因病反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目前农村无法避免。而报销只能是“事后诸葛”,许多高科技治疗费用不在报销范围之内,这令许多村民感到不解。很多农民希望有更完善的补偿制度,能真正符合现实需求。
    5、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率”高而“参与度”低。梁城村总人口2040人,其中农业人口1500人,据统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达1980人,参保率超过95%,然而我在入户中感到,不少农民对待合作医疗实际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作为一项“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是自上而下的。这里,政府和卫生院管理部门理所当然是运作主体,旗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也是积极主动的,农民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被宣传、被动员、被要求……始终被动的农民似乎不知道自己应当是合作医疗的主人和收益者。尽管有关部门通过动员、劝慰等方式获得较高的“参与率”,但实际上农民的“参与度”并不高,即内心的认可程度、信任和信心不足,热情不高。
     七、我的建议 
    经过调研,我对发现的问题作了总结:
    第一: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能更深入、更详细地向村民讲解有关合作医疗的规章制度,使农民作到心中有数。如有必要,可定期开设培训班,请有经验的人员讲解有关信息,也可请受益人献身说教。
    第二:农民是合作医疗的主力军,只有真正动员他们,合作医疗才能算是最后的成功。
    第三:基层干部及医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俗话说:一只死老鼠坏了一锅粥。若因某一人的失误或过失而影响整个政策的实施就太不值得了。而人才是关键,因此要切实把好人才关,政府在选拔人才时要极其严格,从源头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四:明牌标价,每日都有部分药价公布,让农民看到,了解到药价的具体情况,真正让他们作到心中有数。并且加大监管力度,如有可能让农民参与监督,防于民、用于民。
     八、结尾 
    通过这次调研,我以合作医疗为主要切入点,较为深入地了解了现行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在中国这广袤的土地上,或许良城村不能被称之为农村的典型,但是通过这些年村支部各干部的工作,我亲身感觉到梁城村干部及群众正在努力寻找出路,努力追赶时代步伐的,成为新农村的示范点。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符合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我国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和不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他在实施的开始阶段并不是顺利的,一定会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在推广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我相信它在我们党和人民的不断努力下,将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事业改革中一个成功的典范,将为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国家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上,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而开展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xx在旗委旗政府的统一领导部署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镇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为切实巩固这一制度,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xx政协小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和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现状与成效 
    xx是20xx年乡镇机构改革后,由原xx三镇合一的大镇,共有村(居)委会xx个,常住人口xx人。其中农业户数xx户,人口xx人,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乡镇卫生院3个,村卫生室xx个,乡村医生74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镇共完成参合人口xx人,参合率达82.1%。
    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出发,根据旗政府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主管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各村(居)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镇政府把实施进度和成效列入各村(居)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年终兑现奖惩。
    (二)、精心实施。20xx年2月23日,镇政府召开了全镇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村群众参加。镇里又抽调58名干部深入到29个村中,会同村干部逐家逐户进行宣传动员。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宣传形式,极大的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确保筹资工作圆满完成和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规范管理。为配合旗合算办工作,镇政府也相应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各村(居)委员设立了联络员,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章制度,规范镇定点医院的管理,简化结报审核手续,实施服务承诺制,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加强基金管理,在财政所设立收支专门帐户,严格审核,杜绝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补偿支出,定期通报并接受上级财政、审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四)、新型合作医疗主要变化。从调查情况看:一是减轻了农民看病就医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问题。截止20xx年6月末,xx共为位患病农民补偿医疗费用元,其中门诊补人,兑付元;住院补人,兑付元;有人获得4千元以上补偿,最高的一位是xx村xxx,医疗费用元,补偿了元。二是提高了农村产妇入院分娩率,据调查,目前以上的产妇都到医疗分娩,确保了母子平安;三是增强了农民自我保健意识。过去不少农民因家境困难,往往“大病拖、小病挨、到死才往医院抬”,看一次病往往万不得已。四是促进了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目前,xx的三个定点医院都能够积极改善软硬件环境,强化制度建设,公开药品价格,加强医疗管理,千方百计提高医院接诊水平和能力。通过改善服务、降低成本,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都有大幅度上升,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二、新型合作医疗面临的新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保障工程,实施之初,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由于在推行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农民对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长期实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
    (二)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便民服务尚需进一步优化。由于部分农民离定点医疗点偏远,少来少去的医疗费用,加上来回车费农民认为得不偿失。
    (三)政策和制度中尚有一些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报销的门槛高,报销的比例低,报销的药品面窄,限制过多。(四)对定点医院缺乏监管力度。乡镇政府对医院的管理难度大,只能依靠药监部门监管,政府处境尴尬。一方面政府积极做群众工作,提高参保率;另一方面医院药品价格虚高不下,农民与药店买药相差甚多,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五)乡镇医疗机构设施陈旧。由于近几年乡镇医院不景气,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又严重不足,致使设备较陈旧,医护人才严重缺乏,很多疾病没有治疗技术手段。农民反映,真正看病还得找县市以上医院治疗。
    (六)农民的期望值太高。农民认为只有拿着《合作医疗证》,进哪一级医院就诊应该是自己做主,不愿受到约束,特别是住院后一看花的钱多,报销的又少,就有怨言。
  ;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

2. 求一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各地农村正在推行的一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低农民经济压力,是现行政策条件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较为理想途径之一。但基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其实施效果和实施预期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了解广大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的真实评价和客观需求,为调整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队10名队员对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的6个行政村深入调查,调查发现新型合作医疗得到大多数农户的支持和肯定;京山县农村合作医疗总体上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但合作医疗制度的外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调查表明新农合制度虽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但距离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必须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试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合作医疗的问题;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建议
  2003年起,中国开始在部分省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并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实现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然而2007初一份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评价和检验报告)对包括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在内的“医改不成功论”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回顾过去的农村合作医疗,它源自于五六十年代农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原则下建立起来的医疗互助制度。对于满足当时大多数农村人口的初级医疗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集体经济的瓦解,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问题惟一范例”的合作医疗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农村居民看病又重新回到自费为主的局面。农民自费医疗导致的自费医疗直接后果是不仅降低了农村的卫生医疗水平,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这一阶段农村居民“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现象极为突出,农民在面临疾病风险的之时,不仅要花掉自己的储蓄还要向亲戚朋友借贷,因此不但大量减少了自己的消费,而且间接影响了该家庭所涉及的社会网络的消费和投资,更为严重的是,对于较为贫困地区的农民,疾病降临的风险可能导致食品安全的下降,这又会进一步加剧健康问题,造成恶性循环。正因为如此,90年代各地在世卫组织和卫生部支持下又断断续续的搞过合作医疗,但都是“春办秋黄”的局面。在官方文件里,这次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推出的重大举措。然而,当前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深信不疑来自历史经验,我们长期以来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合作医疗作用是否有夸大?过去的合作医疗是在当时低价格水平和适宜技术的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架构发展起来的,今天离开配套的制度,单纯的奢谈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会有实际效果?曾经的重建努力为什么没有成功,它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新型合作医疗如何推行,真的给农民朋友带来了实惠吗?实施过程中制度存在哪些缺陷?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走进了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以县乡政府,医疗机构以及中南山村、义和村、太和村、高敦村、刘集村、白虎村等作为研究的实体空间,开展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
  一、调查过程及方法
  (一)调查方式及资料收集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9名调查员均分为三组,于2007年7月13日至2007年7月18日,在京门县雁门口镇的六个行政村,以访问式问卷为主,结合结构式访谈、小型座谈会及文献资料收集等调查方法,共发放问卷128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达87.5%,另外个案访谈中,镇政府领导座谈会2次以及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或宣传资料若干。见表1。
  表1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样本村 实际发放问卷数 有效问卷数 问卷有效率%
  刘集村 29 28 96.55%
  白虎村 25 19 76%
  义和村 18 15 83.33%
  高敦村 23 22 95.65%
  太和村 16 12 75%
  中南山村 17 16 94.11%
  总计 128 112 87.5%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地的选取
  1.调查对象的选取
  我们按照分层逐级抽样的方法,先选取了湖北省京门县雁门口镇2005年开始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试点,然后根据医疗卫生状况、经济生活水平及参合率等各项指标,结合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推荐,最终选定了刘集村、白虎村等6个行政村的村民作为此次抽样调查的样本框。
  2.调查地简介
  雁门口镇辖31个村(场),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2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7万亩。2006年底,总人口45269人,其中农业人口31286人。它是汉光武帝刘秀走过的地方,屈家岭文化发祥的地方,老一辈革命家贺龙挥师驰骋的地方,台胞台属聚集的地方。雁门口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资源丰富,物华天宝,这里通讯发达,交通便利,这里社会稳定,人居安康。距武汉市158公里,距荆门市100公里,距长荆铁路京山站25公里,距汉水沙洋码头35公里,距随(州)—岳(阳)高速公路10公里107省道,兰(州)——杭(州)高速公路横贯全镇,电视通讯覆盖全镇。雁门口是全国最早的生态农业基地。全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了鲜果、优质稻、油料、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五大农业商品基地。京和牌系列精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金雁牌鲜果享誉全国。雁门口是江汉平原建材重镇。全镇矿产资源丰富,大理石、石灰石、多孔硅质岩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其中石灰石CaO含量达到54.3%,总储量数十亿吨。
  在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中,我们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及医疗机构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了当地农民朋友的热情。我们走访了政府,调查了基本资料;走访了一百多个农户,了解了他们的意见及需要,形成了112份有效问卷;走访了京山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合管办)、雁门口镇医院以及各村卫生所,调取了相关具体资料,了解了基层卫生人员的意见……
  3.资料分析方法
  本次社会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收集资料。考虑到部分农村居民文化水平较低,以及农村此时正处于农忙时节,我们在发放问卷时均有队员在旁予以协助,如遇不识字的农民,则采取访谈形式。对医院及政府工作人员的资料收集则采用访谈和小型座谈会的形式。问卷主要由25个问题组成,主要询问了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新农合”中样本所属类别(参保已补偿农户、参保未补偿农户、未参保农户),对“新农合”制度的了解程度,对制度运作的看法等。实际样本构成情况如下:

  表2  性别构成(%)
  性别	男	女
  比率	62.5	37.5

  表3  年龄构成(%)
  年龄段(岁)	18-30	30-45	45-60	60以上
  比率	14.29	35.71	38.39	11.6

  表4  家庭收入情况(%)
  家庭收入(元)	1000以下	1000-4999	5000-9999	10000-19999	20000以上
  比率(%)	6.25	13.39	23.21	41.96	15.17

  4.资料整理分析
  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人员检查核实,统计结果真实可信;访谈资料由调查员进行整理,统一汇编,从中提取出各类访谈对象的显著观点,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小型访谈会和文献资料收集所得也作为定性分析的辅助依据。
  二、调研结果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定位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社会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社会医疗保险的强制性、经济福利性、公平性、缴费性、互济性的全部特征。
  (1)就强制性而言,“新农合”依相关“公域软法”在全国试点并推行,其法律依据是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3年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2003年8月25日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中央财政资助中西部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资金拨付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各地自身制定的规定。因为“新农合”规定农村居民可以自愿参加,目前国内的研究对强制性问题多有争议,但笔者认为在社会保障法的意义上,强制性更多的体现在依据制度的强制推行上。结合制度设计,可以看到,该制度更多强调的是对筹资主体的强制上,即对政府的组织引导和筹资的责任、农民的医疗保障项目、最低筹资标准、最低收费标准、农民享受的待遇、合作医疗统筹资金管理和收付原则等,都是强制推行。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社会化行为 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多元化的筹资格局使“新农合”呈现出社会化特点,其次,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具有社会性,其业务是由政府主办,专设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社会公共机构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3)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具有公平性的特点  原则上只要是参合农户,医患关系中,不论参合农民的贫富、年龄、身体状况如何,均平等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待遇。
  (4)新型合作医疗由于以农民交纳费用作为享受报销待遇的前提条件而具有缴费性,以大病补贴为主、依据调剂集中使用资金,因而具有互济性。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非典型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1)没有典型立法制度 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没有比较刚性的典型法律,没有明确的权、责主体,给各主体带来较大的回旋余地,弹性较大,也使出于弱势地位的参合农户有较大的担心。
  (2)制度设计比较粗糙,一县一策,不具有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 任何一种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为了解决比较长期的战略性问题,新农合的规定主观随意性较大,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
  (3)管理机制不完善  从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来看,还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监督流于形式化的很多问题。
  (二)农民参合意愿的总体状况
  福柯的“社会契约”模型理论认为,由于个人希望从联合中获益而情愿放弃部分自由,政府机制才得以形成。一个制度要维持下去必须要有一定数量得人来认同和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情愿放弃部分自由,“部分自由“在这里特指农民放弃对参合金原本所拥有的支配自由权。由于需要放弃这个自由权来实现获益的可能,农民必然会在是否放弃上作出一个权衡,这种权衡在另一个意义上表达即是参合意愿。参合意愿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本身支持倾向的直接反映。但要注意的是农民的“参合意愿”和“是否参合”是一对相区别的概念。参合意愿是农民个体对制度的主观信任度、信心度等各种心理信息的结构性组合;而是否参合除了本身参合意愿的支配外,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农民受周围群众参合意愿的影响;有的村为完成上级指标,直接或间接操纵农民参合意向。虽然在两个变量存在很大的相联度,但是否参合并不能准确衡量出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群众心理接纳度。

  表5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原因(%)
  原因	自愿,认为制度好	干部或医生的动员和宣传	看见周围的人参加了自己也就跟着参加	由于其他原因被迫参加
  比率	75	20	5	0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效
  “新农合”的成效是影响制度存在的最主要的“元因素”,不仅对各方有着激励作用,而且对继续深入改革有着极大的示范意义。基于本次调查,笔者将成效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1)参保农户减轻经济负担,未参保农户对制度所能带来好处心理估算的标本;(2)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3)医疗机构实际业务量的上升。下面笔者将对它们分别进行论证。
  1.参保农户减轻经济负担,未参保农户对制度所能带来好处心理估算的标本
  就整体而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调查中绝大多数农户都认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明确表示仍会继续参加该制度。资料表明,京山县近88%的农村居民纳入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同比上升,住院人次上升25%,说明农村居民生病的就诊率明显上升,敢住院,住得起院,看得起病。已有近2万人进行了住院补偿,综合补偿率达到34%,卫生院补偿率超过55%,为588名慢性重病患者进行了门诊定额补偿,为22万参合农民进行了一次免费的健康调查和体检,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有所改善。

  表6  京山县2006年、2007年度住院补偿统计
  医疗
  机构	2006年度	2007年度(1—5月)
  住院
  人次	医疗
  费用	补偿
  费用	补偿率
  %	住院
  人次	医疗
  费用	补偿
  费用	补偿率
  %
  镇级	6326	643.10	333.35	51.83	3796	351.6	193.54	55.05
  县级	5890	1168.42	367.31	31.44	3547	661.43	215.50	32.58
  县以上	770	721.00	156.25	21.67	548	543.23	125.42	23.09
  合计	12986	2532.51	856.90	33.84	7891	1703.01	581.48	34.14

  表7  京山县2006年、2007年合作医疗平均出院费用
  医疗机构	2006年度	2007年度(1—5月)
  出院人次	平均出院费用	出院人次	平均出院费用	与上年上升比例%
  全县合计   	12986	1460	8863	1554	6.4
  县直医院   	5890	1904	4148	2177	14.3
  卫生院   	6326	1019	4167	933	—8.4
  县以上医院   	770	9366	448	9913	5.8

  从如上表格中可以看出,2006年京山县共有合作医疗住院病人12986人(不含住院分娩人数),住院医疗费用总额为2532.51万元,补偿856.9万元,实际补偿率为33.84%,平均每人次补偿660元。2007年元月至五月,全县共有合作医疗病人7891人(不含住院分娩人数),住院医疗费用总额为1703.01万元,补偿581.48万元,实际补偿率为34.14%,每人次补偿737元。即使考虑到出院费用上升的因素,京山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仍然起着很重要作用。分析结果而言,2007年度元月至五月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率由2006年的33.84%上升到34.14%,能报销比例占出院总费用的45.42%略微上升到47.42%,不仅使新型医疗合作的受益面更广,而且每人受益程度由所上升。这组数据其实就是“新农合”最好的宣传工具,真正有人得到补偿可以使未参保农民得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接受“新农合”政策,同时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承诺,消除这部分处于观望态度的农民的疑虑,而标本意义使参保农户则会转变单纯的短期收益观念,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增强了他们风险共助的社会责任感。
  2.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在贺雪峰老师对荆门的研究中(京山是属于荆门的),他提出荆门农村属于“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类,因为缺乏分层和记忆,村庄中就缺少有全村性影响力的村庄精英,村民之间联系较弱,一致行动较差,即社会关联度低。这样的村庄,这样的社会结构,使得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无法组织,农民缺少约束乡村不良干部的力量,因而使得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一直较低。对于这次合作医疗的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品,笔者认为,是当地政府和农村居民修补裂痕的大好契机。真正得到好处的农民可能真正体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信息加工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信息的输入、存储、编码和输出的过程。以政府作为研究的单个主体,政府对制度支持的动力也可理解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息积极反馈的输入、存储、编码,再经过主观识别和分析判断,最后又输出成为支配政府支持、变革的信息组合模式。
  3.医疗机构实际业务量的上升 医疗机构在合作医疗带动下有了发展,各定点医院机构门诊人次上升了6.4%,住院人次上升了19%,医疗事业收入上升了20%,他们切身体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医院带来的机遇和实实在在的利益。
  综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实可以减轻广大农民看病的经济负担,发展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对于平衡城乡社会保障结构,缩小城乡不断扩大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打破的情况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体上是一个比较好的制度建构,综合农户、政府及医疗机构等相关人员反映的情况来看,京山县农村合作医疗总体上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但合作医疗制度的外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当然这在制度前期发展阶段的也是在所难免的,本部分试图加以论述:
  1.合作医疗制度的外在环境方面的问题
  (1)国家对农村居民参合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自愿参合的原则,使部分农民游离于制度之外(见表8):与以前的合作医疗不同,新型医疗合作的资金来源是政府为主,多方出资。由于少数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认识水平有限,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识不清,风险意识不强,不能主动地参与合作医疗,致使参合率不高。特别是近年来在农村传布的耶稣教,鼓励农民信教而生病不吃药,给合作医疗的进一步推广带来新挑战。与此同时,那些未参加“新农合“的体制外的人群会对体制内的资源形成一定的侵蚀。
  表8  有效问卷参合情况
  样本村 参保农户 未参保农户 参合率%
  刘集村 25 3 89.28%
  白虎村 17 2 89.47%
  义和村 13 2 86.66%
  高敦村 20 2 90.90%
  太和村 10 2 83.33%
  中南山村 15 1 93.75
  总计 100 12 89.29%


  第二,自愿参合的原则,容易引发农民的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是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掌握较少或无知,而隐蔽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资源分配的行为。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加的预期效用和预期成本的对比,年龄层次较低、身体条件较好的,预期效用会明显较低于健康状况差、年龄较高的人群。因此,前者更不倾向于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如果这样的人群占的比例较大,那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几乎就成为一种为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专门设立的低投入高支出的机制,即产生了逆向选择的问题。
  第三,参合条件的限制,使农村特殊群体游离于制度之外: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具有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才能参加合作医疗,但是,长期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非农户籍人员不能参加合作医疗。一是林场、渔场、园艺场等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非农人员;二是前些年由于城镇户口松动而购买城镇户口,但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员;三是举家外迁打工,而与当地失去联系的农村居民;四是所在单位解散或下岗失业而回农村居住,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比较困难,医疗没有保障的非农户口人群;五是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没有户口的部分居民等
  (2)农村居民新农合制度的认知度有限
  第一,少数农村居民健康风险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薄弱:在农村人均纯收入不高的情况下,青壮年人群认为医疗支出不是像吃饭、上学一样的刚性支出,只是一种随机性的风险支出,对疾病存在侥幸心理;老年人对生活持悲观态度,认为慢性病极难得到补贴,参加合作医疗是种浪费;部分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缺乏认同感,认为自己身体好好的,参合就是给别人交钱去的:对涉及到交纳费用的事情热情不高。
  第二,农村居民对新型医疗合作医疗不甚了解:由于以前合作医疗政策的反复和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有的农民担心合作医疗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存有疑虑,有的农民担心合作医疗资金会不会挪作他用,而且即使参加了合作医疗的很多农户也不知道合作医疗是如何运作的,由于“新农合”制度本身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和方案的高度复杂性,对农民的理解和接受造成很大障碍。在我们与农户的交谈中,被访者大体上是呈倒“U”字形分布(见图),大多数集中在“知道一点”的水平上,比如个人缴纳15元,可以报销医疗费,不知道合作医疗起报点、最高补偿限额和报销比例,对基本筹集来源,医疗补偿标准由于新农合制度本身的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和,基金管理,费用补偿程序等主要内容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比较了解的基本上是自身受过补偿或亲朋好友有过报销经历的农户。


  第三,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期望值过高:农民都是很单纯的、很现实的,他们不会过多的去考虑一个制度或一种体制之于国家和集体或民族发展的利益,也不善于用长远和开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通俗的讲,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看重的是怎样由最小的投入来实现最大的产出,更多的体现的是理性经济人的色彩。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民认为目前的合作医疗受益面太窄,受益率太低,参加合作医疗应该不仅要享受住院补偿,还要享受零星的门诊补偿,有了病就应当由合作医疗承担上,“不然我们还参加它干吗呢?”上了年纪的农村居民会把它和以前实行全包的合作医疗相比,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部分农民在申报慢性病补偿认为申报的多,合格的少,农民对此不理解。
  第四,机构服务质量对农民参合信心的影响:在转诊、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服务态度、出院补偿方面,少数医疗机构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对农民参合信心有影响。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手续还是比较繁琐,主要体现在到县外及在乡镇卫生院就诊上,从收单到发放报销款需要经多级部门审批核算,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都会导致报销期的延长,访谈中就有村民反映为了几十元的报销款,来回车费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3)基层干部对合作医疗认识的偏差
  乡村干部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一是对试点工作的有关政策理解不透,工作不细,依然存在行政命令的色彩,而不是采取与农户协商解决的方法,没有把它放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责任上去认识;二是认为合作医疗是一项试点工作,不属于政府日常工作范畴,不必纳入政府常年议事日程,只需在筹资期间突击一、两个月就行了;三是认为合作医疗完全是农户个人自愿的事,基层政府不必过问。基层干部的认识偏差就直接导致了宣传工作的不到位,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宣传时多是简单地、机械地发些宣传材料,而没有耐心细致的做宣传工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基层干部深入、细致介绍合作医疗的村庄,农民参加的心理自愿程度和参合率等指标都要高。
  (4)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较差
  第一,卫生院服务能力不强:国家在近年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医疗技术水平低,债务包袱重,市场竞争力不强,人员工资待遇没有保障,技术人才外流等问题,有些卫生院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见表9)。合作医疗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局面,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农民医疗消费的需求。农民普遍反映每年一次的由卫生院组织实施的体检项目太少,根本不能起到预防疾病、发现疾病的作用。
  表9  卫生院面临的困难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方面 增加医生人数,改建、扩建卫生基础措施 增加药品种类,改善医疗设备 提高医生自身水平,改善服务态度
  其他
  比率(%) 7.62 18.10 32.38 41.90


  第二,乡村医生缺乏积极性:村卫生室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在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肩负、宣传、咨询、公示等重要职责,由于政策因素,村卫生室大多数在困境中运行,医疗环境简陋,医疗技术有限,缺乏参加合作医疗服务的热情,不能满足农民群众一般的医疗服务要求——一是各级政府对村卫生室从来没有任何投入,乡村医生的责、权、利不对等;二是合作医疗的政策宣传、费用结报、补偿公示等事务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三是部分村卫生室垫付的卫生费用不能按时拨付到位;四是部门伸手多,收费摊派多,给村卫生室运行带来极大的负担。笔者的访谈中,就有村医反映曾经有机构借检查仪器设备为名来收取费用,实际上却未开展任何检查。
  (5)缺乏相关的典型法律保障: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稳定性,不仅使法律所规定的参加合作医疗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和履行,而且可以避免人为的想搞就搞,不想搞就散的随意性的,能够给农民们一个合适的、稳定的预期。现行农村合作医疗一直以来是在用政策进行指导,而缺少法律来进行规范,,各地优秀的经验无法推广,可能导致农村合作医疗不能健康稳定持续地向前发展。比方说根据我国的规定,合作医疗被定性为农民的医疗制度,也就是说与农民相关,但是所有的游戏规则的制定是由当地政府来制订的,农民没有话语权,怎么样保证农民自己的利益,农民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事实上都没有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又把最后的责任人假定为农民,但是农民又没有发言权,笔者认为这种性质是不合理的。要么农民自己的制度让农民自己运行,如果政府把它当成一个社会保障制度的话,政府来定性这个制度,政府要参与这个责任。现在事实上发现超值以后,没有人来承担这个责任。另外比较研究中发现部分地区在很低的筹资水平下居然有大量的资金剩余(如京山县2006年总额为1655.74万元,使用1141.78万元,结余款为513.96万元),为什么会剩余?当然和最后的责任不明确有关。每年剩余多少钱合适?该怎样运作这笔剩余的基金?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法律来把各方的权责明确固定下来解决。

3. 农村新农合开展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发行“金穗惠农新农合医疗卡”的公告

    为加快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步伐,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更加方便广大农户就医、缴费、报帐、贷款、资金结算等。目前,我县已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中心建设,并成功实现了与农业银行“金穗惠农卡”的对接,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发行“金穗惠农新农合医疗卡”,现公告如下:
    一、发卡对象
    各乡镇2009年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户主,实行一户一卡。
    二、发卡时间
    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
    三、发卡方式
    各村委会凭村委会介绍信统一到各乡镇农医所领卡,参合户主待村委会通知持身份证签字领卡。
    四、金穗惠农新农合医疗卡功能
    1.参合农户持卡在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就诊;
    2.参合农户医药费报销可直接转入卡帐户;
    3.参合农户用卡缴纳每年参合费;
    4.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个人负担部分可刷卡支付;
    5.全国各大银行自助取款机24小时取钱、转帐;农行自助设备转账、改密、小额贷款用信、还贷;
    6.符合农行贷款条件的凭卡申办农户小额贷款3千-5万元、农户大额贷款5万-100万元,利率优惠。
    五、注意事项
    1.“金穗惠农新农合医疗卡”均设置了初始密码,参合户主领到卡后应及时到农行网点或通过农行取款机、网上银行、电话网银等自助设备更新密码。
    2.领卡时注意核对姓名、身份证、卡号和参合号,不要错领,不要委托他人代领、代保管、代使用。
    3.“金穗惠农新农合医疗卡”是您享受惠民政策的媒介,请注意保管,一旦遗失、损坏,持卡人应凭身份证至农行发卡网点办理挂失、补卡手续。
    4.“金穗惠农新农合医疗卡”均为免费发行,严禁发卡人收取任何费用或搭车收费,并严格按规定及时发放到每位农户户主手中,请广大农户予以监督。举报电话:3309286、3311996、331996。
 特此公告
                    
                   信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
                                   2009年11月10日

农村新农合开展情况调查报告

4.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报告怎么写?

给你一篇范例,自己做出适当修改就可以了。
“中学生与网络”调查报告 
调 查 人 某某 
调查时间  
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⑴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⑷网吧问题。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⑸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9.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⑴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⑵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⑶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 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 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 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 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 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 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 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5.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情况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情况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2011年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这份文件明确,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其中,原有200元部分,中央财政继续按照原有补助标准给予补助,新增40元部分,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补助80%,对中部地区补助60%,对东部地区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原则上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有困难的地区,个人缴费部分可分两年到位。个人筹资水平提高后,各地要加大医疗救助工作力度,资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参合。新生儿出生当年,随父母自动获取参合资格并享受新农合待遇,自第二年起按规定缴纳参合费用 。2013年9月1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自2013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左右,并全面推开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结肠癌、直肠癌等20个病种的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 。2014年5月27日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4月25日发布《关于提高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的通知》,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方法为:各级财政对新农合和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在2013年的基础上提高40元,达到32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原有120元的补助标准不变,对200元部分按照西部地区80%和中部地区60%的比例安排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和城镇居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3年的基础上提高20元,全国平均个人缴费标准达到每人每年90元左右。个人缴费应在参保(合)时按年度一次性缴清。

7. 我县新农合实施状况调研报告

 我县新农合实施状况调研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我县新农合实施状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情况 
    我县从20xx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是成功的,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绩。20xx年全县共有13.825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8.91%,筹款总额1106.032万元(其中参合农民缴费138.254万元,各级财政补助967.778万元)。20xx年1-10月份,共补偿25642人次694.59万元,其中:住院补偿8057人次635.56万元;门诊补偿17585人次59.03万元。累计补偿超过1万元的有40人,平均住院补偿率达44.58%,同比20xx年住院补偿率提高17.27%。由于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监管有力,保证了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运行。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知情与参与是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县各级合作医疗管理、经办部门切实履行合作医疗补偿的“三级公示”制度。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报帐,我县从20xx年10月份起实行即付即补的补偿兑付方式,参合农民在县内定点医院就医,出院时可在医院的兑付窗口办理补偿手续。
     二、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乡村干部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与报帐程序、医疗费用补偿办法普通门诊和慢性病门诊补助等政策了解不够透彻,农民群众更是一知半解,不少农民对如何办理住院手续以及转诊,转院、结报等程序均不了解,影响了参合农民的正常就医和受惠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农民群众对以“大病救助、互助共济、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目标的新农合制度的精神实质了解不透,对新农合的补偿期望过高。
     2、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落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政策规定,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民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补偿标准高于县级及县外医疗机构,但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医疗技术不高,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民患病后,难以从乡镇卫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疗。而且,真正在乡镇卫生院看病的一般都是生活较为困难群众,更需要有方便的'生活辅助设施,一位农民曾反映:在卫生院住院没饭吃、没水喝,生活不方便。在有的卫生院,我们发现:医院房屋陈旧、光线阴暗屋顶不时有泥块脱落,门诊打“点滴”,只能在走廊上进行。有的卫生院,还没有住院病房。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
     3、经费投入不足。 
    新农合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工程,参合人数多,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网络不通畅,给参合农民的报销结算以及补偿资金及时下拨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经费投入不足,各乡镇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每逢赶集的日子,报账的村民蜂拥而至,报账的队伍排成长龙,煞是壮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朋友们报账的速度。
     4、村干部工作难度大。 
    一些村干部反映,他们在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有“三难”:宣传动员难,筹集资金难,政策解释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着的是自愿原则,但又要完成上级任务,各乡镇都把“新农合”工作纳入对村级年度考核,村干部普遍感到工作台压力大。再加上无经费投入,严重影响他们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有待加强。 
    尽管合作医疗的各种管理规定在不同程度上约束了医疗机构的行为,但合作医疗管理规则受到了医疗机构“对策”的挑战,部分医疗机构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想尽办法使自身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采取了一些对策,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着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影响到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三、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参合率。 
    各乡镇及卫生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形式如利用宣传车、宣传月、一封信、咨询电话等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时要注意文字表述的严谨性、准确性和易理解性,要用通俗语言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进行宣传。必要时可在学校学生中进行专题宣传。尤其要注意突出宣传“大病救助、互助共济”、“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新农合精神,以免农民群众对新农合期望过高而产生负面影响。对报销程序、比例、惠及面、转院手续等各个方面都要宣传到位。要用农民看病报销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住院、结报等各项程序和优惠条件,从而提高参合的积极性。
     2、加大投入,切实改善乡村医疗条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群众对乡村医疗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医疗服务水平。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议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议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对医护人员实施定期强化培训,开展职称评定。要改善医疗设施和服务设施,尤其是乡镇医院(室),要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使各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向基层延伸,让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较好的优良医疗服务。
    总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真实感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好事要办好,要靠好的制度保证。一定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迈步向前,健康发展。
  ;

我县新农合实施状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