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银行是怎样发展的

2024-05-17 06:11

1. 未来银行是怎样发展的

银行网点未来发展的四个趋势。
第一是网点布局更注重客户定位。“银行需要基于业务发展策略,对银行客户进行细分,找准目标客户群,然后根据银行客户的分层和定位,以及客户在地理区域的分布和流动状况,有针对性地定义网点分层服务策略、网点分类,以及不同网点布局、功能、规模等要素。”
第二是网点建设趋向于“小而精”。“互联网时代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的迅速发展,使得大而全的网点数量不再需要那么多。更多的是以建设社区支行、微型网点等精巧、低成本的网点形式来提高客户覆盖率。”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截至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1.71万个,设立社区网点8435个,其中小微网点937个,满足了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多重需求。这种“小而精”的网点模式,既可以加大对客户群体的覆盖,又可以有效降低网点建设成本。
第三个趋势是网点建设趋向于“个性化”。随着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为了吸引客户、扩大市场,各种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对金融服务的个性化要求不断上升。“在个性化的服务中,目前来看传统的网点渠道还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开户、获取咨询服务、满足非金融需求等涉及银行与客户之间深度互动交流的业务领域,其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家银行开始尝试个性化的网点建设,如咖啡银行、茶馆银行、书吧银行等。”
第四个趋势是网点建设趋向于“智能化”。“与对公业务相比,零售业务更分散、更容易受到支付宝和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冲击。在当前形势下,银行靠传统的零售客群维系办法已不能创造足够的价值,而通过银行网点的智能化转型可以更好地对零售客户群体进行分层和分类,进行精准营销;可以加强线上线下业务的联动,推动互动式营销;可以优化前台后台、线上线下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未来银行是怎样发展的

2. 未来银行有几种发展趋势

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也在艰难前行,把握住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一,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将进一步深化。
第二,银行业经营模式将进一步差异化。
第三,金融脱媒趋势不可逆转。
第四,信息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第五,银行业发展稳步走向国际化。

3. 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银行将会向无人办公方向发展,未来的办理业务会更加的智能方便。
未来银行的纸质货币发行量将会大幅减小,取而代之的将会是电子货币。
未来银行也可能涉足购物类的实体业务,总之为了谋求生存,未来将会是复杂多变的。



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4. 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最快都要明年年底才稳定下来啊。

中国经济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本回答属◇蓶чī℡ 版权,谢绝粘贴}
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同时,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建议别复制,复制者检举。本回答属◇蓶чī℡ 版权)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建议别复制,复制者检举。本回答属_ Lady.版权)

5. 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金融全球化(市场交易国家化和市场参与者国际化);(2)金融自由化;(3)金融工程化;(4)金融证券化。【摘要】
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金融全球化(市场交易国家化和市场参与者国际化);(2)金融自由化;(3)金融工程化;(4)金融证券化。【回答】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回答】
金融行业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国家经济建设,金融行业势必发展的很好,未来金融的发展面向国际,与科技相结合。金融融资工作经验是此类人才的就业本钱,尤其是具有跨国公司融资工作经验并熟悉大型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有较强团队管理和外语交流能力的从业者更是俏中之俏。金融专业,确实是当今的热门专业,高考生报考金融的很多,以至于很多学校的金融专业的高考录取线大大高于其他专业;考研金融也很热,跨考金融专业研究生的很多,各种本科专业背景的人都有,特别是工科的人很多。金融专业通常就业于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等分支行业。由于金融业属于服务业,轻资产行业,而服务业是后工业时代经济的主体和重心,因此,金融业也会大有发展。【回答】
到银行工作最基本的前提是什么【提问】
1、中国国籍;2、遵守宪法和法律;3、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品行;4、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6、全日制专科或本科及以上学历。【回答】
银行职员薪水如何【提问】
交行:刚进来1800月,有500补助,节假日、季度、年终都有奖金,各类礼品。业绩压力不大,能做信贷提成很高。总的下来第一年50000~55000。招行:各个支行效益不同,待遇略有区别。但肯定在50000以上。具体如下:基本工资1400,月奖1000~1500,所以每月可以稳定在2600左右。季度奖和年终奖不能肯定,少的1500,多的10000。【回答】

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6. 未来银行工作人员发展趋势

亲您好,未来银行工作人员发展趋势,为您解答:各类创新业务的兴起推动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未来十年,银行将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打造新的风险管理能力、高超的组织治理能力、战略性人力资源能力。同时,新的产业发展形势也对银行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提出了重大挑战,要避免出现重大的寻租与国有资产损失事件。银行要借助金融科技,依法合规大力创新开拓本、外币结算、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担保、贷款承诺、衍生金融工具、银行卡、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中间业务板块。同时,要适应客户需求和监管的新变化,不断推出新的轻资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除此之外,城市化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呈现爆发性增长,中国将开启包括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基建”,这些领域都具有银行开发的重大战略利润区。【摘要】
未来银行工作人员发展趋势【提问】
亲您好,未来银行工作人员发展趋势,为您解答:各类创新业务的兴起推动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未来十年,银行将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打造新的风险管理能力、高超的组织治理能力、战略性人力资源能力。同时,新的产业发展形势也对银行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提出了重大挑战,要避免出现重大的寻租与国有资产损失事件。银行要借助金融科技,依法合规大力创新开拓本、外币结算、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担保、贷款承诺、衍生金融工具、银行卡、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中间业务板块。同时,要适应客户需求和监管的新变化,不断推出新的轻资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除此之外,城市化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呈现爆发性增长,中国将开启包括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基建”,这些领域都具有银行开发的重大战略利润区。【回答】
相关延展: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利差收入和非利差收入,利差收入指的就是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的差额,在我国的银行业中,这种方式占的比重相当大。而在国外就相反,他们的非利差收入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非利差收入是通过中间业务来实现的,比如说银行收取的年费、办理承兑、资金证明等业务收取的手续费等等,我国的银行也在积极转变方式,调整两种收入的占比。【回答】

7. 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微笑]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金融全球化(市场交易国家化和市场参与者国际化);(2)金融自由化;(3)金融工程化;(4)金融证券化。【摘要】
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问】
[微笑]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金融全球化(市场交易国家化和市场参与者国际化);(2)金融自由化;(3)金融工程化;(4)金融证券化。【回答】
亲亲,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鲜花]【回答】
亲亲[开心]金融行业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国家经济建设,金融行业势必发展的很好,未来金融的发展面向国际,与科技相结合。金融融资工作经验是此类人才的就业本钱,尤其是具有跨国公司融资工作经验并熟悉大型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有较强团队管理和外语交流能力的从业者更是俏中之俏。金融专业,确实是当今的热门专业,高考生报考金融的很多,以至于很多学校的金融专业的高考录取线大大高于其他专业;考研金融也很热,跨考金融专业研究生的很多,各种本科专业背景的人都有,特别是工科的人很多。金融专业通常就业于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等分支行业。由于金融业属于服务业,轻资产行业,而服务业是后工业时代经济的主体和重心,因此,金融业也会大有发展。[鲜花][鲜花]【回答】

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8. 金融的未来

金融业近年来面临着极大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国经济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日渐饱和,消费需求方面,收入分配的天平日益向资本倾斜,劳动的财富占比日益降低,基尼系数居高不下,而资本只是期望从将商品卖给劳动者这一过程中获取利润,却不给劳动以足够的购买力进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困境是经济发展和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二是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了银行利差的缩小;三是随着 科技 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脱媒和技术脱媒逐步深化,电子商务引致的第三方支付通过与自家交易平台的更便捷的契合使得银行的支付中介作用从台前隐入幕后,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失去的不仅是客户流和资金流,还有品牌影响力。
     
 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金融的未来。
  
 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透明、平坦、简单、高效的经济体制,而金融中介的存在增加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起伏,它存在的根源在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或者不信任,正因为如此,金融中介从诞生时便注定了灭亡,它从根本上面临着两种相反力量的撕扯,一种力量是增加或者起码维持经济信息的不透明,在这种不透明中借助自身建立起来的信用来攫取从储蓄到投资这一过程中的尽可能多的利润,它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虚拟经济体系,这种虚拟经济本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当他出现的那一刻,他的运行与思考却仅仅只受利益的支配,他独立运行,不喜不悲,冷静地寻找着风险与利润的最佳平衡点,他用货币符号来标识世界,用原生及衍生金融工具来获取利润、规避风险,他逐渐把自己隐藏在复杂幽暗的迷宫里,让自己,也让别人看不清他的本来面目,他把风险隐藏、推迟、积累,然后用金融危机来释放,来宣泄自身与实体经济矛盾的毒素,而不是致力于根除毒瘤,他日益复杂,于是日益低效;相反的力量来自于金融中介为了迎合经济发展的大势和规避自身的视觉盲区或者说风险而作的努力——建立一个信用 社会 ,银行作为 社会 信用体系构建的主力之一,在构建信用 社会 的同时也在建造自身的坟墓,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壁垒被多方面的交互穿透, 社会 愈加透明,藉由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中介便愈加难以生存。
  
 最后提一个问题:一个金融机构即可服务全中国的人,为啥还有这么多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