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缠论新笔定义的疑虑

2024-05-08 23:27

1. 有关缠论新笔定义的疑虑

首先缠论中的内容讲到k线你可以默认他是讲经过包含处理后的,也就是说,所有的k线都必须经过包含处理才能使用。
第一个图,顶分型的高点是A,你包含处理应该以A的高点做高点,A前面那根k线的低点做低点。缠论的说法是,向上的,以高点中较高的做高点,以低点中较高的做低点。你判断错误,这并不是向下的,前面是一个中继顶分型而已。
第二个图,你对原K线A和原K线B的包含处理是对的,但包含后,你就应该将这两根K线视作不存在了,代替他们俩的是中间那个红色的k线,这根新的K线,如果与其后方的K线存在包含关系,就处理,否则就不处理。原K线B虽然与其后方那根K线看起来有包含关系,但经过包含处理后,原K线B相当于不存在,所以新的包含关系是否成立,必须拿那根红色的K线与原K线B的后面那个K线去比。

有点乱,不知道您理解没有,没有的话,请继续追问。

有关缠论新笔定义的疑虑

2. 缠论基础二:笔

笔: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笔的意义就是忽略掉相邻的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
  
 上升的一笔:即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
  
 下降的一笔:即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笔的规范要求:
  
 1、必须是一顶一底,顶必须对应底、或底必须对应顶。
  
 2、顶和底之间至少有一个K线不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
  
 3、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底低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满足上面的条件,就可以唯一确定出笔的划分。
  
   三、分析理解
  
 图就是一笔的最基本的图形。图顶和底之间共用一个K线,图只有顶分型和底分形,中间没有其他K线,都不算一笔。在实际分析中,都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K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所以,笔,至少由顶、底在内的5根K线构成。如图
  
 
  
                                          
 两个顶(或底)能构成一笔吗?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只要中间的顶和底不能构成一笔,就继续用一顶一底的原则,忽略中间的顶和底(图);第二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没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意味着第一个顶或底后的转折级别太小,不足以构成值得考察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的顶或底就可以忽略其存在了。
  
 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对第二种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类似对分型中包含关系的处理),就可以严格地说,先顶后底,构成向下一笔;先底后顶,构成向上一笔。而所有的图形,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上下交替的笔的连接。显然,除了第二种情况中的第一个顶或底类似的分型,其他类型的分型,都唯一地分别属于相邻的上下两笔,是这两笔间的连接。
  
 划分笔的步骤:
  
 1、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如有K线包含关系,必须先行处理。
  
 2、 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 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如图)。
  
 
  
                                          
 3、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显然,经过上面的三个步骤,所有的笔都可以唯一地划分出来。

3. 缠论中笔的划分问题

如上图第一个红箭头和第二个绿箭头之间显然不能构成一笔,也就是说,这两个,只能取一个:如果取第一个红箭头,那么第二个绿箭头就不是笔中分型,那么第二个红箭头,显然是一个底分型,因此,就形成两个底分型连续的划分,显然,这时候,第一个就不算了,这和前面说取第一个红箭头对着的底分型矛盾。所以,这里,只能取第二个绿箭头,这时候,第一个绿箭头对应的顶分型,自然就不算笔中的顶了。

缠论中笔的划分问题

4. 缠论的问题向您请教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对有关缠问的答复是出于我认为缠论有些东西是有实战价值的,特别是中枢的扩张论,这点其他理论是没有的,但是不要迷信缠论,缠论有些东西我也是有很多认为值得商讨。
    我的体会是:波浪理论、缠论、MACD指标,再结合看K线的形态位置及成交量在炒股中是非常好的,这些做好了,再把握好心态,在股市中基本上有7成的胜算!就拿你提到的600095来讲,就是上面的精彩展示一点都不假!
   MACD的应用,我没看过你说的那个唯美的东西,如果说单看黄白线来判断背离我敢说是太片面了。MACD应用说起来太多,这里无法说得完,我只强调最重要的:
 1,比如在日线上看到的MACD的一段走势,其走势级别是次级别以下的走势,所以首先要看柱子的面积为准;已下跌为例,MACD的绿柱子面积小了,而黄白线没小,走势也反转了,这样的例子很多,缠论把它归为小转大。
2,只有黄白线和绿柱子面积同时缩小才是真正的某个级别的走势发生背驰;
 
下面是600095日线和30分周期的图,图上有简要的说明,供你参考。你图上标的那个点位,在实战中并不是我们要关心的点位,那个点位只是后面发现错过了真正的买点后去追的。那个点位也可在次级别中按缠论的第二买点来处理,即一个次级别上涨,然后又一个次级别的回调不破新低。


5. 《缠论》笔记之分型、笔

如果说《缠论》在是在语言的量化,那么在《缠论》第62课开始,《缠论》就走向了数学的量化。整个《缠论》最基本的根基是分型,分型构成笔,笔构成中枢,中枢判断买卖点,买卖点觉得盈亏。
  
 《老子》说过,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作为《缠论》的根基,掌握好当然也非常有必要。
  
 学习过《缠论》的都知道顶分型和底分型的定义,但是这里再说一次。要正确理解顶底分型,首先要处理包含关系,在处理包含关系之前,首先要明确包含的定义。
  
 
  
                                          
 包含知道了,就是处理包含关系。
  
 处理包含关系,首先要明确在K线包含前,是上升还是下降。
                                          
 如图所示,首先是找到包含的相邻K线,然后找到最包含的a之前的K线,对比a与其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a是上升,则取a、b中高点的最高点,低点的最高点,合并后的K线如椭圆中K线所示。(图中红色箭头表示上升或者下降)。
  
 注意!!!K线的最高点,不只是收盘价或者开盘价。如图:
                                          
 图A中,第2根K线的高点不是最高的,低点也不是最高的,所以不是分型;图B中,第二根K线的高点是组合的最高点,低点也是组合的最低点,所以B是顶分型;图C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根K线的实体不是最高点,但是上影线的最高点是组合的做高点,同时第二根K线的低点也是组合的最低点,所以C是顶分型。图abc反之即可。
  
 上面是顶底分型的定义,也是最简单的,我想应该理解起来没什么难度。但是,从分型到笔,就是一个难题了,很多人在笔上面绕不过圈,就只因为没有理解清楚定义,所以总是说《缠论》的笔其实不重要。当然,这话没错,相对于《缠论》的全局来说,笔只是一小部分。不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确的理解从分型到笔也是非常重要的事。
                                          
 这里是5根K线成笔,4根K线成笔暂时不讨论。
  
 经过包含关系处理后,出来的顶分型和底分型就可以确认了。然后一个顶连接一个底,一个底连接一个顶。
  
 
  
                                          
 图中,黑色的b,叫做过渡K线(原文中没有命名,为了描述我随便取的),b的数量>=1。a、b为分型。上图是最简单的一种连接方式。下面举一些非常复杂且让人怀疑人生的顶底分型,首先用《缠论》中唯一出现的上证指数月线图来做例子的图来做讲解,原文中在第69课。
  
 
  
                                          
 连线之后的图:
                                          
 (红绿箭头以原文为主,连线图是我自己编的程序)对于第一个绿箭头,我想大家都能理解,在此引用《缠论》原文:
  
 但是之后,很多人疑惑的是:为什么第二个红箭头和第四个绿箭头不能连接,感觉也挺合适的。其根本逻辑在于:
  
 规律如上所示,当出现未连接的顶分型比后来的顶分型高时,后来的顶分型是不能够连接成笔的。如此,就可以解决很多难题。我来举一个例子,其他的感兴趣自己画,都能唯一画出一条直线连成的笔。
  
 
  
                                          
 一般复杂K线,还是很容易画出来的。这个就不说了。加入有个庄家有病,每天就这么做K线。那么,我们能不能连接出一笔来(实际生活中由于10%的限制,不能无限扩展)。
  
 第一笔从d开始,当K线走到0时,连接成一笔,这一笔就定下来了;
  
 K线走到1,不影响d0,K线走到2时,需要更改第一笔,改为d2,;
  
 K线走到3时,d2不变。K线走到4时,d2变为d4,无限延伸,直至出现奇数序列的底低于d的底,dn(n为偶数)被终结。
  
 假使d的低点低于21,则当出现在上面的23时,d23为这一笔的连线。如果23出现在下面,且此时d的低点低于23的低点,则此时保持d22即可。
  
 在K线被终结的时候,总是有唯一的笔dn被连接出来,n为奇数时,笔为dn-1,n为奇数时,笔为dn。加入d是从上往下,分析同理。
  
 如此复杂的K线图都能唯一画出一笔来,难道还能说《缠论》的笔试千人千笔么?
  
 祝大家周末愉快!

《缠论》笔记之分型、笔

6. 缠论中的笔是如何定义的?


7. 缠论中关于笔的走势问题

错了,你完全错了,你再认真细读,用X,Y取值代表(X,Y),那么X的取值是1,-1,而Y的取值是0,1,别想当然的乱套,没有Y取值是-1的,这样你当然不理解,因为乱套了。
结果下列只有四种,
(1,0),上升结束
(1,1),上升延续
(-1,0),下跌结束
(-1,1),下跌延续

缠论中关于笔的走势问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